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的美股部落格,介紹全球投資市場的最新訊息、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
A Long-Term Investor shares his opinions about USA stock market, ETFs, asset allocation, value investing and Index Investing.
2014年11月24日
ETF的流動性只看成交量?
大多數投資人在判斷一檔ETF的流動性的時候,很習慣觀察的指標就是成交量。流動性意謂的是什麼?投資人想買的時候可以買得到,想賣的時候可以賣得掉。所以根據這個標準來看的話,成交量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觀察指標,畢竟成交量大,代表想買的人能買得到,想賣的人可以賣得掉。
但是成交量小,就代表流動性差嗎?那就不一定了。上面這兩張截圖是今天早上10:45分的時候同時對兩檔ETF的委託單分佈情況所做的紀錄。如果以量來看,上面的ETF,我想大多數投資人都會認同是一檔交易熱絡的標的,流量性不必太擔心,隨時都有上萬張委託單掛著,不像下面只有幾百張。
但是有沒有發現?上面那檔ETF在66.90的價位,竟然只有2張委託單,而下面的ETF,在大多數價位的委託單都維持在20張左右,只有45.65的價位委託單只有2張。
其實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人為操作,如果你會擔心買不到、賣不掉,下面的ETF看起來成交量比較少,但是卻有很明顯的造市者在運作,讓你想買可以買得到,想賣可以賣得掉,而上面的ETF委託單看起來很隨機,有沒有造勢者參與看不出來,但是像66.90只有兩張委託單,而且這個價位又在成交價附近,那麼投資人反而比較有機會買不到自己的理想價位,而被迫買在與預期更高的價格,或是賣在更低的價格。
那麼為什麼成交量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其實原因就在於法人參與。法人交易金額大,規模小的ETF無法成為法人的交易標的,因為可能法人一買就佔了該ETF總規模的一成,而這對ETF或是法人的交易控管規範可能都有所牴觸。再說,法人一買就是以百萬為單位,這對規模小、成交量小的ETF來說也很容易就被買到漲停或賣到跌停。於是變成ETF的規模只能靠散戶來貢獻,等大到一定的門檻之後,才有法人進去讓規模和成交量進一步爆發。
但是目前投資人都只看成交量,卻不知道成交量大的ETF可能流動性不見得好,甚至成交金額還不利於投資人,結果就是大者恆大,小者恆小,最後積極造市的ETF反而可能就被淘汰了。
所以只看成交量大,流動性就夠嗎?圖片上面這檔ETF成交量一直都很大,但是金融海嘯的時候曾經好幾次跌停鎖死呢!
標籤:
ETF
2014年8月14日
當ETF開始不再透明
過去ETF一個被廣為宣傳的好處就是持股的透明度,雖然一開始的ETF都是追蹤指數的,所以持股也都貼近指數的成份股,很難不透明,但是後來開始有了一些主動管裡的ETF以後,也還是必須要公開持股內容,並沒有因為不追蹤指數而造成持股上的不透明。不過這樣的情況,將要開始發生轉變了。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在今年六月九日已經同意,可以有「ETMF」的發行了,也就是Exchange-Traded Managed Fund,在交易所掛牌的主動管理型基金。這是官方的正式定義:「Similar to Managed Fund Shares as defined in Nasdaq Rule 5735, ETMF Shares would be issued in specified aggregate unit quantities in return for a deposit of a specified basket of securities and/or a cash amount with a value equal to the product of the ETMF’s 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NAV”) and the number of Shares issued.」大意就是跟一般的共同基金很像,是一籃子的證券與/或現金,總資產相等於淨值和發行股數的總和。
但是ETMF跟Managed Fund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交易方式,ETMF採用一種叫做NAV-Based Trading的交易方式,在這種交易方式裡面,所有的買、賣委託單,執行的價格都將會用該基金的下一個淨值(next-determined NAV),再加上折價/溢價的方式來呈現,例如:「NAV-$0.01; NAV+$0.01」,假設淨值是100,實際呈現的價格形式會是「99.99;100.01」,而該基金的淨值將會在每一個開盤日大約美國東岸下午四點的時候計算出來。至於折價或溢價,則是由市場決定的(market-determined premiums or discounts),最小單位是0.01美元。
所有ETMF的買、賣和交易執行紀錄都會即時經由交易所回報到交易紀錄匯總(consolidated tape),然後再傳遞給券商與市場資料服務,而這些交易紀錄都會存在Nasdaq交易所,直到當天的淨值計算出來之後,才決定最後的交易價格。當交易所收到淨值之後,會對當天執行的交易進行定價,而當最終的交易價格確定後,會回傳給券商和市場資料服務。
ETF一般會回報兩種資料給交易所,一個是即時淨值(Intraday Indicative Value,IIV),一個是持股資料(Composition File),不過在ETMF的持股資料為了維持投資組合的交易保密性,將可以不依據ETMF的持股部位來揭露。持股資料的內容將必須是ETMF現在有持有的證券,但是不一定要揭露全部的證券,或是揭露符合現在持有的權重,甚至可以只揭露現金部位,也就是這麼一來將完全看不到任何ETMF的投資組合。
而IIV則至少15分鐘要揭露一次,用來讓投資人瞭解他們的交易可以買到幾股,因為ETMF並不是以市價交易,那麼有個IIV的參考價格,至少可以讓投資人計算,如果他要買5000美元左右,大概要買幾股?交易所認為15分鐘已經足夠,如果更頻繁的話可能會增加基金的成本,甚至會造成投資人的過度交易,並沒什麼好處。
雖然這種新型的商品即將上市,不過同樣還是建議投資人,多等個兩年,觀察一下也不遲。這些基金,其實有許多是傳統的共同基金公司為了搶食ETF市場的大餅而發行的,但是過去這些傳統的主動管理共同基金之所以被投資人拋棄,其實就是他們的績效不佳或是無法維持好表現,所以投資人後來寧願選擇被動追蹤指數的ETF或指數基金。現在這些主動管理的基金也披著羊皮想要混進羊群裡面,但如果本質就是狼,投資人恐怕還是不會買單。
當然,有賭性的投資人相當多,或許就已經足夠養活那些號稱他們能過打敗大盤的經理人和基金公司了。
標籤:
ETF,
Learning Note
2014年8月7日
研究顯示共同基金排名只是在玩大風吹
S&P Dow Jones Indices每年年中都會發表一份研究報告「Does Past Performance Matter? The Persistence Scorecard」,調查基金過去的表現到底有沒有什麼實質的參考意義。今年度的報告在六月就出來了,以下是六點結論:
- 很少有基金可以穩定名列前茅。2012年三月排名位於前四分之一的687檔基金,只有3.78%(26檔)到了2014年三月還能為持在前四分之一的位置。其中大型股基金只有1.9%能為持在前面四分之一,中型股基金稍微好一點,可以有3.16%維持在前四分之一,小型股基金則有4.11%維持在前四分之一。(見上圖)
- 同樣的,如果看前面一半的話,只有14.10%的大型股基金可以在2014年三月維持在排名前半段,中型股則有16.32%,小型股有25%。而隨機的期望值則是25%,只有小型股基金可以達成。(見上圖)
- 維持名列前茅的能力和時間尺度呈負相關。大型股和中型股基金在五年以上的時間尺度,幾乎不會停留在原本前面四分之一的位置上。共同基金的績效排名並沒有長期的持久力。
- 相同的,如果看前面一半的話,只有3.09%的大型股基金,3.6%的中型股基金和5.48%的小型股基金在五年的時間尺度可以為持在排名前半段的位置,而隨機的期望值則是6.25%,連小型股基金都無法達成。
- 426個基金裡面,有28.64%的基金會從排名後面四分之一在五年後跑到最前面四分之一,而有28.57%的基金會從前面四分之一在五年後掉到後面四分之一。
- 這個研究發現排名最後面四分之一的基金死亡率維持一致,而且是四個等份中最容易被合併或清算的一群基金。在五年的時間尺度裡面,最後面四分之一的基金,大型股有38.31%,中型股有39.13%,小型股有45.54%會消失在市場上。
2014年8月4日
存股證其實是展延型權證
被包裝過的金融商品就像太陽餅裡面沒有太陽
就像是垃圾債券這個名字,金融機構不太會拿來放在金融商品的名稱上,而用了高收益債券取代,這顯然是一種商業考量。其實大家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有高收益?而不是看到高收益這個名字,想到的只有:那要怎麼投資?
所以當你遇到一個「保本」的商品,你該問的不是怎麼買,而是要去問:怎麼做到可以保本?如果金融機構說到你聽不懂,你絕對不要碰。而如果一個保本商品的保本,是來自金融機構以他的信用來承諾,那我不會建議你把自己的資產寄託在任何金融機構的信用上,除非你很明確瞭解而且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存股證其實是展延型權證
最近,台灣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商品,叫做「存股證」。其實這種商品在證券交易所真正的名稱叫做展延型權證,是從牛熊證再延伸出來的新商品,所以也有分牛證和熊證,展延型牛證編碼為03001X至08999X,展延型熊證為03001Y至08999Y,只是第一批的10檔展延型權證商品都是牛證。而之前的牛證,編碼最後是C結尾,熊證則是B結尾。
好,聽到這裡,你應該先思考:你瞭解權證嗎?你瞭解牛熊證嗎?牛證,真正的名稱其實是下限型認購權證,而熊證則是上限型認售權證。這些名稱,你瞭解意思嗎?不瞭解的話其實也不建議你繼續看下去,而是應該先去搞懂牛熊證以及其他權證的基本運作方式。而如果你對上述這些名詞有了基本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存股證。
按照元大寶來證券的存股證網站,裡面提到了台股市場的高殖利率特性,如下圖:
的確,就拿美股市場的SPY和台股市場的台灣50相比,每年能收到的股利,殖利率相差之大,投資人應該都知道,而這也造就了台股市場上很特別的一股「定存股票」的風氣,而因應這個風潮,業者推出了所謂的存股證,第一波發行的存股證篩選了十家公司,我用殖利率來排序,後方也有各標的的標準差(資料取自XQ全球贏家,時間為2014.8.1):
十家公司裡面,只有殖利率前三名的台泥、中華電和兆豐金同時也是高股息指數的成份股,其餘都不是。元大寶來證券的說法是,他們選擇股價波動小、股利高而穩定的標的來發行,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如此。
拿出一半的錢,另一半是貸款
那麼存股證的規則是什麼呢?其實可以想像成,你買定存股,然後只需要準備一半的資金,剩下的一半是別人借你的,而你貸款當然就要付利息。可以參考下圖,假設中華電的股價是100元,原本你買一張要10萬元,但是如果你買的是存股證,你只要花5萬元,另外的5萬元則要付2.5%的年利率,也就是每年1250元。
因為貸款利息,殖利率會比倍數還少
現在假設中華電的配息是5%,原本你如果買現股,5萬元的本金只能買到500股零股,可以領到2500的現金股息。但是如果你買存股證,雖然5萬元的本金,卻可以買到1張的存股證,收到的股息「視同」5000元,扣掉1250的利息,你還有3750元,也就是殖利率為7.5%。因為有貸款成本,所以殖利率並不會真的同槓桿倍數一樣是原來的兩倍,而會減少。
配息後履約價的調整
那麼為什麼我說「視同」?因為你並沒有真的領到錢,而是在除權息之後,存股證的履約價下降了,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履約價會從50元調整到47.5元,而存股證的價格則維持不變。這樣其實帶來另一個好處:不必繳股利所得稅和健保的補充保費。
再投資
另一個特點是再投資。在配息前,行使比例如果是1倍,也就是中華電的股價漲1元,存股證就漲1元,下跌亦然。但是在配息之後,行使比例會加上配息,跟上面的例子一樣是5%的話,行使比例就會調整為1.05倍,這時候就好像原本買1張中華電的股票,變成了1.05張一樣,但你的存股證持有數量不變,只是當中華電跌1元,你的存股證會變成跌1.05元,上漲也是。
槓桿
所以這其實就是槓桿的存在了。還記得嗎?一開始你只花了5萬元本金,又借了5萬元,買了等同價格100元的一張中華電存股證,這張存股證的價格是50。而在你買了之後,如果中華電從100元跌到90元,因為行使比例是1倍,所以標的跌了10元,存股證也一樣跌了10元,你的存股證價格會剩下40。算一算,中華電只跌10%,但是你的存股證價格跌了20%,因為槓桿是兩倍。如果漲,當然也一樣是兩倍。
大跌後的結算
那我們來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有一個人,手上有5萬元現金,他用存股證買了中華電,結果中華電一直下跌,跌到都快腰斬了。在討論之前,要先介紹兩個名詞,一個是下限價,如果收盤價低於下限價,存股證這個權證就會自動結算。而另一個是履約價,可以理解為存股證發行公司借給你的錢。
結算之後,投資人拿回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就是結算的價格減掉履約價格。所以買存股證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下限價是55元,履約價是50元,那麼當有一天中華電跌到54元收盤,這張存股證就會以54作為結算價格,而剩餘價值就是結算價54減掉履約價50,投資人可拿回4000元(還要算上1000股)。所以實際上,投資人已經賠了46000元,92%的損失。
三種策略
如果有一個人有10萬元現金,他可以有三個選擇,買兩張存股證,或是買一張中華電股票。買現股,100元跌到54元,他的損失是46%,買存股證,他的損失是92%。第三個選擇是買一張存股證,剩下的5萬元定存起來,如果遇到100元跌到54,他的存股證會被結算拿回4000元,加上原本定存的5萬元,剛好可以買下一張中華電,而資產的損失一樣是46%。
交易成本
存股證有「財務相關費用」,主要其實就是貸款利息和發行成本,現在是年利率2.5%,按照持有天數再除以365天來算,但是買進的時候要先預付一年,持有不到一年賣出的時候退還。而存股證是一種可以展延的權證,所以展延的時候,履約價格會被調高。
另外買賣還有手續費千分之1.425,賣出時交易稅是千分之一。
我的建議
先搞清楚商品的遊戲規則,再決定要不要去投資。一個新的金融商品,最好等個兩年,甚至讓這個商品經歷過一個多空循環,才能確定這些商品的風險你都已經瞭解了。有些金融商品的風險,甚至連發行的業者自己都沒有辦法預見,因為市場總會出現一些我們無法預測的情況。這樣的保守當然對於新型態的金融商品發展不利,但是卻也是降低投資風險的關鍵:不買你不瞭解的商品。
看完這篇文章,你真的懂了什麼是存股證嗎?測驗一下,下面這個表格你每個欄位是不是都看得懂什麼意思?怎麼來的?
就像是垃圾債券這個名字,金融機構不太會拿來放在金融商品的名稱上,而用了高收益債券取代,這顯然是一種商業考量。其實大家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有高收益?而不是看到高收益這個名字,想到的只有:那要怎麼投資?
所以當你遇到一個「保本」的商品,你該問的不是怎麼買,而是要去問:怎麼做到可以保本?如果金融機構說到你聽不懂,你絕對不要碰。而如果一個保本商品的保本,是來自金融機構以他的信用來承諾,那我不會建議你把自己的資產寄託在任何金融機構的信用上,除非你很明確瞭解而且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存股證其實是展延型權證
最近,台灣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商品,叫做「存股證」。其實這種商品在證券交易所真正的名稱叫做展延型權證,是從牛熊證再延伸出來的新商品,所以也有分牛證和熊證,展延型牛證編碼為03001X至08999X,展延型熊證為03001Y至08999Y,只是第一批的10檔展延型權證商品都是牛證。而之前的牛證,編碼最後是C結尾,熊證則是B結尾。
好,聽到這裡,你應該先思考:你瞭解權證嗎?你瞭解牛熊證嗎?牛證,真正的名稱其實是下限型認購權證,而熊證則是上限型認售權證。這些名稱,你瞭解意思嗎?不瞭解的話其實也不建議你繼續看下去,而是應該先去搞懂牛熊證以及其他權證的基本運作方式。而如果你對上述這些名詞有了基本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存股證。
按照元大寶來證券的存股證網站,裡面提到了台股市場的高殖利率特性,如下圖:
的確,就拿美股市場的SPY和台股市場的台灣50相比,每年能收到的股利,殖利率相差之大,投資人應該都知道,而這也造就了台股市場上很特別的一股「定存股票」的風氣,而因應這個風潮,業者推出了所謂的存股證,第一波發行的存股證篩選了十家公司,我用殖利率來排序,後方也有各標的的標準差(資料取自XQ全球贏家,時間為2014.8.1):
台泥 | 5.17% | 1.39% |
中華電 | 4.92% | 0.47% |
兆豐金 | 4.09% | 0.91% |
正新 | 3.98% | 1.27% |
中信金 | 3.62% | 1.03% |
中鋼 | 3.47% | 0.80% |
富邦金 | 3.23% | 1.13% |
鴻海 | 2.94% | 1.06% |
中壽 | 2.76% | 1.16% |
台積電 | 2.50% | 1.31% |
十家公司裡面,只有殖利率前三名的台泥、中華電和兆豐金同時也是高股息指數的成份股,其餘都不是。元大寶來證券的說法是,他們選擇股價波動小、股利高而穩定的標的來發行,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如此。
拿出一半的錢,另一半是貸款
那麼存股證的規則是什麼呢?其實可以想像成,你買定存股,然後只需要準備一半的資金,剩下的一半是別人借你的,而你貸款當然就要付利息。可以參考下圖,假設中華電的股價是100元,原本你買一張要10萬元,但是如果你買的是存股證,你只要花5萬元,另外的5萬元則要付2.5%的年利率,也就是每年1250元。
因為貸款利息,殖利率會比倍數還少
現在假設中華電的配息是5%,原本你如果買現股,5萬元的本金只能買到500股零股,可以領到2500的現金股息。但是如果你買存股證,雖然5萬元的本金,卻可以買到1張的存股證,收到的股息「視同」5000元,扣掉1250的利息,你還有3750元,也就是殖利率為7.5%。因為有貸款成本,所以殖利率並不會真的同槓桿倍數一樣是原來的兩倍,而會減少。
配息後履約價的調整
那麼為什麼我說「視同」?因為你並沒有真的領到錢,而是在除權息之後,存股證的履約價下降了,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履約價會從50元調整到47.5元,而存股證的價格則維持不變。這樣其實帶來另一個好處:不必繳股利所得稅和健保的補充保費。
再投資
另一個特點是再投資。在配息前,行使比例如果是1倍,也就是中華電的股價漲1元,存股證就漲1元,下跌亦然。但是在配息之後,行使比例會加上配息,跟上面的例子一樣是5%的話,行使比例就會調整為1.05倍,這時候就好像原本買1張中華電的股票,變成了1.05張一樣,但你的存股證持有數量不變,只是當中華電跌1元,你的存股證會變成跌1.05元,上漲也是。
槓桿
所以這其實就是槓桿的存在了。還記得嗎?一開始你只花了5萬元本金,又借了5萬元,買了等同價格100元的一張中華電存股證,這張存股證的價格是50。而在你買了之後,如果中華電從100元跌到90元,因為行使比例是1倍,所以標的跌了10元,存股證也一樣跌了10元,你的存股證價格會剩下40。算一算,中華電只跌10%,但是你的存股證價格跌了20%,因為槓桿是兩倍。如果漲,當然也一樣是兩倍。
大跌後的結算
那我們來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有一個人,手上有5萬元現金,他用存股證買了中華電,結果中華電一直下跌,跌到都快腰斬了。在討論之前,要先介紹兩個名詞,一個是下限價,如果收盤價低於下限價,存股證這個權證就會自動結算。而另一個是履約價,可以理解為存股證發行公司借給你的錢。
結算之後,投資人拿回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就是結算的價格減掉履約價格。所以買存股證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下限價是55元,履約價是50元,那麼當有一天中華電跌到54元收盤,這張存股證就會以54作為結算價格,而剩餘價值就是結算價54減掉履約價50,投資人可拿回4000元(還要算上1000股)。所以實際上,投資人已經賠了46000元,92%的損失。
三種策略
如果有一個人有10萬元現金,他可以有三個選擇,買兩張存股證,或是買一張中華電股票。買現股,100元跌到54元,他的損失是46%,買存股證,他的損失是92%。第三個選擇是買一張存股證,剩下的5萬元定存起來,如果遇到100元跌到54,他的存股證會被結算拿回4000元,加上原本定存的5萬元,剛好可以買下一張中華電,而資產的損失一樣是46%。
交易成本
存股證有「財務相關費用」,主要其實就是貸款利息和發行成本,現在是年利率2.5%,按照持有天數再除以365天來算,但是買進的時候要先預付一年,持有不到一年賣出的時候退還。而存股證是一種可以展延的權證,所以展延的時候,履約價格會被調高。
另外買賣還有手續費千分之1.425,賣出時交易稅是千分之一。
我的建議
先搞清楚商品的遊戲規則,再決定要不要去投資。一個新的金融商品,最好等個兩年,甚至讓這個商品經歷過一個多空循環,才能確定這些商品的風險你都已經瞭解了。有些金融商品的風險,甚至連發行的業者自己都沒有辦法預見,因為市場總會出現一些我們無法預測的情況。這樣的保守當然對於新型態的金融商品發展不利,但是卻也是降低投資風險的關鍵:不買你不瞭解的商品。
看完這篇文章,你真的懂了什麼是存股證嗎?測驗一下,下面這個表格你每個欄位是不是都看得懂什麼意思?怎麼來的?
