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為什麼巴菲特不希望股價上漲?

巴菲特在今年給股東的信裡面解釋了2011年回購波克夏股份的事情,並以IBM作為例子說明。這部份的討論其實相當精彩,很推薦給各位去仔細閱讀。


巴菲特說:「查理跟我都贊成,當以下兩個條件滿足時,我們就會回購股票:第一是公司本身有充足的資金足以應付營運與企業流動性需要,第二是股價低於保守估計的內在價值時。我們認為波克夏的內在價值遠超過帳面價值,在我們以帳面價值110%的價格限制下,股票購回將有助於提高波克夏的每股內在價值,如果我們買得越便宜,也就會買越多,對於繼續持有的股東就越有利。我們並沒有興趣要支撐股價,如果遇到市場相當疲弱,我們也可能會略為縮手,而如果我們手上的現金低於200億元也是一樣。在波克夏,財務的健全毫無疑問的是首要條件。」

一般人會希望自己持有股份的公司,股價可以上漲,但是巴菲特在去年買下來6390萬股,持有了IBM大約5.5%的股權,並且未來還希望可以繼續買進,因此不希望股價上漲。

巴菲特說,如果未來五年IBM股價都在200元左右,IBM在市場上回購了2.5億股約需要500億美元,而IBM的流通股數從11.6億股下降到只剩下9.1億股,這時候巴菲特持有的股權就會上升到7.0%。但是如果IBM股價上漲到300元左右,則同樣500億美元的資金只能買進1.67億股,流通股數還有9.9億股,而巴菲特的股權則只有6.5%。所以當你持有股票的公司回購股票的時候,股價越低,對你這個股東越好,因為你在公司持有的股權會越大。

而如果IBM在第五年賺了200億美元,這時候持有7.0%股權和6.5%股權所分到的利潤將分別是14億美元和13億美元,差距高達一億美元。

巴菲特提到:We may be repurchasing Berkshire shares from some of you. 所以對波克夏股東來說,波克夏持續賺錢,但是股價不上漲,而巴菲特則持續回購股份,這時候當波克夏的股東將是非常好的。而根據Forbes的報導,波克夏的內含價值: $140,000 up to perhaps $160,000。因此當A股股價比內含價值更低的時候,巴菲特應該會持續找機會回購股份。

沒有超越大盤的經理人,不管付多少都嫌太多

巴菲特在今年寫給股東的信中這樣說:「Charlie and I measure our performance by the rate of gain in Berkshire’s per-share intrinsic business value. If our gain over time outstrip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 500, we have earned our paychecks. If it doesn’t, we are overpaid at any price.」

因為波克夏早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紡織公司,而被認為是控股公司,持有許多企業的股權,所以有不少人都認為波克夏就像是一檔基金,而巴菲特就是經理人,只是這檔基金不收以資產百分比來計算的管理費,也不配息,而巴菲特從波克夏每年領取十萬美元的薪水。

那麼,怎麼認定巴菲特的貢獻有沒有符合所領得的薪資呢?巴菲特認為,如果績效超過S&P 500指數的表現,那麼就算值得,但是如果沒有,則不管付多少錢都嫌太多。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可能很多基金的經理人都應該要把領到的高薪吐出來了,因為績效超過大盤的基金並不多,而每年持續都超過大盤的更少。投資人要付給基金經理人多少錢,其實可以根據金融業自己的遊戲規則來走。

最近有另一則新聞「獎酬新制上路 理專獎金縮水」,裡面提到:「理專每月手續費目標是薪水3~5倍,如3萬元底薪,每月手續費得賺15萬元,若以一般境外基金手續費收入3%估算,要賺15萬元手續費,得賣500萬元基金。 」

所以管理費根本不應該是不管賺或賠都收取1.5%,照巴菲特的說法,如果績效輸給大盤,那不管付多少都算太多(Be overpaid at any price.),績效落後給大盤的基金根本沒有資格收管理費。而如果按照金融業目前貢獻度與薪資的衡量標準,理專的手續費業績目標是薪水的三到五倍,則現在那些收取1.5%管理費的共同基金,應該要保證給投資人超過大盤表現還要多4.5-7.5%的績效。

不過其實現在的投信,發行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收取高額的管理費,卻連「績效至少贏大盤」都不敢保證。當然,連巴菲特也無法每年都贏大盤,但是至少有骨氣一點,如果沒有超過大盤,就別收管理費,因為根本沒資格拿那一筆錢。

2012年2月27日

Yahoo奇摩智慧選股功能與新書

平常我主要是用Google Finance,而有些ETF比較功能則是用Yahoo Finance,因此對於Yahoo奇摩股市不是那麼熟,也就不知道有推出一個選股的新功能,而是等到我看到「法意教你Y!選股獲利秘技」這本新書之後才發現的,這倒是有趣的經驗,因為以往都是看網站發現新書,這是卻是從新書看到網站的新功能。


其實這本書很像是Yahoo奇摩股市的選股功能「說明書」,而主要的選股功能則分成四大部份,分別是基本面、市場面、籌碼面和技術面四大類,如下圖:


其實使用上很簡單,如上圖的本益比是基本面的其中一個指標,預設是篩選7-15倍,使用者可以自己拉下面的拉桿控制要篩選的本益比區間,而這個設計和Google Finance很像:

這樣的篩選工具其實我很喜歡,因為可以看出某一個指標的分佈是怎樣的情況,有的是常態分佈,有的會有雙峰分佈的現象,而也可以大致上看出最大值與最小值的範圍,以及大多數的公司大多處於哪個範圍。不過Yahoo奇摩的分組比較大,不像是Google Finance那麼細,而好處是這是針對台股所設計的工具,而且,中文化對很多使用者來說很重要。

基本面選股的指標有毛利率、EPS、本益比、股價淨值比、ROE、營益率,例如設定本益比5-10倍、股價淨值比0.5-1.5倍、ROE設定10%以上,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可以看到這樣的條件在全部1403支股票裡面,只選到一家公司。所以條件設得很理想,也未必可以選到公司,因為可能根本沒有符合條件的公司,而就算有,也還要去看被篩選出來的公司到底是怎樣的一家企業。

此外,還有市場面選股,以成交價站上、跌破幾日均線或連續幾日上漲來選股,以及技術面以短均線與長均線交叉的條件來選股。最後,則是籌碼面選股,包括三大法人連續買超等條件。當然,投資人也可以把所有指標都用來篩選,例如:

當然,上面這個例子其實沒有什麼邏輯可言,而我也不認為同時用基本面、市場面、技術面和籌碼面條件來選股,是可以找出邏輯的,或許真的有強者可以用自己的邏輯把這四大領域的指標串成合理的投資策略,但應該也是很難的大挑戰。而「法意教你Y!選股獲利秘技」這本書介紹了四大領域的指標,雖然不全,但是對新手來說是不錯的入門,尤其是在市場面和籌碼面的指標目前的書比較少介紹。

