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6


問:0056過去幾乎是兩年才配一次,可以改善嗎?

劉宗聖總經理:這個以後應該不會再發生了,我們第一次有息卻不能配,是因為跌破發行淨值。我們掛牌都會先定一個價格,過去採用指數的百分比來訂IPO價格(例如:百分之一),我們要衡量買賣一張的價格,才不會一張要一百萬。

但是一般來說不希望跌破發行淨值還配息,因為在資本虧損的情況下,配息來源會是本金,這就有違投資公義了。表示基金操作那麼爛,還配什麼息?其實都配到本金去了,如果配到本金,就跟老鼠會一樣,後面進來的錢拿去配給前面的人,配到最後基金可能就倒了。

但這是主動型基金主動操作的結果。0056在掛牌之後就跌下來,並不是操作很爛,而是跟著指數下來,而拿到的息不配出去,會讓基金的淨值outperform這個index,因為息都在帳上,這就不是好的指數化產品。

所以過去我們都是希望超過一個百分比,就把息配掉,這樣子淨值才能貼近指數的表現。所以後來我們跟主管機關建議,得到認同,即使市價在發行淨值以下也可以配,只要有息拿到,就可以配,所以隔一年就配了。

而金融海嘯那一年,發生的是,把已實現獲利跟未實現獲利全部加在一起,要正的才可以配,對我來講,同樣的,我不是故意可以已實我不把它已實,像主動型一樣,主動型為了因應申贖,就要實現流動,不然會有結構性管理的問題。但是我的已實跟未實是追蹤指數的表現,為什麼要用這種主動型已實加未實管理的方式,負的就不能配。所以後來我們也反應這個問題,只要有息,我們統統配。所以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希望將來每年十檔都可以配。

重要的是說,現在台灣的投資人,一般像日本一樣,當成年金,整存零付。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一定要做年配息的ETF,可以做月配息的,像是日本就特別喜歡月配息。而年配息的話就會讓流動跟規模過度集中在配息前後,如果你把它變成每個月配息,流動就會分散。如果隨著時間,規模和流動性都增長了,就不會像現在會有季節性的變大。所以將來可能會去設計一些每月配息的ETF。

2012年4月28日

定存其實無可取代


本文刊登於4月22日的經濟日報,以下為原文,可能和刊登的文章略有差異。

現在的定存利率幾乎處於歷史低點,但是通膨卻逐漸加劇,如果簡單比較一年期定存利率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就會發現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購買力是會下降的,這種情況稱為「負利率」。例如物價每年漲3%,但是100元存在銀行一年只拿到2元利息,那麼的結果就是儲蓄可以買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許多人都在幫自己的儲蓄尋找更好的出路,希望能有利率比定存高的金融商品。的確,有不少和定存很類似的金融商品可以選擇,像是定存股、儲蓄型保險、外幣定存,但到底能不能取代定存呢?

要思考其他的理財工具能不能取代定存之前,我們要先瞭解一下定存到底有什麼特性,如果這些特性都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足以取代定存的金融商品了。首先,定存的第一個特性就是本金不會有損失,再來就是隨時可以解約,只是利息打折,而不需要任何解約賠償。

我們先從定存股來看,通常定存股的特性就是企業規模大,股價變動小,最重要的是殖利率要高。其實所謂的定存股,通常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但是並不是能夠取代定存的理財工具,因為股價會變動,就無法滿足定存本金不會有損失的特性,即使股價跌2%,股息配了5%,還有3%的資產增長,但是股價的波動會造成投資人的心情起伏,這種不安全感是定存股無法取代定存的主要原因,更何況如果股價是跌20%的話,那麼殖利率再高也彌補不了損失。

那麼,儲蓄險能不能取代定存呢?儲蓄險其實是一種「把錢借給保險公司」的商業合約,保險公司如果跟銀行借錢,可能要付比定存利率高1%以上的貸款利率,但是以儲蓄險的形式跟保戶借錢,可能只要比定存利率高0.5%,就會有很多人買帳了。但是如果保戶想解約,甚至可能面臨超過10%的本金損失,這種風險甚至可能比定存股的股價波動更可怕。因此儲蓄險也無法取代定存。

最後,外幣定存呢?如果台幣定存的利率只有1%左右,但是某些國家的貨幣定存利率卻可能高達5%,看起來很明顯勝過儲蓄險,甚至跟定存股做比較也不見得差。但是匯率是會波動的,像是台幣的匯率從33升值到30,就是10%的變化了,同樣也有可能面臨賺了利息卻賠了匯差的處境。

當然,將自己的資產往更高收益的方向移動,以確保購買力不被通膨所傷害,並企圖讓資產可以增長,是合理而且應該做的動作。但是在讓儲蓄活化之前,應該要先確定自己的儲蓄是否已經夠安全了?總不能手邊沒有任何緊急用的現金,全部都拿去投資呀!

如果工作很穩定的情況下,或許可以保留個半年的「生活支出」,作為因應突發狀況的財務保障,但如果個性比較保守或工作穩定度不高的人,則甚至應該讓存款累積到一年的「收入」以上,才算是有能力可以開始去規劃投資或其他理財。

如果銀行戶頭裡面已經除了足夠的緊急準備金,還多了不少存款,那麼其實就可以考慮透過上面談到的這些工具來抗通膨或讓資產可以增長。如果可以承受波動,定存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時間點的選擇就很重要了。例如股價一百元,每年配五元股息的定存股,殖利率是5%,但是如果等股市大跌的時候,也許可以用80元的價格買,這時候配五元就等於有6.25%的殖利率了。

那麼什麼時候又適合買儲蓄險呢?如果在利率很高的時候,則透過儲蓄險將利率鎖在高點也是很合理的作法,例如不到十年前,市場上還有利率高於5%以上的儲蓄險,在和保險公司簽訂合約時,利率就已經固定到現在。但是以目前的低利率來看,則買儲蓄險反而是不智之舉,只會把利率鎖在最低點,如果將來升息,儲蓄險原本比定存高的利率,甚至可能反而會大幅落後。

因此千萬別為了高一點點的利率而捨棄定存,利率也許真的很低,甚至通膨還讓存款的購買力不斷下降,但這都不是遠離定存的理由,因為定存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特徵,其他的理財工具並無法完全取代。

2012年4月26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5

問:政府的四大基金或其他的法人,對ETF的利用還有沒有成長的空間?