2014年7月23日
研究顯示共同基金沒有能力提供超額績效
英國的退休金機構(Pension Institute)發表了新的研究報告,名為「New Evidence o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Bootstrap Methods」,其中Bootstrap是一種統計上常用的重複取樣的方式,用來製造出更多的樣本來檢驗真實的情況可能是怎樣,而這個研究則採用了Kosowski和Fama and French分別提出的兩種不同Bootstrap方式,用來檢驗英國的共同基金績效。參與研究的還有Cass Business School 和City University London。
研究發現,平均來看,在考慮了基金經理人的費用和一些常見的風險因素之後,共同基金的經理人沒有辦法透過選股(stock selection)或擇時(market timing)提供超額績效,而第一種Bootstrap的方法認為有95%的經理人沒有任何技能可言,第二種Bootstrap方法更認為幾乎全部的經理人是如此。兩種方法都認為的確存在有一小群「明星」經理人可以產生超額績效,但是在拿走他們的費用之後,根本沒有留下任何東西給投資人了。
其實這不是第一篇提出這些觀點的研究,過去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這篇研究引用了1968年起到2010年的許多文章)發現,平均而言基金的經理人無法表現得比市場的基準指數還要好,而即使有任何超額績效,也都可能是因為運氣而不是因為專業技能。
Kosowski等人在2006年的研究就指出,1975年到2002年,美國的1788檔共同基金中,有29檔基金能在五年的時間尺度上獲得每年超過大盤10%的好表現,但是其中有9檔基金是因為運氣好。而後來Cuthbertson等人在2008年用935檔英國的共同基金來研究,發現了相當接近的結果。
不過這樣的研究結論在2010年被Fama and French兩人挑戰了,他們認為Kosowski所採用的取樣方法會保留一些基準指數的波動,因而造成研究結果看起來好像經理人還是有一點能力。他們重新使用了5238檔美國的共同基金作為資料,研究這些基金在1984到2006九月之間的表現,認為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共同基金擁有什麼專業能力。
不過這兩個研究方法不同,資料也不同,因此英國的退休金機構就決定用相同的資料來檢驗這兩個研究方法是否也會得到一樣的結論。
這個研究有三個貢獻。第一,這個研究不但檢驗了選股能力,也檢驗了擇時能力。第二,這個研究透過相同的資料,比較了兩種不同的Bootstrap方法。第三,採用了stochastic dominance的檢驗方法。
而這個研究認為,所研究的共同基金,經理人並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沒有能力。(The vast majority of fund managers in our dataset were not simply unlucky, they were genuinely unskilled.)當然,的確有一些明星經理人能夠表現得很好,但是扣除費用之後投資人沒有任何收穫了。
而明星經理人就算存在,更大的問題是無法辨識。Blake and Timmermann在2002年的研究就指出,要8年的時間才能有50%的檢定能力可以找出明星經理人,而要22年之久,檢定能力才能達到90%。所以這個研究認為,對大多數的投資人而言,並不值得付費用給那些基金的經理人去主動管理自己的資產。
2014年2月27日
2014投資書單
整理了25本書的清單給大家參考,目前博客來都是七折。
巴菲特相關:
- 值得長抱的股票 巴菲特是這麼挑的(2版1刷)(The Warren Buffett Way第一版的中文翻譯第二版。)
- 巴菲特勝券在握的12個原則(2版)(The Warren Buffett Way第二版,可以只看這個版本,但略有差異。)
- 巴菲特核心投資法(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與The Warren Buffett Way算是姊妹作品,一本談選股,一本談投資組合管理。)
- 雪球:巴菲特傳
-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上):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資產配置相關:
柏格相關:
葛拉漢相關:
費雪相關(Philip A. Fisher):
費雪相關(Ken Fisher):
坦伯頓相關:
美股投資相關:
投資學:
2014年2月26日
巴菲特:你可以從我的房地產投資學到什麼?(下)
翻譯自:Buffett's annual letter: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my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接續(上)
我的兩次房地產買進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他們的下一個年度是1987年(註:黑色星期一)和1994年(註:墨西哥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經濟、利率或股市的表現對於判斷這兩個投資是否會成功卻一點都不重要。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報紙頭條或專家們到底說過了什麼,不過管他評論怎麼說,玉米還是會繼續在內布拉斯加州成長,而學生也會繼續湧入紐約大學。
我這兩筆小投資和股市投資有一個主要的差異:股票能提供你每一分鐘的評估價格,而我還沒看到過我的農場或是紐約房地產的報價。
對股票的投資人來說,他們持股的估值能置身於大幅波動,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對某些投資人來說的確如此。畢竟,如果我的農場旁邊住著另一個喜怒無常的農場主人,他每天對著我大喊報價,不是要我把農場賣給他,不然就是想把他的農場賣給我,而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他的心理狀態,短時間內的上下起伏相當劇烈。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怎麼從他荒誕的行為中獲利呢?如果他今天報了一個低得不可思議的價格,而我還有一點閒錢,或許我會買下他的農場。如果他喊出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價,我也可以把我的農場賣給他,或是繼續經營農場不理他。
可是對於股票投資人來說,總是常常讓其他投資人任性而不理性的行為所影響,結果他們自己也跟著做出不理性的舉動。因為總有著許多關於市場、經濟、利率及股價變化的評論和分析,有些投資人認為聽專家怎麼說是很重要的,甚至更糟的是,竟然考慮要遵循這些專家的評論而去採取行動。
這些人,當他們擁有一座農場或是公寓的時候,他們可以安穩的坐著數十年,但是當他們接觸到股票報價,而且還伴隨著評論員的時候,好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訊息:「不要只是坐在那裡,做點什麼事情吧!」對這些投資人來說,股市的流動性從一個好處變成了一個詛咒。
相較於一個不穩定又大嘴巴的鄰居對我房地產投資的傷害,一次閃電崩盤或是幾次股市的大幅波動其實並不會對投資人造成什麼影響。事實上,如果他能夠在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準備好現金,一個上下起伏的市場對於真正的投資人是有幫助的。恐懼的氣氛是你投資的好朋友,而樂觀的世界卻是你投資的敵人。(A climate of fear is your friend when investing; a euphoric world is your enemy.)
在2008下半年,當市場進入極度的金融恐慌時,即使一個嚴重的經濟衰退顯然正在醞釀著,我也從來沒有打算過要賣掉我在紐約的房地產。如果我100%完全持有一個有著良好長期前景的穩固企業,對我來說,把這樣的企業賣掉才是愚蠢的。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我過去總是賣掉一些我自己持股比例不高的好企業?的確,他們之中任何一家公司可能終究會讓人失望,但是整體來說他們的表現相當好。有任何人真的相信地球打算吞掉美國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產性資產以及無窮盡的人類創造力?
當查理.蒙格和我買股票的時候,或許我們只是買進一家公司的一小部份,但是我們的分析方式跟買進整家公司其實非常相似。首先,我們會先判斷我們是不是能夠理智地估計未來五年或更久的盈餘範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根據我們對這家公司未來盈餘估計的範圍底部,計算出一個合理價格,只要有人用這個價格賣股票,我們就會去買。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估計未來的盈餘,而這其實很常見,那我們就會繼續去找其他的標的。過去54年,我們都在一起工作,我們從來都不會因為大環境、政治因素或其他人的觀點而放棄一個吸引人的買進機會。事實上,這些因素從來就不曾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出現。
最重要的是,我們瞭解自己能力圈的大小,並且好好的待在這個圈子裡面。即使如此,不管是在投資股票或是併購企業上,我們還是會犯一些錯誤。還好的是這些錯誤不會變成災難。那麼,什麼才會造成災難呢?舉例來說,當一個長期上漲的市場,誘導了投資人根據過去的價格趨勢而想要參與市場,往往就是災難的開始。
當然,大多數的投資人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會把研究一家公司的展望當成優先事項。如果夠明智的話,他們會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預測特定公司未來的盈餘表現。
不過我有些好消息可以給這些非專業人士:一般投資人其實並不需要這個技能。總體而言,美國的企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表現得很好,而未來也將會繼續維持好表現。(雖然,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還是會有無法預測的起起落落。)在20世紀,道瓊工業指數從66點漲到了11,497點,配發的股息不斷增長。21世紀也將會持續,而且幾乎確定會有紮實的表現。對於非專業投資人來說,目標不應該放在挑選出贏家公司來,因為這並不是他們或他們的"幫手"能夠辦得到的事情。非專業投資人應該要持有涵蓋面很廣的一群公司,而一檔低成本的S&P 500指數基金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解決了非專業投資人應該投資「什麼標的」,「什麼時候」投資也很重要。對於膽小或初學的投資者來說,最危險的就是在極度熱絡的時候進入市場,而在帳面損失發生的時候,對投資的信心也因此而幻滅了。(請記得Barton Biggs所說過的:「牛市就像是性愛,在剛要結束之前總是感覺最好的時候。」)一個投資人避免投資時機錯誤的解藥,就是長期逐步累積持股,即使利空消息不斷,股票也從高點下跌了少,也千萬別賣掉!遵循這些規則,即使是對投資一無所知的投資人,只要同時分散持股並且努力讓自己的投資成本維持在最低,幾乎可以確定能拿到滿意的結果。事實上,一個樸實的投資人,如果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就很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績效,尤其是比起那些知識上很專業但是卻被一個小小的缺點蒙蔽的投資人。
如果投資人瘋狂的買、賣農地給彼此,那麼不管是農地的產量或是作物的價格都不會增加。這種炒作行為唯一的結果將是整體農場擁有者族群所實現的總盈餘將會下降,因為這些交易將會帶來鉅額的交易成本,而且大家在轉手的時候都會花成本尋求建議。
然而,無論是散戶或機構投資人,通常都會被那些藉由提供建議或影響交易而獲利的人,不斷催促著當一個積極的交易者。所以在投資上所產生的摩擦成本相當巨大,而所有投資人的利益卻反而被剝奪了。忽略市場上那些喋喋不休的聲音吧!盡量將你的交易成本維持在最低的狀態,把投資股票當成你是在投資農場一般。
在這裡,我要補充一點,我的錢就像是我所說的那樣投資,我在這裡所給的建議基本上跟我已經預立的遺囑是一樣的。我的現金遺產將會贈與給一個以我老婆為受益人的信託基金(我必須使用現金作為個人遺產,因為所有我的波克夏股票將會在結算我個人財產後的十年內全部轉移給某些慈善機構)。我對這個信託基金的建議已經簡單到不能再更簡單了:10%配置在短期政府債券,90%配置在非常低成本的S&P 500指數基金(我建議Vanguard的VFINX。註:同一檔基金也同時有發行ETF股份的形式,代號為VOO。)。我相信這個信託基金的長期績效將會非常傑出,甚至會比那些聘請了高薪經理人的養老基金、機構或散戶投資人表現得更好。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葛拉漢。我這篇投資的文章所進行的討論,其實大多數想法都是從他的書《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所學到的,我在1949年買了這本書,從此改變了我整個金融生涯。
在讀過這本書之前,我曾經在投資領域四處遊蕩,學習一切關於投資被寫下來的事情,很多我所讀到的東西都讓我著迷,例如我曾經試著用我的手畫出線圖,並且使用市場徵兆來預測股市的走勢。我坐在券商的辦公室,看著磁帶不斷捲動著,聽著評論員的解盤。這些都很有趣,但是我並沒有任何收穫。
相反地,葛拉漢卻用相當優雅而容易瞭解的散文,有邏輯的解釋了投資的想法(而且沒有希臘字母或複雜的公式)。對我來說,最關鍵的章節是在新版的第八章和第二十章,這些內容直到今天仍然引導著我去做投資的決策。
關於這本書有一些有趣的花絮。新版本放進了一段後記,描述一段葛拉漢罕為人知的幸運投資經過。葛拉漢在1948年買下了這個標的,當時他正在寫這本書的第一版,這家神秘的公司就是Geico。如果葛拉漢沒有認知到Geico這家新公司的特質,我自己以及波克夏的未來都將會完全的不同了。
這本書1949年的版本還推薦了一支鐵路股,最後以17美元賣出,每股賺了10美元(葛拉漢其中一個讓我非常敬佩的地方在於他敢用當時的例子,就算他跌跤了也不怕別人嘲笑)。某個程度上,這支股票之所以被低估,是因為當時的會計規則所導致的,當時分支機構要保留盈餘,所以從申報盈餘中被排除了。
被推薦的股票是Northern Pacific,它最重要的子公司是芝加哥的Burlington & Quincy。這些鐵路現在全都變成了BNSF的重要組成,在併購之後也都被波克夏所持有。當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Northern Pacific的市值大約是四千萬美元,而現在它的繼任者(當然,也增加了很多資產)每四天就能賺到這麼多錢。
我其實不太記得我買第一本《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時候到底付了多少錢,不過不管這本書多貴,都證明了葛拉漢所說的名言的確是正確的:「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是你所得到的。」(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在我過去所有的投資中,買了葛拉漢的書無疑是最好的投資(除了我的兩張結婚證書以外)。
(完)
多數投資人都無法打敗大盤,但巴菲特的波克夏則遠遠贏過S&P 500指數。
接續(上)
我的兩次房地產買進分別是在1986年和1993年,他們的下一個年度是1987年(註:黑色星期一)和1994年(註:墨西哥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經濟、利率或股市的表現對於判斷這兩個投資是否會成功卻一點都不重要。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報紙頭條或專家們到底說過了什麼,不過管他評論怎麼說,玉米還是會繼續在內布拉斯加州成長,而學生也會繼續湧入紐約大學。
我這兩筆小投資和股市投資有一個主要的差異:股票能提供你每一分鐘的評估價格,而我還沒看到過我的農場或是紐約房地產的報價。
對股票的投資人來說,他們持股的估值能置身於大幅波動,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對某些投資人來說的確如此。畢竟,如果我的農場旁邊住著另一個喜怒無常的農場主人,他每天對著我大喊報價,不是要我把農場賣給他,不然就是想把他的農場賣給我,而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他的心理狀態,短時間內的上下起伏相當劇烈。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怎麼從他荒誕的行為中獲利呢?如果他今天報了一個低得不可思議的價格,而我還有一點閒錢,或許我會買下他的農場。如果他喊出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價,我也可以把我的農場賣給他,或是繼續經營農場不理他。
可是對於股票投資人來說,總是常常讓其他投資人任性而不理性的行為所影響,結果他們自己也跟著做出不理性的舉動。因為總有著許多關於市場、經濟、利率及股價變化的評論和分析,有些投資人認為聽專家怎麼說是很重要的,甚至更糟的是,竟然考慮要遵循這些專家的評論而去採取行動。
這些人,當他們擁有一座農場或是公寓的時候,他們可以安穩的坐著數十年,但是當他們接觸到股票報價,而且還伴隨著評論員的時候,好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訊息:「不要只是坐在那裡,做點什麼事情吧!」對這些投資人來說,股市的流動性從一個好處變成了一個詛咒。
相較於一個不穩定又大嘴巴的鄰居對我房地產投資的傷害,一次閃電崩盤或是幾次股市的大幅波動其實並不會對投資人造成什麼影響。事實上,如果他能夠在價格遠低於價值的時候準備好現金,一個上下起伏的市場對於真正的投資人是有幫助的。恐懼的氣氛是你投資的好朋友,而樂觀的世界卻是你投資的敵人。(A climate of fear is your friend when investing; a euphoric world is your enemy.)
在2008下半年,當市場進入極度的金融恐慌時,即使一個嚴重的經濟衰退顯然正在醞釀著,我也從來沒有打算過要賣掉我在紐約的房地產。如果我100%完全持有一個有著良好長期前景的穩固企業,對我來說,把這樣的企業賣掉才是愚蠢的。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我過去總是賣掉一些我自己持股比例不高的好企業?的確,他們之中任何一家公司可能終究會讓人失望,但是整體來說他們的表現相當好。有任何人真的相信地球打算吞掉美國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產性資產以及無窮盡的人類創造力?