2012年2月23日

本Blog推薦書籍

本文不定期更新。

本Blog有加入博客來AP策略聯盟,點選本文的連結前往博客來購書,Blog會獲得回饋金,若讀者介意,請自行搜尋後購書,若讀者願意給Blog一點回饋,也歡迎透過本Blog的推薦購書。


投資心理學


大腦煉金術(點選書名連結可前往博客來購書)
Your Money & Your Brain :How the New Science of Neuroeconomics Can Help Make You Rich
作者:傑生.史威格(Jason Zweig)

視覺分析


約翰.墨菲教你看線圖找趨勢(點選書名連結可前往博客來購書)
The Visual Investor:How to Spot Market Trends
作者:約翰.墨菲(John J. Murphy)
譯者:洪慧芳

部落客專欄/金融消費保護法 小心善意變毒藥

部落客專欄/金融消費保護法 小心善意變毒藥

【經濟日報/文/Buffettism】  2012/01/15

2008年的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政府為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和保障,採取了一些行動。其中最重要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在2011年6月3日三讀通過,並於該年年底正式上路。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法案的立法目的:「為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公平、合理、有效處理金融消費爭議事件,以增進金融消費者對市場的信心,並促進金融市場的健全發展,特制定本法。」

其實在總共四章、33條的法案全文中,最重要的有兩項:分別是金融商品的風險揭露(第2章),以及金融消費爭議的處理(第3章)。

以往金融服務業者和消費者只要有默契,就可以進行交易,但是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實施後,就多了許多限制;若不合規定,即使是主動想要而非被動接受推銷,消費者未必能買到自己想買的金融商品。而金融消費爭議的處理,更是改變了整個流程,消費者必須先面對業者,而不能直接向主管全責單位申訴。

資產配置彈性 被綁死

立法的原則往往是立意良善,但立意良善的作為未必會帶來好的結果。〈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9條規定:「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的契約前,應充分瞭解金融消費者的相關資料,以確保該商品或服務對金融消費者的適合度。」

而業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消費者做一分「風險屬性評估」的問卷,用來判斷商品與消費者的適合度,如果是保守型投資人,就不能投資高風險的商品。但是問題在於風險屬性的評估不僅不可靠,更因為這樣的限制而降低了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的彈性。

要避免投資大挫敗,最簡單的觀念就是「別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但是很遺憾的是,〈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透過不準確的風險屬性評估來限制投資者可以買什麼、不能買什麼,看起來像是保護了消費者,畢竟保守型的消費者怎麼可以去買積極型的金融商品呢?

而結果卻是保守型的投資人全部都只能投資在保守型商品,這不就是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嗎?降低風險的作法,怎麼會是只能買相似性程度高的同一類商品,而不是透過配置相關性低的不同商品,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程度呢?更何況在低利時代買進債券很可能就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別忘了在升息之後,債券的價格是會下跌的,而且幅度不見得比股票型基金來得小,如果是信用評等低的債券或是長期債券,波動也很劇烈。

法律保護機制 有盲點

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的規範下,保守投資人可能因為風險屬性不符合而不能買股票型基金、房地產基金或商品基金,而只能申購債券型基金。

以過去這幾年債券型基金的好表現來看,保守型投資人很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債券行情反轉的時候受傷慘重。別忘了,2008年美國公債可以上漲15%,未來也可能一年下跌15%;2009年高收益債上漲58%,未來也有機會一年內腰斬。如果一位保守型的投資人,被限制只能持有固定收益型商品,卻無法透過持有多樣性的資產來分散風險,那其實在這種「保護」機制下,金融消費者未必會比較安全。

其實法規會這樣規範,是因為金融機構銷售各種商品給消費者,會以業績為考量,卻不考慮消費者本身的風險承受度。其實更應該強調的是金融機構本身的專業性和道德。

如果金融機構具有正確的資產配置觀念,應該透過持有多樣性的資產來降低波動程度,而不是限制不能持有什麼資產。然而目前在法規限制下,金融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時時提醒自己,千萬別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

2012年2月20日

基金的費用對長期投資報酬的影響

我們假設有一個投資人準備了十萬台幣,也就是大約三千美元要投資,他有兩種可能的選擇,一種是海外券商買ETF,一種是國內銀行通路申購共同基金。因為交易程序、商品結構以及收費的不同,這個投資人會面臨完全不一樣的結果。而這種差異,可以很簡單透過網路的計算器幫投資人用數據來證實。

我用buyupside.com的Investment Fee Calculator進行計算,初期以3000美元進行單筆投資,ETF因為在券商交易,所以我以Sogotrade的每筆3美元作為計算,也就是0.1%的買、賣手續費(其實賣出手續費不會一樣,但為了方便計算假設相同),年度費用則用Ivy Portfolio的ETF平均0.15%做計算,預設年報酬為8%,共持有30年,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

30年後,這3000美元會增長將近十倍,成為28800美元,而總共付出的費用有1387美元,在費用已經這麼低的投資工具,其實長期持有以後也花了原本本金46%的費用,而因為被收取年度費用所造成的機會成本損失高達824美元。最後,如果沒有費用的情況下,總資產應該是30188美元,因此費用所造成的損失為4.59%。不過要提醒一下,如果通膨率為2.4%,則經過30年,相同金額的購買力是減半的,所以30年後持有28800其實和剛開始持有14400的購買力是相同的,所以其實購買力的增長只有五倍不到,而考慮通膨後的實際年化報酬則為5.37%。

那麼,如果是共同基金如何呢?一般國內的共同基金手續費約3%,但通路大多有五折左右的折扣,所以我以申購與贖回都是1.5%的手續費來計算,而年度費用也只算一般股票型基金的1.5%,預設年報酬為8%,共持有30年,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

因為都是3000美元投資30年,年報酬8%,所以不考慮費用的情況下都一樣會增長為30188美元,但是如果考慮到費用之後差距就很大了。以買、賣、管理三個費用都是1.5%的例子來說,最後只會剩下18612美元,投資人因為費用的損失高達38.35%!而18612美元在考慮通膨之後,其實購買力只有等同於一開始的9306美元而已,投資年報酬高達8%的資產長達30年,結果資產只有增加兩倍,這其實是很難看的成績,而考慮通膨後的實際年化報酬只有3.85%而已。

投資人在這30年中總共付出了11576美元的費用,是本金的四倍,其中有4048美元是年度費用,7245美元是因為費用所導致的機會成本損失,還有283美元的贖回費用。如果想追上低費用的投資工具,上述高費用的投資工具年報仇率得高到9.6%才行。

相比之下,投資人一筆3000美元的投資,只因為投資工具所收取的費用不同,最後的差異高達一萬美元,這是相當龐大的差異了。很多人都覺得:如果有比較高的報酬,費用收多一點沒關係。是不是真的沒關係,算了之後才知道。

如果不考慮交易費用,假設有一檔私募基金可以有15%的年報酬,收費則是每年5%,3000美元投資30年後,會變成42635美元。另外一檔指數型基金,有10%年報酬,收費每年0.5%,同樣3000美元投資30年,最後會變成45040美元。以年報酬來看,私募基金可說是大勝,以報酬與費用的差距來看,私募基金的差距也比較大,因此就算是高報酬收取高費用,在報酬扣除費用之後的數據,私募基金還佔了點便宜。但是結果告訴我們:費用高,報酬再高也會被啃光。以私募基金的例子來說,費用吞掉了78.54%的報酬!所以高報酬被收高費用,真的沒關係?