劉宗聖總經理:法人還有發展空間,但現階段我們認為覺得散戶更為重要,就像我剛剛講,台灣50有七成是法人持有,法人持續再買,當然可以持續買上去,但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就是說當你很小的時候,只會變得更小而已,因為小,跌破了投資比例的限制,就會被迫賣出,但是當你變大了以後,像是一千億,要買到10%,就是一百億,有誰可以隨便拿一百億出來?所以到這個情況可能又不多了。的確很有可能當小的時候,法人想進也進不來,你的產品很好,像是0056太小了,法人不願意進來,而台灣50夠大了,但法人也都已經有了。

所以其實法人不是瓶頸,而是真正的需求在哪裡?應該回頭來想,散戶能不能買得更多?我們去年散戶的受益人從七萬人增加到十二萬人,規模成長了七成。所以我的確感覺到,散戶對ETF多了一些瞭解的時間是在2011年,這距離我們2003年(發行台灣50)有八年的時間,這個我們叫做學習曲線。

你看SPY在1993年出來的時候,種子基金是兩千萬美金,到1996年的時候規模是三億美金,這三億美金對當時的道富來講,是沒有辦法去支付過去三四年來,跟AMEX所做的這麼多的努力,所以當時他的老闆想放棄了。

但是沒想到在1999年,過了三年,從三億成長到三百億,一開始是一個15倍的增長,後來則是一個100倍的增長,這個我們叫做引爆點。台灣我們當時覺得大概要花七到八年,為什麼?因為之前台灣很多人連ETF都沒聽過,也沒有人買過,但是在中後段,可能包括像你們,會有部落格,告訴大家這個東西,這也是拜網路發達之賜,所以現在ETF的發展模式,我們這邊的說法,會從傳統的B2C發生改變,重點就是散戶。以前為什麼要散戶買ETF?買股票更好,會有明牌、有內線,可以帶進帶出。

那B2B2C呢?銀行不賣,因為手收太低了,所以B2C不通,B2B2C也不通,傳統的ETF只有B2B,就是法人,法人覺得這個東西我懂,是便宜的,是透明的。

然後這幾年下來,大家也漸漸訓練到買黑賣紅,不追高,低了就買,高了就賣,就好像我們ETF在證所稅之前,就被贖回了三百億,法人其實老早就開始下車了,在這個事件之前我們從ETF的贖回就觀察到,短線上8100、8200大家都在賣了。

這是台灣股市將來發展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跌了,就買。去年我們ETF單位數創歷史新高,但是台灣卻跌了21%,所以可以看得出來,法人的運作邏輯其實很清楚了。

但是我希望下個階段的發展模式應該是C2B、C2C,或是C2B2C,這三個model是需求拉動,而不是供給推動。所以我就發覺像是你們在網路上就會形成C2C,客戶對客戶,口耳相傳,這樣我們就不用作太多,我們只要把產品設計做好,不用整天登廣告、辦說明會,因為投資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一開始我可能要教大家如何去使用策略,如何提供解決方案,現在也不用了,大家都曉得買黑賣紅。

我覺得下一個階段要再增長,是投資人對股票這種輪動有看沒有懂?慢慢的,他可以開始用ETF作成比較核心的持股,因為以前買ETF可能是大跌的時候搶反彈,買一下,多頭的時候他可能還是去買宏達電,買大立光,但是後來他發現買這些高價股,買這些景氣的產業,他也覺得很難去捉摸的時候,慢慢的到最後他會覺得ETF應該要作為核心的持股,可以有配息,又跟著大盤走,只要在相對低點買進,例如破年線、破十年線就大膽的買。

你衛星的持股就去買這些小型的轉機股,或者是高價的權值股,但那不是你的核心。

問:剛剛提到去年ETF總規模成長了七成,只有台灣50還是全部ETF?

劉宗聖總經理:只有台灣50,去年單位數增長比較兇猛,今年以來則是寶滬深,大概從九億七千多個單位增長到十一億多個單位,我們觀察出來在大陸股市很低迷的情況下,大家沒有殺低,反而逢低進場,所以我們的總規模沒變,而大陸股市跌了一波,所以單位數增加了。所以單位創新高起碼有台灣50和寶滬深。

2012年4月25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4

問:如何看待寶來富盈債券ETF(006202)高達25%的折價?


劉宗聖總經理:這個產品當初我們在規劃的時候,就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很想作G7或G8的債券ETF,他們的十年期平均公債殖利率大概3.5-4%,這個產品投資人應該會有一定程度的接受,但債券指數本身是一個主動的投資組合,而不是被動的,什麼債就有什麼評等,一般股票不會去分評等,股票就做兩層篩選,一個是市值,一個是流動性。債券指數則是這個籃子裡面要放哪些債,有些債是要剔除的,這其實是很主觀的。

我們當時要作G7或G8,覺得效果應該會不錯,但是因為要交易到海外多幣別,它本身的投資組合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會顯得比較複雜一點,所以後來我們選了台灣的債券,而台灣基本上有兩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二十年期和三十年期的公債,因為兩年和三十年的成交量太低,我們把他們剔除,留下五年、十年、二十年,這三個平均起來大概殖利率1.2-1.3%。

但是我們當時在發行的時候,認為債券ETF應該還是視同債券,只是一個掛牌的債券組合,但是我們的看法不被認同。我們遇到大部分的投資人的反應,第一個,基礎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太低了,只有1.2%,如果再扣一個千分之一(證交稅),再加上買、賣來回的千分之1.425手續費,那我拿到的東西其實是不多的。

其實一般投資人把它作成是一個money market的ETF,我們叫做現金化管理的工具,但他們也覺得交易成本太高了,於是我們當時也敦促券商看看能不能為了這個東西零手續費,但這牽涉到整個券商公會對現有券商在管理上,不能有這種類似補貼的原則,因為事實上零手續費就是補貼投資人的收益。

所以第一個,我們在證交稅上沒有解,第二個,手續費又不能降,第三個,我們在保管銀行那邊是希望IPO的過程能夠多找一些散戶進來,因為ETF如果IPO只找到券商的種子基金,沒有找到散戶,那種子基金會多殺多。但是因為當時債券在一般銀行的保管系統裡面,不被視為是一個具吸引力的商品,所以當時沒有順利IPO,只有保管,這是第三個問題。

因此我們上市的時候有大概十億的規模,但幾乎全部都是 種子基金 ,一發行之後沒有足夠的散戶,有一家券商贖回,一但贖回,淨值就呈現折價,一旦折價,另外一家券商就會再贖回套利,因為當你呈現折價的時候,ETF是便宜的,裡面的投資組合是貴的,」那我就拿到市面上賣掉,因為ETF的淨值比較高,市價比較低。所以一贖再贖,就呈現明顯的折價了。

基本上淨值還是漲的,但市價因為沒有買盤,我們一開始的投資組合裡面沒有足夠多元的結構,散戶沒有進來。我們講ETF,規模大多是法人給的,但是流動性大部分都是散戶給的,散戶會交易,台灣50也是如此,散戶不到三成,法人佔了七成,但那不到三成就能帶來一定的交易量。

我們當時也希望說,每一次債券在標售的時候,都被郵匯局或壽險公司標走,標完之後他們也都持有到期,這也導致on the run(熱門券),新增的發行的就很熱,殖利率就慢慢壓低,而因為熱就壓得更低,低了還可以再低,但和off the run(冷門券)就沒有流動性。我們當時希望如果有這三個年期的債券,就拿來跟我們換成債券ETF,你可以拿去作hedge,也可以順勢帶動債券期貨的市場,當時有這樣想。

或者是債券ETF如果被認為是債券的話,我可以拿去作貨幣型基金RP(債券附買回)的擔保品,但這個也不被接受,因為一旦作成ETF就被認為是ETF,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在債券市場熱絡交易的同時,透過市場垂直的供輸系統,像台灣50早年大多是in-kind,我們叫做實物的申購,然後在次級市場去做賣出,或者作避險,所以我們這個管道也沒有辦法把它打通,才會導致它的折價關不起來。

沒有錯,就像你講的,缺乏造市,因為對造市者來講,沒有足夠的工具跟流動性,所以這個我們一直在檢討。但主要還得仰賴有更多的投資人,能以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待這檔債券ETF,因為散戶願意進來,開始買多於賣,就能把市價慢慢推升到接近淨值,如果接近淨值,又具備其他像是擔任RP擔保品、或是給郵匯局作現金化管理的工具,那或許就有機會了。

問:即使折價25%,現在的殖利率看起來也不夠吸引人阿!