當查理.蒙格和我買股票的時候,或許我們只是買進一家公司的一小部份,但是我們的分析方式跟買進整家公司其實非常相似。首先,我們會先判斷我們是不是能夠理智地估計未來五年或更久的盈餘範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根據我們對這家公司未來盈餘估計的範圍底部,計算出一個合理價格,只要有人用這個價格賣股票,我們就會去買。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估計未來的盈餘,而這其實很常見,那我們就會繼續去找其他的標的。過去54年,我們都在一起工作,我們從來都不會因為大環境、政治因素或其他人的觀點而放棄一個吸引人的買進機會。事實上,這些因素從來就不曾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出現。
最重要的是,我們瞭解自己能力圈的大小,並且好好的待在這個圈子裡面。即使如此,不管是在投資股票或是併購企業上,我們還是會犯一些錯誤。還好的是這些錯誤不會變成災難。那麼,什麼才會造成災難呢?舉例來說,當一個長期上漲的市場,誘導了投資人根據過去的價格趨勢而想要參與市場,往往就是災難的開始。
當然,大多數的投資人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會把研究一家公司的展望當成優先事項。如果夠明智的話,他們會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去預測特定公司未來的盈餘表現。
不過我有些好消息可以給這些非專業人士:一般投資人其實並不需要這個技能。總體而言,美國的企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表現得很好,而未來也將會繼續維持好表現。(雖然,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還是會有無法預測的起起落落。)在20世紀,道瓊工業指數從66點漲到了11,497點,配發的股息不斷增長。21世紀也將會持續,而且幾乎確定會有紮實的表現。對於非專業投資人來說,目標不應該放在挑選出贏家公司來,因為這並不是他們或他們的"幫手"能夠辦得到的事情。非專業投資人應該要持有涵蓋面很廣的一群公司,而一檔低成本的S&P 500指數基金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解決了非專業投資人應該投資「什麼標的」,「什麼時候」投資也很重要。對於膽小或初學的投資者來說,最危險的就是在極度熱絡的時候進入市場,而在帳面損失發生的時候,對投資的信心也因此而幻滅了。(請記得Barton Biggs所說過的:「牛市就像是性愛,在剛要結束之前總是感覺最好的時候。」)一個投資人避免投資時機錯誤的解藥,就是長期逐步累積持股,即使利空消息不斷,股票也從高點下跌了少,也千萬別賣掉!遵循這些規則,即使是對投資一無所知的投資人,只要同時分散持股並且努力讓自己的投資成本維持在最低,幾乎可以確定能拿到滿意的結果。事實上,一個樸實的投資人,如果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就很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績效,尤其是比起那些知識上很專業但是卻被一個小小的缺點蒙蔽的投資人。
如果投資人瘋狂的買、賣農地給彼此,那麼不管是農地的產量或是作物的價格都不會增加。這種炒作行為唯一的結果將是整體農場擁有者族群所實現的總盈餘將會下降,因為這些交易將會帶來鉅額的交易成本,而且大家在轉手的時候都會花成本尋求建議。
然而,無論是散戶或機構投資人,通常都會被那些藉由提供建議或影響交易而獲利的人,不斷催促著當一個積極的交易者。所以在投資上所產生的摩擦成本相當巨大,而所有投資人的利益卻反而被剝奪了。忽略市場上那些喋喋不休的聲音吧!盡量將你的交易成本維持在最低的狀態,把投資股票當成你是在投資農場一般。
在這裡,我要補充一點,我的錢就像是我所說的那樣投資,我在這裡所給的建議基本上跟我已經預立的遺囑是一樣的。我的現金遺產將會贈與給一個以我老婆為受益人的信託基金(我必須使用現金作為個人遺產,因為所有我的波克夏股票將會在結算我個人財產後的十年內全部轉移給某些慈善機構)。我對這個信託基金的建議已經簡單到不能再更簡單了:10%配置在短期政府債券,90%配置在非常低成本的S&P 500指數基金(我建議Vanguard的VFINX。註:同一檔基金也同時有發行ETF股份的形式,代號為VOO。)。我相信這個信託基金的長期績效將會非常傑出,甚至會比那些聘請了高薪經理人的養老基金、機構或散戶投資人表現得更好。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葛拉漢。我這篇投資的文章所進行的討論,其實大多數想法都是從他的書《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所學到的,我在1949年買了這本書,從此改變了我整個金融生涯。
在讀過這本書之前,我曾經在投資領域四處遊蕩,學習一切關於投資被寫下來的事情,很多我所讀到的東西都讓我著迷,例如我曾經試著用我的手畫出線圖,並且使用市場徵兆來預測股市的走勢。我坐在券商的辦公室,看著磁帶不斷捲動著,聽著評論員的解盤。這些都很有趣,但是我並沒有任何收穫。
相反地,葛拉漢卻用相當優雅而容易瞭解的散文,有邏輯的解釋了投資的想法(而且沒有希臘字母或複雜的公式)。對我來說,最關鍵的章節是在新版的第八章和第二十章,這些內容直到今天仍然引導著我去做投資的決策。
關於這本書有一些有趣的花絮。新版本放進了一段後記,描述一段葛拉漢罕為人知的幸運投資經過。葛拉漢在1948年買下了這個標的,當時他正在寫這本書的第一版,這家神秘的公司就是Geico。如果葛拉漢沒有認知到Geico這家新公司的特質,我自己以及波克夏的未來都將會完全的不同了。
這本書1949年的版本還推薦了一支鐵路股,最後以17美元賣出,每股賺了10美元(葛拉漢其中一個讓我非常敬佩的地方在於他敢用當時的例子,就算他跌跤了也不怕別人嘲笑)。某個程度上,這支股票之所以被低估,是因為當時的會計規則所導致的,當時分支機構要保留盈餘,所以從申報盈餘中被排除了。
被推薦的股票是Northern Pacific,它最重要的子公司是芝加哥的Burlington & Quincy。這些鐵路現在全都變成了BNSF的重要組成,在併購之後也都被波克夏所持有。當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Northern Pacific的市值大約是四千萬美元,而現在它的繼任者(當然,也增加了很多資產)每四天就能賺到這麼多錢。
我其實不太記得我買第一本《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時候到底付了多少錢,不過不管這本書多貴,都證明了葛拉漢所說的名言的確是正確的:「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是你所得到的。」(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在我過去所有的投資中,買了葛拉漢的書無疑是最好的投資(除了我的兩張結婚證書以外)。
標籤:
Warren Buffett
2014年2月25日
巴菲特:你可以從我的房地產投資學到什麼?(上)
翻譯自:Buffett's annual letter: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my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葛拉漢:「如果你做得像是在經營企業,那就是最有智慧的投資了。」
引用葛拉漢的話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始很適合,因為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有關投資的事情。我將會談到更多關於葛拉漢的事情,也會很快談到關於投資普通股的事情,不過請先讓我告訴你兩個跟股票無關的投資小故事,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這兩次投資對我的財富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改變,卻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經驗。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從1973年到1981年,美國中西部地區經歷了一次農產品價格的大爆發,造成的原因是多數人相信失控通膨即將到來,而小型農村銀行的放款政策更是推波助瀾。後來泡沫破了,造成農產品價格下跌甚至超過50%,不但造成農民負債累累,連借錢給農民的銀行也損失慘重。當時,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所倒閉的銀行數量,是離我們最近的這次大蕭條五倍之多。
到了1986年,我從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買了一座400英畝的農場,位置在奧馬哈北方50英哩的地方。我付了28萬美元,這個金額甚至比倒閉的銀行在前幾年貸款給那座農場的錢還要少。我對經營農場毫無所知,但是我有一個很喜歡在農場工作的兒子,從他那邊我瞭解這座農場的玉米和黃豆的產量有多少,以及營運支出大概多少。根據這些資料,我算出這座農場的報酬大概有10%,而且我認為這座農場的生產力將會增加,作物價格也會上漲。後來兩個預測都一一應驗了。
我不需要什麼特殊知識或情報才能下結論,這筆投資沒有缺點,而且可能會獲得高額報酬。的確,偶而會遇到作物欠收,價格有時候也會讓人失望,但又怎樣呢?只要在多數的年份都有著不錯的收穫就好了,我根本沒有什麼需要賣掉這座農場的壓力。28年後的今天,農場的盈餘是原來的三倍,而農場本身的價格更是我當初買進的五倍之多。我仍然對經營農場一竅不通,最近我去拜訪了這個農場,這也才第二次而已。
1993年,我做了另一筆小投資。Larry Silverstein是我當所羅門這家公司CEO時的房東,他告訴我在紐約大學旁邊的一家公司叫做Resolution Trust Corp.(RTC)正在出售一些物件。同樣的,又是一個泡沫破了,這回影響到商業不動產,RTC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處理倒閉的儲蓄機構所持有的資產,他們過度樂觀的借貸行為助長了愚蠢的泡沫形成。
這次的分析還是一樣簡單,就像之前那座農場,RTC所出售的大樓在無槓桿的情況下,現金流收益大約有10%,但是因為RTC所持有的物件過去沒有好好經營,所以在幾個閒置的店面出租後,收入應該會增加。更重要的是,最大的一個承租者,租下20%左右的空間,每英呎卻只付5美元的租金,其他承租者的平均租金卻是70美元。九年後,這個租約到期時,租金調漲後將會帶來相當大的盈餘成長。除此以外,這個案子的地點更是好得沒話說:紐約大學絕對不會搬走。
在買進那棟大樓的時候,我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包括Larry和我的朋友Fred Rose。Fred是一個經驗豐富而且高超的房地產投資人,跟他的家族一起經營所持有的物件。隨著舊的租約到期,這個投資的盈餘成長為原來的三倍,每年收到的租金已經超過一開始投資本金的35%以上。更棒的是,我們當初的抵押貸款在1996年和1999年分別進行再融資,而這些操作帶來一些額外的收益,加起來已經超過我們當初投入資金的150%,而我甚至還沒看過這個物件。
來自於農場以及紐約大學房地產的收入,在未來的數十年很有可能會繼續增加,雖然漲幅不會很劇烈,但是這兩項投資的成果將會相當讓人滿意,而且不只有我,我的小孩以及孫子都可以繼續受益。
我說這兩個故事,主要是為了描述一些投資的基本原則:
1. 你不需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報酬而成為一個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專家,你必須要認知到自己的極限,然後遵循一套合理且運作良好的規則。讓一切盡可能保持簡單,不要只想揮大棒。如果有人向你保證可以快速賺大錢,就要更快的回他一句:不!
2. 如果你正在考慮買進一項資產,請專注於未來的生產力。如果你搞不清楚怎麼粗略估計那個資產未來的盈餘,就忘掉它然後繼續前進吧!沒有人能夠評估每一項投資的可能性,無所不知其實沒什麼必要,你只需要了解自己必須承擔的那些行動。
3. 如果你打算購買一個資產,卻只專注在預期的價格變化,你就是在投機。投機沒什麼不好。然而,我知道我沒有辦法成功投機,而且我懷疑那些宣稱可以持續成功投機的人。在丟銅板的遊戲中,有一半的人在第一把會贏,但如果繼續玩下去,就沒有人能夠期望從這個遊戲中獲利。真正的事實是,一項資產在近期有好表現,絕不是買進它的好理由。
4. 在我的兩個小投資裡,我所想的只有這些物件可能會生產出什麼,一點都不在乎他們每天的價格變化。球賽中,只有專注在球場的球員才能贏得比賽,而不是那些盯著計分版上看的人。如果你能夠享受週六與週日而不去看盤,那麼試試看在其他五天也這樣做。
5. 自己想出對於總體經濟的宏觀看法,或是參考市場上的宏觀預測,都是浪費時間。真的,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因為很有可能模糊了你對真正重要事實的看法。(當我聽到電視裡的評論員口若懸河說著市場將會怎麼走,我總是想起了Mickey Mantle的評論:「除非你上過節目,不然你不知道這有多容易!」)
(待續)
葛拉漢:「如果你做得像是在經營企業,那就是最有智慧的投資了。」
引用葛拉漢的話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始很適合,因為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有關投資的事情。我將會談到更多關於葛拉漢的事情,也會很快談到關於投資普通股的事情,不過請先讓我告訴你兩個跟股票無關的投資小故事,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這兩次投資對我的財富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改變,卻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經驗。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從1973年到1981年,美國中西部地區經歷了一次農產品價格的大爆發,造成的原因是多數人相信失控通膨即將到來,而小型農村銀行的放款政策更是推波助瀾。後來泡沫破了,造成農產品價格下跌甚至超過50%,不但造成農民負債累累,連借錢給農民的銀行也損失慘重。當時,愛荷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所倒閉的銀行數量,是離我們最近的這次大蕭條五倍之多。
到了1986年,我從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買了一座400英畝的農場,位置在奧馬哈北方50英哩的地方。我付了28萬美元,這個金額甚至比倒閉的銀行在前幾年貸款給那座農場的錢還要少。我對經營農場毫無所知,但是我有一個很喜歡在農場工作的兒子,從他那邊我瞭解這座農場的玉米和黃豆的產量有多少,以及營運支出大概多少。根據這些資料,我算出這座農場的報酬大概有10%,而且我認為這座農場的生產力將會增加,作物價格也會上漲。後來兩個預測都一一應驗了。
我不需要什麼特殊知識或情報才能下結論,這筆投資沒有缺點,而且可能會獲得高額報酬。的確,偶而會遇到作物欠收,價格有時候也會讓人失望,但又怎樣呢?只要在多數的年份都有著不錯的收穫就好了,我根本沒有什麼需要賣掉這座農場的壓力。28年後的今天,農場的盈餘是原來的三倍,而農場本身的價格更是我當初買進的五倍之多。我仍然對經營農場一竅不通,最近我去拜訪了這個農場,這也才第二次而已。
1993年,我做了另一筆小投資。Larry Silverstein是我當所羅門這家公司CEO時的房東,他告訴我在紐約大學旁邊的一家公司叫做Resolution Trust Corp.(RTC)正在出售一些物件。同樣的,又是一個泡沫破了,這回影響到商業不動產,RTC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處理倒閉的儲蓄機構所持有的資產,他們過度樂觀的借貸行為助長了愚蠢的泡沫形成。
這次的分析還是一樣簡單,就像之前那座農場,RTC所出售的大樓在無槓桿的情況下,現金流收益大約有10%,但是因為RTC所持有的物件過去沒有好好經營,所以在幾個閒置的店面出租後,收入應該會增加。更重要的是,最大的一個承租者,租下20%左右的空間,每英呎卻只付5美元的租金,其他承租者的平均租金卻是70美元。九年後,這個租約到期時,租金調漲後將會帶來相當大的盈餘成長。除此以外,這個案子的地點更是好得沒話說:紐約大學絕對不會搬走。
在買進那棟大樓的時候,我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包括Larry和我的朋友Fred Rose。Fred是一個經驗豐富而且高超的房地產投資人,跟他的家族一起經營所持有的物件。隨著舊的租約到期,這個投資的盈餘成長為原來的三倍,每年收到的租金已經超過一開始投資本金的35%以上。更棒的是,我們當初的抵押貸款在1996年和1999年分別進行再融資,而這些操作帶來一些額外的收益,加起來已經超過我們當初投入資金的150%,而我甚至還沒看過這個物件。
來自於農場以及紐約大學房地產的收入,在未來的數十年很有可能會繼續增加,雖然漲幅不會很劇烈,但是這兩項投資的成果將會相當讓人滿意,而且不只有我,我的小孩以及孫子都可以繼續受益。
我說這兩個故事,主要是為了描述一些投資的基本原則:
1. 你不需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報酬而成為一個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專家,你必須要認知到自己的極限,然後遵循一套合理且運作良好的規則。讓一切盡可能保持簡單,不要只想揮大棒。如果有人向你保證可以快速賺大錢,就要更快的回他一句:不!
2. 如果你正在考慮買進一項資產,請專注於未來的生產力。如果你搞不清楚怎麼粗略估計那個資產未來的盈餘,就忘掉它然後繼續前進吧!沒有人能夠評估每一項投資的可能性,無所不知其實沒什麼必要,你只需要了解自己必須承擔的那些行動。
3. 如果你打算購買一個資產,卻只專注在預期的價格變化,你就是在投機。投機沒什麼不好。然而,我知道我沒有辦法成功投機,而且我懷疑那些宣稱可以持續成功投機的人。在丟銅板的遊戲中,有一半的人在第一把會贏,但如果繼續玩下去,就沒有人能夠期望從這個遊戲中獲利。真正的事實是,一項資產在近期有好表現,絕不是買進它的好理由。
4. 在我的兩個小投資裡,我所想的只有這些物件可能會生產出什麼,一點都不在乎他們每天的價格變化。球賽中,只有專注在球場的球員才能贏得比賽,而不是那些盯著計分版上看的人。如果你能夠享受週六與週日而不去看盤,那麼試試看在其他五天也這樣做。
5. 自己想出對於總體經濟的宏觀看法,或是參考市場上的宏觀預測,都是浪費時間。真的,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因為很有可能模糊了你對真正重要事實的看法。(當我聽到電視裡的評論員口若懸河說著市場將會怎麼走,我總是想起了Mickey Mantle的評論:「除非你上過節目,不然你不知道這有多容易!」)
(待續)
標籤:
Warren Buffett
2014年2月16日
006204豐台灣ETF周尚民經理人訪談記錄(下)
Q:有網友提到,去年11月6日收盤的時候跳空成交,未來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A:那天的收盤前一分鐘(13:29-13:30),發生模擬撮合成交價格與前一次模擬撮合成交價格漲跌超逾3.5%,所以暫緩收盤,延到13:33才搓合收盤。但流動量提供者(也就是造市者)並沒有在該時段掛單,使得最後以大漲溢價的情況收盤。
所以建議投資人在交易的時候,避免用市價單買進或賣出,主要是因為集中市場並非固定時間撮合,很可能會發生流動量提供者在撮合的瞬間,委買與委賣剛好無法掛進的情況。
如果投資人用市價買賣,遇到流動量提供者沒有掛單進去的情況,可能成交到相對不利的價位,當然也有可能因此而成交到相對有利的價位,但是因為跟即時淨值的折溢價很大,是投資人應該要避開的風險。觀察近期006204豐臺灣情形,雖然出現過暫緩收盤狀況,但先前出現大幅折溢價的情況已經沒有再發生了。
Q:造市者是根據期貨還是現貨的價格掛委託單?
A:006204豐臺灣目前有兩家流動量提供者進行造市,證券自營商各依據他們自己的邏輯造市,永豐投信無法確實了解造市依據。不過投資人可以由永豐投信網站提供的盤中預估即時淨值與台指期貨和加權指數進行分析,了解開盤期間市價與淨值的關係。而因為加權指數有現貨和期貨,也提供造市者一些套利優勢。
Q:006204好像比較少借券?
A:法規明定與ETF規模相關,所以許多小市值、高市價的成分股,例如一股100,一張就要十萬,但是這隻股票佔的權重可能不到百分之一,整個基金已經持有沒幾張了,根本就沒辦法借券。基金規模越大,也就比較有機會透過借券來獲得一些收入,可以再彌補基金的成本,這對投資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Q:投資人除了很關心費用以外,也很在乎流動性的問題,不過流動性如果分兩部分來看的話,我發現在交易期間的委託單似乎一直都有造市者,所以不太會出現買不到、賣不掉的情況,而另一方面則是成交量,雖然有緩慢的成長,不過投資人卻很在乎這個明顯的數據,有辦法增加成交量來讓投資人安心嗎?
A:ETF與股票不同,ETF在流動量提供者機制下,不能僅依成交量來評斷其流動性。
投資人應該關心的是折溢價的問題,如果造市者積極造市,市場交易價格會很接近即時淨值,讓折溢價最小化,這對投資人是比較有利的,也就是以應有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東西。
ETF成交量大並不一定表示折溢價小。有時候成交量雖然大,但投資人時常買在溢價,賣在折價,投資人是用價差來換取成交量。而這種ETF折溢價的套利是很受法人歡迎。
所以投資人除了關心成交量以外,更應該去關心一下,在盤中是不是常常呈現很大的折價或溢價,尤其是在市場需求較高的時候,投資人常常就會買在溢價,付出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而市場偏向賣出的時候,卻又時常賣在折價,應該拿回來的本金也少了很多。
所謂流動性,應該指的是投資人能不能用合理的價錢買到他要買或賣出他要賣的量。ETF的流動性評估指標,可以依據「流動量提供者」造市品質來分析,也就是由市場五檔委買委賣與「ETF與淨值折溢價」來判斷。
目前006204豐臺灣的流動量提供者造市相對積極。從市場交易現況可見,五檔委買委賣都相對充足,且第一檔買賣價差多在0.01到0.02間。006204豐臺灣ETF市價與淨值間的折溢價表現,也是市場領先,折溢價都相對較小。以上這些指標都顯示在造市機制的運作下,流動性不會比其他ETF差。
Q:像是美國的iShares曾經為了推廣ETF的投資而辦過一些研習活動,讓一些財務規劃顧問可以了解ETF這個工具怎麼使用,貴公司有這樣的規劃嗎?
A:本公司持續發展被動式管理市場,並且配合由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發起相關推廣活動,持續擴大國內ETF市場,使投資人提高投資意願。
Q:如果您願意辦個講座,我可以在Facebook和Blog上問一下,應該很多人想聽聽ETF經理人現身說法。
A:好啊!我可以與投資人分享在ETF的經驗,例如造市者行為、即時淨值的重要性以及折溢價,投資人若能對這些ETF內容及操作深入了解,相信能保護投資人權益。
-->講座參加意願調查問卷
A:那天的收盤前一分鐘(13:29-13:30),發生模擬撮合成交價格與前一次模擬撮合成交價格漲跌超逾3.5%,所以暫緩收盤,延到13:33才搓合收盤。但流動量提供者(也就是造市者)並沒有在該時段掛單,使得最後以大漲溢價的情況收盤。
所以建議投資人在交易的時候,避免用市價單買進或賣出,主要是因為集中市場並非固定時間撮合,很可能會發生流動量提供者在撮合的瞬間,委買與委賣剛好無法掛進的情況。
如果投資人用市價買賣,遇到流動量提供者沒有掛單進去的情況,可能成交到相對不利的價位,當然也有可能因此而成交到相對有利的價位,但是因為跟即時淨值的折溢價很大,是投資人應該要避開的風險。觀察近期006204豐臺灣情形,雖然出現過暫緩收盤狀況,但先前出現大幅折溢價的情況已經沒有再發生了。
註:過去一年006204的淨值市價走勢圖,提供給大家參考。
Q:造市者是根據期貨還是現貨的價格掛委託單?
A:006204豐臺灣目前有兩家流動量提供者進行造市,證券自營商各依據他們自己的邏輯造市,永豐投信無法確實了解造市依據。不過投資人可以由永豐投信網站提供的盤中預估即時淨值與台指期貨和加權指數進行分析,了解開盤期間市價與淨值的關係。而因為加權指數有現貨和期貨,也提供造市者一些套利優勢。
Q:006204好像比較少借券?
A:法規明定與ETF規模相關,所以許多小市值、高市價的成分股,例如一股100,一張就要十萬,但是這隻股票佔的權重可能不到百分之一,整個基金已經持有沒幾張了,根本就沒辦法借券。基金規模越大,也就比較有機會透過借券來獲得一些收入,可以再彌補基金的成本,這對投資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Q:投資人除了很關心費用以外,也很在乎流動性的問題,不過流動性如果分兩部分來看的話,我發現在交易期間的委託單似乎一直都有造市者,所以不太會出現買不到、賣不掉的情況,而另一方面則是成交量,雖然有緩慢的成長,不過投資人卻很在乎這個明顯的數據,有辦法增加成交量來讓投資人安心嗎?
A:ETF與股票不同,ETF在流動量提供者機制下,不能僅依成交量來評斷其流動性。
投資人應該關心的是折溢價的問題,如果造市者積極造市,市場交易價格會很接近即時淨值,讓折溢價最小化,這對投資人是比較有利的,也就是以應有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東西。
ETF成交量大並不一定表示折溢價小。有時候成交量雖然大,但投資人時常買在溢價,賣在折價,投資人是用價差來換取成交量。而這種ETF折溢價的套利是很受法人歡迎。
所以投資人除了關心成交量以外,更應該去關心一下,在盤中是不是常常呈現很大的折價或溢價,尤其是在市場需求較高的時候,投資人常常就會買在溢價,付出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而市場偏向賣出的時候,卻又時常賣在折價,應該拿回來的本金也少了很多。
所謂流動性,應該指的是投資人能不能用合理的價錢買到他要買或賣出他要賣的量。ETF的流動性評估指標,可以依據「流動量提供者」造市品質來分析,也就是由市場五檔委買委賣與「ETF與淨值折溢價」來判斷。
目前006204豐臺灣的流動量提供者造市相對積極。從市場交易現況可見,五檔委買委賣都相對充足,且第一檔買賣價差多在0.01到0.02間。006204豐臺灣ETF市價與淨值間的折溢價表現,也是市場領先,折溢價都相對較小。以上這些指標都顯示在造市機制的運作下,流動性不會比其他ETF差。
Q:像是美國的iShares曾經為了推廣ETF的投資而辦過一些研習活動,讓一些財務規劃顧問可以了解ETF這個工具怎麼使用,貴公司有這樣的規劃嗎?