2012年2月16日

貴的基金,反而不敢保證

說明:本文是二月五日在經濟日報上基金部落客的專欄文章,但是因為經濟日報並沒有把這篇文章放在網路上,所以我把原稿貼出來,可能會和報紙上的有點出入。

金融商品的目的為獲利

在金融市場上,所謂的金融商品,就是金融機構所發行,用來營利的合約,包括基金、保險等都是。賣金融商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賺錢,但是買商品的消費者,卻未必也能賺到錢。

例如投資人買了一檔基金,發行的投信公司肯定可以賺到管理費,代銷的金融機構則可以賺到手續費,甚至投信公司還會回饋佣金給代銷的通路。只要投資人進行消費,賣方就肯定會賺錢,但是投資人呢?通常只會聽到:基金投資有賺有賠,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

在金融市場上,最成功的投資人叫做巴菲特,他的成績就是平均每年可以把年初的100元在年底變成120元,經過46年可以把20美元變成十萬美元。但是,如果這麼好的成績,本金卻不多,即使有5000倍的獲利,也還無法變成百萬富翁。

相對來說,發行金融商品就好賺多了。例如一家基金公司,他發行一檔基金,募集了一億美元,每年收管理費1.5%,等於不用出資在市場上冒險,就拿到了150萬美元的獲利。當然,發行基金所聘請的基金經理人和研究團隊可能就會拿走獲利得很大一部份,不過在市場上冒險的資金並不是他們的。

金融商品的設計者是金融機構

因為金融商品的目的是要獲利,而設計者是金融機構,所以當然在商品架構上對金融機構相當有利,金融商品一定會收取費用,這就是主要的獲利來源,但是卻不會保證購買的投資人是否會獲利,也就是制定遊戲規則的一方總能穩賺不賠,但是參與遊戲的一方不但得付錢,也不知道自己會賺還是賠。如果換成由消費者來設計金融商品的架構,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制度,而會是基金幫我賺了錢,經理人或投信公司才有資格拿其中一部分的報酬當成自己的薪資或利潤。

如果有金融商品平均每年可以提供50%的報酬,那麼繳5%的費用投資人想必也心甘情願,畢竟自己還拿走了其他的45%。只是,令人遺憾的是,通常會發生的情況是投資人每年要繳2-3%的費用,但是卻賠了20-30%。別懷疑,很多人買基金是不斷處於賠錢狀態的,但是卻還是持續買基金。

消費者被金融機構創造了需求

為什麼呢?因為基金是一種被推銷的金融商品,投資人不見得有需求,但是因為賣金融商品有佣金、有手續費、管理費的收入,所以不論發行的投信公司或代銷通路的銀行、券商,都會努力為了自己的收入而「努力創造投資人的需求」,盡可能說服投資人把所有的資金拿來買金融商品,例如告訴你低利時代不應該定存,購買力會被通膨吃掉、告訴你要懂得投資把自己的資產變多變大、告訴你過去幾年新興市場漲了多少倍,不買就是放棄賺錢的機會。

一次、兩次,還情猶可原,但是如果每年要把自己資產的好幾%繳給金融機構,卻都無法換到滿意的投資績效,那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要這樣繼續當善心人士了。基金經理人如果能力很強,為什麼不像巴菲特那樣自己成立公司自己賺就好,反而被投信公司聘請?如果基金真的會賺錢,那為什麼推銷金融商品的理專、業務或金融從業人員不靠基金賺錢就好,只領幾萬元的薪水,卻要那麼辛苦對你百依百順、死纏爛打,只求換來一點業績?這份工作其實用不到專業金融知識,而要掌握熟練推銷話術,不斷增進對客戶洗腦的功力。

金融機構是投資人花錢聘請,但卻不保證依照投資人意願做事的員工

事實上是,投信公司知道拿自己的錢去投資,要獲利很難,但是發行基金來賺錢容易多了。基金經理人大多無法打敗大盤,所以只要運氣好超越了大盤,就有機會獲獎、上新聞。而基金表現總是讓人失望,所以必須要一直打廣告讓投資人認為有專業人士管理的共同基金好像是很理想的投資工具。畢竟,如果有一檔基金績效和巴菲特一樣,不用打廣告也不用推銷,都能輕輕鬆鬆吸引到許多資金。

越貴的基金其實是因為把錢花在不見得有成效的短期大量交易上,以及那些你在網站、報章雜誌、公車車體上能看到的廣告上。投資人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這些昂貴基金的宣傳行銷,但是這些收費昂貴的基金連擊敗指數都不敢保證,反而還當成了不起的成就四處宣揚

便宜又敢保證績效貼近指數的指數型商品才是好選擇

相反的,每年收不到1%,便宜的指數型基金或ETF,因為沒有廣告、不會給佣金所以沒有理專或業務員的主動推薦,所以知名度往往和主動管理的基金落差很大。但是這些廉價的指數型基金表現可不差,至少敢保證績效絕對很貼近所追蹤的指數,而收費昂貴的基金雖然有名氣大又專業的經理人來操作,卻不敢做出一定贏大盤的保證。

散戶投資人


Just for fun! Feel free to share.

2012年2月14日

Lativ的轉機,變成危機,而Lativ的危機,是其他品牌的轉機

Lativ是一家台灣本土的網路成衣品牌,創始的時候標榜的是台灣製造和平價,而這其實會給消費者一個不錯的印象,因為台灣製造不只有民族情感的加分效果,更是好品質的代表。平價,則是Lativ品牌的主軸,Lativ的網路廣告標題是:「lativ 服飾-網購平價首選」。2011年,創辦人張偉強接受天下雜誌專訪的時候說:「如果贏,就是要做出跟Uniqlo一樣的東西,然後價錢只有一半。」可見平價對Lativ的重要性。

不過這次引發爭議的其實不是平價,而是產地標示,因此我們就來談談產地。其實Lativ一開始會在台灣製造,是陰錯陽差造成的結果。因為規模小,國際代工大廠不理Lativ,所以張偉強只好自己跑遍北部二十幾家僅存的成衣代工廠,找尋願意幫Lativ這個又新又小的網路品牌代工的廠商。

