2010年3月17日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則

經理人月刊-2010年三月號
影響巴菲特的三位智者
巴菲特能夠長期保持出色的投資績效,一方面來自他天賦的生意頭腦、過人的數字敏銳度,另外一方面也來自他獨特的投資哲學。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深受以下三位智者──他的恩師和摰友的影響。

整理、撰文 / 陳立唐、編輯 / 劉揚銘

向班傑明‧葛蘭姆學「價值投資」
和班傑明‧葛蘭姆(Benjamin Graham)的第一次邂逅,是在巴菲特拜讀了葛蘭姆的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由於這個契機,讓巴菲特在1950年就讀哥倫比亞商學院時,毅然投入葛蘭姆門下,開始鑽研投資理論。巴菲特曾說過:「我縱橫商場多年,他是僅次於我父親對我影響深刻的人物。」

葛蘭姆和他人合創的「價值型投資」理論,在當時是一個劃時代的投資思想。這套理論只有一個簡單的核心概念:「投資人應該在價格低於價值相當多的時候才買進」。因此為了符合這個標準,葛蘭姆認為投資人在買進前應該要有足夠的資訊,耐心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並且計算出適當的安全邊際。這套理論影響巴菲特極深,即使最後他在1965年離開葛蘭姆,巴菲特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依然會遵循「價值投資」的精髓。

向菲利浦‧費雪學「經營投資」
巴菲特曾說:「我的投資方法85%來自葛蘭姆,15%來自菲利浦‧費雪(Philip Fisher)。」費雪最初在銀行擔任證券分析師,之後自行成立一間投資公司。他把收購私人企業時應具備的理性思考,運用在股市投資,專門買進具有成長爆發力的公司股票。他在1958年出版《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一書,教導投資人如何辨別高成長公司的實踐方法。

簡而言之,費雪的投資方針就是「深入研究目標公司的內部和外在環境」。內部環境意味公司經營者的素質、研發和品牌能力等;而外在環境表示競爭對手的發展、供應商的強弱、以及顧客的滿意度等。除此之外,費雪也認為,集中投資在少數優秀的公司,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收益。

這些無法以數字量化的因素,讓巴菲特從經營管理的觀點切入;而集中投資的概念,也演變成巴菲特著名的「核心投資法」(Focus Investment)。巴菲特承襲費雪的思想,也間接轉化成自己的投資邏輯。

向查理‧孟格學「融合思想」
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不僅是巴菲特的合夥人,也是他一生的摰友。雖然兩人出身於同個城市,但直到1959年巴菲特30歲時,兩人才相識。當時孟格擔任律師,巴菲特告訴他:「如果你從事別的行業會更成功。」自此,孟格跨入股票投資,逐漸成就一套獨樹一格的投資方法。

受到孟格的影響,巴菲開始結合葛蘭姆實質價值的概念,和費雪投資長期成長產業的思想。首先,實質價值定義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現值。其次,要求企業經營團隊必須兼具操守和能力,能夠永續經營,並和股東分享獲利。巴菲特的投資架構,就因此建立起來了。

另外孟格的適時建議,也讓巴菲特很少錯過優異的投資目標。兩人1972年時聯手收購喜事糖果(See's Candy)。孟格當時的主張,認為好公司值得付出某種程度的對價來購買。最終這間糖果工廠獲得了高於淨值好幾倍的報酬。

勤於研究財報,只投資你了解的事業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則1

會計是商業的語言,如果不了解會計,就不應該選股投資。

整理‧撰文‧編輯 / 劉揚銘

你得看過無數的企業年報和財務報表。有些男人看《花花公子》,我看的是企業財報。

巴菲特的自傳《雪球》這樣描述他的工作實況:每天早上開始閱讀旗下事業送來的各種月報、周報、日報。這些報表告訴他,蓋可保險公司(GEICO)上周賣出多少車險保單、付出多少理賠金;喜事糖果(See's Candies)昨天賣出多少磅糖;Fechheimers紡織廠接到多少監獄守衛的制服訂單;空氣壓縮機、家具、百科全書、冰淇淋聖代……各家企業的各種成本和銷售數字每天湧入他的辦公室,許多數字他都記在腦海裡,做為判斷投資決策的基礎。

財報數字是決策基礎

當工作出現空閒,巴菲特就閱讀他尚未投資的公司報表。一方面是出於興趣(從學生時代,財報就是他的隨身課外讀物),一方面是為了不時之需。買股票卻不知道公司的營運狀況,對巴菲特而言,就好比不知道獎金總額就去買彩券一樣荒謬。於是,他設法清楚掌握所投資企業的產品、服務、應收帳款、資本支出、營運資金需求……等訊息。

「我投資的事業要好到即使蠢蛋來經營也能賺錢,」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很簡單。根據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2009年年報,在該公司市值超過500億的投資組合中,超過70%都集中在6家公司裡──可口可樂(Coca-Cola)、富國銀行、P&G、ConocoPhillips、卡夫食品(Kraft)、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而巴菲特主要投資的公司僅約20家。

投資理論教我們要分散風險,但巴菲特的實際做法卻與學院派大異其趣,他曾說:「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然後牢牢看緊。」巴菲特之所以能無懼風險,是基於他對投資標的的熟悉度(familiarity)──經營現況、經營團隊的理解與掌握,而這一切,都得自於他勤於閱讀的企業年報、財報與其他報表。

了解公司營運,自問3問題

巴菲特喜歡讀財報,而且不只看一年,還會回顧過去10年來的變化。《巴菲特投資手冊》建議,在讀企業財報時,可自問3類問題,以了解該公司的營運狀況:

1 我了解大家為何購買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嗎?──年報本文與附註是否詳細到讓你了解公司如何賺錢?產品種類有哪些?可能的客戶是誰?