A:本公司持續發展被動式管理市場,並且配合由證交所、投信投顧公會發起相關推廣活動,持續擴大國內ETF市場,使投資人提高投資意願。
Q:如果您願意辦個講座,我可以在Facebook和Blog上問一下,應該很多人想聽聽ETF經理人現身說法。
A:好啊!我可以與投資人分享在ETF的經驗,例如造市者行為、即時淨值的重要性以及折溢價,投資人若能對這些ETF內容及操作深入了解,相信能保護投資人權益。
-->講座參加意願調查問卷
2014年2月13日
006204豐台灣ETF周尚民經理人訪談記錄(上)
Q(李柏鋒問,下略):就您的投資經歷來說,這是您管理的第一檔基金,與之前的投資經歷有什麼不同嗎?
A(周尚民經理人答,下略):一開始確實一些需要調適,因為之前任職於證券自營部,目標是找出贏過大盤的操作策略和方法,投資工具也比較多,即使市場不好也要找到策略賺錢;接手管理ETF後,主要任務在於貼近大盤表現和降低追蹤誤差,與過去操作方式迥然不同。
Q:操作主動管理的基金和被動追蹤指數的基金會不會有很大的差異?
A:會!差異很大,畢竟基金操作的目標和本質完全不同,主動式基金的操作策略是要找出可以使基金績效超越大盤的股票,而操作ETF的目標則是盡量貼近追蹤指數。
主動式基金在企圖超越大盤的目標下,所承受的風險可能比較高,有點像是百米賽跑,有的人目標永遠就是要跑第一,但衝刺過程中,一加速就可能跌倒。而ETF則是要跑得跟大盤一樣快,不能超越或落後大盤太多。這兩個都有難度,但困難點不同。
Q:ETF的經理人平常都做些什麼事情呢?
A:我們所操作的基金是追蹤台股大盤指數,在指數包含許多小型股的前提下,因為流動性與權重的因素,完全複製法的成本太高,反而影響了追蹤指數的效果。所以我們採取「最適化法」方式。因此,每天就必需隨時留意有沒有跟指數出現太大的差距,我們最大的風險在於出現追蹤誤差,對我們來說,一個基點就很大了。所以像是基金的持股和指數的類股比重有沒有差太多?期貨和現貨是正價差或逆價差?這都是我們要觀察的。
Q:在部分複製的情況下,你們會不會採用一些策略企圖打敗大盤?
A:不會,這跟我們的目標不符,而且會有風險。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最小的追蹤誤差,給投資人簡單且便利的投資工具。ETF投資可多可空,也可以融資融券,投資人可能因為看好大盤而融資做多,目的是希望取得跟指數相當的報酬,而有的投資人則可能看壞而融券放空。任何一個企圖打敗大盤的策略,都伴隨著風險,尤其是波動,如果我們刻意贏過大盤,反而可能對投資人會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所追求的是盡可能貼近大盤,不採取任何有風險的策略。
Q:我想以目前的情況來看,0050應該是你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不過規模差距達一百倍。有網友問,你們要如何說服投資人放棄0050,改用006204投資台股?
A:我們不便評論市場上其他產品。
單純就所追蹤的指數來看,每個指數的特色都不同,像是台灣50指數的成份股都是集中市場的大型股,其中台積電就佔20%左右,電子股的權重也都很高,所以當電子權值股表現好的時候,台灣50指數的績效就會比加權指數好,但是當小型股或傳產類股表現比較好的時候,則是加權指數的績效會比較好。不過要怎麼判斷什麼時候誰表現得比較好,並不容易。
基於指數結構的差異,雖然兩個指數短期走勢相近,但隨著比較區間拉長,績效差異有明顯落差,建議投資人觀察長期表現。加權指數的優勢在於投資人熟悉度較高,依據歷史資料,績效也相對領先、波動度也較低,這就是永豐投信發行ETF時,之所以選取加權指數作為標的指數的原因。
加權指數資訊充足,對投資人來說,追蹤加權指數的006204豐台灣ETF會是投資台股最直接的工具。而且基金募集時,參考指數兩百分之一,所以在沒有除息因素的影響下,投資人只要把加權指數的價格除以200,大概就是006204的價格了,像是加權指數8,400點,則006204的價格會在42元附近,很容易計算。
Q:有沒有打算推出其他的ETF?
A:這其實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目前臺灣ETF集中在台灣,中國大陸或香港的股價指數,像是美國或德國等已開發國家市場的ETF,目前只能透過海外的方式投資。只是如果要推出這些市場的ETF,還是得考慮國人的接受度。此外,費用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例如在台灣推出追蹤S&P 500的ETF,管理費率就是要與國際上類似商品比較。
Q:目前的管理費跟台灣50一樣都是0.32%,有沒有調降的可能?
A:以目前的規模來算收到的管理費,很難有調降的空間,期許006204資產規模可以穩定成長,會依市場情況評估。
(待續)
警語:永豐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 》│一百零二年金管投信新字第024號│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A(周尚民經理人答,下略):一開始確實一些需要調適,因為之前任職於證券自營部,目標是找出贏過大盤的操作策略和方法,投資工具也比較多,即使市場不好也要找到策略賺錢;接手管理ETF後,主要任務在於貼近大盤表現和降低追蹤誤差,與過去操作方式迥然不同。
Q:操作主動管理的基金和被動追蹤指數的基金會不會有很大的差異?
A:會!差異很大,畢竟基金操作的目標和本質完全不同,主動式基金的操作策略是要找出可以使基金績效超越大盤的股票,而操作ETF的目標則是盡量貼近追蹤指數。
主動式基金在企圖超越大盤的目標下,所承受的風險可能比較高,有點像是百米賽跑,有的人目標永遠就是要跑第一,但衝刺過程中,一加速就可能跌倒。而ETF則是要跑得跟大盤一樣快,不能超越或落後大盤太多。這兩個都有難度,但困難點不同。
Q:ETF的經理人平常都做些什麼事情呢?
A:我們所操作的基金是追蹤台股大盤指數,在指數包含許多小型股的前提下,因為流動性與權重的因素,完全複製法的成本太高,反而影響了追蹤指數的效果。所以我們採取「最適化法」方式。因此,每天就必需隨時留意有沒有跟指數出現太大的差距,我們最大的風險在於出現追蹤誤差,對我們來說,一個基點就很大了。所以像是基金的持股和指數的類股比重有沒有差太多?期貨和現貨是正價差或逆價差?這都是我們要觀察的。
Q:在部分複製的情況下,你們會不會採用一些策略企圖打敗大盤?
A:不會,這跟我們的目標不符,而且會有風險。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最小的追蹤誤差,給投資人簡單且便利的投資工具。ETF投資可多可空,也可以融資融券,投資人可能因為看好大盤而融資做多,目的是希望取得跟指數相當的報酬,而有的投資人則可能看壞而融券放空。任何一個企圖打敗大盤的策略,都伴隨著風險,尤其是波動,如果我們刻意贏過大盤,反而可能對投資人會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所追求的是盡可能貼近大盤,不採取任何有風險的策略。
Q:我想以目前的情況來看,0050應該是你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不過規模差距達一百倍。有網友問,你們要如何說服投資人放棄0050,改用006204投資台股?
A:我們不便評論市場上其他產品。
單純就所追蹤的指數來看,每個指數的特色都不同,像是台灣50指數的成份股都是集中市場的大型股,其中台積電就佔20%左右,電子股的權重也都很高,所以當電子權值股表現好的時候,台灣50指數的績效就會比加權指數好,但是當小型股或傳產類股表現比較好的時候,則是加權指數的績效會比較好。不過要怎麼判斷什麼時候誰表現得比較好,並不容易。
基於指數結構的差異,雖然兩個指數短期走勢相近,但隨著比較區間拉長,績效差異有明顯落差,建議投資人觀察長期表現。加權指數的優勢在於投資人熟悉度較高,依據歷史資料,績效也相對領先、波動度也較低,這就是永豐投信發行ETF時,之所以選取加權指數作為標的指數的原因。
加權指數資訊充足,對投資人來說,追蹤加權指數的006204豐台灣ETF會是投資台股最直接的工具。而且基金募集時,參考指數兩百分之一,所以在沒有除息因素的影響下,投資人只要把加權指數的價格除以200,大概就是006204的價格了,像是加權指數8,400點,則006204的價格會在42元附近,很容易計算。
註:這是我之前發表在Yahoo!理財專欄的圖,與訪談內容相關,提供大家參考。
Q:有沒有打算推出其他的ETF?
A:這其實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目前臺灣ETF集中在台灣,中國大陸或香港的股價指數,像是美國或德國等已開發國家市場的ETF,目前只能透過海外的方式投資。只是如果要推出這些市場的ETF,還是得考慮國人的接受度。此外,費用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例如在台灣推出追蹤S&P 500的ETF,管理費率就是要與國際上類似商品比較。
Q:目前的管理費跟台灣50一樣都是0.32%,有沒有調降的可能?
A:以目前的規模來算收到的管理費,很難有調降的空間,期許006204資產規模可以穩定成長,會依市場情況評估。
(待續)
警語:永豐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 》│一百零二年金管投信新字第024號│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2014年2月5日
你的外匯知識及格嗎?
這個部落格雖然討論很多美股和ETF,不過其實在Google搜尋關鍵字上,最常被搜尋到而連結進來的,卻是「台幣換美元」,畢竟投資美股或ETF還只是小眾投資,而美元兌換卻是相當多人的需求,無論是旅遊、留學、投資等都會用到,甚至也有不少人對於投資外匯是有興趣的。不過如果不涉及比較投機性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外匯又有什麼可以討論的議題呢?
DBS星展銀行最近一個針對台灣投資人的外匯知識調查,結果其實挺有意思的,雖然樣本數並不是太多,而是針對他們銀行的目標客戶族群進行調查(30-55歲),不過我想還是值得好好討論一下。
在他們調查的族群中,有50%的受訪者在銀行擁有外幣帳戶,但是對於DBS星展銀行的外匯常識大會考,卻有94.3%的人答對比例低於60%,拿到不及格的成績單。當然,有些答案或許見仁見智,不過其實從中也可以看出台灣投資人對於外匯的投資或運用有一些迷思存在。
舉例來說,持有外幣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呢?有68.2%的受訪者認為是利率,但是DBS星展銀行認為匯率是更重要的考量。我也認同匯率是更重要的考量,畢竟就算有5-6%的高利率,但是匯率波動如果動輒貶值10-20%,賺到利息卻產生匯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我想對於投資人來說,兌換外幣當下比較能確定的是利率,至於匯率的波動卻是很難預測的,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投資人會認為利率是比較主要的考量,如果還要考慮到持有的外幣到底會升值還是貶值,可能就無法下手了,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啊!雖然投資人可能會更想賺那動輒一兩成的匯率波動,可是真正明確的參考資訊,其實就只有利率。
又例如另一個調查的問題是:外幣投資的種類應該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比較好?有53%的受訪者認為外幣投資的種類少一點比較好,因為每個人能熟悉的外幣總是有限。而DBS星展銀行則認為可以持有多樣一點的外幣,每種幣別具有不同的功能,像是高息的非美貨幣可以提供高利率,而美元則能在市場動盪的時候提供避險功能。
我認為如果是把外幣投資當成是一種資產,持有多樣一點的幣別的確有資產配置的效果,例如同時持有美元、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這五種主要貨幣,然後透過固定再平衡來賺取「免費的午餐」,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
例如原本五種貨幣各持有20%,某一個年度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那就賣掉人民幣,買進美元,將持有的比重調整回原來的20%,而隔年如果變成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那麼就反過來賣掉買元,買進人民幣。只是投資人再平衡的頻率不能太高,因為雖然外幣兌換沒有手續費,卻有買賣匯差,這就是投資人的交易成本。
這種方式不需要預測匯率的趨勢,如果各種貨幣有長期均值回歸的特性,那麼就能利用各種外幣在超升或超貶的時候低買、高賣而賺取價差,這跟資產配置的再平衡一樣,都是資產本身以外的額外報酬。而這種持有多國外幣的配置,除了可以賺取再平衡所產生的免費午餐,還可以降低資產都以台幣計價的風險,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存款利率都高於通膨,因此也能保有資產的購買力。
不過如果不是這種投資策略,那麼就必須去仔細研究打算持有的貨幣預期的走勢了,但這種投資難度當然也高了許多,畢竟可能該國貨幣政策一個大反轉,持有的外幣走勢就跟當初預期截然不同,而造成嚴重的損失。所以我比較建議投資人如果是要賺取某種外幣的匯率漲跌價差,還是要仔細研究,並且瞭解其風險,再去持有。至於不打算這麼辛苦的投資人,就持有自己真的用得到的外幣就好。
前面有提到,有一半的受訪者有開外幣帳戶,那麼這些人開戶的目的是什麼呢?有高達72.7%的受訪者是基於「投資需求」而開戶的,這倒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高。其餘還有10.1%是為了出國旅遊,9.4%是國外經商,5.2%是小孩留學,都是有實際使用外幣的需求才持有。
不過如果投資是主要需求,照理說高利率或是未來看升的人民幣、澳幣應該持有量會不少,但卻有85.7%的投資人在外幣帳戶中持有美元,而以台幣對美元的低波動以及現在的低利率來看,似乎又不太可能單純投資美元。而人民幣雖然開放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變成投資人持有的外幣第二名,在25%的投資人在外幣帳戶中出現。澳幣則因為過去原物料行情熱絡以及利率不低,再加上許多金融商品的運用而佔第三名,有19%的投資人持有,不過情況應該會有所轉變。歐元和日圓則分別以16.2%和15.6%位居第四、五名。
所以投資人持有這些外幣,是投資在哪裡呢?有51.5%的投資人其實還是以最簡單的定存來處理,而基金和活存則各佔了38%和37.7%,不相上下。其餘還有12.7%的投資人投資債券,8.8%的投資人持有海外股票。以我自己為例,就是趁台幣升值的時候換美元,當金額多於下限就轉定存,等到一定的金額或是美股有交易的機會時,再匯到美股帳戶去,盡量降低匯款次數來減少成本。
以上簡單跟各位分享一些外匯投資理財的知識,投資人不妨可參考DBS星展銀行此次針對國人所做的外匯迷思調查報告,有許多受用資訊,多培養些外匯投資的知識,也可對未來的理財規劃有所幫助。至少,在查匯率表的時候,不要即期和現鈔的差別都不瞭解,也不清楚台幣換美元的時候,應該看買進還是賣出。
註:感謝DBS星展銀行提供數據,本文由DBS星展銀行邀請撰寫。
DBS星展銀行最近一個針對台灣投資人的外匯知識調查,結果其實挺有意思的,雖然樣本數並不是太多,而是針對他們銀行的目標客戶族群進行調查(30-55歲),不過我想還是值得好好討論一下。
在他們調查的族群中,有50%的受訪者在銀行擁有外幣帳戶,但是對於DBS星展銀行的外匯常識大會考,卻有94.3%的人答對比例低於60%,拿到不及格的成績單。當然,有些答案或許見仁見智,不過其實從中也可以看出台灣投資人對於外匯的投資或運用有一些迷思存在。
DBS星展銀行調查報告:外匯投資三大錯誤
舉例來說,持有外幣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呢?有68.2%的受訪者認為是利率,但是DBS星展銀行認為匯率是更重要的考量。我也認同匯率是更重要的考量,畢竟就算有5-6%的高利率,但是匯率波動如果動輒貶值10-20%,賺到利息卻產生匯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我想對於投資人來說,兌換外幣當下比較能確定的是利率,至於匯率的波動卻是很難預測的,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投資人會認為利率是比較主要的考量,如果還要考慮到持有的外幣到底會升值還是貶值,可能就無法下手了,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啊!雖然投資人可能會更想賺那動輒一兩成的匯率波動,可是真正明確的參考資訊,其實就只有利率。
又例如另一個調查的問題是:外幣投資的種類應該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比較好?有53%的受訪者認為外幣投資的種類少一點比較好,因為每個人能熟悉的外幣總是有限。而DBS星展銀行則認為可以持有多樣一點的外幣,每種幣別具有不同的功能,像是高息的非美貨幣可以提供高利率,而美元則能在市場動盪的時候提供避險功能。
我認為如果是把外幣投資當成是一種資產,持有多樣一點的幣別的確有資產配置的效果,例如同時持有美元、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這五種主要貨幣,然後透過固定再平衡來賺取「免費的午餐」,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
例如原本五種貨幣各持有20%,某一個年度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那就賣掉人民幣,買進美元,將持有的比重調整回原來的20%,而隔年如果變成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那麼就反過來賣掉買元,買進人民幣。只是投資人再平衡的頻率不能太高,因為雖然外幣兌換沒有手續費,卻有買賣匯差,這就是投資人的交易成本。
這種方式不需要預測匯率的趨勢,如果各種貨幣有長期均值回歸的特性,那麼就能利用各種外幣在超升或超貶的時候低買、高賣而賺取價差,這跟資產配置的再平衡一樣,都是資產本身以外的額外報酬。而這種持有多國外幣的配置,除了可以賺取再平衡所產生的免費午餐,還可以降低資產都以台幣計價的風險,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存款利率都高於通膨,因此也能保有資產的購買力。
不過如果不是這種投資策略,那麼就必須去仔細研究打算持有的貨幣預期的走勢了,但這種投資難度當然也高了許多,畢竟可能該國貨幣政策一個大反轉,持有的外幣走勢就跟當初預期截然不同,而造成嚴重的損失。所以我比較建議投資人如果是要賺取某種外幣的匯率漲跌價差,還是要仔細研究,並且瞭解其風險,再去持有。至於不打算這麼辛苦的投資人,就持有自己真的用得到的外幣就好。
前面有提到,有一半的受訪者有開外幣帳戶,那麼這些人開戶的目的是什麼呢?有高達72.7%的受訪者是基於「投資需求」而開戶的,這倒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高。其餘還有10.1%是為了出國旅遊,9.4%是國外經商,5.2%是小孩留學,都是有實際使用外幣的需求才持有。
不過如果投資是主要需求,照理說高利率或是未來看升的人民幣、澳幣應該持有量會不少,但卻有85.7%的投資人在外幣帳戶中持有美元,而以台幣對美元的低波動以及現在的低利率來看,似乎又不太可能單純投資美元。而人民幣雖然開放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變成投資人持有的外幣第二名,在25%的投資人在外幣帳戶中出現。澳幣則因為過去原物料行情熱絡以及利率不低,再加上許多金融商品的運用而佔第三名,有19%的投資人持有,不過情況應該會有所轉變。歐元和日圓則分別以16.2%和15.6%位居第四、五名。
DBS星展銀行調查報告:持有的外幣幣別
所以投資人持有這些外幣,是投資在哪裡呢?有51.5%的投資人其實還是以最簡單的定存來處理,而基金和活存則各佔了38%和37.7%,不相上下。其餘還有12.7%的投資人投資債券,8.8%的投資人持有海外股票。以我自己為例,就是趁台幣升值的時候換美元,當金額多於下限就轉定存,等到一定的金額或是美股有交易的機會時,再匯到美股帳戶去,盡量降低匯款次數來減少成本。
DBS星展銀行調查報告:外幣投資方式
以上簡單跟各位分享一些外匯投資理財的知識,投資人不妨可參考DBS星展銀行此次針對國人所做的外匯迷思調查報告,有許多受用資訊,多培養些外匯投資的知識,也可對未來的理財規劃有所幫助。至少,在查匯率表的時候,不要即期和現鈔的差別都不瞭解,也不清楚台幣換美元的時候,應該看買進還是賣出。
註:感謝DBS星展銀行提供數據,本文由DBS星展銀行邀請撰寫。
2014年1月26日
關於安多利投信的撤照
2014年1月21日,金管會宣佈廢止安多利投信的營業許可,官方說明如下:「安多利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多利投信)100年2月迄今,未有符合資格條件之專業股東,金管會前於100年11月3日停止安多利投信2年新增募集及私募基金,惟安多利投信迄今仍未能改善長期無專業股東之狀態,違反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74條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8條之規定。此外,金管會於102年11月間實施金檢,發現安多利投信公司股務作業、內部控制無法有效執行及內部稽核未能落實查核及存有重大缺失,致公司自有資金遭挪用,違規情節重大,顯已無法健全經營與管理。金管會已要求公司清查確認無基金投資人權益受損,另為保障投資人權益,於今(21)日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103條第1項第5款規定,自103年2月21日廢止安多利投信營業許可,並依情節輕重命令公司對案關人員分別予以解職、停止1年或6個月以下執行業務。
安多利投信目前共經理2檔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其中安多利永利貨幣市場基金因屬貨幣市場基金,截至102年12月31日受益人人數不多,基金規模新臺幣2.57億元,將由公司評估自行清算或移轉,另1檔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屬股票型基金且受益人數較多,規模為新臺幣2.1億元,將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96條第1項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24條第1項之規定,由安多利投信於103年1月23日前洽妥其他投信事業承受,並報經金管會核准,逾期金管會將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88條第1項第5款規定,責由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協調其他投信事業承受,所有受益人之權益將不受影響。安多利投信廢止營業許可後,仍須秉持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進行基金清算或移轉事宜,俾保障所有受益人權益。」
根據媒體的報導,這是史上第一次廢止投信業者的營業許可。其實我對安多利投信是第一家被廢止營業許可的投信不意外,但是卻是因為「專業股東」的要求而被廢止,這倒是意外的。違反的兩條法規如下:
1.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74條:經營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發起人應具備一定資格條件;發起人中應有基金管理機構、銀行、保險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證券商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之機構,且其所認股份,合計不得少於第一次發行股份之百分之二十;其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發起人轉讓持股前申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發起人之資格條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有一名以上符合前二項所定資格條件之股東,除以發行新股分配員工紅利、發行新股保留由員工承購或符合一定條件者外,其合計持有股份不得少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二十;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轉讓前申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一定條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2.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8條: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有一名以上符合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設置標準第八條所定資格條件之股東,除以發行新股分配員工紅利、發行新股保留由員工承購或符合一定條件者外,其合計持有股份不得少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二十。
前項股東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轉讓前申報本會備查。
也是根據媒體報導,安多利總經理林讚騰指出,政府對所謂長期專業股東規定極為嚴苛,例如若是銀行,還得找到世界前千大銀行,這段期間安多利不是不找,是根本找不到這樣的股東。
是不是一定要有20%的股份由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專業股東」持有,我想見仁見智,就我個人的看法,這樣的規定似乎並不是為了要保護一般散戶,說不定有了專業股東之後,持股比例大,說話就大聲,還反過來影響基金本身操作。但是對於真正讓散戶受害的部份,金管會卻置之不理:
上圖的資料來自投信投顧公會網站。其實之間我就寫文章談過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因為這檔基金的費用高得嚇人,2010年,光是交易手續費就6.01%,交易稅更是高達6.53%,加上經理費1.6%,當年度的總費用率高達14.29%。這是很明確而且直接讓散戶投資人受害的,但是金管會做了什麼呢?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在2012、2013兩年,情況已經回歸比較正常的狀態了,總費用率大約在2.27-2.40%左右,我想這很有可能是換了經理人之後的差異:
果然沒錯,楊士漢經理人在2011年7月接任之後,當年的總費用率就從2010年的14.29%下降到8.13%,換句話說,2011年的前半年跟2010年是一樣的,連續數位經理人過度交易而導致基金在交易費用和交易稅上面有太高的支出,其中還有經理人只任職10天左右,可見投信公司、經理人其實都有問題,而績效上也很明顯的遠落後給台股大盤,畢竟再怎麼會操作,光是費用就吃掉了14.29%,要贏大盤談何容易?
