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

新興市場投資人可採用的投資風格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1/03/01 14:10

在過去的十年中,投資人紛紛將資產作全球性的分散配置,而多數已大幅持有全球已開發國家投資部位的投資人也開始買進新興市場基金。雖然,我們能夠理解將新興市場投資部位加入投資組合背後的動機,不過有趣的是,我們也發現其中有絕大部分的資產被轉移至採用市值加權方式的被動式投資標的。

在新興市場ETF 中,以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EEM)以及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VWO)占總資產的比重最大,這兩檔ETF都是跟蹤採用市值加權方法的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而它們也是目前市場上排名第四及第三大的兩檔ETF,合計總資產約達850億美元。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VWO)這檔完全投資於新興市場的ETF,目前的總資產規模,除了比3檔全球型基金小之外,已超過的任何其他的全球型基金,總資產甚至超過最大型的主動式新興市場基金資產規模的3倍以上。

投資人也許認為VWO以及EEM的龐大資產規模是市場追逐報酬表現的直接結果,這也許是正確的。不過,如果投資人是想在新興市場中,找尋熱門的投資標的,那麼投資人可能就做錯了投資決定,因為這兩檔基金所跟蹤的指數近3年及近5年的年化報酬率,都比其他採用不同指數建構方法的新興市場指數來的低。


根據上表所顯示的,小型股以及價值股的績效表現都超過採用市值加權方法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而這趨勢也與美國股票市場的長期報酬表現雷同。換句話說,不管你所投資的區域為何,投資風格都是相當重要的。

巨型股投資部位的問題 ?

MSCI新興市場指數所存在的問題是,該指數中一些市值最大的成分股多是政府所部分持有的企業,這個現象在金融以及能源產業中更是特別明顯,而這兩個產業也是占該指數比重最高的兩個產業,投資比重分別達到24%以及15%。這些部分政府持有的企業(例如巴西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Sberbank、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和中國的四大銀行),可能會較重視政治目標而非公司的獲利能力。除此之外,各國政府對特定產業,如能源產業的所提出的政策,也可能是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這也會對存在於這些產業的公司造成負面的影響。對政府所擁有的大型股的投資部位較少,正是其他的新興市場基金/指數之報酬表現能夠超越 MSCI新興市場指數表現的主要原因。


在新興市場逐步獲得市場投資人青睞的同時,各家公司也紛紛推出不同的新興市場ETF,有不同於市值加權指數的”相同權重指數”ETF ,該ETF的特色是其對各產業分配相同的投資比重,不同的ETF有其時間表去進行”再平衡”的動作,但也因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股票的流動性較低,使得該類型ETF亦出現較大的追蹤誤差以及資本收益分配金額的波動。另外,也有追蹤Russell 新興市場巨型價值型以及Russell 新興市場巨型成長型指數的ETF,這兩個指數採用股價淨值比以及長期每股盈餘預測值這兩個要素,來篩選並將股票加以排名。

此外,為了使投資部位更能受惠於新興市場國內的經濟成長趨勢,我們發現投資人也逐漸轉向投資於小型股的ETF。像是VWO這類型的ETF,一般會對大型跨國科技、能源及原料企業有明顯較大的投資部位,而這些部位也通常是由全球總經趨勢所帶動。然相較之下,小型股票型ETF,則具有較高的消費者以及工業產業的投資部位,而這些投資部位則以國內經濟成長趨勢為主要的驅動要素。

在2010年,投資人紛紛湧向新興市場ETF,不過在2011年初,我們觀察到投資人開始從此類資產類別中撤離。包括了 通膨率上升、央行的控管政策、食品價格上漲以及對消費者需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繼埃及反政府示威抗議後,其他國家政治動亂的可能性增加、 以及資金流出該資產類別等因素,都是會造成新興市場短期波動程度大增的原因。不過,新興市場的中長期成長前景,仍然明顯高於已開發國家市場,也因為如此,我們建議長期投資人可斟酌持有小量的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部位。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1 則留言:

  1. Wisdom / SPDR 的新興市場小型股 ETF 持股中,台灣所佔比例都在 20% 以上,對台灣投資人來說,直接買台股可能比較省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