劉宗聖總經理:因為基礎的條件相對來講就不好。其實當時設計時,想藉此債券ETF引進外資資金,但外資持有的債券成數有一定比率限制,加上現存的問題在流動性尚未放大與規模無法達到機構投資人的標準的層層考量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三口之家的消費支出常態

本文為商業週刊專欄的「龍年生子潮 三口之家如何規劃每月收支?」原文。

去年是民國一百年,許多人都選擇在這個有意義又好記的年結婚,而今年又剛好是龍年,有許多新婚夫妻都在盼望能順順利利產下龍子、龍女。然而,或許過去單身,錢怎麼來、怎麼花掉的,其實都很隨性。但從結婚、生子開始,就必須開始學會怎麼以家庭為單位去做財務上的規劃。

但由於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無論在收入、支出或消費型態上,都不可能有一個標準答案。例如有的家庭房貸已經繳清了,因此在居住上的花費就會少很多;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卻很節儉,儲蓄佔收入的比例就很高。雖然沒有每個人都適用的消費型態,但卻可以透過政府所公佈的統計資料來分析,平均起來一個家庭在某一方面的支出大約佔了多少的比例。

Q:一般家庭的支出是怎麼分配的?

下表便是從內政部的99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以及2009年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消費者支出調查所取得的資料,金額的部份皆以月為時間單位,並且換算成台幣。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全台共有784萬戶,平均每戶3.25人,就業人數1.44人,美國則是每戶約2.5人,就業人數1.3人。台灣每戶的年收入平均為107.2萬台幣,其中18.7萬為儲蓄,佔約17.4%,年支出則為70.2萬元,佔約65%。美國則每戶稅前收入為189.3萬台幣,年支出為148.9萬元,佔約78.7%。

Q:該存下多少錢呢?

理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收入-儲蓄=支出。因此如果儲蓄不想落後給平均值,則每個月的收入要先拿出20%來儲蓄,剩下的才能作為支出。但還要扣除稅金或其他非消費性支出,例如一般以10%繳稅,5%規劃保險,則實際家庭支出佔收入應該控制在65%左右。

Q:食衣住行各應該佔多少呢?

若將支出分為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部份,根據上面的表格,則飲食就佔了總支出的25%,衣著則只有大約3%,居住則是最大筆的支出,大約有30%,交通則佔了大約10%。最後,育和樂的部份也大約各佔了5%。

要注意的是,台灣的醫療支出比美國還要高,約15%左右,而美國的醫療支出雖然只有7%,但還有社會安全制度的費用,兩者相加的話,則差異就沒那麼大了。

因此如果以這個架構來規劃家庭的支出,則為了計算方便以月收入十萬的雙薪家庭為例,每個月要先拿出20%,也就是兩萬元作為儲蓄。而如果家庭支出控制在收入的60%,則每個月的支出應該在六萬元左右。

這六萬元,居住大約佔了30%,也就是1.8萬元,以每個月平均約5000元的水、電、瓦斯費用來算,則在房租或房貸上的支出必須要控制在1.3萬元以內。若是在大台北地區工作或居住,大概很難買得起房子,但是要在新北市租到25坪左右的公寓,則不成問題。若必須要在居住的支出上花費更多,則其他的支出就會受到壓縮了。

飲食則是第二大的支出部份,25%表示一個月有1.5萬元可以作為飲食費用,以每個月30天,每天三餐來算,則平均一餐的伙食費用有167元左右。衣著打扮則只佔支出的大約3%,也就是每個家庭一個月的治裝費為2000元。

交通費用則是第三大的支出,10%表示一個月有6000元的額度,但是如果要加油、修車養車,則這樣的交通支出似乎略有不足。

最後,由於育、樂均佔支出的5%,因此大約每個月有3000元分別可以作為教育經費以及休閒娛樂經費,然而以目前的教育環境來看,每個月3000應該是很明顯不足的。

各項支出佔所得的比例與排序

Q:怎麼衡量要在哪裡租房子或通勤?

一般而言,交通費用和居住費用是負相關的,如果在市中心上班,則可能負擔不起房價或租金,只能住在比較遠的衛星城市,但如此一來上下班的通勤,無論是時間或金錢的花費都是必須面對的。如果市中心和衛星城市的房租差距為5000元,但每個月通勤必須要花6000元,則住在市中心其實反而比較省錢。

此外,如果是夫妻都必須要通勤上班,則應該居住在其中一個人的公司附近,因為兩個人都通勤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會比其中一個人走路幾分鐘就到公司,另一個人則去到比較遠的地方還要多。

最後,其實時間也是有價的,如果你認為自己一個小時的價值為300元,那麼每天通勤來回的時間為兩個小時,代表的是其實你可以住在房租貴個一萬左右的地方。

2012年4月24日

透過一個故事,來談券商對證所稅的反彈


有一家銀行,因為每天對資金的需求不同,有時候資金太多,有時候資金又太少,但是卻要給存款戶一樣的存款利率,反而無法透過利率來調節資金的量,因此決定改變存款的規則,讓每天的存款利率都不一樣,有時候很高,有時候很低,甚至還有機會變成負利率,也就是你把錢存在那邊,會越來越少。

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在存款利率很高的時候把錢存進去,而利率很低的時候把錢領出來,因此業務量激增,不得不聘請更多的櫃台人員來負責存款與提款的業務。原本只是想解決資金彈性的問題,但是沒想到資金彈性問題解決了,還帶來很多額外的好處,包括客戶在利率低的時候把錢領出來,會順便在銀行購買基金或保險、繳信用卡費或納稅,不但所有的業務量都大幅成長,銀行也賺得飽飽的。

這時候其他銀行看到有利可圖,因此也紛紛打算學習這樣的機制,但是主管機關卻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因為存款本來就是一種保守的理財工具,不能有這種大幅度的波動出現,否則長期下來會對經濟造成衝擊,因此決定立法管制。

然而這時候,嚐到甜頭的銀行當然不肯放掉已經品嚐過的美味牛肉,對外宣稱如果這種變動利率的存款受到管制,將會導致許多銀行的從業人員因為業務量的縮減而被資遣,會大幅提高國內的失業率,同時也會讓銀行的營利大幅下滑,受害的將不只有銀行,包括銀行的股東以及整個金融市場都將嚴重受創。

其實,投資股票,是有那麼一點像是把錢存在某一家公司,每天股價的波動,就像是上面那家銀行每天變動自己的存款利率一樣。股票是一家公司給股東的憑證,公司發行股票是為了籌措資金,投資人買股票,則是希望可以參與企業的成長而獲利。