Lativ因為小,所以把危機化為轉機,沒有國際代工廠的低成本和效率製造沒關係,僅存的那些台灣本土代工廠,在消費者心中代表的是「人親土親」以及「國貨好」,而這兩個優點就被Lativ特別強調。以下這是Lativ對自己代工廠的紀錄說明文字:

1. 請大家給台灣產業一個機會:成衣是非常仰賴人力的產業,因為成本太高,大部分工廠都以外移到中國、越南等地。留在台灣的成衣廠,僅能生產Tshirt、Polo衫等簡單的款式。

2. Lativ給長者工作機會:成衣廠有許多長者,平時掛著老花眼鏡,專注的修剪衣服上多餘線頭。年紀大了難免會有疏漏,若您收到的衣服有不明顯的小線頭,請您多多包涵!這樣的長者還在為提供給大眾好的衣服在默默的工作。

3. 生產線員工的平均年齡約50歲,這類生產線是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做的,不出幾年隨著老員工退休,這類工廠也會逐漸沒落。

有20年以上經驗的打板老師傅、因為年輕人不願意只剩老人家的成衣代工廠,這樣的文宣雕塑出來的是一種溫馨和善良。但是其實隱藏在其中的,其實早已經顯現:Lativ終究是個充滿野心的營利事業單位,而不是充滿善意的慈善團體。

差別在哪裡?如果Lativ是一個以延續台灣成衣產業為己任的品牌,它給代工廠的利潤會高到足以吸引年輕人加入這個產業。很明顯的,現在年輕人就業並不容易,因此除非薪水沒有競爭力,不然怎麼會聘不到人?然而Lativ在拿不到國際代工廠支援的情況下,只好回頭在台灣四處找好幾家代工廠來拼湊出自己的生產線,而線上卻都是在工作上已經習慣或是沒有其他選擇的年長工作者。

當然,如果是在草創時期,獲利不穩定,前景不確定,那麼以平價為主軸的品牌努力壓低所有成本,這是相當合理的策略。然而,Lativ成功了,壯大了,問題來了。

有哪些問題?第一:產量遠超出現有代工廠的負荷。第二:利潤分配不均衡。第三:上述兩個問題的加乘效應。

產量遠超出現有代工廠的負荷,因此Lativ不得不將產品線外移到其他國家。並且在2010年九月在官網提出說明:「MIT的現況與困境」。這份聲明的大意是:1. 台灣代工廠不好找。2. 產能已經飽和。3. 目前台灣代工廠在平價的要求下只能生產樣式簡單的成衣。4. 勞工結構老化。5. 因為規模小又分散在很多工廠,品管不易。

其實這份聲明算是中規中矩,雖然引發了一些網路上的討論,但倒也還算平靜。對台灣製造的成衣情有獨鍾的消費者,也可以在選購的時候主動忽略那些在國外生產的商品,因為大家可以體諒隨著本土成衣品牌的壯大,產能的確有可能無法應付全部的訂單,但至少,1. 想找台灣製造的產品也還找得到;2. 台灣本土的成衣代工廠也還有生存的空間。受到創始期Lativ文宣所感動的支持者,在意的是這兩件事情而已。

但是Lativ很顯然不在意這兩件事情,或是不瞭解很多人在意這兩件事情。這就像是有一個女孩子因為欣賞男孩子的誠實所以和他交往,但是交往之後才發現原來男孩子是詐騙集團。女孩子會惱怒,除了惱怒男孩子的本質竟然是自己最討厭的人,也惱怒自己的識人不清。如果台灣製造的文宣可以讓Lativ成功,那麼吸引到的支持者也會對台灣製造特別在意,而如果要改變這個過去曾經主打的特色,一定要很有說服力才行。

但是Lativ在小的時候懂得把危機化為轉機,沒有國際大型代工廠,就在台灣本土代工,並當成品牌特色。而成功之後,卻反而忘了把危機化為轉機。在2012年二月初,過完農曆年長假剛開工,Lativ發表聲明,題為:「移除產地標註」。這一個舉動惹腦了相當多消費者,包括許多曾經在自己的網誌寫文章幫Lativ說話和推廣的網友。

Lativ認為大家誤解了Lativ的核心價值,Lativ是這樣說的:「品質是lativ創始至今的核心價值,不過大家總認為我們以MIT做為銷售訴求卻將訂單移至海外生產。」這種說法當然會被批評,一來是如果真的把品質當然核心價值,怎麼還會容許代工廠的員工,因為年長而有疏漏的小線頭?二來是,Lativ沒有認真標榜過品質,或是宣傳不力結果大家一點印象都沒有,但是Lativ認真標榜過台灣製造,而且大家因為深受感動所以非常有印象。結果當Lativ認為大家誤解的時候,實際情況很可能是Lativ自己對Lativ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有了完全的誤解。

核心價值被誤解已經夠嚴重了,Lativ還說:「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不要下單。」這句話被網友認定為「不爽不要買」,這或許是文宣上的小失誤而已,但是其實最嚴重的失誤就在於,Lativ其實還搞不清楚消費者在意的是什麼,所以他們對這個文宣的小失誤稍做修改成:「若您非台灣製造不買,我們誠懇地建議,請您確認後再下單。」這樣的修正,只是讓消費者更火大而已。大概就像是一個丈夫因為喝醉了所以跟別的女人上床,如果誠懇道歉,老婆或許還有原諒的可能,可是這個丈夫竟然只是修正說法:「因為我醉了,所以沒有爽到阿!」沒抓到重點的修正,只是留把柄給別人酸而已。

Lativ很自豪的在聲明裡面說:「我們目前配合的工廠,已經提升到全球第一大的生產線。」這是重點嗎?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受到創始期Lativ文宣所感動的支持者,在意的是:1. 想找台灣製造的產品也還找得到;2. 台灣本土的成衣代工廠也還有生存的空間。這下可好了,「移除產地標註」的舉動,完全把這兩個消費者在意的重點都消滅了。

因為眾怒難犯,所以Lativ在十天後立即發表另外一份聲明「台灣生產數據公開」,這份聲明回應的就是針對消費者在意的這兩個重點,告訴消費者Lativ會恢復網站上的產地標示,因此消費者能夠找到台灣製造的產品,另外也公開2012年上半年在台灣生產的衣服數量下單的部份就已經有220萬件,所以並沒有拋棄那些在Lativ還小的時候辛苦代工的廠商與老花而可能沒看到線頭的老奶奶員工。

這樣就結束了嗎?不,還記得還有利潤分配不均的問題吧?其實Lativ牽扯出來的話題才剛開始而已。首先,Lativ在「台灣生產數據公開」聲明中說:「2011年八月,其中一個主要的工廠因為自行創立品牌而暫停合作。」代工廠為什麼會想要自創品牌來冒險呢?品牌當然好賺,Apple在2011年第四季單季獲利130.6億美元,而Apple每賣一隻iPhone,自己就賺走58.5%,原料成本21.9%。辛苦的代工廠其實獲利相對來說少得可憐。然而品牌本身也要負擔相當高的風險,尤其是如果市場上已經有Lativ這樣強大的競爭者,加入競爭恐怕不只有品牌利潤的引誘,可能還有代工賺不到錢的逼迫。