2 長期而言,這家公司能提高產品售價和數量嗎?──業績成長最快的市場是什麼?業績、獲利和投資的變化如何?能否持續以低成本生產,或以高價出售?

3 管理階層是否具備能力和誠信,並妥善分配資金?──巴菲特對管理階層的要求,可參考P.76~P.80的「管理法則」。

除了財報上的毛利、成本、費用等數字,巴菲特也會親自到經營現場觀察,並設計一些數據指標,做為投資判斷的基準。例如,他找出喜事糖果「每家分店售出的糖果重量」的數據,然後每年追蹤,他發現同業中,唯有喜事能夠穩定提高售價。他也曾在1960年代美國運通發生弊案時,親自到超商收銀機前,觀察消費者是否依然愛用美國運通的信用卡。股神並未運用複雜的電腦方程式來管理他的投資組合,他只是熟悉基本的商業概念,了解會計和數據,並且善用常識和觀察力。

謹慎選擇標的,尋找「耐久性競爭優勢」的公司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則2

巴菲特買的是事業而不是股票,而且是願意終身持有的事業。

整理‧撰文‧編輯 / 劉揚銘

當你想做一項投資,先假設你要離開10年,但在離開期間不能做出任何修改,你會想什麼?

巴菲特曾說,在他40年的職業生涯中,只有12個重要的投資決策,造成他今日的崇高地位。換算之下,巴菲特心中真正的重要投資決策,平均每3.3年才發生一次,比起每天在股市殺進殺出的交易員,股神的決策少得嚇人。

「當你想做一項投資,先假設你要離開10年,但在離開期間不能做出任何修改,你會想什麼?」這是1989年巴菲特宣布買進可口可樂(Coca-Cola)股票時,記者問他原因時的回答。巴菲特觀察企業,通常以10年為單位,他把投資當成經營事業,而且是願意一輩子持有的事業。

投資決策3項指標

在巴菲特眼裡,企業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具耐久性競爭優勢的企業,能不斷賺進現金,只要能正確評估其價值,並且以合理價格買進,就肯定是項好投資,長期持有的報酬更為可觀;另一種是績效平庸的企業,年復一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掙扎,沒有穩定獲利能力,是差勁的投資標的。

可口可樂於1880年開始賣飲料,130年後賣的還是幾乎相同的產品,而且獲利豐厚,這就是巴菲特投資的原因,也就是巴菲特所謂「具耐久性競爭優勢」的企業。

許多研究巴菲特的書籍都提到,他選擇是否投資一家公司的標準有三:

1 是否銷售獨一無二的產品?想喝可樂,人們總是第一個想到可口可樂;想吃口香糖,就會想到箭牌口香糖,巴菲特認為,銷售這類獨一無二產品的公司,無須花大錢研發新產品,就可以比同業賣得更貴、更多,創造更好的獲利表現。

2 是否提供獨特的服務?穆迪信用評等公司(Moody's)、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這些提供獨特服務的公司,就像醫生或律師一樣,需求永遠在,不但毛利率高,而且不必每年投入大量成本更新廠房設備。

3 這家公司是否用低成本,轉手交易大眾持續需要的產品與服務?沃爾瑪(Wal-Mart)或好市多(Costco)的毛利率雖低,卻可藉由龐大銷售量彌補這項缺點,達成的關鍵在於它能否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不看總體環境,注重企業本質

巴菲特做投資時,不看證券業的分析報告,也不在乎利率、股市大盤等總體因素,他只在乎企業是否本質良好、穩定經營。在巴菲特的哲學中,投資只要問「想投資哪一家企業?」「該企業值多少價格?」一旦確定這家公司表現優異,那股市震盪就是朋友而非敵人,讓你能逢低買進。

根據《The Buffett CEO》的統計,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公司,平均成立時間是1909年,許多都是已傳至第三代、百年來穩定經營、穩定獲利的企業,賣磚塊、賣鐵軌、賣糖果的第一品牌。巴菲特選擇這些簡單的產業、獲利確定的公司,投資後便安心讓它帶進財富,觀念簡單,卻永不過時。

找尋獲利穩健、「盈餘再投資」成效高的企業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則3

公司若無法將盈餘再投資,以創造更多現金,就應該還財於股東

整理、撰文、編輯 / 劉揚銘

有些企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才能成長,有些無須資本也能成長,這兩者可是天差地別。

一般投資大眾買股票,除了考慮股價漲跌,也喜歡每年領到股利(尤其是現金股利,落袋為安)。但是,巴菲特自從1965年接掌波克夏‧海瑟威之後,45年來從沒發過半分錢的股利給股東。為什麼?