然而因為公司的價值不容易判斷,所以股票的價格就會每天變化,有時候會出現價格遠高於價值的情況,但有時候則又相反,因此原本買股票是希望可以參與企業的成長,賺取自己股份在企業所代表的價值,以及每年企業獲利所分紅給股東的股息,但由於價格的波動頻繁,反而許多人就開始以賺取股票的價差為主了。這就像上面那家銀行,在改變存款利率的政策後,存款的客戶忘了自己存款的保本初衷,反而陷入跟隨利率的升降而不斷存款、提款。

因此當銀行可以藉由不同的管道賺到更多錢,就再也回不去只做最單純的存款與放款,透過兩者的利率差異來獲利。同樣的,當投資人不斷進行交易,想要賺到股價的價差而投機致富,那麼券商因為交易者的頻繁交易所付出的手續費而獲利豐碩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來看看兩則新聞的摘選。券商公會宣稱:「一旦開徵證所稅將引發證券業失業潮,估計大型券商將裁員三成,約一萬五千人到二萬人,小型券商將面臨倒閉危機。」並且提出三大訴求理由:「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課徵證所稅、期所稅將陷資本市場於萬劫不復」、「課徵證所稅、期所稅悖離輕稅簡政原則,不符國際潮流」。

證券商高層說:「財政部方案的實質內涵,是針對中實戶大戶課證所稅。這些中實戶大戶,只有1萬多人,但交易頻繁,是市場交易的領頭羊,實際成交量占市場成交量逾四成,比外資法人還多。目前中實戶大戶都對券商表示,將自市場退場,或請券商安排繞過課徵證所稅範圍的”特別方式”。台股近來成交量速萎縮五成,就是這原因。」

「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投機風氣的興盛或股市交易的熱絡能對經濟發展有任何的貢獻。「課徵證所稅、期所稅將陷資本市場於萬劫不復」這是一種沒有理論基礎的荒謬誤導,全世界發展最極致的美國股市,有因為課徵資本利得稅而萬劫不復嗎?「課徵證所稅、期所稅悖離輕稅簡政原則,不符國際潮流」,這句話更是睜眼說瞎話,我們不談國際潮流,若就國際上的常態來看,課徵資本利得稅才是與國際同步、接軌的舉動。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證所稅的確是股市交易低迷的主因之一,有人說是因為證所稅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或者是剝奪了交易索取得的報酬。但交易者在乎的是獲利,在比較過成本與風險之後,如果認為有利可圖,那麼交易者還是會進場交易。

對交易者來說,如果能獲得50%的報酬率,難道20%的稅賦會阻止他交易?其實我們可以從市場上的例子來判斷。主動管理的基金,交易成本比指數型基金高很多,會因此就不受投資人青睞嗎?不會,投資人想的是如果我可以獲得比大盤好10%的績效,那麼我多付1%的經理費並不算什麼。

從券商高層的說法,其實可以感受到目前的交易量低迷,是來自於中實戶的撤退,而這種撤退其實是一種透過停止交易來對證所稅課徵的一種反對的表態。中實戶當然會因為證所稅的課徵而受到影響,畢竟他們在股市炒作、投機所賺到的錢,會因為證所稅而減少,而且很有可能是直接打八折。但真正受災最嚴重的並不是中實戶,而是沒有交易就沒有收入的券商,這也就是為什麼券商反彈最大聲。

所以,證所稅真的會讓券商不得不裁員三成嗎?雖然我認為券商誇大其詞,但或許真的會吧!那麼我們換個角度想,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人力,在這其實對整體經濟沒什麼貢獻的交易服務人員嗎?回到一開始那個銀行的例子,其實這些因為頻繁交易而存在的職缺,可能少一點反而對社會是比較正面的。

請別誤會,我並不認為股市應該完全呈現窒息狀態。有人提到交易者或投機者的功能,是讓市場上有流動性,市場不能缺少流動性,所以不能沒有投機者,因此必須要維持一個讓投機者願意交易的環境。流動性當然要有,但是只要維持在股票可以透過交易而有「價格發現」就可以了。但目前的許多交易,其實都是炒作和投機,這些交易量,對券商有幫助,但是對整體股市或是經濟成長並沒有幫助。

所以目前的情況其實是中實戶不爽被課稅,所以停止交易,反正他們去度個假也不會怎樣,在目前的市況下進行交易也不見得賺錢,不如休息一下,順便讓交易量幫他們發聲。而券商則反而深受其害,因此不得不站出來大聲喊話,結果代言人反而變成了受害者和主角。

其實如果券商真的裁員,代表的是股市的交易回歸投資面,而非投機功能,雖然會造成許多失業問題,但對整體的股市其實是健康的。股市的大量交易其實只是帶給券商豐厚的獲利而已,但是對股市其實是有害的,因為原本可以投入股市的許多資金,因為頻繁的交易,而以手續費的形式變成了券商的收入。

當然,我其實並不認為券商真的會大幅裁員,或中實戶真的會因此而全面退場。如果台灣的股市有利可圖,則就算有證所稅,還是會有人進場,如果台灣的股市看不到獲利的希望,那麼就算沒有證交稅、證所稅,也沒有人會想投資。

當然,想辦法對政策表態是所有人的自由,但這些表態所宣稱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或許等證所稅定案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了。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3

問:香港領先(Lyxor)因為規模和流動性太小,將12檔ETF撤掉,看法為何?

劉宗聖總經理:我覺得這牽扯到經營和管理ETF整體的發展,如你剛剛提到的,就客戶的角度來講,他希望更多便宜的、透明的、有效率的工具,最好是涵蓋面越多越好,指數越多越好,因此業者也希望能夠多多引進或多多發展,這從第一層面的供需來看是對的,所以一次發行十檔、二十檔,而不是只有一檔、兩檔,我希望我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讓投資人能夠作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多一點選擇。

但是問題來了,因為原來的基金市場都呈現了一定程度的飽和,香港也是,全世界都是,所以當ETF屬於後進者,像是大陸如果作海外的ETF就有搞頭,因為在大陸只能買A股,海外也只能買一些QDII,並沒有很多海外的選擇。

但是在香港跟台灣,已經有很多傳統的這類新興市場的、單一國家的、成熟國家、發展國家的基金,你這些ETF進來的時候,對投資人來講,第一個不是新鮮事,第二個,雖然便宜,但坦白講投資人還是會擔心流動性和規模,所以這時候除非規模很大、流動性很佳,否則的話,雖然可以滿足投資人的味蕾,有多一點滋味,可是看到你的規模和流動性,不如寧可花多一點的手續費,去買這一些有品牌的投信,有品牌的基金經理人,去追求他的Alpha。

所以這個地方就變成是說,前面的思考是對的,我們應該要很快的把產品提供給市場,但是別忘了,像是Lyxor在香港,同時要面臨SSGA、iShares,他提供的產品也不是只有他有,因此如果他在香港沒有當地通路的支持,或者在香港有一兩支旗艦型的商品,像是2823就是iShares的旗艦,因為在2005年大陸還沒什麼機會的時候就進去,有所謂的先入優勢,坦白講iShares在香港也只有這檔特別大,其他的也一般而已。

資產管理業者會遭遇的兩難,一方面需要快速的將產品提供給市場,同時又要面臨市場同業的差異化比較,另一方面還有先進者的佔地優勢,此時發展旗鑑基金和尋求當地通路支持,才是比較好的作法,否則後進者很難得到市場青睞,更遑論規模增長曲線的期待!

