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

摩金森專欄/CDS害人精 該被修理了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刻意利用這些工具讓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陷入不穩定狀態,會產生不良後果,我相信證管會(SEC)會著手調查。」

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上周赴國會作證,議員質詢他有關信用違約交換(CDS)的事,他就做此回答。這種證券原來是提供規避信用風險的工具,類似保險,但美國國際集團(AIG)2008年時正是因這類合約差點關門。

如今外界愈來愈擔心,這種證券也可能導致整個國家跌入萬丈深淵,想想希臘。

首先,希臘利用CDS掩蓋其債務沈重的實情,當然有華爾街銀行從旁協助。現在似乎有部分交易商正在利用這類證券押注希臘無法償債,可能違約。

柏南克毫無疑問很有聰明才智,但他認為用CDS摧毀一家機構或一個國家,只是「產生不良後果」,顯示他根本摸不清這些金融機構現在的運作方式。

高風險交易當然對納稅人不利,但對投機客而言,這類交易一旦成功,就能海撈一筆。在AIG的例子中,投機客賺的錢是納稅人交的。

柏南克有把握SEC一定會調查CDS的看法也很離奇,如果過去是開場,五年內或許會查出一、兩個案子,但造成這場經濟大衰退的CDS和其他金融衍生性商品,在經濟衰退快三年後仍充斥在金融體系內。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關聯性,多是拜衍生性商品所賜,卻也是讓金融體系加速崩解的主因,但金融改革大刀幾乎沒動到CDS什麼汗毛。

這沒什麼好意外,只要想想大型金融機構光是靠交易這些金融工具能賺進多少好處就知道。這些機構在華盛頓猛灑銀子,捍衛自己的利益。

國會「改革」CDS的計畫漏洞百出,保證另一場由衍生性商品引燃的危機,正在前方等待我們。

布魯金斯研究所客座學者梅爾(Martin Mayer)指出,CDS是一種提高金融體系槓桿的方式,從事這些交易的人自知在詐騙邊緣游走,「他們的動機不良。」

幾乎從CDS一問世,梅爾就沒停過批判這種金融商品,他甚至早在10年前就直斷這種金融商品將導致銀行破產,情況甚至可能失控到連央行都無法處理。

他在1999年投書華爾街日報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危險」一文中寫道,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商對流動性的需求,在市況困難時會遠超過市場能提供的範圍,或許連央行都會失去維持市場秩序的能力。

文章的結論是,不論銀行或其監管單位,都不知如何處理這些衍生性商品。他還引用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研究,警告違約風險市場的成長,最終會導致銀行破產。

不過他也有一些解決辦法。首先,這些交易一定要有充足的準備金,客戶一旦要求償付,才能馬上付款。「這是一種保險工具,必須以保險的基礎規範之,要有最低準備金,不能連這種最低保證金都沒有就進行交易。如果沒有納稅人在背後默默支持,這些金融機構才不願繼續追逐名目上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他們會看看自己的肩膀然後說:『這愈來愈危險。』」

其次,CDS一定要在交易所交易,風險才會更明顯。大型金融機構辯稱,許多CDS無法在交易所交易,因為是為特定客戶量身訂做的合約。

不過梅爾反駁說,這些都是普通的風險,當然可以用很普遍的方式進行交易。金融機構又稱,加強監管CDS會妨礙金融創新。梅爾說,這種堅持很幼稚,「創新已讓我們損失7兆美元,這個代價太高。」他指的是所有家庭因為金融風暴遭受的金錢損失。可惜華盛頓不這麼想。(作者Gretchen Morgenson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10/03/01 經濟日報】

PS:除這篇新聞以外,也可以參考一篇大陸博客的文章「希臘危機: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幕后金融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