可以理解的是Lativ的平價策略,勢必會非常嚴格控制成本,但是這不代表自己賺很多、代工廠卻無法跟著獲利的情況是可以被理解的。還記得Lativ在文宣中曾經說過:「請大家給台灣產業一個機會。」現在,這句話拿回來反問Lativ,請問Lativ給台灣產業機會了嗎?我很怕Lativ會啞口無言。很顯然的,Lativ的龐大獲利是建構在產業鏈上的分配不均上,品牌自己很賺錢,代工卻做得很血汗。

Lativ終於明確說出自己堅持的是什麼了:「lativ從開站以來,始終堅持兩件事情:平價與品質,五年前的承諾我們始終堅守,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但目標從未改變。」因此,我們應該予以尊重和理解,Lativ將會堅持的是平價,如果當消費者開始覺得Lativ的衣服有點貴,那被嫌棄也怪不了別人。Lativ堅持的是品質,所以如果消費者發現衣服穿沒多久就起毛球、領口開始越來越鬆,甚至洗了會退色、變形,發熱衣穿卻穿不暖,那Lativ大概要切腹自殺了。而台灣製造,其實就如同一開始說的,只是陰錯陽差造成的,而且也完全不是Lativ在意的。在意的消費者,當然就如同Lativ說的:「請您不要下單(我相信其實這才是真心話)。」

在大眾眼裡,Lativ其實很賺錢,因為年終超過40個月的新聞已經深深烙印在腦中(其實只有少數資深幹部,但平均下來的年終也比一般水準高出不少)。而實際上,Lativ在2011年賣了1400萬件衣服,營業額40億台幣,是前年的2.5倍。Lativ很賺錢,但是台灣成衣的代工環境卻越來越糟,這其實是相當矛盾的,而Lativ正好印證了這個矛盾的存在。

如果執著在消費者對Lativ的誤解,既然Lativ在消費者的心中代表的是「台灣製造」,而且Lativ自己也強調過給台灣成衣產業一個機會,那麼在Lativ壯大之後,應該做的事情不是移到海外生產,而是在台灣設立自己的工廠,栽培自己的設計師、年輕的打板師傅和降低生產線的平均年齡。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或是做得到但是從此Lativ從營利事業單位變成慈善團體。那麼,我們來討論難度低一點的作法。當Lativ從不知道有沒有未來,壯大到可以領40個月的年終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回饋給那些曾經努力相挺的代工廠呢?如果Lativ資深員工領40個月的年終,而代工廠的年長員工卻可能只領到基本薪資最低下限,我相信就算挺Lativ的消費者也會覺得自己買到的衣服其實很血汗。Apple公佈了產業鏈和代工廠,我們無法期待Lativ也這樣做,但至少讓台灣製造的衣服,別再那麼血汗。

Lativ當然可以繼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獲利,讓所有的代工廠都撐不下去,代工廠只好關門或是自己創一個品牌,這完全合法也非常合理,反正最後全部移到海外生產就好。畢竟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的,根本不必把一個產業的興衰存亡當成自己的責任。

Lativ其實應該是相當開心自己已經壯大到能夠在海外的代工廠下單生產,一來降低生產成本,二來可以更有效率控制品質與流程,而留在台灣的生產線,反而可能是一個負擔。因此有趣的是,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其實Lativ目前的生產模式,是相當符合消費者的預期的:1. 想找台灣製造的產品也還找得到;2. 台灣本土的成衣代工廠也還有生存的空間。但是Lativ卻欣喜若狂的告訴消費者「我們目前配合的工廠,已經提升到全球第一大的生產線,同時也是世界知名品牌的重點生產工廠」,同時為了避免「標示服飾產地對我們來說,一直有擔心誤導消費者的隱憂」,所以移除產地標註。

我只能說,過去把缺點當優點來宣傳的Lativ,這次卻笨到把優點當缺點來宣傳。Lativ根本不應該移除產地標註,反而應該努力宣告自己在台灣創造了多少就業機會、多少產值,原本會失業的代工廠老員工因為Lativ而能夠持續有工作,而且因為消費者的支持,這些老員工不但沒失業,反而還有不錯的收入(當然,這是建立在Lativ願意提高代工價格的前提之下)。很遺憾的,Lativ犯的錯,事後無法彌補了。

不過,其實Lativ的「台灣製造」,其實也沒有得到驗證。就算是在網站上有標註台灣製造的Lativ商品,也沒有「微笑MIT,值得信賴」的台灣製標章。這有兩種可能,一個是Lativ根本不在意台灣製與否,另一個是即使是標註台灣製的衣服,也因為某些原因申請不到標章。

最後,Lativ其實核心價值是成功的,因為平價和品質如果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那麼這個品牌要持續成長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至於產地在哪裡,恐怕就只是一個「民族情感」而已。許多台灣品牌的3C產品,也不是台灣製造的,而消費者又願意在「台灣製造」的這個概念上多花多少錢來購買呢?同樣的材質和設計,分別在台灣和海外兩條生產線完成,定價分別是299和239,我想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海外生產而較便宜的產品。

Lativ的危機當然不只有產地標註,還被爆料抄襲,可說是焦頭爛額了。不過這其實也給其他標榜台灣製造的成衣品牌一個絕佳的機會和警惕,如果真的要主打台灣製造,事後就不能任意丟棄這個具有意識形態而不能拋棄的神主牌,但是如果願意死守台灣製造這個特點(最好還有標章),那麼其實會有不少消費者因為民族情感而支持。當然,平價和品質是基本要求。

2012年2月7日

ETF的交易所公告資訊與代號


這是紐約證交所網站的截圖,每一檔ETF除了自己的代號以外,還有一些公告訊息也會有對應代號:
1. 淨值:ETF淨值每天在收盤後計算公佈,一天只有一個淨值(Net Asset Value,NAV),跟共同基金一樣,簡寫為NV,例如IWB這檔ETF的淨值代號就是IWB.NV。
2. 流通股數:ETF每天都可以創造和贖回,因此流通股數(Shares Outstanding)並不見得是固定的,而要查詢的話則可以在ETF代號後面加上SO,例如IWB.SO。
3. 估計現金和現金總量:ETF的持股可能會有配息,而這些配息則未必會拿去再投資或是還沒拿去再投資,因此會有一定的現金量,這對於要創造ETF發行單位來說是必要的資訊,因為要知道那一檔成份證券多少股搭配多少現金,才能創造新的ETF發行單位。因此EU代表的是創造新單位所需要得估計現金,TC則是流通股份的現金總量。
4. 即時淨值:因為ETF淨值每天只公告一次,但是盤中的市值卻隨時在變動,為了讓投資人知道即時的淨值,以免交易的時候市價和淨值差距太大而產生誇張的折價或溢價,因此會公告不準確但是具有參考性的即時淨值,叫做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 (IOPV)或Intraday Indicative Value (IIV)。


Yahoo! Finance就有提供這些資訊的查詢,例如上圖為SPY和即時淨值^SPY-IV的比較,請留意每個網站的代號格式都會有點差異。而以前介紹過的Google Finance目前似乎把這個功能關掉了。

越便宜越好嗎?