例如在香港,DB則因為有很多投行的補貼原則,例如用投行的資金作market maker,提供種子基金。所以就變成是說,他在這麼多選擇的情況下,不單單只有產品提供的能力,還要有規模增長的能力,還要有全方位配套的能力。

在你不是先入的情況下,後進者要進入這個市場,通常品牌的接受還有認同不夠,再加上領導的團隊不斷改變,很難形成規模增長的曲線,也就讓高層覺得不如歸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回到你上一個問題,貝萊德在台灣買了犇華投信,有了台灣的執照,就有具備引進他自己在香港掛牌ETF的能力,或者甚至在台灣取得指數授權,在台灣發行,或用feeder fund的方式,將香港的引進,有很多種方法。

但無論如何,都會面臨一個變數,那就是如果把ETF透過傳統的銀行通路去賣,銀行不一定賣,如果要把ETF追蹤管理誤差的機制變得很順暢,要找當地的券商合作,但他們自己沒有券商,而其他券商願不願意幫你?幫助你的誘因是什麼?試問這麼一個低毛利的產品,如果每個人來跟你合作,都問你我的誘因是什麼?我如何作hedge?金融海嘯以後,各家拿錢出來的意願都很低。

像我們的ETF,拿去海外掛牌,找人家合作,人家也是先問:我為什麼要幫你?我有什麼好處?我的資金拿出來,如何作避險?如何有效出場?你要把這些問題都要能夠想清楚,才能夠進來。

更何況我想貝萊德進來,其實現在在台灣就有很好的世礦、黃金、資產配置這些基金,他有沒有需要為了作ETF而作ETF?或者假設他做了ETF,但是沒有成功,他願不願意負擔這個可能的風險和成本?

同樣的,他們進來後,也會面臨到我們過去所面臨的問題,資金匯出入、避險、央行的管理,還有產品的設計、主管機關在台灣現有法規上可認同、可接受的程度。如果他們要作雙邊掛牌,那勢必他的角色更低了,勢必倚賴更多的PD或market maker,而這些券商要協助你?為什麼要來幫你?

寶來投信補充:
2011年香港領先ETF決定撤出香港市場,而撤市的12隻ETF全部都是合成ETF。不難解釋,香港證監會加強對合成式ETF抵押品要求,令推出合成ETF的成本顯著上升。而就客戶的角度來講,一個具有投資效率的ETF需包含有高透明度、涵蓋面廣、產品多元化,但低成本才是獲得投資人最終青睞的原因。綜合考慮到“領先”在香港目前的管理資產水準、交易量以及管理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退市是明智也是無奈之舉。

2012年4月23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2

問:對貝萊德可能將旗下iShares系列的ETF引進台灣,看法為何?

劉宗聖總經理:我們當然歡迎,BlackRock在全球為最大的ETF資產管理公司,不論是品牌知名度與產品的多元代表性與產品檔數而言。

作為一個ETF發行公司而言,我認為若能順利開放外資引進海外ETF,代表的是台灣ETF市場的運作已得到突破,包含投資人的與參與券商的接受程度,和主管機關的認同。對投資人而言,讓外資投信進來,投資人也有更多的選擇。對寶來而言,則會激發我們更兢兢業業在產品與技術的R&D,此外也能吸取外資的成功經驗,否則長久下來定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窘境,總覺得我們陷入一個越位陷阱。


就拿足球運動來說,足球是一個有進攻有防守的運動,他不希望你闖空門。那我們以前跑得很前面,而且只有我們在跑的時候,所有的同業基本上都站在原地不動,我們往往就過了頭,這時候就會有一些法律的爭議,我們必須獨立去克服。

但我們去克服的時候,會讓主管機關覺得,只有你寶來這樣子,其他都不要,那我為什麼要開放?我很難為了你寶來去開放。甚至我們很多業務的爭取,我們要去跟這些大的客戶,例如政府的基金等等,他們也會希望,我這個標案要有幾家能夠進來,但是只有寶來一家,好像會有圖利寶來的嫌疑。

現況讓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為在國內ETF市場寶來已具有獨占鼇頭之勢,憂的是過少的資產管理業者參與,將讓先驅者陷入孤立無援的奮戰中,包含市場的教育與法規的突破等。

所以基本上我們的心態當然是呼籲也期待有更多的業者能夠進入這個市場,雖然也許我們會被挑戰,也許我們的業務量會流失,但是如果從整個市場的涵蓋率跟整個市場的接受度方面,原則上我們當然是希望他能夠進來,而且能夠帶來更多國際化發展的標準。

因為我們在台灣這邊也是必須要跟國外去學習和引進,那我們在跟主管機關談的時候,還是一種比較沿襲的結果,但如果說有國際的業者能夠多多進來,他能夠提昇很多國內的這些標準。

當然,就競爭的角度來講,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我們不能害怕挑戰,而讓指數化的投資、ETF的發展在台灣很緩慢。即便是海外資產公司的加入,必定會瓜分既有的市佔,但長遠來看,由整體市場的涵蓋率和接受度方面,一定可獲得長足的進展!


相關新聞兩則:
1. 犇華 更名貝萊德投信
2. 貝萊德 將引進ETF商品

寶來投信補充:
2010年貝萊德併購犇華投信,有了台灣的執照,就有具備引進在香港掛牌ETF的許可,但無論如何,都會面臨多個變數,一則是如何接軌,將ETF透過傳統的銷售通路銀行來推展業務,二則是如果要把管理ETF的追蹤誤差機制變得更順暢,則須要當地的券商協力。然而,這一塊是該業者目前欠缺的。而想成功取得其他券商的奧援,則需要業者提出可預見的商機才有機會往前跨步了。

2012年4月22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1

問:元大和寶來合併之後,對指數投資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劉宗聖總經理:我們其實非常樂觀,因為其實很多投信過去都屬於證券下面的,像是元大、寶來、群益,很多投信的母公司其實都是證券公司,而這些公司過去都是互相競爭。

所以嚴格說起來,我們過去發展ETF那麼長的時間,我們跟元大的互動非常少,不管是次級市場ETF銷售的配合、交易的配合,或者初級市場ETF的造市、種子基金的提供,因為過去寶來證券跟元大證券在市場是競爭者的關係,我們一直沒有辦法把競爭發展成競合,競爭又合作。我們跟其他幾家有,但過去這麼長的時間,發展到競合的畢竟不多。

所以元大對我們來講,根本就是一塊很大的處女地,你想想看一個在台灣佔10%,每十筆交易就有一筆、每十塊錢就有一塊錢、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透過元大作交易,但是卻沒有跟ETF沾上一點邊。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們做了一些統計,元大在ETF一天整個的交易佔有量,大概不到3%,但是在做了一些教育訓練之後,可以成長到10%,寶來過去也佔了大約10%,所以我們希望元大跟寶來結合後,可以貢獻ETF市場每一天的成交量最起碼20%以上。

