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

兩個世代,請重新認識彼此

※ 本文發表於商業週刊-專欄部落格的「小資族學理財」專欄,因篇幅有限,刊出的是編輯後的版本,這裡呈現原始的版本。

四年級前段班的老爸退休了,而六年級後段班的我才剛進入職場,我們家裡在過去這一年中,湊巧的出現了世代交替。回顧我爸過去三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剛好見證了台灣產業的三段興衰:早期先是經歷了台灣的電子業從真空管時代轉型為半導體時代的衰退,不得不轉業到截然不同的紡織業。後來在人工成本高漲而導致產業外移之後,又回到電子業,見證了PCB產業的崛起與冷卻。

屬於上一代的故事已經逐漸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而我自己這個世代的故事才正要開始而已。我們這兩代人非常的親近,也有相當多的共同回憶,但是彼此所面臨的境遇、所擁有的能力,以及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我原本以為我們兩個世代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當我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之後,突然驚覺我的收入只有我爸的一半,這樣的差距,到底是來自於年資上的差異?還是產業上的差異?或是我們其實就像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國度,面對全然不同的情境?

以客觀條件來評論,我們這一代的學歷比較高,外語能力比較好,電腦使用能力比較強,而上一代則因為年資比較久,所以對市場比較瞭解、對解決問題比較有經驗。但是這些並非一面倒的條件評比,為何最後出來的結果會是收入差距高達一倍?而且我還是以國內算是頂尖的學歷,在平均薪資待遇比較高的台北,進入一個很有發展願景的產業,領到不算太差的薪水,否則差距將會更可觀。

於是我納悶,兩個世代所面臨的環境條件,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子的改變?於是我找了一些數據,希望能更清楚的理解我與我爸的兩個不同的世代,到底差異在哪裡?


首先,我比較了從1985年到2011年這27年間的經常性平均薪資以及經常性支出(註一)。1985年,台灣的平均經常薪資為12,534元,到了2011年成長為原來的2.9倍,達36,803元。同時期,台灣的平均經常支出則從5,250元成長為4.7倍,達24,657元。也就是說,在這段將近30年的時間裡,台灣的支出成長比薪資還要多。

於是我將支出除以薪資,得到「經常性支出率」,從這個數值中發現:在27年前,經常性支出只佔經常性薪資的四成左右,但是現在的經常性支出,已經佔經常性薪資將近七成。當然,這種情況有兩種解釋:我們現在支出得太多了;或是,經過了27年,我們的薪資成長沒有跟上支出的成長。看來我必須要找出更多的資料來解答這個問題才行,於是我先從支出來分析。

我之前在文章中曾經舉例:1970年,味王的王子麵問世,每包80公克,售價2.5元。2010年,王子麵40公克、五包裝的售價33元,也就是80公克要13.2元。而根據內政部購買力的換算,民國59年的2.5元現在的購買力等同於13.1元。所以我們的支出增加,可能來自於通貨膨脹的結果,但也可能就真的是現在的生活支出真的比過去還要高,例如有線電視、電腦、手機、網路這些支出都是30年前所沒有的。


1985年,平均每人經常性支出5,250元,到了2011年已經成長了4.7倍,高達24,657。同一時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5.81,到了民國100年成長了1.64倍,為108.01。這個1.64倍的物價上漲,可以想成就是原本一個便當50元,現在變成82元。在1985年的時候只要5,250元就能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算把通膨計算進去,現在也只需要8,610元,但實際上,現在卻要24,657元才夠。

這個結果相當令我訝異。於是我思考,如果我現在能只花8,610元,就能獲得27年前相同的生活品質,那麼就是我們現在的支出太多了,但是我發現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最基本的房屋租金加上飲食費用,就有可能超過一萬元。看來,除了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多了很多過去所沒有的必需支出,關鍵還是在於:我們的薪資並沒有跟上生活支出的成長

許多國人都怒吼著:「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但是就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其實過去27年,我們的薪水漲幅還超過通膨許多,所以要不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低估了真實物價的成長,要不就是這個指標無法看出生活中新增的支出。總之,我們的生活支出成長速度遠比通膨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還快三倍以上,過去27年的平均物價年增率1.85%,但經常性支出的平均年增率卻高達5.9%。如果你的退休規劃是以歷史的通膨情況來作考量,你將會發現:錢不夠用!

