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7

問:接下來的問題會跟券商有關,因為元大和寶來合併了,比起過去有更多券商的資源可以運用,目前對投資人來說,在券商進行交易有一些限制,像是共同基金可以定期定額,但ETF不行,要每個月自己去下委託單,券商有辦法提供定期定額的機制嗎?當然可能會必須以零股的方式進行交易。

劉宗聖總經理:現行的架構下,ETF除了在次級市場下單外,還可以透過特定幾家銀行來承做小額扣款。當然這在交易端也做了些調整,銀行必須集合當日申購的投資金額,再隔天盤中分批下單,而既然是集合小額申購款必定會產生畸零股,這個部分則要由調節帳戶來補足。另一方面,對銀行的小額客戶而言,交易的成本為盤中的平均價格,與在次級市場的下單可選定價、盤中價等交易模式有所不同,若是小額還可以,但是如果資金規模過大,投資人對定期定額時間點的認定,其爭議會是很大的。像是海外敲匯,會用mid-rate,或每一天中午12點那個匯率來敲,所以投資人必須對這個價格產生認同。

但是我們也發現ETF採定期定額的接受度並不高,主要是因為現在一般ETF的投資人還是買黑賣紅,不會長期持有。也基於ETF交易實在太方便了,所以很多投資人都是在公佈配息金額後,才決定買進,配完息就賣掉,因此持有的存續期間比一般傳統的定期定額、股票的買進持有,還要再短一點。

而且後來我們發覺,既然ETF就是把基金一籃子成分股的概念複製到券商端來經營,就不需要太仰賴基金投資的思維,就把它當股票,你想買來配息,就配,反正會很快填息,第二個,往下買,往上賣,這兩個策略是我們發覺在台灣最適合的。至於說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或是不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其實後來都會發現不定期不定額佔了比較大的部份。

ETF的好處是什麼?投資人出去了,還會再回來,一般基金越做越小,投資人走了就不回來了,不管是賺錢走還是虧錢走,而ETF的投資人會回流。第二個就是你要多給他選擇,就可以回流,你看像是台股,漲多了就回跌,下來後就買,買一買就漲回去,漲回去就賣,這種持續買得到,賣得掉,然後可以賺到錢,他就會持續回流。所以我看了八年的需求,這是規模有增長,投資人有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還要不要作成定期定額,或許不必太刻意讓ETF去跟傳統共同基金基礎去抗衡。如果是長期投資導向的,就用指數型基金,在傳統通路申贖,可以定期定額,當然也比較貴一點。

海外券商現在有很多ETF的免費交易,台灣有機會出現嗎?

劉宗聖總經理:台灣這方面基本上恐怕還是比較困難。

問:競爭沒那麼強?


劉宗聖總經理:也不是,美國因為可以吸收到客戶的存款,甚至券商作到後來,不是在賺手續費,這個叫做賺工錢,真正賺的錢是你錢放他那邊,他的利息或是運用,或是你的券放在他那邊,他可以拿來做借券,因為美國沒有中央集保。

而台灣號子那麼多,人這麼多,在十多年前把手續費上限改成下限,不然其實台灣可以低到零的,之前有幾家降到零,但是那是因為有銀行通路的合作,主要還是在吸收資金,手續費並不是獲利來源,而傳統券商則沒有辦法這樣做,所以反彈。價格都有向上調整的僵固性,獎金都有向下調整的僵固性,所以調整後,將來很難再出現降到零的情況。

台灣的券商能股息直接再投資嗎?

劉宗聖總經理:這要看投資人,以這兩三年的情況來看,投資人都是來了一下就走,這樣就很難了。其實這兩年的氛圍都是股票當債券買,債券當股票買。債券配置愈買愈多,買那些高收益的,甚至報酬還比股票好,股票則都買那些配息的,高股息的,而拿了配息就先落袋為安,所以買配息的人先落袋為安,做波段的,一定是買黑賣紅,所以股息再投資,以現在投資人的作法,恐怕興趣不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