不要小看這20%,因為目前台灣股市的ETF成交量一天大概是1.0-1.5%,像是去年歐債危機行情比較劇烈的時候,單日可以到3%,也就是說整個台灣的成交量,每100塊錢的交易就有3塊錢是交易ETF,而這3塊錢又有20%是元大寶來,如果將來這個比例可以持續上升,像是美國,ETF佔成交量20-30%,所以如果可以把ETF佔大盤交易的比例提高,而元大寶來在ETF交易的佔比也提高,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像是TDR、權証和ETF,這三個商品是屬於股票以外的另類受益憑證,TDR在爾必達之後的成交量、甚至未來的發行量,我們看起來都是日益萎縮,佔1%都不到,而權証現在可能有稅的問題,即使又推了牛熊證,現在也1%不到,簡單說,一天的成交量裡面,ETF已經大於權証、TDR,是僅次股票之外最好的選擇。

所以我們當然希望元大進來之後,他在初級市場、ETF的IPO、ETF的種子基金提供、ETF的造市、ETF的借券,乃至於到每一天對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不管是定期定額、或者是定期不定額,或者是作為資產組合的搭配,因為ETF有配息,甚至是商品的設計,像是把ETF作成權證,例如發行黃金ETF之後,我們就可以發行黃金ETF的權證,這個部份也會深化、強化,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

所以,嚴格講起來,我相信會更好,是因為我們可以讓元大本身提供更多附加價值的工具給他的客戶,而他的客戶如果能夠更積極參與,會回饋到我的規模和流動性,也會變得更好。所以這是雙贏的。所以對這樣的組合,對未來ETF的發展,我相信會更好。

寶來投信的數據補充:
1. 元大金控去年合併寶來金融集團,創下台灣券商最大併購規模。合併後元大證券經紀市佔率將從11%攀升至15%。

2. 同屬本國新金融商品之列的TDR與權證,今年以來至4月13日止的平均市場交易量為分別0.25%、0.89%,不足1個百分比,而持續發燒的ETF平均市場交易量則有1.22%。

2012年4月19日

【預告】下週一起,開始連載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的專訪

其實以一個散戶,能夠有機會專訪投信的總經理是有點意外的。一開始是將近兩年前寫了一篇文章討論寶來的新興市場指數型基金收費太高、對行銷文宣的不同看法(請見「評論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一文),因此寶來投信邀請我去參觀指數投資中心,並解釋費用率為甚會如此高(請見「瞎子摸象的投資學習過程」)。這算是我與寶來投信的首次正面接觸,之前雖然也有參加金文獎頒獎,但並沒有機會交流。

不過之後也沒有其他交流機會,直到今年初我在經濟日報的專欄文章,收到劉宗聖總經理的鼓勵,我在表達感謝的時候,也提議了希望有機會以部落客的名義專訪劉總,或許可以解開一些心中的疑惑,劉總則很乾脆的答應了,安排了一場將近兩個小時的交流機會。

其實我並不知道怎麼訪問別人,只是自己有幾次受媒體訪問的機會,所以從這些經驗中學習,也改進一些我認為可以更好的部份。因此我的採訪流程如下:
1. 先告知受訪者大致上會討論的問題有哪些,讓受訪者有機會可以作比較充足的準備。
2. 訪問後提供整理過的逐字稿給受訪者確認和補充,讓彼此的意見交流不只限於受訪的當下,而且讓資訊可以更完整。
3. 讓受訪者知道將會以什麼方式呈現。

後面這兩點在媒體應該是作不到的,或至少我的幾次受訪經驗裡面,都是訪問完,一直到文章公開後才有機會看到,或許是媒體的訪問和截稿時間都很緊迫,無法讓受訪者還有機會看過草稿,進行一些細節的修正或補充,這無形中就會造成一些錯誤。

例如在我的專業領域受訪的時候,以前還是研究生,但是上報之後變成研究員,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在中研院等學術機關,研究員和教授是同等的,所以這個錯誤是很大的。然而不知道是時間壓力,或是不想被受訪者影響文章撰寫的方向,所以受訪者沒有機會看草稿,我覺得其實這某個程度來說,是一種沒有再驗證的不求精確,也會給受訪者一種不踏實、不舒服的感覺。

這兩個小時,累積有一萬多字的逐字稿紀錄,將會分成十天連載,大綱如下:


1. 元大和寶來合併之後,對指數投資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2. 對貝萊德可能將旗下iShares系列的ETF引進台灣,看法為何?
3. 香港領先(Lyxor)因為規模和流動性太小,將12檔ETF撤掉,看法為何?
4. 如何看待富盈債券ETF(006202)高達25%的折價?
5. 政府的四大基金或其他的法人,對ETF的利用還有沒有成長的空間?
6. 台灣高股息ETF(0056)過去幾乎是兩年才配一次,可以改善嗎?
7. 券商方面,ETF交易的相關問題,例如定期定額、免費交易、股息再投資等。
8. 台灣50的費用有沒有調降空間?
9. 有沒有發行海外ETF的可能?
10. 其他小討論。


如果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可用RSS訂閱或加上FaceBook的專頁:
RSS: http://feeds.feedburner.com/UsaStoc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USA.STOCK

通貨膨脹時代的因應之道

本文為商業週刊專欄「當死薪水碰上通膨怎麼辦?」一文的原始版本,因篇幅過長,所以有經過編輯的修剪,這邊呈現的是最原始的版本。

油、電雙漲,已成事實

四月才開始,經濟部宣佈取消執行了16個月的「減半緩漲」機制,95無鉛汽油漲了3.1元,來到了每公升35.5元,還有應漲未漲的2.2元,將在未來以「漲全額、跌減半」的方式,逐漸將油價調到中油的部分負擔歸零為止。若全額漲足,則油價漲幅將高達16%,衝擊太大,因此只先漲了六成。

無獨有偶,十天後台電也向經濟部提報了「電價合理化方案」,若以每月350度的用電量來看,非夏季電費將從目前的每度3.27元漲到4.11元,漲幅更高達26%。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油價和電價上漲一成,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的影響分別為0.357%和0.356%,因此若油、電分別從四月和五月起漲,則兩者皆漲對全年CPI的影響為1%。看起來好像影響很小,但這其實是忽略了油、電上漲對其他物價的影響,以及CPI的編制方法本來就無法完全反應民生物價的上漲情況。

油、電雙漲有什麼影響?

舉例來說,台電的資料顯示平均家庭用電量為350度,則每度上漲0.84元,一個月就增加約300元的支出。經濟部則指出,一輛車平均每個月用油量兩百公升,若漲足5.3元,則每個月增加1060元,合計為1360元,一年就增加了將近一萬六千多元的支出。還記得台灣有360萬勞工的月薪低於三萬嗎?對很多人來說,油、電上漲所造成的家庭年支出增加,代表的是超過半個月的薪水就此蒸發了。

什麼是通貨膨脹?