IndexUniverse網站的Is The Cheapest ETF The Best?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SSgA的類股ETF降管理費,不然跟Vanguard拼,很難有贏面。這一系列的ETF從原本的0.20%降到0.18%,硬是比Vanguard的0.19%少一個基點。但是管理費的最便宜就真的最好嗎?還有其他需要考慮的。


上面這個表整理的分別是SSgA(SPDR)、iShares、First Trust和Vanguard的大ETF發行公司的類股ETF,在交易量上以SPDR最具有優勢,規模遠勝其他兩家,這是因為發行時間早很多的緣故。而資產規模越大,交易量也越大,流動性就越好,買賣價差也就越小,所以可以看到SPDR的類股ETF買賣價差大多只有0.03-0.04%,但是其餘的ETF可能有0.05-0.12%不等的買賣價差。就以最下面的公共事業類股來看,SPDR只有0.03%的買賣價差,而其餘公司的買賣價差都0.06%,這0.03的差異就已經大於管理費0.02%的調降了。

但是,買賣價差也未必是投資人的主要考量。SPDR的類股成份股都是來自S&P 500指數,也就是都是大型股,但是如果投資人想要更廣泛的市場,那麼SPDR就不是好選擇,下圖就是各公司各類股ETF的持股家數,SPDR都只有幾十家,Vanguard都是好幾百家。所以對於想要更多樣話持股的投資人來說,0.01%的管理費差距,會讓他們寧願省點錢而去選擇持股比較集中大型股的ETF嗎?費用很重要,但是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條件也需要考量,像是買賣價差、追蹤的指數以及持股範圍等。因此怎麼選擇ETF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看投資人自己最在意什麼。

2012年2月2日

「資產配置之唬爛理論」的唬爛

最近網路上有一篇名為「資產配置之唬爛理論」的文章,內容卻是對資產配置的概念充滿了誤解。很有趣的是,我們在投資市場上看到的專業,到底代表著什麼?例如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甚至還寫出投資學教科書的人,夠不夠專業?當然很專業!但是他的投資績效會不會是市場上的頂尖呢?通常不是。

相反地,一個沒有什麼顯赫學歷、沒學過什麼投資僅憑感覺或土法煉鋼,但是因為績效很好,很快就被捧成股神了。但是這種股神,可能連年化報酬率是什麼都不知道,或許也無所謂,反正會賺錢才是王道。

不過更有趣的是,如果投資銀行要聘人,一個是投資學博士,一個是過去五年每年投資績效都超過大盤10%以上的投資人,你認為會聘哪一位?績效表現不錯的投資人並不少見(至少不少理財雜誌每一期都可以找到一兩位來訪問,就應該不算少了。),但是這種「在現實中培養實戰智慧」的「強者」,有哪一個有機會到真正專業的金融機構去任職呢?難道這些人都已經強到大賺特賺賺到翻掉,連千萬年薪都看不上眼了?

回歸正題。為什麼資產配置被認為是烏托邦理論,是唬爛的?

這是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在2000、2005和2010的變化。如果看到這張圖,然後說2000年中國只配置6%,而到了2010年卻成長到18%,是高達三倍的成長,所以這樣的配置很笨。如果在2000年就重壓中國,到了2010年不就大賺了嗎?所以按照指數的權重來做配置是完全錯誤的,是很可笑的。


這種說法有以下的錯誤:

1. 市值加權的指數,權重反應的是該市場的市值,而非對該市場的看好程度。
2. 如果沒辦法預測未來,不管怎樣比例的配置都沒有對錯可言。在2012年看著2000到2010年指數權重的變化來嘲笑的人,難道是已經預測到了十年後指數的權重了?
3. 如果心中對於投資標的有想法,當然就可以根據看好的程度來做不同的配置,例如很看好的標的配置20%,普通看好的標的配置10%,但是這種作法並不是資產配置的典型作法。資產配置的作法是找到走勢相關性不相關或是負相關的投資標的,然後進行等權重配置、風險特性配置或根據該資產在市場上的市值權重進行配置。
4. 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最佳資產配置,除非可以預測未來。對於投資人來說,資產配置能提供報酬,除了資產本身的成長,還有資產在市場上的波動所造成的失衡,當投資人為了校正這種失衡而進行再平衡動作時,就會賣出漲高了的資產,同時買進跌到很便宜的資產,透過低買高賣來獲利。
5. 資產配置會持有不懂的資產,這是肯定的。例如持有全球股市指數ETF的投資人,難道成份股都透徹瞭解?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因此就不持有?並不是這樣。我們當然應該要持有我們所瞭解的,但是在資產配置的投資過程中,應該瞭解的是納入投資組合的那些資產,特性是什麼,以及投資人所使用的投資工具有什麼特質。

時常看到有人不瞭解指數,就說指數是追高殺低。不瞭解效率市場認為市場會即時反應所有資訊所以無法選股、選市,然後挑選特定的標的來證明效率市場理論的錯誤。而這一篇,則又是不瞭解資產配置,卻又自以為專業的說這個理論是在唬爛。

柏南克:美債續升將提高突然爆發財政危機的機率

精實新聞 2012-02-03 09:23:1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2日在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作證時指出,過去幾個月以來包括支出、生產、就業數據雖皆呈現復甦跡象,但景氣展望仍充滿變數。

柏南克指出,2011年美國民間每個月平均新增16萬個工作,失業率下滑1個百分點。不過,從就業人口比率(註:58.5%)、長期(超過6個月沒有找到工作)失業比例超過40%的情況來看,美國就業市場距離正常運作還相當遙遠。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1月25日表示,失業率的長期正常水準約在5.2-6.0%之間。美國2011年12月失業率降至8.5%,創2009年2月以來新低。

FOMC 1月25日鄭重承諾將履行國會所賦予的《促進最大就業》、《穩定物價》以及《溫和長期利率》的法定任務。但如果促進就業與穩定物價的目標相互拉扯時,該怎麼辦?柏南克2日表示,FOMC將會採取平衡措施,致力讓通膨(個人消費支出價格年增率)以及就業回到理想的水準。換言之,FOMC不會為了拉抬就業市場而放任讓通膨失控飆高。

過去3個會計年度美國聯邦預算赤字GDP佔比平均為9%。柏南克指出,如果目前的預算政策(聯邦醫療保險支付法令沒有修改)沒有改變,即便經濟恢復正常成長,美國仍將面臨龐大的結構預算缺口。即使美國已經恢復完全就業,2017年預算赤字GDP佔比預估仍將超過4%。