不過,換了經理人之後,這檔聲名狼藉的基金,也的確改頭換面了,2013年的全年績效,是同類型基金的第一名:
相較於台灣50只有11.59%、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只有8.9%,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去年一年能拿到49.15%的績效,也的確是相當亮眼。不過,隨著安多利投信被廢止營業許可,隔天國泰投信馬上宣佈接手,經理人也就馬上被換掉了(可以看上面歷代經理人的截圖)。
金管會曾經發布「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裡面明確表示「由公司參考投資標的之過去投資績效表現,以不高於年報酬率百分之六(含)範圍內,列舉三種不同數值之投資報酬率作為舉例之基準」。換句話說,高於6%的年報酬,金管會就認為有誇大的疑慮了。那麼,如果每年費用率超過6%的基金,難道金管會不應該留意一下嗎?有沒有專業股東,真的比較重要嗎?
如果金管會在安多利高科技基金2010年,創下該年14.29%的費用率,就採取行動,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投資人繼續受到傷害?畢竟隔年,費用率還是高達8.13%。而在創下高績效之後,卻又將該投信廢止營業許可,這種時間點的掌握,倒也是奇特。所幸,該經理人雖然被撤換了,但帶著亮眼的成績單,應該不難找到工作才對。
至於換了新投信、新經理人之後,安多利高科技基金的表現如何?而楊士漢經理人如果接手新的基金之後,又能展現出什麼樣的績效?恐怕誰也說不準了。不過倒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值得觀察看看。
其實安多利被廢止營業許可之後,我還真希望能有機會可以接手經營,然後轉型成專門發行指數型基金和ETF的投信業者,不過也僅只於幻想而已,畢竟也要有很足夠的資金,而且還要解決安多利無法解決的「專業股東」這個難題。不過如果可以募資接手這種小型投信,或許能早日實現台灣的Vanguard,讓台灣出現第一家client-owned的投信。
安多利投信目前共經理2檔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其中安多利永利貨幣市場基金因屬貨幣市場基金,截至102年12月31日受益人人數不多,基金規模新臺幣2.57億元,將由公司評估自行清算或移轉,另1檔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屬股票型基金且受益人數較多,規模為新臺幣2.1億元,將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96條第1項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24條第1項之規定,由安多利投信於103年1月23日前洽妥其他投信事業承受,並報經金管會核准,逾期金管會將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88條第1項第5款規定,責由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協調其他投信事業承受,所有受益人之權益將不受影響。安多利投信廢止營業許可後,仍須秉持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進行基金清算或移轉事宜,俾保障所有受益人權益。」
根據媒體的報導,這是史上第一次廢止投信業者的營業許可。其實我對安多利投信是第一家被廢止營業許可的投信不意外,但是卻是因為「專業股東」的要求而被廢止,這倒是意外的。違反的兩條法規如下:
1.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74條:經營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發起人應具備一定資格條件;發起人中應有基金管理機構、銀行、保險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證券商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之機構,且其所認股份,合計不得少於第一次發行股份之百分之二十;其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發起人轉讓持股前申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發起人之資格條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有一名以上符合前二項所定資格條件之股東,除以發行新股分配員工紅利、發行新股保留由員工承購或符合一定條件者外,其合計持有股份不得少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二十;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轉讓前申報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一定條件,由主管機關定之。
2.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第8條: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有一名以上符合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設置標準第八條所定資格條件之股東,除以發行新股分配員工紅利、發行新股保留由員工承購或符合一定條件者外,其合計持有股份不得少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二十。
前項股東轉讓持股時,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應於轉讓前申報本會備查。
也是根據媒體報導,安多利總經理林讚騰指出,政府對所謂長期專業股東規定極為嚴苛,例如若是銀行,還得找到世界前千大銀行,這段期間安多利不是不找,是根本找不到這樣的股東。
是不是一定要有20%的股份由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專業股東」持有,我想見仁見智,就我個人的看法,這樣的規定似乎並不是為了要保護一般散戶,說不定有了專業股東之後,持股比例大,說話就大聲,還反過來影響基金本身操作。但是對於真正讓散戶受害的部份,金管會卻置之不理:
上圖的資料來自投信投顧公會網站。其實之間我就寫文章談過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因為這檔基金的費用高得嚇人,2010年,光是交易手續費就6.01%,交易稅更是高達6.53%,加上經理費1.6%,當年度的總費用率高達14.29%。這是很明確而且直接讓散戶投資人受害的,但是金管會做了什麼呢?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在2012、2013兩年,情況已經回歸比較正常的狀態了,總費用率大約在2.27-2.40%左右,我想這很有可能是換了經理人之後的差異:
果然沒錯,楊士漢經理人在2011年7月接任之後,當年的總費用率就從2010年的14.29%下降到8.13%,換句話說,2011年的前半年跟2010年是一樣的,連續數位經理人過度交易而導致基金在交易費用和交易稅上面有太高的支出,其中還有經理人只任職10天左右,可見投信公司、經理人其實都有問題,而績效上也很明顯的遠落後給台股大盤,畢竟再怎麼會操作,光是費用就吃掉了14.29%,要贏大盤談何容易?
不過,換了經理人之後,這檔聲名狼藉的基金,也的確改頭換面了,2013年的全年績效,是同類型基金的第一名:
相較於台灣50只有11.59%、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只有8.9%,安多利高科技基金去年一年能拿到49.15%的績效,也的確是相當亮眼。不過,隨著安多利投信被廢止營業許可,隔天國泰投信馬上宣佈接手,經理人也就馬上被換掉了(可以看上面歷代經理人的截圖)。
金管會曾經發布「投資型保險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裡面明確表示「由公司參考投資標的之過去投資績效表現,以不高於年報酬率百分之六(含)範圍內,列舉三種不同數值之投資報酬率作為舉例之基準」。換句話說,高於6%的年報酬,金管會就認為有誇大的疑慮了。那麼,如果每年費用率超過6%的基金,難道金管會不應該留意一下嗎?有沒有專業股東,真的比較重要嗎?
如果金管會在安多利高科技基金2010年,創下該年14.29%的費用率,就採取行動,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投資人繼續受到傷害?畢竟隔年,費用率還是高達8.13%。而在創下高績效之後,卻又將該投信廢止營業許可,這種時間點的掌握,倒也是奇特。所幸,該經理人雖然被撤換了,但帶著亮眼的成績單,應該不難找到工作才對。
至於換了新投信、新經理人之後,安多利高科技基金的表現如何?而楊士漢經理人如果接手新的基金之後,又能展現出什麼樣的績效?恐怕誰也說不準了。不過倒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值得觀察看看。
其實安多利被廢止營業許可之後,我還真希望能有機會可以接手經營,然後轉型成專門發行指數型基金和ETF的投信業者,不過也僅只於幻想而已,畢竟也要有很足夠的資金,而且還要解決安多利無法解決的「專業股東」這個難題。不過如果可以募資接手這種小型投信,或許能早日實現台灣的Vanguard,讓台灣出現第一家client-owned的投信。
標籤:
My Opinions
2014年1月22日
訪問豐台灣ETF經理人
之前在Yahoo!理財專欄寫過三檔台股市場ETF的比較,其中有討論到006204這檔台灣投資人可能不太熟悉的ETF,因此也跟該ETF的經理人周尚民兄取得聯繫。最近打算遵循之前訪問元大寶來投信劉總經理的模式,訪問周尚民兄,如果各位對006204有什麼問題,也歡迎提出,我整理之後會一起請教。
2014年1月16日
1996-2013每年度的流行投資主題
流行的題材每年都不同,大家覺得2014年會是什麼呢?而過去流行的這些題材,能紅多久呢?紅之前,有多少人就知道會爆紅而先買?還是大多是紅了之後才買?買了之後,在漸漸不紅之前,還來得急賣掉嗎?跟隨這些投資的流行,能賺錢嗎?
【表格版】
【圖表版】
【表格版】
年度
|
流行投資主題
|
1996
|
IPOs(初次公開發行股票)、小型啤酒廠、非理性繁榮
|
1997
|
威而鋼、雪茄、電信電纜
|
1998
|
電子零售、創業投資(VC)、傳統商業網路化
|
1999
|
B2B網路、Y2K(千禧蟲)、追蹤股票、股權分離
|
2000
|
無線網路、光纖網路、新興區域型電信公司(CLEC)
|
2001
|
舊經濟、防禦性股票
|
2002
|
安全科技、國防工業
|
2003
|
生物科技、光纖到府、更多生物科技
|
2004
|
網路電話、3G無線上網、中國
|
2005
|
石油、建商、印度、保單貼現
|
2006
|
住宅不動產產、綠色科技、槓桿收購、電視遊戲
|
2007
|
私募股權、避險基金、金磚四國、商業不動產
|
2008
|
黃金、槓桿型ETFs、放空
|
2009
|
美元套利交易,新興市場,商品
|
2010
|
行動網站,金屬和礦業股,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創業投資
|
2011
|
社群媒體IPOs、外匯交易、追逐風險或規避風險、高股息
|
2012
|
追逐收益、建商與裝修類股、蘋果痴迷、指數化
|
2013
|
庫藏股、艾隆馬斯克、比特幣、作多日股/放空日圓、智慧貝塔
|
【圖表版】
J.P.Morgan 2014第一季市場報告-Part 5 資產類別
接續Part 4。
前面幾部份分別討論的是美股、美國總經、固定收益、國際市場,最後這部份要討論的是資產配置,這邊的讀者應該有不少是採取被動投資或是以指數化投資工具做主動投資,因此這部份應該是相當重要的。
這張圖裡面的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指的是持有25%的S&P 500大型股,10%的Russell 2000小型股,15%的MSCI EAFE歐澳遠東成熟市場股市,5%的MSCI新興市場股市,25%的Barclays綜合債券、5%的Barclays1-3月短期債券、5%的市場中性指數、5%商品和5%的REIT。
過去十年,這些資產類別中,表現最好的是新興市場,累積報酬達197.7%,年化有11.5%,不過在2013年則是倒數第二名,只有-2.3%的報酬。而Russell 2000的美國小型股累積報酬也有138.3%,年化有9.1%,比S&P 500的累積104.3%,年化7.4%好上不少。一般認為有避險效果的市場中性指數,的確是有效果,只有一年墊底,只有一年報酬是負值(-0.8%),但是報酬在股市中並不算理想。另外,成熟市場的10年累積報酬有104.1%,跟S&P 500差不多,但是距離新興市場一大段距離,過去10年算是新興市場的黃金十年。
在房地產部份,REITs過去10年累積報酬有128.5%,年化報酬有8.6%,即使中間經歷過次貸危機,不過現在的表現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至於綜合債券,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為56%,年化為4.5%,跟股市差距不小,即使過去幾年債券市場相當熱絡,但看來債券的報酬還是偏低。那麼如果持有現金呢?過去10年持有現金也有17.1%的累積報酬,年化則大約是1.6%,而且這並不是表現最差的資產。
最差的資產其實是商品,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只有9%,年化之後甚至還不到1%,只有0.9%的年化報酬率。
如果按照這張圖所建議的資產配置,則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為100.1%,年化之後為7.2%,剛好是72法則數字。持有這樣多樣分散的投資組合,過去10年的資產績效大約都在中間位置,贏過一些資產,也輸給一些資產,表現最好的年度可以上漲12.5%,表現最差則一年就下跌了24%。以2013年為例,S&P 500上漲了32.4%,而這個資產配置則只有14.9%的表現,這是資產配置的投資人要認清的一個現象:當某一個資產表現得特別好的時候,你的資產註定不會獲得相同的績效,因為你還持有其他表現比較差的資產。
那麼資產配置好處是什麼?以2008年為例,S&P 500下跌了37%,但是資產配置則只下跌24%。取得合理的報酬,承受適當的波動風險,不需要去預測什麼資產將來表現會比較好,如果猜錯可能賠更多,這就是資產配置的好處。
畢竟,有人在2013年初就先猜到Russell 2000會是表現最好的資產嗎?又,有人現在就能說出什麼資產在2014年會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這個矩陣比較了12種資產在過去10年的相關性以及年化波動性。這兩項資訊對於進行資產配置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先從最上面開始看,美國大型股(S&P 500指數),跟成熟市場股市相關性最高,達0.89,避險基金0.81也不低,新興市場股市和REITs則都是0.77,高收益債也有0.76,而商品則只有0.30。負相關的則有市政債的-0.11、綜合債券的-.026,以及美元指數的-0.46。其實,美元指數跟矩陣中的資產都是不相關或是負相關。
如果以股票為核心資產,那麼要另外配置一些比較不相關或是負相關的資產,首選應該是債券(綜合債券或市政債),不過從矩陣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元指數的負相關這麼明顯,如果不是長期持有的總報酬不理想,在降低波動的應用上倒是更理想的工具。
REITs、高收益債,其實都跟股市很高度正相關,並沒有太大的降低波動效果。至於商品,雖然跟其他資產大多接近不相關或正相關的關係,不過長期持有的總報酬也是不怎麼理想。
這12項資產中,波動性最大的是REITs,有26%,而新興市場居次,也有25%,商品排名第三,為21%。至於波動最低的,則是綜合債券以及市政債券的4%,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高收益債,波動程度有12%,甚至還高於避險基金,僅稍低於S&P 500。
這邊則是10種另類資產的年度報酬變化。以過去10年的報酬排名,分別有私募股權、業主有限合夥(MLPs)、不動產、不良債權避險基金(Distrsd.)、全球股市、相對價值避險基金(Rel. Val.)、避險基金綜合指數(HF Agg.)、併購套利避險基金(Mrgr. Arb.)、全球宏觀策略避險基金(Glb. Macro)以及市場中性避險基金(Eq. Mkt. Ntrl.)。其中六種都是避險基金,而大多現在也都找得到ETF了,像是:
最右邊的兩個欄位是這10種另類資產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與年化波動率,可以看得出來一個明顯的趨勢,年化報酬越高的,波動率也都很高,而年化報酬比較低的,波動率也相對比較低。年化報酬最高的是私募股權,達15.1%,如果跟本文第一張圖表相比,其實也還是表現最好的一種資產,不過跟全球股市的波動程度相比(16%),私募股權的波動反而是比較低的(10.4%)。另外,常春藤的校產基金也持有很多私募股權,這在《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一書中也有討論。只是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好的私募股權投資管道很有限。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業主有限合夥(MLPs),現在已經有超過10檔ETF可以用來投資MLP了,這是一種高殖利率,性質比較接近固定收益商品的投資工具,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看一下之前的介紹。MLP年化報酬也有15%,其實不輸私募股權,但是波動性很高,達18.2%,僅落後給房地產的25.4%。而房地產這麼高的波動,卻只有8.5的年化報酬,雖然也不差,排名第三,但是投資人要承受的資產波動想必非常煎熬。
那麼,在避險基金部份呢?以綜合指數來看,年化報酬有5.8%,落後給全球股市的7.3%,所以避險基金的報酬並沒有特別好,不過波動情況倒是平穩許多,只有7.9%,而全球股市則有16%。避險基金的細分類中,只有不良債權類別表現比較好,有7.7%的年化報酬,可惜目前沒有這類的ETF。而其餘幾類避險基金,波動性很低,但是報酬也很低。
這張圖則是基金流向,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訊息。從2007年開始,美國的國內股票型基金資金是每年都在淨流出,而且在2009年以後並沒有縮減規模,反而流出情況越來越大,從2009年流出290億美元,成長到2012年流出1,560億美元,直到2013年才開始轉為淨流入,但規模也不大,只有150億美元。那麼,錢都跑到哪裡去了呢?國際股市和債券。其中債券部份前幾年都有兩三千億美元左右的淨流入,但是2013年則淨流出130億美元(19-32),但是還沒有明顯轉向,市場期待的是資金從債市流出,流進股市的Great Rotation,2014年很有可能看得到。
不過在國際股市部份,2013年的資金淨流入卻反而相當明顯,高達910億美元。此外混和型基金也吸收了590億美元的資金,過去幾年來持續成長,顯示投資人想要棄債轉股,卻又有疑慮,所以就透過混和型基金讓經理人來幫自己決定股債配置。而唯一資金流出明顯的,是貨幣型基金,流出了680億美元。
左下角則是股票型和債券型基金與ETFs過去幾年的累積資金流向,債券基金從2007年開始到2013年11月已經累積了13,460億美元,相當龐大的規模,平均每年有將近200億美元左右,不過在2013年開始下降了。而股票型基金則只有累積了4,980億美元,但是在2013年,資金流入的情況相當明顯。
右下角則是每個月資金流進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差額,2009年以來都是流進債券型基金比較多,直到2013年才轉向。2013年11月,股票型基金流進資金比債券型基金多了410億美元。
上面的圖示S&P 500在各時期的報酬,藍色是股利報酬,灰色是資本增值的報酬,在1980年以前,S&P 500的股利報酬大約都還有平均年化4%以上的表現,但是在1990s到2000s這20年間,只剩下2%左右而已。至於資本增值的部份,變動就很大了,1930s是年化-5.3%,但是在1990s則是15.3%。所以生長在什麼樣的年代,投資股市的報酬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在1980s到1990s投資的人,可以拿到年化14%左右的績效,但是如果是在1930s到1940s投資的人,卻只能獲得「資本減值」:投資一定有風險。
左下角的柱狀圖是各國股市的殖利率,藍色菱形則是該國10年公債的殖利率,美國1.9%和日本1.7%都算是很低的,而澳洲的4.2%和英國的3.5%則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全球平均則是2.4%。右下角則是各國REIT的殖利率,日本3.3%、英國3.4%和美國4.1%都是比較低的市場,而比較高的則有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和法國,約在5.8%左右,全球平均則是4.4%。以殖利率來看,房地產市場比股市更高。