巴菲特強調,公司管理階層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資金分配。賺錢的公司有兩種選擇對股東最有利:若能把賺得的盈餘再投資,以更高的報酬率為公司與股東創造更多現金,那麼經營者就有保留盈餘、不發放股利的正當性(也就是巴菲特所做的);否則就應該將賺來的盈餘配發股利或買回股票(Share Repurchase),還財於股東。

然而,許多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往往比股東要求的報酬率低,經營團隊卻依然獲得媒體讚許。公司盈餘被管理層草率地用於收購、多角化,導致績效變差,企業價值被破壞,實在是股東的惡夢。

因此,巴菲特做投資決策時,最重視的就是公司「將盈餘再投資」以獲得報酬的能力(亦即資金分配的能力)。這樣的觀點,使他把股票當成一種「股權債券」(equity bond)。

把股票當成一種債券

「債券」和「股票」通常被視為兩種不同的投資工具。債券有到期日,投資人在到期時可拿回本金、賺得已知的利息;而股票沒有到期日,投資人(若只是小股東)也無法干預公司如何將盈餘再投資,或是否發放股利。

巴菲特卻反向思考,他購入公司的股票,將手中持股當做債券的本金;而該公司每年賺入的盈餘,就像債券的利息。若一家公司今年賺了5萬元,總發行1萬股,即每股盈餘5元,而巴菲特擁有100股,他會認為自己賺了500元。

若把股票視為提供固定報酬率的債券,那麼持股人擁有的便是「再投資機會」,亦即企業將盈餘以高報酬率再投資的可能性。以波克夏為例,巴菲特將公司每年稅後盈餘的23%視為「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企業將獲利保留在公司,做為長期營運或投資的資金來源),表示他有自信,每年可為股東創造優於股東自行投資的獲利。

讓本金與利息同時成長

然而,「再投資機會」還是隱含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因此巴菲特志在尋找穩健成長的公司(即具備耐久性競爭優勢),而經營團隊將盈餘再投資的成效也必須讓他滿意。這正是巴菲特偏愛傳統產業、百年老店的原因──它們獲利穩定、可預期,不需要花大錢追逐不確定的研發計畫,蓋了新廠房,卻因為技術規格更新而血本無歸。

「股權債券觀」的特別之處在於,一般債券的本金與利率是固定的,但巴菲特心中的「股權債券」,在利率(公司獲利)成長之餘,還會推動本金(股價)逐年提高,讓他的財富不停攀升。要達到如此完美的狀態,投資標的「盈餘再投資」的成效是關鍵,至於巴菲特用什麼標準來衡量這項要素呢?答案是:股東權益報酬率。

重視「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神巴菲特‧投資法則4

巴菲特用ROE來評估企業「盈餘再投資」的成效,是他評估投資的重要指標。

整理、撰文、編輯 / 劉揚銘
  
任何公司的根本價值,在於創造剩餘現金。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評量公司績效較好的指標。

巴菲特認為,在眾多財務數據中,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是評量企業績效較好的指標,ROE的重要性在於,它能約略地預估企業「盈餘再投資」的成效。用簡單的會計概念拆解ROE,便能了解巴菲特為何重視這個數字。

保留盈餘:企業是否能賺進現金

一家公司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總額後,剩餘的便是「股東權益」(shareholders' equity,其包含的項目如【附圖】所示)。股東權益主要有3個來源:1.公司最初發行股票,在公開市場籌措到的資金。2.公司成立並開始經營之後,再發行股票所得的資金。3.最重要的,來自企業每年累積的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

公司每年賺來的淨利,在配發股利,以及從市場上買回自家股票之後,剩下的資金就是保留盈餘。財報中的保留盈餘是每年不斷加總累積的,若公司有獲利,保留盈餘就增加;若在某年度虧損,保留盈餘就會減少,要是虧損大到超過先前累積的金額,保留盈餘就會變成負值。

ROE:衡量再投資成效

而巴菲特用ROE來衡量一家公司保留盈餘再投資的成效。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計算方式是「ROE=淨利÷股東權益」,代表股東每投入1塊錢,公司可創造的報酬率。ROE長期高於同產業的公司,或可做為經營團隊善加利用保留盈餘的指標。

不過,如果僅以「高ROE」「高保留盈餘成長率」做為投資的衡量標準,也可能會碰上一些陷阱。例如由於「股東權益=資產-負債」,只要大幅舉債,很多企業就可藉此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代價是增加利息負擔,陷公司於倒閉風險中。

此外,某些高獲利能力的成熟公司,可以把淨利全部配發股利,沒必要保留盈餘。堅持高保留盈餘成長,反而會拉低ROE,不利於股東。因此,在原則的背後,仍然需要對商業語言的理解與掌握。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並不難懂,然而世界上仍然只有一個巴菲特,可見光是理解原則,並無法讓人人都成為股神。然而,盡可能了解經營管理的過程、深究企業如何產生利潤,以及學習財務會計的知識,是每個人都能親近巴菲特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