柏南克點名人口老化以及醫療成本快速飆高是美國結構財政失衡的兩大元兇。他指出,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計,2011會計年度聯邦健保權益支出GDP佔比為5%,預估到2035年將突破9%。柏南克表示,如果聯邦債務照目前的速度持續成長下去,長期而言將會壓縮民間資本形成的成長空間,進而壓抑生產力成長幅度。

柏南克並指出,美國公債居高不下將提高突然爆發財政危機的機率。如果投資人認為政府已無力管理財政政策,利率可能會突然飆高。何時會出現這種情形?柏南克說他也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現在不著手解決赤字問題,美國距離爆發財政危機的時間點就會越來越接近。

2012年2月1日

《福布斯》封面文章:穩健的富國銀行

圖為最一新期《福布斯》雜誌封面

導讀:最新一期《福布斯》2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穩健的富國銀行》。富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發放機構,由於穩健、務實的經營策略,在過去幾年的金融危機中,富國銀行受到的影響在美國各大銀行中是最小的。盡管如今經濟環境如此惡劣,但富國銀行仍能抓住機會,為自己尋找到了很多新的利潤增長點。

賓夕法尼亞會議中心緊鄰費城市政廳,這裡每年都會舉辦花卉展覽以及傳統的古裝樂團遊行。10月的一天,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發放銀行富國銀行租下了104000平方英尺的展廳,為了解決很多人面臨的房屋危機,他們要召開一場“房屋保護討論會”。過去的三年里他們一共召開了51場這樣的會議。

盡管這個會議的名稱表述非常委婉,但其實就是專為負債的業主舉辦的洽談會。與會的人要麼是水下房主(貸款金額已經超過其房屋的價值)要麼房子已經喪失了抵押贖回權。這719個參會者沒有佩戴名章,他們帶來的是自己的工資單、報稅表以及貸款合同。稍事休息後就和富國銀行的工作人員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這些人都屬於富國銀行“房屋保留小組”成員,大約有100位,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台,在展廳里一字排開。這些工作人員為參會者提供即時的債務重組服務,包括展期以及債務削減。

這個會議是秘密進行的,很容易理解與會者不願意讓外界知道自己的困境。其中有一個馬上面臨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母親,在一個水下業主網站上轉發了自己在費城的經歷。她得到的結果是:她重新獲得了一份抵押貸款,即將到期的12000美元的貸款將在今後40年歸還,這樣盡管支付的利息沒變,但每月月供減少300美元。她說:“不用擔心停在家門口的汽車里坐的是不是銀行派來看房子的人,感覺真的太棒了。當孩子和我說他喜歡這個房子,覺得這裡有安全感,我不用在痛苦的想是否我們馬上要被趕走了。”

華盛頓一直把降低利率作為萬能藥,華爾街卻不厭其煩的打著官司,而富國銀行沒有僱用公關公司幫助自己擺脫困境,對他們而言當務之急就是一對一的,面對面的幫助客戶保住他們的房子,讓他們的客戶恢復信用,迄今為止富國銀行已經減免了40億美元的貸款。

這就像影片《美好人生》的現實版,而富國銀行業的喬治-貝里、吉姆-斯圖爾特就是CEO約翰-斯坦普,他的外表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了。當我們在他的辦公室訪談是,斯坦普說:“我們僱用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想知道這個人關心什麼,然後才去了解他知道些什麼。”看的出來他說這些是認真的。“我們不稱呼員工為員工,我們稱之為隊員,因為員工是管理的成本,而隊員則是投資的資產。”斯坦普繼續說道。

富國銀行的264200名隊員都會收到由斯坦普簽字的一本37頁的手冊,手冊的名字是《願景與價值》,內容都是一些關於如何對待客戶,如何增加收入的老掉牙的陳述,看著這些“溫馨”的提示,很少有人不會厭煩。但是在一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及“大魚吃小魚”的行業里,尤其是這個行業釀成了如此大的災難,富國銀行的行為還是顯得難能可貴。根據該銀行的數據:2011年第四季度,其淨資產收益率為12%,而資產收益率為1.25%,遠遠高於摩根大通的8%和0.65%,美洲銀行的3%和0.36%以及花旗銀行的2.6%和0.61%。Stifel Nicolaus的分析師克里斯多夫說:“富國銀行更加規避風險,這在國際性銀行或者投資銀行里是絕無僅有的。”

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它的價值更高。富國銀行的市值在美國銀行中是最高的,包括資產是其兩倍的摩根大通,而且比美洲銀行、高盛以及摩根斯坦利三者之和都高。

當別的銀行放縱的進行交易,為了蠅頭小利而做投資銀行的業務時,富國銀行卻安心的做著銀行該做的事情:吸收存款,然後貸出去。利差收益占其全部收入的一半,另一半則是抵押貸款、投資賬戶和信用卡服務帶來的佣金。

由於斯坦普把銀行運營的更像一個銀行,富國的收益相當可觀。2011年該行的淨收益增長了29%達到159億美元,收入為810億美元,而且相當穩健。富國銀行發放美國四分之一的抵押貸款,提供六分之一的銀行服務,其效率比(產生一美元收入所需要的成本)是其他銀行無法比擬的。它的效率比是56%,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是66%,而美洲銀行則為86%。當其他競爭對手對歐洲的新聞憂心忡忡的時候,富國銀行根本不用對歐豬四國的局勢操心。斯坦普說:“外國貸款只占我們資產的5%,我們更關注美國的業務。”

富國最大的股東是股神巴菲特,他擁有這家銀行的股份已經二十多年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現在擁有富國6.8%的股份)巴菲特一直都投資有企業氣質的公司,比如保潔和IBM,而很顯然富國銀行也是這類公司。

在富國銀行的總部你很容易感受到這家銀行的文化。馬車的圖片和模型隨處可見,這些都是富國用於宣傳的邊疆歷史的一部分。這家銀行是美國快遞的兩個創始人于1852年建立的,為去加州淘金的人提供銀行服務。盡管其資產大部分是1998年兼並西北銀行後獲得的,但是在富國銀行最大的11個市場都有創始人威爾斯的紀念館。

富國銀行務實的風格並不是為了作秀。里昂證券的麥克-梅約說:“你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看不到約翰-斯坦普。和約翰-塞恩35000美元裝修衛生間的辦公室相比,富國銀行高管的辦公室就像70年代的老房子。來到斯坦普的辦公室,你會發現除了沒有獎章和其他裝飾外還少一樣東西,那就是門。