在商品部份,過去10年中表現最好的是貴重金屬,有130%的報酬,而工業金屬次之,有大約60%的報酬,剩下的三種商品則都是負報酬,包含榖物、牲畜和能源,尤其是能源商品,在金融海嘯之後,就一直維持在很低迷的狀態。
右上角是黃金的價格,咖啡色走勢為通膨校正,可以看到1980年那次金價只有800左右,但是通膨校正後比起這次金價1900還要高。不過金價已經從高點跌到1200左右了,如果跟上次回跌的情況類似的話,應該會跌到800左右。
右下角則是商品指數的年報酬(橘色)與CPI年增率(灰色)比較,兩者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不過可以看到商品的長期報酬幾乎接近零,而如果考慮到通膨的話,甚至還無法抗通膨。
這邊比較持有的期間和報酬率的分佈,綠色的是持有股票,藍色為持有債券,而灰色則是股債各半的配置。如果持有一年,則股票可能的報酬範圍在51%到-37%之間,波動相當大,債券則是43%到-8%,比起股票來說,上漲的幅度稍小,但是下跌的幅度就小很多了。圖中也比較了持有5年、10年的情況,不過接下來討論20年的情況。
在1950到2013年,持有股票長達20年,則不管是從什麼時候持有到什麼時候,都是正報酬,報酬介於18%到6%之間,最差也有年化6%的報酬,算是相當不錯。而如果持有債券,則最好有12%,最差只有1%。至於股債各半的配置,最好有14%,最差則是5%。
在配置之後,報酬比單獨持有股票差,但是波動風險也比較低。平均來說,持有股票20年,可以得到年化11.1%的報酬,債券則只有6.1%,而股債各半的配置則是9%的年化報酬。
上面兩個圓餅圖比較的是兩個不同的資產配置在1994到2012年的表現,左側是傳統的三種資產,持有55%的S&P 500,15%的MSCI歐澳遠東成熟市場,以及30%的巴克萊綜合債券,這個組合可以獲得年化7.43%的報酬和10.80%的標準差(波動),而右側則是八種資產的配置,分別是市場中性避險8%、商品8%、REIT也8%、S&P 500持有22%、Russell 2000持有9%、MSCI歐澳遠東13%、MSCI新興市場4%和巴克萊綜合債券26%。這樣更多樣的組合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7.72%)和更低的波動(9.87%)。而各種資產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則在下面的柱狀圖。
最右下角的藍色,顯示的是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只有2.3%,甚至還無法打敗通膨的2.5%。所以如果長期持有上面任何一種資產配置,都能贏過很大部份的投資人。這部份可以看我之前對Dalbar研究報告的文章。
這邊則是現金帳戶的分析。在2006年,在銀行存10萬美元,可以拿到5,240美元的利息,但是2013年卻只有270美元的利息。
而下面的柱狀圖則是家庭資產中現金所佔的比例,在2009年三月份的時候,來到最高有大約22%左右,而現在則降到只有17%左右,顯示投資人已經不再像是金融海嘯那時什麼資產都大跌,所以寧願持有現金。
最後則是確定給付退休計畫(DB,Defined Benefit)和捐贈基金(Endowments)的情況,退休計畫持有27%的股票,9%的債券,20%的避險基金、16%的私募股權、17.7%的房地產,而捐贈基金則主要集中在48%的股票和38%的債券。
(全部結束)
前面幾部份分別討論的是美股、美國總經、固定收益、國際市場,最後這部份要討論的是資產配置,這邊的讀者應該有不少是採取被動投資或是以指數化投資工具做主動投資,因此這部份應該是相當重要的。
這張圖裡面的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指的是持有25%的S&P 500大型股,10%的Russell 2000小型股,15%的MSCI EAFE歐澳遠東成熟市場股市,5%的MSCI新興市場股市,25%的Barclays綜合債券、5%的Barclays1-3月短期債券、5%的市場中性指數、5%商品和5%的REIT。
過去十年,這些資產類別中,表現最好的是新興市場,累積報酬達197.7%,年化有11.5%,不過在2013年則是倒數第二名,只有-2.3%的報酬。而Russell 2000的美國小型股累積報酬也有138.3%,年化有9.1%,比S&P 500的累積104.3%,年化7.4%好上不少。一般認為有避險效果的市場中性指數,的確是有效果,只有一年墊底,只有一年報酬是負值(-0.8%),但是報酬在股市中並不算理想。另外,成熟市場的10年累積報酬有104.1%,跟S&P 500差不多,但是距離新興市場一大段距離,過去10年算是新興市場的黃金十年。
在房地產部份,REITs過去10年累積報酬有128.5%,年化報酬有8.6%,即使中間經歷過次貸危機,不過現在的表現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至於綜合債券,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為56%,年化為4.5%,跟股市差距不小,即使過去幾年債券市場相當熱絡,但看來債券的報酬還是偏低。那麼如果持有現金呢?過去10年持有現金也有17.1%的累積報酬,年化則大約是1.6%,而且這並不是表現最差的資產。
最差的資產其實是商品,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只有9%,年化之後甚至還不到1%,只有0.9%的年化報酬率。
如果按照這張圖所建議的資產配置,則過去10年的累積報酬為100.1%,年化之後為7.2%,剛好是72法則數字。持有這樣多樣分散的投資組合,過去10年的資產績效大約都在中間位置,贏過一些資產,也輸給一些資產,表現最好的年度可以上漲12.5%,表現最差則一年就下跌了24%。以2013年為例,S&P 500上漲了32.4%,而這個資產配置則只有14.9%的表現,這是資產配置的投資人要認清的一個現象:當某一個資產表現得特別好的時候,你的資產註定不會獲得相同的績效,因為你還持有其他表現比較差的資產。
那麼資產配置好處是什麼?以2008年為例,S&P 500下跌了37%,但是資產配置則只下跌24%。取得合理的報酬,承受適當的波動風險,不需要去預測什麼資產將來表現會比較好,如果猜錯可能賠更多,這就是資產配置的好處。
畢竟,有人在2013年初就先猜到Russell 2000會是表現最好的資產嗎?又,有人現在就能說出什麼資產在2014年會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這個矩陣比較了12種資產在過去10年的相關性以及年化波動性。這兩項資訊對於進行資產配置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先從最上面開始看,美國大型股(S&P 500指數),跟成熟市場股市相關性最高,達0.89,避險基金0.81也不低,新興市場股市和REITs則都是0.77,高收益債也有0.76,而商品則只有0.30。負相關的則有市政債的-0.11、綜合債券的-.026,以及美元指數的-0.46。其實,美元指數跟矩陣中的資產都是不相關或是負相關。
如果以股票為核心資產,那麼要另外配置一些比較不相關或是負相關的資產,首選應該是債券(綜合債券或市政債),不過從矩陣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元指數的負相關這麼明顯,如果不是長期持有的總報酬不理想,在降低波動的應用上倒是更理想的工具。
REITs、高收益債,其實都跟股市很高度正相關,並沒有太大的降低波動效果。至於商品,雖然跟其他資產大多接近不相關或正相關的關係,不過長期持有的總報酬也是不怎麼理想。
這12項資產中,波動性最大的是REITs,有26%,而新興市場居次,也有25%,商品排名第三,為21%。至於波動最低的,則是綜合債券以及市政債券的4%,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高收益債,波動程度有12%,甚至還高於避險基金,僅稍低於S&P 500。
這邊則是10種另類資產的年度報酬變化。以過去10年的報酬排名,分別有私募股權、業主有限合夥(MLPs)、不動產、不良債權避險基金(Distrsd.)、全球股市、相對價值避險基金(Rel. Val.)、避險基金綜合指數(HF Agg.)、併購套利避險基金(Mrgr. Arb.)、全球宏觀策略避險基金(Glb. Macro)以及市場中性避險基金(Eq. Mkt. Ntrl.)。其中六種都是避險基金,而大多現在也都找得到ETF了,像是:
- ProShares避險複製ETF〈HDG〉
- Mars Hill全球相對價值主動型ETF〈AGLS〉
- IQ併購套利ETF〈MNA〉
- IQ避險總體投資ETF〈MCRO〉
- Credit Suisse市場中性證券ETN〈CSMN〉
另外,私募股權也有ETF:PowerShares全球上市私募股權ETF〈PSP〉
最右邊的兩個欄位是這10種另類資產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與年化波動率,可以看得出來一個明顯的趨勢,年化報酬越高的,波動率也都很高,而年化報酬比較低的,波動率也相對比較低。年化報酬最高的是私募股權,達15.1%,如果跟本文第一張圖表相比,其實也還是表現最好的一種資產,不過跟全球股市的波動程度相比(16%),私募股權的波動反而是比較低的(10.4%)。另外,常春藤的校產基金也持有很多私募股權,這在《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一書中也有討論。只是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好的私募股權投資管道很有限。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業主有限合夥(MLPs),現在已經有超過10檔ETF可以用來投資MLP了,這是一種高殖利率,性質比較接近固定收益商品的投資工具,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看一下之前的介紹。MLP年化報酬也有15%,其實不輸私募股權,但是波動性很高,達18.2%,僅落後給房地產的25.4%。而房地產這麼高的波動,卻只有8.5的年化報酬,雖然也不差,排名第三,但是投資人要承受的資產波動想必非常煎熬。
那麼,在避險基金部份呢?以綜合指數來看,年化報酬有5.8%,落後給全球股市的7.3%,所以避險基金的報酬並沒有特別好,不過波動情況倒是平穩許多,只有7.9%,而全球股市則有16%。避險基金的細分類中,只有不良債權類別表現比較好,有7.7%的年化報酬,可惜目前沒有這類的ETF。而其餘幾類避險基金,波動性很低,但是報酬也很低。
這張圖則是基金流向,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訊息。從2007年開始,美國的國內股票型基金資金是每年都在淨流出,而且在2009年以後並沒有縮減規模,反而流出情況越來越大,從2009年流出290億美元,成長到2012年流出1,560億美元,直到2013年才開始轉為淨流入,但規模也不大,只有150億美元。那麼,錢都跑到哪裡去了呢?國際股市和債券。其中債券部份前幾年都有兩三千億美元左右的淨流入,但是2013年則淨流出130億美元(19-32),但是還沒有明顯轉向,市場期待的是資金從債市流出,流進股市的Great Rotation,2014年很有可能看得到。
不過在國際股市部份,2013年的資金淨流入卻反而相當明顯,高達910億美元。此外混和型基金也吸收了590億美元的資金,過去幾年來持續成長,顯示投資人想要棄債轉股,卻又有疑慮,所以就透過混和型基金讓經理人來幫自己決定股債配置。而唯一資金流出明顯的,是貨幣型基金,流出了680億美元。
左下角則是股票型和債券型基金與ETFs過去幾年的累積資金流向,債券基金從2007年開始到2013年11月已經累積了13,460億美元,相當龐大的規模,平均每年有將近200億美元左右,不過在2013年開始下降了。而股票型基金則只有累積了4,980億美元,但是在2013年,資金流入的情況相當明顯。
右下角則是每個月資金流進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差額,2009年以來都是流進債券型基金比較多,直到2013年才轉向。2013年11月,股票型基金流進資金比債券型基金多了410億美元。
上面的圖示S&P 500在各時期的報酬,藍色是股利報酬,灰色是資本增值的報酬,在1980年以前,S&P 500的股利報酬大約都還有平均年化4%以上的表現,但是在1990s到2000s這20年間,只剩下2%左右而已。至於資本增值的部份,變動就很大了,1930s是年化-5.3%,但是在1990s則是15.3%。所以生長在什麼樣的年代,投資股市的報酬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在1980s到1990s投資的人,可以拿到年化14%左右的績效,但是如果是在1930s到1940s投資的人,卻只能獲得「資本減值」:投資一定有風險。
左下角的柱狀圖是各國股市的殖利率,藍色菱形則是該國10年公債的殖利率,美國1.9%和日本1.7%都算是很低的,而澳洲的4.2%和英國的3.5%則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全球平均則是2.4%。右下角則是各國REIT的殖利率,日本3.3%、英國3.4%和美國4.1%都是比較低的市場,而比較高的則有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和法國,約在5.8%左右,全球平均則是4.4%。以殖利率來看,房地產市場比股市更高。
在商品部份,過去10年中表現最好的是貴重金屬,有130%的報酬,而工業金屬次之,有大約60%的報酬,剩下的三種商品則都是負報酬,包含榖物、牲畜和能源,尤其是能源商品,在金融海嘯之後,就一直維持在很低迷的狀態。
右上角是黃金的價格,咖啡色走勢為通膨校正,可以看到1980年那次金價只有800左右,但是通膨校正後比起這次金價1900還要高。不過金價已經從高點跌到1200左右了,如果跟上次回跌的情況類似的話,應該會跌到800左右。
右下角則是商品指數的年報酬(橘色)與CPI年增率(灰色)比較,兩者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不過可以看到商品的長期報酬幾乎接近零,而如果考慮到通膨的話,甚至還無法抗通膨。
這邊比較持有的期間和報酬率的分佈,綠色的是持有股票,藍色為持有債券,而灰色則是股債各半的配置。如果持有一年,則股票可能的報酬範圍在51%到-37%之間,波動相當大,債券則是43%到-8%,比起股票來說,上漲的幅度稍小,但是下跌的幅度就小很多了。圖中也比較了持有5年、10年的情況,不過接下來討論20年的情況。
在1950到2013年,持有股票長達20年,則不管是從什麼時候持有到什麼時候,都是正報酬,報酬介於18%到6%之間,最差也有年化6%的報酬,算是相當不錯。而如果持有債券,則最好有12%,最差只有1%。至於股債各半的配置,最好有14%,最差則是5%。
在配置之後,報酬比單獨持有股票差,但是波動風險也比較低。平均來說,持有股票20年,可以得到年化11.1%的報酬,債券則只有6.1%,而股債各半的配置則是9%的年化報酬。
上面兩個圓餅圖比較的是兩個不同的資產配置在1994到2012年的表現,左側是傳統的三種資產,持有55%的S&P 500,15%的MSCI歐澳遠東成熟市場,以及30%的巴克萊綜合債券,這個組合可以獲得年化7.43%的報酬和10.80%的標準差(波動),而右側則是八種資產的配置,分別是市場中性避險8%、商品8%、REIT也8%、S&P 500持有22%、Russell 2000持有9%、MSCI歐澳遠東13%、MSCI新興市場4%和巴克萊綜合債券26%。這樣更多樣的組合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7.72%)和更低的波動(9.87%)。而各種資產過去20年的年化報酬則在下面的柱狀圖。
最右下角的藍色,顯示的是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只有2.3%,甚至還無法打敗通膨的2.5%。所以如果長期持有上面任何一種資產配置,都能贏過很大部份的投資人。這部份可以看我之前對Dalbar研究報告的文章。
這邊則是現金帳戶的分析。在2006年,在銀行存10萬美元,可以拿到5,240美元的利息,但是2013年卻只有270美元的利息。
而下面的柱狀圖則是家庭資產中現金所佔的比例,在2009年三月份的時候,來到最高有大約22%左右,而現在則降到只有17%左右,顯示投資人已經不再像是金融海嘯那時什麼資產都大跌,所以寧願持有現金。
最後則是確定給付退休計畫(DB,Defined Benefit)和捐贈基金(Endowments)的情況,退休計畫持有27%的股票,9%的債券,20%的避險基金、16%的私募股權、17.7%的房地產,而捐贈基金則主要集中在48%的股票和38%的債券。
(全部結束)
標籤:
Asset Allocation
2014年1月14日
J.P.Morgan 2014第一季市場報告-Part 4 國際市場
接續Part 3。
2013年全球的股市表現其實都不差,尤其成熟市場表現遠勝新興市場。以美元計價的話,美股在2013年上漲了32.4%,歐澳遠東成熟市場也有23.3%,而英國以外的歐洲更有28.7%,如果只看股市表現的話,很難再說歐洲還沒脫離之前的債務危機了。而相較之下,日本除外的太平洋以及新興市場,表現就很弱了,金磚四國分別是中國漲了4%,印度跌了3.8%,巴西跌最多,15.8%,而俄羅斯小漲了1.4%。
有意思的是,之前我最看好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和德國,而在2013年,這兩個國家的績效都剛好是32.4%。
那麼,各國的股市報酬來自哪裡呢?股利都佔很小一塊,而英國和新興市場的盈餘甚至還是負的,盈餘表現最好的是日本。而即使表現最好的美國,盈餘佔股市報酬的比例也不大,這個在Part 1已經提過了。
經過金融海嘯之後,先是新興市場大漲,去年輪到了成熟市場大漲,那麼各國距離2007年高點還有多遠呢?結果只有美股創新高,而且距離2007年的高點又多漲了快要10%,其餘國家則還有努力的空間,尤其加計匯率的貶值的話還要上漲一大段才能回到前高。
歐澳遠東指數,現在的本益比相對來說並不高,只有13.3倍,價格在956點,距離2007年七月的高點1212還有27%的空間,如果是跟2000年三月的高點相比的話,從本益比與股息殖利率兩個指標來推算,則還有一倍左右的上漲空間。
至於全球的GDP成長率,最高的還是中國,其次是印度,灰色代表過去四季,淺藍色代表未來四季的預測,其中中國、印度都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南韓在未來一年預期會有不錯的經濟成長表現,比去年好很多,南非和墨西哥也都越來越看好。而金磚四國的巴西和俄羅斯,成長率則相對來說低很多,在預期中將不再高成長,取而代之的會是南非、墨西哥,這也是為什麼會提出薄荷四國(MINT):墨西哥、印度、奈及利亞、土耳其。
至於在成熟市場,數據上當然不如新興市場亮眼,不過並不是GDP成長率高就會有好的報酬,重要的是看經濟成長的趨勢以及是否優於預期。在未來四季,成熟市場的GDP還是逐步向上的,尤其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其實都值得留意,而日本則比較悲觀,只會好到2014年第一季,後面兩季的成長率就會大幅下降。
過去兩年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表現,綠色代表高於50的樂觀,紅色代表低於50的悲觀。全球去年大多在50以上,而且逐步向上,其中美國、加拿大、英國都表現不錯,尤其是英國的的PMI高達57.3,成熟市場中唯一比較悲觀的只有法國。
而新興市場則是台灣表現最好,墨西哥其次,其餘國家則都在50上下,不好也不壞,也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趨勢。就這樣看來,2014年度還是成熟國家主宰市場。
在新興市場,出口是不少國家經濟主要的命脈,以金磚四國來看,其實俄羅斯最依靠出口,佔GDP總值的25.8%,中國也差不多,有24.9%,至於印度和巴西就比較低一點了,分別是16.1%和10.8%。至於出口到哪裡去呢?俄羅斯主要是出口到歐洲(能源),而中國則比較多元一點,但還是以美國和歐洲市場為主。
那麼成熟市場呢?德國算是最依賴出口的成熟市場,佔GDP總值達33.5%,甚至高於俄羅斯和中國,而義大利也有24.3%,法國有21.3%,英國有17.4%,不過這些歐洲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也都還是在歐洲。以這些資料來看,金磚四國的消費力或許已經不輸給美國了,而消費能力最強的反而是歐洲。
右側的圖表則是顯示新興市場對於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成熟市場的敏感度,泰國、台灣和新加坡算是最敏感的三個新興市場,而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其次是美國,最後才是日本。以我們台灣自己為例,歐洲的GDP成長1%,台灣的GDP就會跟著成長0.6%,而美國成長1%,台灣也能成長0.5%左右,而日本成長1%,帶給台灣的影響則大約只有0.1%。
左側圖表的橫軸是都市化的比例,資料日期在1961到2012年,美國在一開始的都市化程度就跟現在沒有差太多了,而南韓逐漸成長到現在,也跟美國差不多了,不過都市化程度最高的是日本,達90%以上。而中國則正在迎頭趕上,現在大約是50%,距離美國已經超過80%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印度就更低了,只有30%。
而在縱軸人均GDP,美國高於日本,但都屬於相當富有的國家,南韓其實距離日本還有很遠一段距離,而中國也還距離南韓相當遙遠,而印度距離中國也又是另一個階層。
至於全球的消費能力,新興市場在2007年左右已經超越美國,並且權重不斷上升,目前已經接近40%,而美國消費佔全球的比重則持續下降,現在只剩25%左右而已。