看來我們年輕的這個世代面臨了兩大問題:支出佔薪資比例七成,遠高於過去的四成;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只考慮通膨是絕對不夠的,就算你的薪資隨著通膨而成長,但是你還是會發現你越來越沒有錢,更何況,其實近幾年來我們薪資的成長甚至連通膨都追不上。所以當有人質疑最低基本工資是否應該隨通膨而調整的時候,是否沒有去思考,其實隨通膨調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支出的漲幅更高。

現在,我回過頭來,再看看所得,我想知道我和我爸的所得差異,到底是不是常態?結果發現,台灣的所得年齡結構的確是有隨著年齡逐漸增高的趨勢,以2011年的資料來看,45到54歲的平均年所得有73.3萬元,而30歲以下則只有41.6萬元,也就是青少年的所得只有中高年的一半多一點(註二)。


剛進社會的兒子領到的薪水只有爸爸的一半左右,看來的確是常態。但是,我們能夠期望,等到我們工作的年資累積久了,薪水就能隨著增加嗎?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這個疑問也只能讓時間自己來證明了。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年輕人的薪資比較少,但是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還是其實上一代就已經遇到了?

所以我拿台灣歷年來的起薪和當年度的經常性薪資作比較,結果發現,我們這一代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1991年,台灣的平均經常性薪資有22,039元,2011年為36,803元,成長了67%。同時期,台灣的平均起薪有17,336元,現在為24,655元,只成長了42%。


或許整個社會都對我們的薪資成長不滿意,但是其實年輕人面臨了更艱困的情境,大家應該要更關注起薪的停滯現象:台灣的起薪從1998年的24,014元停滯到現在,過了13年,卻只增加了641元,若把通膨考慮進去,實際上起薪是負成長(註三)。

經過20年,台灣的平均學歷越來越高,物價也因通膨成長了四成,但是起薪的成長幅度卻遠不如經常性薪資,甚至最近十幾年幾乎沒有成長。若看兩者的比例,則1991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是經常性薪資的79%,但是2011年卻只剩下67%。也就是說,20年前出社會的菜鳥還可以領到平均值八成的薪水,但是現在卻只能領到三分之二,現在的新鮮人日子比以前更難過了。

我不知道那些針對年輕人的批評,是不是真的已經瞭解了這些年輕人所面臨的情況?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支出佔了薪資的七成,遠比上個世代的四成還高很多,而且不是因為他們奢侈、浪費。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相較之下通膨還只是小問題,但他們的起薪和上個世代相比卻很少,而且呈現停滯已經十幾年。

我們無法從數據和圖表去判別,哪一個世代比較不在乎薪水,哪一個世代對工作比較有熱忱和使命感。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經過20年,大環境已經有了相當大的不同,現在的年輕人過得比上一個世代還要辛苦,甚至入不敷出、存不到錢!

如果對這種世代之間的差異沒有足夠的認知,請不要用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去評斷另一個世代。上一個世代或許生活條件不如現在,但其實比這個世代更幸運,因為一出社會的起薪只有平均薪資打八折,賺的錢也只有不到一半用在支出,但請別因為你有這樣的經驗,就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同樣也可以將一半的薪資存下來、過得一樣好。


同樣的,上一個世代現在在職場上可能領新鮮人起薪兩倍的薪水,但是沒有必要因此就認為他們「霸佔了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因為上一個世代的產業有很高的機會不會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產業,他們之所以能領這麼高的薪水,也來自於他們過去努力的成果,但成熟的產業可能會步向衰退,現在的中高年面臨最大的風險,就是自己所處的產業成為夕陽。我爸一輩子歷經過三個產業的交替,而現在的輪替週期和景氣循環比起過去更快了。所以我們年輕人一起找到我們這個世代自己的明星產業,努力讓它們發光、發熱吧!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背景,雖然帶著屬於自己世代的偏見很正常,但是從這樣的偏見出發而去評論對方,對彼此都沒有幫助。我們真的不需要世代之間的對立,也沒有任何理由去製造對立。重要的是兩個世代要很清楚的瞭解彼此的背景以及所即將面臨的挑戰。



最後,如果大家認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數據中,重新思考世代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子的差異。HBO影集The Newsroom曾提到:「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找出問題是什麼。」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思考,問題到底是什麼?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合作,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註一:最早只有1985年的資料,而經常性薪資是每個月固定可以領到的薪水,不包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等薪資。

註二:相同的所得年齡結構,最早的資料是1992年,結構與2011年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薪資為2011年的85%左右。

註三:起薪(出任人員薪資)資料,2001、2002年無法取得,2007年因為行業標準分類更新,沒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