富國銀行高管的辦公室都沒有門,談到這點斯坦普說:“在我們這裡,你有什麼想說的就盡管直言,沒人會覺得被冒犯。我們已經習慣了聽取不同意見,消極抵抗在這裡是不能容忍的。”
59歲的斯坦普是典型的巴菲特式CEO,甚至包括他的農業背景。斯坦普的父親是明尼蘇達州的一位農民,有十個子女,這些孩子很小就被要求幫助家庭維持生計。10歲的時候,父親建了一個雞舍,裡面養了1萬只下蛋的母雞。斯坦普必須早上4點半起來撿雞蛋,放學後還要擠牛奶。斯坦普說:“雖然家里生活拮據,但是我們知道團結的重要性,我們很少有時間考慮自己。”
寒冷的冬天,一家人會圍在一起喝啤酒,他們還喜歡打橋牌,現在斯坦普經常會和巴菲特或者比爾-蓋茨一起在網上打橋牌。盡管橋牌打的不錯,但是斯坦普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高中畢業後他到了一家面包作坊工作。

斯坦普說:“一年後,我認為我的人生中除了烤面包,還有更多值得學習的事情。”於是他去了聖克勞得州立大學旁聽,並最終在第一銀行找到了一份工作,盡管做的是最低級的回購人的工作。這期間斯坦普工作非常努力,學會了很多於貸款相關的知識。

六年後,斯坦普來到了西北國民銀行,這家銀行就1998年並入富國銀行的西北銀行的前身。此後斯坦普的事業也順風順水,2000年他幫助公司收購了鹽湖城第一證券,2002年富國銀行的總裁迪克-科瓦維奇任命他負責公司的社區銀行業務。

科瓦維奇是沃爾特-瑞斯頓(前花旗銀行總裁)訓練出來的人。他認為銀行應該不斷向客戶出售各種產品,在他看來,銀行業務就像賣商品一樣。他把富國銀行比作沃爾瑪或者勞氏,而不是花旗銀行或者高盛。

而斯坦普認為有三種方式可以另一個企業成長:第一,從你現有的客戶手里獲得更多的業務;第二,吸引競爭對手的客戶;第三,買下其他的公司。斯坦普說:“如果你第一個都做不到,你怎麼能把競爭對手的客戶撬過來,更不要說收購其他公司了。

2007年6月,斯坦普從科瓦維奇手中接過了總裁的位置,而後者成為了公司的董事長。這個時候正是房地長泡沫最頂峰的時期,數月後斯坦普將經歷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銀行危機。此後他最大的舉措就是2008年10月,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戰勝了花旗銀行,成功收購了處於危機中的美聯銀行。

斯坦普說:“整個周末我們的團隊都在討論收購美聯銀行的事情,但是到了星期天的晚上還是理不清頭緒,盡管我們喜歡美聯銀行以及它的員工和業務,但是富國銀行的原則是不做不清楚的生意。”

第二天,新聞報道花旗銀行將以22億美元外加政府的援助收購部分美聯銀行。身在紐約的科瓦維奇甚至已經打電話祝賀了美聯銀行CEO鮑勃-斯蒂爾,但是斯坦普和他的團隊沒有停手,他們仍在緊張的評估著這筆交易。星期四,他們終於有了初步的結論並認為這樣做可以滿足富國銀行內部的標准:收購後三年內增加每股收益,並且內部收益率至少增加到15%,當天晚上富國銀行大獲成功,他們用了150億美元收購了整個美聯銀行,並且沒有政府的資助,而且這筆交易完全沒有美洲銀行收購全國金融公司所帶來的陣痛。

去年11月,美聯銀行的收購工作全部完成,富國銀行的規模因此擴大了一倍。現在所有美聯銀行4000個營業網點都換上了富國銀行的牌子,而根據“保留再培訓”計劃,只有1.5%的原美聯銀行員工被辭退。

批准美聯銀行收購業務的同時,在泡沫時期富國銀行也否決了很多其他業務。從2003年到2006年,富國銀行不斷拋出高風險的次級貸款,結果其市場佔有率從11.9%下降到了10.2%。2006年,首席風險執行官邁克爾-魯格林和掌管260億美元自動貸款項目的主管發生了爭執,後者認為垃圾級別的審核標准是可以接受的。魯格林將這個事拿到了董事會上討論,最後他成功了,整個自動貸款項目都被取消了。魯格林說:“富國銀行有三個工作:照顧好現有的客戶,吸引新客戶,最後控制他們的風險。我們不談盈利或者市場份額。”

他沒有明說的是犧牲短期的市場份額換取長期的利益。現在富國銀行在抵押貸款業的市場份額是26%,它的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率和拖欠率為7.6%,而花旗銀行是8.3%,摩根大通是11.5%,美洲銀行則為13.5%。

當然這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其他銀行出現的問題。富國銀行仍有1120億美元的壞賬及拖欠賬款。它也是五個被國家50位司法檢察官調查的銀行之一,他們涉嫌濫用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條款,特別是“機器簽字”。而且房地美和房利美也要求富國銀行和其他銀行回購他們認為不再安全的抵押擔保債券,同樣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和黑石集團也要求富國銀行確保190億美元抵押擔保債券的質量。

但市場仍然認為富國銀行的狀況良好。在金融股最糟的12個月裡,富國銀行的股價下跌了6%,而摩根大通下跌了18%,花旗銀行下跌了39%,高盛為35%,美洲銀行下跌了50%。而且富國銀行將有步驟的回購股票同時增加分紅,其將股價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斯坦普說:“我們現在有了更多的機會,儲蓄額增加了,業務關系拓展了,還銷售了更多的產品,而且競爭對手也減少了,現在我們正在擴充自己的實力。”他所說的是利用在國內和國外去杠桿化以及出售資產的大趨勢。斯坦普說:“我們不會做任何大而且复雜的業務,除非它真的合適。”最近富國銀行從愛爾蘭聯合銀行和愛爾蘭銀行夠買了55億美元的貸款,由於他們更關心國內業務,所以購買的都是美國公司的債務。通過養老保險金計劃,他們還將獲得更多的資產。前美聯銀行執行官大衛-卡羅爾現在負責養老保險部門,他說我們已經有了440萬客戶,他們的養老保險資產達到1.4萬億美元,另外還有550萬客戶將富國銀行作為他們的首選,他們的養老保險資產也到1.7萬億美元。另一個增長點是貼有零售商標簽的信用卡,現在大的零售商已經對開設銀行失去了興趣。

最後,在美國最大的機遇和挑戰仍然是房地產。去年交易的房屋中有30%是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短期交易或者是迫不得已出售的。斯坦普說:“只要還有樣的房屋存在,房價就不可能恢復,因為人們認為明年房子會更便宜。”

斯坦普向國會提出了一個計劃來解決這個問題:讓喪失抵押贖回權的房屋退出房地產市場,把它們推向租賃市場。斯坦普認為此舉會使房價很快上漲5%到10%。現在最大的困難是:銀行並不真正擁有所有的抵押貸款,其中一半是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還有一些被私人投資者以抵押擔保的形式佔有,這些機構必須支持這個計劃。作為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發放人和服務商,富國銀行仍然相信通過這個計劃會大有收獲。(鹿城/編譯)

(2012-02-01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