左側表格的上半部是成熟市場,人均GDP都在三萬美元以上,以美國的52,839最高,德國居次,義大利墊底,只有33,909美元。下半部則是新興市場,最高的是南韓的23,838,其實跟台灣差不多,而巴西、墨西哥和俄羅斯也都有超過一萬美元以上了,中國現在還只有6,569美元,所以真的有錢起來的還是很少數人,至於印度就更低了,只有1,414美元而已。
右側的兩個圖表,則是公開發行公司的價值佔GDP的百分比以及私募股權投資佔GDP的百分比,英國都是最高的,美國則都是第二高。以美國為例,公開發行公司的價值佔GDP的比例有141%,而私募股權投資佔GDP有0.85%,所以公開上市還是投資的主流。有意思的是中國各種經濟指標都顯示比起印度有更高度的發展,但是因為管制的關係,所以在公開發行公司佔GDP的比例,卻只有22%而已,反而落後給印度的49%一大段距離。
資金流入會對該國的匯率有什麼影響呢?這張圖表的橫軸是資金進出金額佔GDP的比例,右側為正值,左側為負值,縱軸則是匯率的績效,正值為升值,負值為貶值。右上角三個國家:匈牙利、中國、南韓,是資金流進,匯率升值,左下角則是資金流出、匯率貶值的國家,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這五個國家也就是華爾街所說的脆弱五國(BIITS)。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台灣和新加坡的資金流入量都很大,將近20%,但是卻沒有造成匯率升值,反而小幅貶值,這應該是明顯的匯率控制證據。
這個圖表的橫軸為負債佔GDP的比例,中心點為100%,縱軸則是GDP成長率,中心點為0%。此外,圓圈的大小表是的是該國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代表借貸成本,而紫色代表新興市場,灰色代表成熟市場。
以趨勢來看,可以看出負債越多的國家,經濟成長就越慢,而成熟市場偏向分佈於右下角,也就是負債多、成長慢(甚至在右下象限的歐洲PIG三國經濟成長都是負值),新興市場則是分佈於負債少、成長快的左上角。不過有趣的是,新興市場雖然負債少、成長快,但是借貸成本卻比成熟市場高。
左上角為美國、日本與歐盟三大央行的資產佔名目GDP的比例,其中日本和美國一樣都是在金融海嘯以來就不斷上升,尤其是日本,並不是在安倍晉三上台之後才有大幅度增加。不過美國已經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額度了,這個上升的趨勢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開始反轉。值得留意的是歐洲央行,在歐債危機之後,資產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了不少,而且其實這段期間歐洲的GDP還在負成長,這其實對歐洲來說是個好現象。
右上角則是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實際政策利率,新興市場的實際政策利率不斷下降,這應該是降息加上CPI上升的雙重效應。而成熟市場則已經處於負利率狀態長達四年以上了,不過情況有逐漸好轉的趨勢。
下面的圖則是各國目標政策利率、通膨年增率和實際政策利率的情況,左側是成熟市場,右側是新興市場。在成熟市場的部份,幾乎都處於負利率,尤其香港最為嚴重。而新興市場則是印度最嚴重,目標利率有7.5%,但是通膨年增率卻高達10%,也就是負利率達2.5%左右。而相反的則是巴西,目標利率有10%,通膨年增率則是6%左右,所以實際利率約4%,是新興市場中最高的。
左上角的圖表在顯示歐洲的失業率,美國在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往下降了,不過歐洲後來又發生了債務危機,所以失業率再度上升,現在還維持在12%的位置,也是1970年以來最高紀錄。左下角則是通膨情況,在歐債危機之後通膨數據就不斷下降,CPI年增率只有0.9%,核心CPI年增率也只有1.1%,如果繼續降下去,都快要變成通縮了。
右側圖則是財政拖累的情況,分為兩個時期:2010-2013和2013-2016。在2010-2013,歐元區的財政拖累佔GDP3%,不過預計2013-2016將會降到1%,而希臘則會從7%降到3%,德國也會從4%降到1%,這兩個國家的情況好轉比較明顯,其他國家則好轉的情況有限,甚至義大利將來的財政拖累還會從1%上升到2%。
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90年代末期歐元發行之後,各國的借貸成本(10年公債殖利率)就趨於一致,大約在3-5%左右,一直到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才又各走自己的路,其中德國算是最佔便宜的,目前的借貸成本只有1.94%,而希臘在歐債危機爆發時曾經高到30%以上,現在也好轉許多,但也還在8.26%,次差的則是葡萄牙,現在是6%,其餘PIIGS成員則大約在3.44-4.18%左右。
接下來看看日本。日本政府公債,有13%由日本央行持有,79%由日本國內持有,只有8%是外國所持有,名目10年公債殖利率長期維持在1%左右,但是CPI年增率則長期維持在0%左右。
右上角則是日圓走勢和日股走勢的比較,從走勢的圖來看,相關性很高,當日圓貶值,日股就上漲,日圓升值,日股就跌。右下角則是日本政府的財政平衡,過去三年大約都維持在GDP的-8%到-10%,上次正值已經是9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而IMF則預估未來幾年赤字應該會逐漸減少,但也還很難看到正值。
中國呢?從2010年開始,雖然是在全球開始擺脫金融海嘯的時候,不過卻也是中國成長開始減緩的開始。有意思的是,其實淨出口對中國的GDP來說並不太重要,甚至在2009年是-3.5%的拖累,近兩年也都是負值,代表中國其實進口比出口還要大量。而對GDP主要的影響因素其實是消費和投資,消費情況還算穩定,但是投資則是逐年減少,這是比較大的警訊,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現象,但是出口看來不太可能再上升了,而投資則勢必會不斷下降,消費卻又很難完全承擔投資與出口兩者所減少的成長,所以未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大概就是從7%緩慢降到5%左右。
右側的圖則可以看得出來,過去10年,中國的GDP高速成長,其實也被通膨侵蝕掉了很大一塊(紫色),而曲線所代表的信貸餘額,在2004到2008這幾年的走勢跟GDP很接近,但是在金融海嘯飆高之後,兩者的相關性就消失了。2013年,信貸餘額有下降的情況。
左上角為全球30個國家的股市相關性,在2011年歐債危機之後到達最高點,之後就不斷下降,從0.7左右下降到現在的0.42,但是在過去20年中也只算中等而已,1994到1997那段期間,曾經低到只有0.2左右。
左下角則是新興市場佔MSCI全球指數的比重,柱狀圖為盈餘,紫色菱形為市值。2013年,新興市場佔MSCI全球指數的市值比重下降了不少,從13%下跌到11%,而盈餘則是連續五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大多維持在14%左右。市值的減少或許可以說是熱錢從新興市場撤出所導致,不過盈餘在全世界的比重沒有增加,卻是讓投資人想看好也很難。
右上角是MSCI全球指數的權重分佈,美國佔了48%最高,歐洲則佔了24%次之,新興市場如同剛剛提過的,只佔11%,日本佔8%都快跟新興市場差不多了。右下角則是全球GDP的權重分佈,新興市場已經過半數,達到51%了,美國則只有19%,歐洲也一樣19%。由此看來,股市市值和GDP很明顯並不相稱。
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中國佔了19%,南韓佔了16%,巴西有12%,而歐洲新興國家則只佔了10%。以類股來看,則金融股佔了27%,商品類股佔了21%,消費類股佔了17%,科技類股佔16%。
而在六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中,每個國家的類股權重都有自己的特點,像是巴西的商品類股和金融類股都將近30%,而俄羅斯光是商品類股就佔了63%,其中大多數都是能源相關產業,中國則特別著重在金類股,有38%,墨西哥則是消費類股34%最重要,而南韓則是有37%的科技類股。所以俄羅斯最大的風險就是能源商品的崩盤,而中國最大的風險則是自己發生金融危機。在類股的分佈上,最為平均的只有印度。
在成熟市場的投資價值評估上,各國距離長期平均差距並不遠,也就是股價都算合理。不過如果以實際數據來相比,則目前德、英、法三個歐洲主要國家還是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本益比只有12.5倍左右,股價淨值比也只有1.7左右,都低於全球股市,而股息殖利率則有3%左右,也算是很不錯的,成熟市場中大概只有落後給澳洲高達4.5%的股息殖利率。
而美國、瑞士、日本的股市則是偏貴的,尤其美國的本益比15.4倍、股價淨值比2.7都是成熟市場中最高,而股息殖利率只有1.9%也只比日本的1.7%高一點。不過如果跟過去10年的平均相比,則目前的美股稍貴,但還不至於是貴得太誇張。
這種圖應該怎麼看呢?其實就看淺藍色的菱形,位置在咖啡色平均值的上面,越高就表示跟過去平均相比,該國股市已經偏貴了,而如果在平均值下面,則越低表示該國股市越便宜。
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價值評估上,目前屬於相對便宜的股市有俄羅斯、中國,而昂貴的市場則有南韓、南非和墨西哥。以昂貴的墨西哥為例,本益比高達17.8倍,股價淨值比也有2.8,但是便宜的俄羅斯,本益比則只有4.8,股價淨值比更是低於1.0,只有0.7。
而大家應該都很關注台灣和南韓的比較。在這邊的資料中(與證交所的資料不同),台灣本益比14.2倍,比南韓的8.6倍高了不少,股價淨值比台灣是1.8,南韓則是1.1,因此看起來南韓股市要比台股便宜。
不過這其實是市場的特性,而不是現況的貴或便宜。如果跟過去10年的平均來比,則台股現在處於合理價格,並不算貴,也不算便宜,而南韓跟歷史平均相比,現在反而是稍嫌昂貴的股市。所以在衡量的時候,不要只看數字,因為數字所顯現的可能不是該國股市的真正價值,而是市場的特性。
2013年全球的股市表現其實都不差,尤其成熟市場表現遠勝新興市場。以美元計價的話,美股在2013年上漲了32.4%,歐澳遠東成熟市場也有23.3%,而英國以外的歐洲更有28.7%,如果只看股市表現的話,很難再說歐洲還沒脫離之前的債務危機了。而相較之下,日本除外的太平洋以及新興市場,表現就很弱了,金磚四國分別是中國漲了4%,印度跌了3.8%,巴西跌最多,15.8%,而俄羅斯小漲了1.4%。
有意思的是,之前我最看好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和德國,而在2013年,這兩個國家的績效都剛好是32.4%。
那麼,各國的股市報酬來自哪裡呢?股利都佔很小一塊,而英國和新興市場的盈餘甚至還是負的,盈餘表現最好的是日本。而即使表現最好的美國,盈餘佔股市報酬的比例也不大,這個在Part 1已經提過了。
經過金融海嘯之後,先是新興市場大漲,去年輪到了成熟市場大漲,那麼各國距離2007年高點還有多遠呢?結果只有美股創新高,而且距離2007年的高點又多漲了快要10%,其餘國家則還有努力的空間,尤其加計匯率的貶值的話還要上漲一大段才能回到前高。
歐澳遠東指數,現在的本益比相對來說並不高,只有13.3倍,價格在956點,距離2007年七月的高點1212還有27%的空間,如果是跟2000年三月的高點相比的話,從本益比與股息殖利率兩個指標來推算,則還有一倍左右的上漲空間。
至於全球的GDP成長率,最高的還是中國,其次是印度,灰色代表過去四季,淺藍色代表未來四季的預測,其中中國、印度都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南韓在未來一年預期會有不錯的經濟成長表現,比去年好很多,南非和墨西哥也都越來越看好。而金磚四國的巴西和俄羅斯,成長率則相對來說低很多,在預期中將不再高成長,取而代之的會是南非、墨西哥,這也是為什麼會提出薄荷四國(MINT):墨西哥、印度、奈及利亞、土耳其。
至於在成熟市場,數據上當然不如新興市場亮眼,不過並不是GDP成長率高就會有好的報酬,重要的是看經濟成長的趨勢以及是否優於預期。在未來四季,成熟市場的GDP還是逐步向上的,尤其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其實都值得留意,而日本則比較悲觀,只會好到2014年第一季,後面兩季的成長率就會大幅下降。
過去兩年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表現,綠色代表高於50的樂觀,紅色代表低於50的悲觀。全球去年大多在50以上,而且逐步向上,其中美國、加拿大、英國都表現不錯,尤其是英國的的PMI高達57.3,成熟市場中唯一比較悲觀的只有法國。
而新興市場則是台灣表現最好,墨西哥其次,其餘國家則都在50上下,不好也不壞,也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趨勢。就這樣看來,2014年度還是成熟國家主宰市場。
在新興市場,出口是不少國家經濟主要的命脈,以金磚四國來看,其實俄羅斯最依靠出口,佔GDP總值的25.8%,中國也差不多,有24.9%,至於印度和巴西就比較低一點了,分別是16.1%和10.8%。至於出口到哪裡去呢?俄羅斯主要是出口到歐洲(能源),而中國則比較多元一點,但還是以美國和歐洲市場為主。
那麼成熟市場呢?德國算是最依賴出口的成熟市場,佔GDP總值達33.5%,甚至高於俄羅斯和中國,而義大利也有24.3%,法國有21.3%,英國有17.4%,不過這些歐洲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也都還是在歐洲。以這些資料來看,金磚四國的消費力或許已經不輸給美國了,而消費能力最強的反而是歐洲。
右側的圖表則是顯示新興市場對於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成熟市場的敏感度,泰國、台灣和新加坡算是最敏感的三個新興市場,而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其次是美國,最後才是日本。以我們台灣自己為例,歐洲的GDP成長1%,台灣的GDP就會跟著成長0.6%,而美國成長1%,台灣也能成長0.5%左右,而日本成長1%,帶給台灣的影響則大約只有0.1%。
左側圖表的橫軸是都市化的比例,資料日期在1961到2012年,美國在一開始的都市化程度就跟現在沒有差太多了,而南韓逐漸成長到現在,也跟美國差不多了,不過都市化程度最高的是日本,達90%以上。而中國則正在迎頭趕上,現在大約是50%,距離美國已經超過80%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印度就更低了,只有30%。
而在縱軸人均GDP,美國高於日本,但都屬於相當富有的國家,南韓其實距離日本還有很遠一段距離,而中國也還距離南韓相當遙遠,而印度距離中國也又是另一個階層。
至於全球的消費能力,新興市場在2007年左右已經超越美國,並且權重不斷上升,目前已經接近40%,而美國消費佔全球的比重則持續下降,現在只剩25%左右而已。
左側表格的上半部是成熟市場,人均GDP都在三萬美元以上,以美國的52,839最高,德國居次,義大利墊底,只有33,909美元。下半部則是新興市場,最高的是南韓的23,838,其實跟台灣差不多,而巴西、墨西哥和俄羅斯也都有超過一萬美元以上了,中國現在還只有6,569美元,所以真的有錢起來的還是很少數人,至於印度就更低了,只有1,414美元而已。
右側的兩個圖表,則是公開發行公司的價值佔GDP的百分比以及私募股權投資佔GDP的百分比,英國都是最高的,美國則都是第二高。以美國為例,公開發行公司的價值佔GDP的比例有141%,而私募股權投資佔GDP有0.85%,所以公開上市還是投資的主流。有意思的是中國各種經濟指標都顯示比起印度有更高度的發展,但是因為管制的關係,所以在公開發行公司佔GDP的比例,卻只有22%而已,反而落後給印度的49%一大段距離。
資金流入會對該國的匯率有什麼影響呢?這張圖表的橫軸是資金進出金額佔GDP的比例,右側為正值,左側為負值,縱軸則是匯率的績效,正值為升值,負值為貶值。右上角三個國家:匈牙利、中國、南韓,是資金流進,匯率升值,左下角則是資金流出、匯率貶值的國家,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這五個國家也就是華爾街所說的脆弱五國(BIITS)。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台灣和新加坡的資金流入量都很大,將近20%,但是卻沒有造成匯率升值,反而小幅貶值,這應該是明顯的匯率控制證據。
這個圖表的橫軸為負債佔GDP的比例,中心點為100%,縱軸則是GDP成長率,中心點為0%。此外,圓圈的大小表是的是該國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代表借貸成本,而紫色代表新興市場,灰色代表成熟市場。
以趨勢來看,可以看出負債越多的國家,經濟成長就越慢,而成熟市場偏向分佈於右下角,也就是負債多、成長慢(甚至在右下象限的歐洲PIG三國經濟成長都是負值),新興市場則是分佈於負債少、成長快的左上角。不過有趣的是,新興市場雖然負債少、成長快,但是借貸成本卻比成熟市場高。
左上角為美國、日本與歐盟三大央行的資產佔名目GDP的比例,其中日本和美國一樣都是在金融海嘯以來就不斷上升,尤其是日本,並不是在安倍晉三上台之後才有大幅度增加。不過美國已經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額度了,這個上升的趨勢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開始反轉。值得留意的是歐洲央行,在歐債危機之後,資產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了不少,而且其實這段期間歐洲的GDP還在負成長,這其實對歐洲來說是個好現象。
右上角則是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實際政策利率,新興市場的實際政策利率不斷下降,這應該是降息加上CPI上升的雙重效應。而成熟市場則已經處於負利率狀態長達四年以上了,不過情況有逐漸好轉的趨勢。
下面的圖則是各國目標政策利率、通膨年增率和實際政策利率的情況,左側是成熟市場,右側是新興市場。在成熟市場的部份,幾乎都處於負利率,尤其香港最為嚴重。而新興市場則是印度最嚴重,目標利率有7.5%,但是通膨年增率卻高達10%,也就是負利率達2.5%左右。而相反的則是巴西,目標利率有10%,通膨年增率則是6%左右,所以實際利率約4%,是新興市場中最高的。
左上角的圖表在顯示歐洲的失業率,美國在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往下降了,不過歐洲後來又發生了債務危機,所以失業率再度上升,現在還維持在12%的位置,也是1970年以來最高紀錄。左下角則是通膨情況,在歐債危機之後通膨數據就不斷下降,CPI年增率只有0.9%,核心CPI年增率也只有1.1%,如果繼續降下去,都快要變成通縮了。
右側圖則是財政拖累的情況,分為兩個時期:2010-2013和2013-2016。在2010-2013,歐元區的財政拖累佔GDP3%,不過預計2013-2016將會降到1%,而希臘則會從7%降到3%,德國也會從4%降到1%,這兩個國家的情況好轉比較明顯,其他國家則好轉的情況有限,甚至義大利將來的財政拖累還會從1%上升到2%。
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90年代末期歐元發行之後,各國的借貸成本(10年公債殖利率)就趨於一致,大約在3-5%左右,一直到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才又各走自己的路,其中德國算是最佔便宜的,目前的借貸成本只有1.94%,而希臘在歐債危機爆發時曾經高到30%以上,現在也好轉許多,但也還在8.26%,次差的則是葡萄牙,現在是6%,其餘PIIGS成員則大約在3.44-4.18%左右。
接下來看看日本。日本政府公債,有13%由日本央行持有,79%由日本國內持有,只有8%是外國所持有,名目10年公債殖利率長期維持在1%左右,但是CPI年增率則長期維持在0%左右。
右上角則是日圓走勢和日股走勢的比較,從走勢的圖來看,相關性很高,當日圓貶值,日股就上漲,日圓升值,日股就跌。右下角則是日本政府的財政平衡,過去三年大約都維持在GDP的-8%到-10%,上次正值已經是9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而IMF則預估未來幾年赤字應該會逐漸減少,但也還很難看到正值。
中國呢?從2010年開始,雖然是在全球開始擺脫金融海嘯的時候,不過卻也是中國成長開始減緩的開始。有意思的是,其實淨出口對中國的GDP來說並不太重要,甚至在2009年是-3.5%的拖累,近兩年也都是負值,代表中國其實進口比出口還要大量。而對GDP主要的影響因素其實是消費和投資,消費情況還算穩定,但是投資則是逐年減少,這是比較大的警訊,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現象,但是出口看來不太可能再上升了,而投資則勢必會不斷下降,消費卻又很難完全承擔投資與出口兩者所減少的成長,所以未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大概就是從7%緩慢降到5%左右。
右側的圖則可以看得出來,過去10年,中國的GDP高速成長,其實也被通膨侵蝕掉了很大一塊(紫色),而曲線所代表的信貸餘額,在2004到2008這幾年的走勢跟GDP很接近,但是在金融海嘯飆高之後,兩者的相關性就消失了。2013年,信貸餘額有下降的情況。
左上角為全球30個國家的股市相關性,在2011年歐債危機之後到達最高點,之後就不斷下降,從0.7左右下降到現在的0.42,但是在過去20年中也只算中等而已,1994到1997那段期間,曾經低到只有0.2左右。