我們回過頭來解釋一下通貨膨脹。這邊不談學術的定義:「一般的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若用貼近生活的感受來說明,所謂的通貨膨脹,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解釋,一個是物價的上漲,另一個則是購買力的下降。舉例來說,小明有一百元,一顆饅頭五塊錢,所以小明可以買20顆饅頭。但是如果饅頭漲價到一顆十塊錢,則小明只能買10顆饅頭,所以物價上漲了,但購買力則下降了。


台灣的歷史通膨嚴重嗎?

根據主計處的購買力換算,從最早有資料的民國48年開始,當時的100元,在五十年後的民國97年,要850元才有相同的購買力。也就是說,這50年,平均每年的物價以4.4%成長。

如果將來也維持這樣的速度,則現在的100萬元所代表的消費能力,在30年後要365萬元才有相同的購買力。所以進行退休規劃的時候,千萬別用現在的物價做標準,要記得考慮到通貨膨脹。如果你有印象小時候一包科學麵的價錢和現在差多少倍,應該就不難理解等你退休後,可能去醫院掛號要上千元,住院一天要上萬元。

那麼最近的通膨情況又如何呢?民國100年的物價上漲幅度為2.03%,看起來好像通膨並不怎麼嚴重,但是如果把一年期定存利率1.35%納入考量,就可以發現把錢存在銀行,可以買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因為物價上漲的情況比存款的本息增長幅度還要高,這種情況就叫做「負利率」。

為什麼怕通膨?

如果物價每年上漲5%,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可是定存利率有8%,加薪幅度也高達一成,那麼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因此通膨是否可怕,是和利率以及薪水成長幅度比較而來的。現在定存利率是歷史低點,薪水也呈現停滯狀態,即使物價每年只上漲2%,累積十年還是相當可觀的!不但賺的錢越來越不夠應付支出,甚至辛苦存下來的錢,購買力也不斷降低,政府卻又只看CPI年增率很低,就認為情況不嚴重,這其實與民眾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怎麼「抗通膨」就變成了大家最希望瞭解的理財難題了!

怎麼抗通膨?

對於通膨的影響,我們可以分為日常支出以及資產兩個部份來討論。如果物價一直上漲,最理想的情況其實是讓自己的收入增長的速度超過物價上漲,可惜台灣薪資停滯的情況已經維持很久一段時間了,而且薪水並不是操之在己,就算想加薪,主控權還是在老闆身上。除非有額外收入,不然開源不易,就只能從節流上著手了。

然而當物價上漲時,日常的消費行為改變,不外乎就是少買一點,或是買更便宜的東西,我們其實能做的很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物價不斷上漲的時候,會出現無力感,因為漲價阻止不了,也沒有其他替代方案,薪資更沒跟著調升。

但是如果擁有一筆資產,要怎麼避免通膨侵蝕自己的資產,其實就有很多選擇了,例如買黃金、房地產。這種透過持有資產避免購買力減弱的作法,可以說是一種避險,然而卻也必須要承受隨之而來的其他風險。

買黃金可以抗通膨?

黃金價格在最近十年來,當然是不斷上漲的,就如同1970到1980年的暴漲。但是1980到2000這20年,黃金的價格其實是不斷下跌的,這也很有可能是黃金持有者將來會面臨的風險。即使是走大多頭行情的最近十年,黃金的價格也不是只有往上漲,而是劇烈地上下波動。

就黃金的歷史購買力來看,長期持有只能維持購買力,而無法讓資產的購買力增加,如果在高點買進,甚至購買力會大幅損失。例如1980年黃金曾漲到850美元,相當於現在將近2400美元的購買力,因此如果當時買黃金放到現在,即使現在黃金價格大約1650美元,好像價格上漲了一倍,但是購買力其實打了七折,而如果當時把資金拿去定存,到現在的購買力則是持有黃金的兩倍以上。

房地產可以抗通膨嗎?

以美國的例子來說,過去一百年來房價大概剛好和通膨打平,但這是平均房價,如果把同一棟房子的折舊和修繕算進去,投資房地產的資金購買力並無法維持相同水準。

台灣的數據則比較讓人有信心一點,1981年平均房價220萬,購買力約等同於2008年的360萬,但是2008年的平均房價則為670萬,因此購買力大約成長了85%。然而考慮到區域房價的走勢不同,加上目前的低利率推升了房價,以及台灣的人口老化、所得停滯的問題嚴重,房地產還能不能有這麼好的表現,其實是很有疑慮的。或許我們無法預測走勢,但是在價格高點買進資產,就很難期待有好的表現。


定存無法抗通膨嗎?

以歷史資料來看,目前的負利率其實是罕見的,因此如果只是要維持自己資產的購買力,定存抗通膨的成功機率很高。許多人都因為定存利率很低,所以想把資金轉移到報酬更高的地方,然而卻也承擔了額外的風險,例如儲蓄險會讓資金失去流動性,太早解約還會有解約金的損失,而外幣保單則又會面臨匯率風險。

要留意的是,定存具有獨特性,包括保本以及流動性,沒有其他理財工具可以完全取代。如果考慮到波動風險以及未來行情走勢的不確定性,定存其實還是相當重要的理財工具,低利率或負利率並不應該成為放棄定存的主要考量。

股票可以抗通膨嗎?

如果可以不管行情的波動,其實台股可能是相當理想的抗通膨資產,雖然台股過去大多在四千點到一萬點之間震盪,但平均的大盤殖利率大約在3到5%之間,都有超過CPI年增率,甚至也大多超過定存利率。如果擔心投資個股風險會過度集中,其實台灣高股息ETF是相當理想的抗通膨工具。

為什麼股票可以抗通膨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一個簡單的例子瞭解:1970年,味王的王子麵問世,每包80公克,售價2.5元。2010年,王子麵40公克、五包裝的售價33元,也就是80公克要13.2元。而根據內政部購買力的換算,民國59年的2.5元現在的購買力等同於13.1元。

這個例子除了告訴我們王子麵是台灣通膨的好指標,也顯示了原物料上漲,則製造商也會調漲產品售價,維持自己的利潤。

抗通膨債券是好選擇嗎?

抗通膨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TIPS)也是政府發行的一種公債,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其實相當熱門,這種債券的票面利率在發行時就固定了,但是本金則會隨著通膨而變化。例如面額100元、票面利率3%的抗通膨債券,因為CPI年增率為5%,所以面額會變成105,而利息則有3.15元。也就是說,本利和總計為108.15元。

然而,如果是在流通市場上以太高的價格買進抗通膨債券,而非以面額在首度拍賣時買進,則可能會面臨持有的債券出現負利率的現象。此外,如果遇到通縮,債券的面額也會隨著CPI而調降,這是投資人必須要留意的風險。

應該怎麼配置資產來抗通膨?

如果考量到通膨的資產配置,首先現金定存一定不可少,因為長期來看定存利率大部分時間都高於CPI的年增率,因此現金還是能為持購買力,甚至還能略有增長。

而對於保守的投資人,則可以配置多一點抗通膨債券,因為波動程度比股票低,而且面額會隨CPI調整,還有票面利率的固定收益,是相當理想的抗通膨工具。

至於積極的投資人,則可以持有多一點高股息的指數型基金,透過高於CPI年增率的殖利率來維持資產的購買力,同時也有機會在資本利得上獲得報酬,但也必須承受資產的波動。

主計處: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漲跌及購買力換算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9/price_cpi_curv/cpi_curv.asp

2012年4月10日

嬰兒潮世代相繼老去 出清資產誰來買?