左下角則是新興市場佔MSCI全球指數的比重,柱狀圖為盈餘,紫色菱形為市值。2013年,新興市場佔MSCI全球指數的市值比重下降了不少,從13%下跌到11%,而盈餘則是連續五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大多維持在14%左右。市值的減少或許可以說是熱錢從新興市場撤出所導致,不過盈餘在全世界的比重沒有增加,卻是讓投資人想看好也很難。
右上角是MSCI全球指數的權重分佈,美國佔了48%最高,歐洲則佔了24%次之,新興市場如同剛剛提過的,只佔11%,日本佔8%都快跟新興市場差不多了。右下角則是全球GDP的權重分佈,新興市場已經過半數,達到51%了,美國則只有19%,歐洲也一樣19%。由此看來,股市市值和GDP很明顯並不相稱。
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中國佔了19%,南韓佔了16%,巴西有12%,而歐洲新興國家則只佔了10%。以類股來看,則金融股佔了27%,商品類股佔了21%,消費類股佔了17%,科技類股佔16%。
而在六個比較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中,每個國家的類股權重都有自己的特點,像是巴西的商品類股和金融類股都將近30%,而俄羅斯光是商品類股就佔了63%,其中大多數都是能源相關產業,中國則特別著重在金類股,有38%,墨西哥則是消費類股34%最重要,而南韓則是有37%的科技類股。所以俄羅斯最大的風險就是能源商品的崩盤,而中國最大的風險則是自己發生金融危機。在類股的分佈上,最為平均的只有印度。
在成熟市場的投資價值評估上,各國距離長期平均差距並不遠,也就是股價都算合理。不過如果以實際數據來相比,則目前德、英、法三個歐洲主要國家還是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本益比只有12.5倍左右,股價淨值比也只有1.7左右,都低於全球股市,而股息殖利率則有3%左右,也算是很不錯的,成熟市場中大概只有落後給澳洲高達4.5%的股息殖利率。
而美國、瑞士、日本的股市則是偏貴的,尤其美國的本益比15.4倍、股價淨值比2.7都是成熟市場中最高,而股息殖利率只有1.9%也只比日本的1.7%高一點。不過如果跟過去10年的平均相比,則目前的美股稍貴,但還不至於是貴得太誇張。
這種圖應該怎麼看呢?其實就看淺藍色的菱形,位置在咖啡色平均值的上面,越高就表示跟過去平均相比,該國股市已經偏貴了,而如果在平均值下面,則越低表示該國股市越便宜。
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價值評估上,目前屬於相對便宜的股市有俄羅斯、中國,而昂貴的市場則有南韓、南非和墨西哥。以昂貴的墨西哥為例,本益比高達17.8倍,股價淨值比也有2.8,但是便宜的俄羅斯,本益比則只有4.8,股價淨值比更是低於1.0,只有0.7。
而大家應該都很關注台灣和南韓的比較。在這邊的資料中(與證交所的資料不同),台灣本益比14.2倍,比南韓的8.6倍高了不少,股價淨值比台灣是1.8,南韓則是1.1,因此看起來南韓股市要比台股便宜。
不過這其實是市場的特性,而不是現況的貴或便宜。如果跟過去10年的平均來比,則台股現在處於合理價格,並不算貴,也不算便宜,而南韓跟歷史平均相比,現在反而是稍嫌昂貴的股市。所以在衡量的時候,不要只看數字,因為數字所顯現的可能不是該國股市的真正價值,而是市場的特性。
2014年1月10日
J.P.Morgan 2014第一季市場報告-Part 3 固定收益
接續Part 2。
先看最右邊兩個欄位,過去10年,高收益債的累積報酬率是最高的,有128.6%,年化有8.6%,而新興市場債次高,有126.9%,年化為8.5%。而資產配置則是根據以下比例:抵押貸款債10%、公司債20%、市政債15%,新興市場債10%、高收益債10%、公債25%、抗通膨債10%,這樣的組合過去10年有72.3%的累積報酬,年化報酬則是5.6%,表現最好的年度是2009年,有15.3%,表現最差的年度就是2013年,為-2.0%。這樣的配置在過去10年的表現算是很不錯。
不過這樣的資產配置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可能比較難複製,比較有機會直接用ETF投資的應該是Barclays的綜合債券指數,過去10年累積報酬為56%,年化為4.5%。
在各種債券的年化報酬,除了剛剛提過表現最好的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依序為公司債的5.3%,抗通膨債的4.8%,市政債的4.6%、抵押貸款債的4.6%、公債則是最低,只有4.2%。
不過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的波動也很劇烈,在2008年,新興市場債下跌14.7%,高收益債下跌26.2%,而2009年新興市場債上漲34.2%,高收益債上漲58.2%。這兩類債券不但波動劇烈,而且跟股市相關性也很高,所以並不適合拿來當成資產配置降低風險的角色。
這邊可以看到10年公債的名目殖利率和實際殖利率,1958到2013的平均名目殖利率有6.36%,而扣除通膨的實際殖利率則只有2.53%。最高點發生在1981年9月30日,名目殖利率高達15.84%,之後就一路往下降,到2013年最後一天,只有3.04%。
如果以1981的最高點分為兩個階段,之前為升息階段,則1958-1981這幾年,債券的年化報酬為3%,S&P 500年化報酬為8.6%,但是通膨為5%,此時持有債券,購買力反而以每年2%的速度不斷減損,而持有股票的實際年化報酬約為3.5%。
1981-2012如果看成是降息階段,則債券的年化報酬為10.1%,S&P 500年化報酬則有11%,通膨則為3.1%,所以無論持有股票或債券報酬都是不錯的,年化之後的債券報酬率為6.8%,股票報酬率為7.7%。
現在不知道的是,接下來會不會又是長期的升息階段?如果是,那麼債券可能就不是理想的長期投資標的了。尤其大家可以看到,在1975年左右和1980年左右,灰色那條曲線所代表的實際殖利率有不少時間是處於負值,雖然名目殖利率不低,但是通膨更高。從圖形來看,在升息階段,名目殖利率和實際殖利率其實有負相關的關係,在降息階段則是正相關。
在2013年各年期公債的表現,兩年期公債的報酬為0.3%,五年期為-2.47%,10年期為-7.81%,抗通膨債券(10年期)為-8.61%,30年期為-15.03%。年期越長,跌得越兇。右邊有對應的表格,每1%的利率變化,會造成多大的價格衝擊,很值得參考。
至於其他類別的債券,則在表格的下半部。如果跟10年期公債做比較,可以看得出來有四類的債券是呈現負相關的,分別是高收益債、浮動利率債、可轉換債和資產擔保債,所以如果投資這四類債券的投資人,可能要特別留意這些債券的特性,跟一般從公債去瞭解的債券特性會有所不同。而抵押貸款債券跟10年公債的相關性則有0.82,並不低,甚至還高於抗通膨債的0.60與2年期公債的0.67。至於市政債和公司債,跟10年期公債則只有0.48的相關性。
另外,年期的地方也值得留意,綜合債券的平均年期為7.6年,抵押貸款債也有7.8年,而市政債和公司債則大約在10年左右,高收益債市6.6年,浮動利率債則為2.7年最短,資產擔保債3.4年。
以這些債券類別來看,去年是可轉換債券的表現最好,有23.9%,高收益債也不差,有7.44%,沒有受到市場預期量化寬鬆會退場的影響。
最後,來看一下殖利率的部份。綜合債券指數的平均殖利率為2.48%,而市政債、抵押貸款債和公司債則都跟10年期公債差不多,在3-3.26%左右。浮動利率債和可轉換債則都只有1%左右。殖利率最高的,還是高收益債的5.64%。
這個圖表揭露各種債券的總報酬來源,分別由三個部份所加總:公債基本利率報酬(A)、該債券跟公債利差的報酬(B)以及票面利率報酬(C)。公債沒有(B),所以就是(A)+(C),以10年期公債來看,就是-9.9%加上2.1%,總報酬為-7.8%。
其餘非公債的債券則多了(B),以高收益債券為例,分別是-9.3%、9.4%、7.3%,前兩者幾乎抵銷,所以總報酬主要都來自票面利率報酬,為7.4%。
公債基本利率報酬跟該類債券的年期有關,而利差報酬則跟殖利率有關,這兩部份可以參考前一張圖表(31)的資料。至於票面利率報酬,則跟年期以及信用風險有關,同樣10年期,市政債就比公債高一倍以上。
在貨幣供給的部份,可以很清楚看到在2007年之前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都很穩定,但是金融海嘯發生後就有了劇烈的變化。在左上角的圖表中,美國公債和機構抵押貸款債券的資產隨著量化寬鬆,持續增加,原本還在一兆美元以下,現在已經累積到四兆美元了。在創造資產的同時,負債總額也同等增加了(左下角),不過都算是超額準備金,這也使得過去很穩定在8倍以上的貨幣乘數,在數次的量化寬鬆之後,現在只剩下3倍(右上角)。至於聯邦基金利率,則還是維持在0-0.25%,不過預期將會升息到4.0%。
左上角是核准抵押貸款的信用積分FICO走勢,FICO的範圍介於300-850之間,一般來說650以上算是信用良好,但是當流動性不足或是風險增加的時候,就會調高核准貸款的FICO分數,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在2006年左右只要690分左右就可以貸到款,但是金融海嘯發生之後,甚至要750分才能貸到款,而目前略為降低到737分,但也還不是很低的狀態。
右上角則是呆帳率,藍色是商業與工業貸款,灰色是消費者貸款,橘色是住宅抵押貸款,在金融海嘯之後都已經下降了,尤其前兩者甚至都降低到比金融海嘯之前更低的水準(這也可以推測高收益債,也就是那些非投資等級的公司債違約率不會太高,因為其實企業都還還得起錢)。而最主要的住宅抵押貸款呆帳率雖然已經從兩位數往下降,但是現在還有8.6%,距離次貸危機之前的2%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左下角是抵押貸款的放款金額,從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增加了77%,2013年第三季已經有1,840億美元,不過在2006年左右的高點則是將近4,000億美元,現在還距離很遠,這或許可以當成是一個判斷是否有過度放貸的指標。
右下角則是股票佔總資產的比重,平均值為7.6%,不過在1990年代後期就不曾低於平均值了,而2012年的數據則是11.1%,跟1934那時候的高點其實是差不多的,現在的數值是過去半世紀以來最高紀錄。
上圖的Defaults Rates為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已經降到0.7%了,正如前面所說的,其實企業都還得起錢。而槓桿貸款利差也降低到3.2%,高收益利差則是4.4%,這三個數據都已經低於平均許多,尤其是違約率。利差的縮小也有助於違約率的降低,在利差沒有再度擴大之前,違約的風險不至於擴大,不過兩者幾乎是同時反應就是了。
左下角的圖則是高收益債的違約回復率,意思是在違約之後,該公司經過清算或重整,可以還回多少金額,市場情況越差則違約回復率也就越難看,平均值是每一美元的回復率為40.7分錢,目前則大約有52分錢左右,可以取回一半也算是不錯了。
右下角的圖則是資金流向,從2009年開始,就有大量的資金流進高收益債和槓桿貸款的基金,2013年尤其特別多,達到706億美元,而且特別集中在槓桿貸款,高收益債反而少了,剩下不到100億美元。
10年期市政債的殖利率跟10年期公債變化趨勢很接近,不過都略高大約1-2%,尤其是2013年,市政債的殖利率已經來到5%左右了。而州或地方政府的債務佔總支出的比例其實並不低,在2013年第三季有9%,是2000年那時候低點的兩倍多,而在金融海嘯後,大約都維持在8-9%左右,還沒有回到相對低點。2013年,市政債的總發行量大約是3,000億美元。
全球的固定收益市場,美國有35兆美元,其他成熟市場有50兆美元,而新興市場則只有6兆美元,所佔的權重分別是42.1%、54.2%和3.7%。在殖利率的部份,成熟市場大約都在2-3%左右,而新興市場大約都在5%以上。
至於2013年的表現,義大利、西班牙兩國已經脫離歐債危機,所以分別有11.56%和15.52%的表現,而日本和澳洲的表現則不理想,分別下跌了15.87%和7.99%,匯率應該也佔了一部分功勞。至於新興市場,無論是美元計價或當地幣別計價,都是下跌了4%以上。
新興市場債券的部份。左上角的圖表,在政府債券部份,亞洲佔18%,歐洲佔34%,拉丁美洲佔36%,中東和非洲佔12%,公司債券部份,則亞洲佔多數,達41%,歐洲只佔16%,拉丁美洲佔28%,中東和非洲佔15%。至於這兩類債券的利差,過去政府債券的利差比較高,不過金融海嘯過後反而是比公司債券低了。而最新的數據兩者皆為3.3%。
左下角則顯示,新興市場債券的信用評等不斷改善,在2013年11月是BBB-的等級。而右下角則是資金流向,從2010年到2012年,每年都有至少150億美元以上的流入,但是2013年是過去10年資金首度流出新興市場債券,金額為22億美元。
先看最右邊兩個欄位,過去10年,高收益債的累積報酬率是最高的,有128.6%,年化有8.6%,而新興市場債次高,有126.9%,年化為8.5%。而資產配置則是根據以下比例:抵押貸款債10%、公司債20%、市政債15%,新興市場債10%、高收益債10%、公債25%、抗通膨債10%,這樣的組合過去10年有72.3%的累積報酬,年化報酬則是5.6%,表現最好的年度是2009年,有15.3%,表現最差的年度就是2013年,為-2.0%。這樣的配置在過去10年的表現算是很不錯。
不過這樣的資產配置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可能比較難複製,比較有機會直接用ETF投資的應該是Barclays的綜合債券指數,過去10年累積報酬為56%,年化為4.5%。
在各種債券的年化報酬,除了剛剛提過表現最好的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依序為公司債的5.3%,抗通膨債的4.8%,市政債的4.6%、抵押貸款債的4.6%、公債則是最低,只有4.2%。
不過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的波動也很劇烈,在2008年,新興市場債下跌14.7%,高收益債下跌26.2%,而2009年新興市場債上漲34.2%,高收益債上漲58.2%。這兩類債券不但波動劇烈,而且跟股市相關性也很高,所以並不適合拿來當成資產配置降低風險的角色。
這邊可以看到10年公債的名目殖利率和實際殖利率,1958到2013的平均名目殖利率有6.36%,而扣除通膨的實際殖利率則只有2.53%。最高點發生在1981年9月30日,名目殖利率高達15.84%,之後就一路往下降,到2013年最後一天,只有3.04%。
如果以1981的最高點分為兩個階段,之前為升息階段,則1958-1981這幾年,債券的年化報酬為3%,S&P 500年化報酬為8.6%,但是通膨為5%,此時持有債券,購買力反而以每年2%的速度不斷減損,而持有股票的實際年化報酬約為3.5%。
1981-2012如果看成是降息階段,則債券的年化報酬為10.1%,S&P 500年化報酬則有11%,通膨則為3.1%,所以無論持有股票或債券報酬都是不錯的,年化之後的債券報酬率為6.8%,股票報酬率為7.7%。
現在不知道的是,接下來會不會又是長期的升息階段?如果是,那麼債券可能就不是理想的長期投資標的了。尤其大家可以看到,在1975年左右和1980年左右,灰色那條曲線所代表的實際殖利率有不少時間是處於負值,雖然名目殖利率不低,但是通膨更高。從圖形來看,在升息階段,名目殖利率和實際殖利率其實有負相關的關係,在降息階段則是正相關。
在2013年各年期公債的表現,兩年期公債的報酬為0.3%,五年期為-2.47%,10年期為-7.81%,抗通膨債券(10年期)為-8.61%,30年期為-15.03%。年期越長,跌得越兇。右邊有對應的表格,每1%的利率變化,會造成多大的價格衝擊,很值得參考。
至於其他類別的債券,則在表格的下半部。如果跟10年期公債做比較,可以看得出來有四類的債券是呈現負相關的,分別是高收益債、浮動利率債、可轉換債和資產擔保債,所以如果投資這四類債券的投資人,可能要特別留意這些債券的特性,跟一般從公債去瞭解的債券特性會有所不同。而抵押貸款債券跟10年公債的相關性則有0.82,並不低,甚至還高於抗通膨債的0.60與2年期公債的0.67。至於市政債和公司債,跟10年期公債則只有0.48的相關性。
另外,年期的地方也值得留意,綜合債券的平均年期為7.6年,抵押貸款債也有7.8年,而市政債和公司債則大約在10年左右,高收益債市6.6年,浮動利率債則為2.7年最短,資產擔保債3.4年。
以這些債券類別來看,去年是可轉換債券的表現最好,有23.9%,高收益債也不差,有7.44%,沒有受到市場預期量化寬鬆會退場的影響。
最後,來看一下殖利率的部份。綜合債券指數的平均殖利率為2.48%,而市政債、抵押貸款債和公司債則都跟10年期公債差不多,在3-3.26%左右。浮動利率債和可轉換債則都只有1%左右。殖利率最高的,還是高收益債的5.64%。
這個圖表揭露各種債券的總報酬來源,分別由三個部份所加總:公債基本利率報酬(A)、該債券跟公債利差的報酬(B)以及票面利率報酬(C)。公債沒有(B),所以就是(A)+(C),以10年期公債來看,就是-9.9%加上2.1%,總報酬為-7.8%。
其餘非公債的債券則多了(B),以高收益債券為例,分別是-9.3%、9.4%、7.3%,前兩者幾乎抵銷,所以總報酬主要都來自票面利率報酬,為7.4%。
公債基本利率報酬跟該類債券的年期有關,而利差報酬則跟殖利率有關,這兩部份可以參考前一張圖表(31)的資料。至於票面利率報酬,則跟年期以及信用風險有關,同樣10年期,市政債就比公債高一倍以上。
在貨幣供給的部份,可以很清楚看到在2007年之前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都很穩定,但是金融海嘯發生後就有了劇烈的變化。在左上角的圖表中,美國公債和機構抵押貸款債券的資產隨著量化寬鬆,持續增加,原本還在一兆美元以下,現在已經累積到四兆美元了。在創造資產的同時,負債總額也同等增加了(左下角),不過都算是超額準備金,這也使得過去很穩定在8倍以上的貨幣乘數,在數次的量化寬鬆之後,現在只剩下3倍(右上角)。至於聯邦基金利率,則還是維持在0-0.25%,不過預期將會升息到4.0%。
左上角是核准抵押貸款的信用積分FICO走勢,FICO的範圍介於300-850之間,一般來說650以上算是信用良好,但是當流動性不足或是風險增加的時候,就會調高核准貸款的FICO分數,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在2006年左右只要690分左右就可以貸到款,但是金融海嘯發生之後,甚至要750分才能貸到款,而目前略為降低到737分,但也還不是很低的狀態。
右上角則是呆帳率,藍色是商業與工業貸款,灰色是消費者貸款,橘色是住宅抵押貸款,在金融海嘯之後都已經下降了,尤其前兩者甚至都降低到比金融海嘯之前更低的水準(這也可以推測高收益債,也就是那些非投資等級的公司債違約率不會太高,因為其實企業都還還得起錢)。而最主要的住宅抵押貸款呆帳率雖然已經從兩位數往下降,但是現在還有8.6%,距離次貸危機之前的2%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左下角是抵押貸款的放款金額,從金融海嘯之後已經增加了77%,2013年第三季已經有1,840億美元,不過在2006年左右的高點則是將近4,000億美元,現在還距離很遠,這或許可以當成是一個判斷是否有過度放貸的指標。
右下角則是股票佔總資產的比重,平均值為7.6%,不過在1990年代後期就不曾低於平均值了,而2012年的數據則是11.1%,跟1934那時候的高點其實是差不多的,現在的數值是過去半世紀以來最高紀錄。
上圖的Defaults Rates為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已經降到0.7%了,正如前面所說的,其實企業都還得起錢。而槓桿貸款利差也降低到3.2%,高收益利差則是4.4%,這三個數據都已經低於平均許多,尤其是違約率。利差的縮小也有助於違約率的降低,在利差沒有再度擴大之前,違約的風險不至於擴大,不過兩者幾乎是同時反應就是了。
左下角的圖則是高收益債的違約回復率,意思是在違約之後,該公司經過清算或重整,可以還回多少金額,市場情況越差則違約回復率也就越難看,平均值是每一美元的回復率為40.7分錢,目前則大約有52分錢左右,可以取回一半也算是不錯了。
右下角的圖則是資金流向,從2009年開始,就有大量的資金流進高收益債和槓桿貸款的基金,2013年尤其特別多,達到706億美元,而且特別集中在槓桿貸款,高收益債反而少了,剩下不到100億美元。
10年期市政債的殖利率跟10年期公債變化趨勢很接近,不過都略高大約1-2%,尤其是2013年,市政債的殖利率已經來到5%左右了。而州或地方政府的債務佔總支出的比例其實並不低,在2013年第三季有9%,是2000年那時候低點的兩倍多,而在金融海嘯後,大約都維持在8-9%左右,還沒有回到相對低點。2013年,市政債的總發行量大約是3,000億美元。
全球的固定收益市場,美國有35兆美元,其他成熟市場有50兆美元,而新興市場則只有6兆美元,所佔的權重分別是42.1%、54.2%和3.7%。在殖利率的部份,成熟市場大約都在2-3%左右,而新興市場大約都在5%以上。
至於2013年的表現,義大利、西班牙兩國已經脫離歐債危機,所以分別有11.56%和15.52%的表現,而日本和澳洲的表現則不理想,分別下跌了15.87%和7.99%,匯率應該也佔了一部分功勞。至於新興市場,無論是美元計價或當地幣別計價,都是下跌了4%以上。
新興市場債券的部份。左上角的圖表,在政府債券部份,亞洲佔18%,歐洲佔34%,拉丁美洲佔36%,中東和非洲佔12%,公司債券部份,則亞洲佔多數,達41%,歐洲只佔16%,拉丁美洲佔28%,中東和非洲佔15%。至於這兩類債券的利差,過去政府債券的利差比較高,不過金融海嘯過後反而是比公司債券低了。而最新的數據兩者皆為3.3%。
左下角則顯示,新興市場債券的信用評等不斷改善,在2013年11月是BBB-的等級。而右下角則是資金流向,從2010年到2012年,每年都有至少150億美元以上的流入,但是2013年是過去10年資金首度流出新興市場債券,金額為22億美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