鉅亨網陳怡君 綜合報導  2012-04-09

近 40 年來,嬰兒潮世代勤勉投資與儲蓄,未雨綢繆就是為了退休後享清福;然而就在退休時節來臨的時刻,他們面臨非常不同的挑戰:找尋買家來購買他們欲出售的共同基金、個股或其他資產。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7000 萬的嬰兒潮人口膨脹是帶動美國經濟與市場趨勢的主要動力,他們驅策房市熱絡,購買名牌毫不手軟,80、90 年代推升股市進入空前的牛市盛景;今日,他們成為美國景觀不斷擴大的灰色暗影:接下來 19 年每 24 小時,平均 10000 名嬰兒潮世代將會邁入 65 歲。

美國人口普查局預估,2030 年以前,65 歲以上的美國人將達到 7200 萬人,從 2010 年躍升 78%;而同時期 45 到 64 歲的美國人─未來 20 年的投資主力─卻只會增加 2% 至 8300 萬人。

兩種年齡群組成長的失衡現象,引發的問題不少,其中之一便是逐漸老化的人們身負的股票、房屋和其他資產,該賣給誰?

投資公司銳聯(Research Affiliates)創辦人 Robert Arnott 指出已開發國家正面臨「3D 颶風」侵襲─債(debt)台高築、龐大的政府赤字(deficit)以及呈現老化的人口統計資料(aging demographics)。「我們現在就身處 3D 颶風的正中心。」他認為,這十年還可維持薄弱的經濟成長、投資美股可能也還有些差強人意的回報,但是 2020 年後,假設嬰兒潮老人開始大舉拋售資產,他形容這將對股市造成「嚴厲的」負面衝擊。

不過,《洛杉磯時報》指出,在任何特定時期,股市走向依循的通常是短期基本面,而非難以預知的長期隱憂。

隨著全球經濟迎來新希望,第一季股市隨之昂揚,各類型共同基金股指上漲 10%,主要市場指數更來到 4 年新高。況且,雖然嬰兒潮世代逐漸步入老齡,但是他們處理金錢的方式可不一定與普遍的預測吻合。人口統計的轉變「是一股影響市場的潛在逆風,但是衝擊會有多大很難計算。」芝加哥投資顧問公司 firmMorningstar 共同基金研究主管 Russ Kinnel 表示。

影響股價和其他投資的變動因素有一長串,任何一個因素都變幻莫測。企業盈餘未來 20 年的成長速度有多快?通貨膨脹率有多少?利率怎麼變?稅收會不會增減?

美國老年人擁有大量不是等著償付就是留給繼承人的財產,根據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資料顯示,2009 年 65 歲以上的老人淨資產中值為 170494 美元。顧名思義,中值代表一半人口的資產超過這個數字而另外一半則低於這個數字。以 2010 年的美元衡量,65 歲以上族群的淨資產中值比 1984 年多了 42%。

同樣在 2009 年,35 到 44 歲的年齡群組淨資產中值僅有 39601 美元,也同樣以 2010 年美元價值估算,此群組的中值卻比 1984 年掉了 44%。這表示年輕人累積財富的能力遠遜於老年人。


許多年輕的美國人身陷高債務與低薪資的泥淖,儲蓄與投資舉步維艱。

適當的資產分散配置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2/04/09

近年來,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出現。在過去的10年內,美國市場不僅有數千檔共同基金被推出,ETF以及封閉式基金亦大量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殊性或另類投資風格的基金。

不過,投資人卻也因琳瑯滿目的基金產品而感到困惑,為了適當的分散配置資產,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認為他們所需投資的資產類別,應比他們原先想像的來的多。除了股票、債券以及現金之外,許多財經專欄作家或財務顧問(尤其是極欲推銷新產品的基金公司)開始建議投資人,可以在投資組合中增加一些房地產或商品類投資的曝險部位。除此之外,他們亦持續建議投資人可將其股票型資產分散配置於大型股與小型股、美國股票以及全球股票(其中包括了新興市場股票),以及成長型與價值型股票。

因此,一些投資人所持有的基金檔數越來越多,導致投資組合中的基金檔數可能高達20至30 檔,也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難度。然其他的投資人,尤其是那些有退休計劃的投資人,則採取了相反的方式:他們僅投資於一檔資產配置分散的目標期限或類似的基金,冀望藉此達到分散資產配置的目的。然而,僅持有一檔「全方位」的基金,有可能會是不錯的方式;但並非所有的基金產品都可以順利達到投資人的期許。而更重要的是,許多的投資人仍會想要自行選擇投資標的,並承擔其所帶來的風險。

事實上,持有少數幾檔的基金,並不會違反資產配置分散化的原則。但在這當中,真正最重要的關鍵,則是投資人必須對兩種資產配置分散化的思維有清楚的認知。

滿足投資目標 VS獲得超額報酬

一般來說,大部分投資人想要進行分散配置資產的原因有兩個。比較傳統的原因,是當某一類型的投資標的遭遇損失時,資產分散配置較能夠確保投資人所持有的其他類型資產能夠上漲,或至少不會下跌。第二個分散資產配置的原因,則是一個較新的概念:藉由分散投資,避免錯失明年或未來十年具有上漲潛力的資產類型。

後者便是造成投資人持有過多基金的原因。也許你已持有一檔不錯的全球型基金,但憂心不投資於全球小型股票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或甚至中國、印度等受到關注的市場,便無法參與未來成長潛力最高的資產類型之上漲行情。此外,投資人也可能聽聞,如果不投資於黃金基金,一旦黃金基金出現像過去10年一樣的強勢表現,你便可能會再度錯過其所可能帶來的報酬率。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投資人便會買進更多投資於金屬或商品類的ETF或共同基金。

雖然這些特定類型的基金當下也許會有相當亮麗的報酬表現,而其優異的表現也可能會持續的一段時間。不過,投資人仍需留意的是,長期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要滿足自身的投資目標,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投資人也必須能承擔自身投資組合的下跌風險。也就是說,投資人的投資目標並非是要賺取到最高的報酬率。傳統資產分散配置的思維是屬於較為保守的方式,而第二種資產分散配置的思維則較為積極,並企圖獲得最佳的報酬表現。

實務上的意義

明確的來說,堅持採用傳統資產分散配置方式,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放棄投資於新興市場或黃金基金,或者不能夠藉由較新型的投資標的,來賺取更高的報酬。事實上,只要你能夠適當地挑選基金,就算你所持有的基金檔數並不多,你還是可以具有上述類型資產的曝險部位。舉例來說,許多不錯的全球股票型基金雖主要投資於大型股票,但其地理區域的資產配置可能相當分散;有些基金甚至將新興市場納入投資組合當中,以獲取當地市場利基;有些基金經理人則是藉由布局於傳統價值型以及快速成長型等不同投資風格的股票來獲取投資收益。

此外,如果投資人作過相關的研究,並且認同其他市場人士的觀點:商品是一項單獨的資產類別,在其他的投資部位表現不佳時,商品這個資產類別可能會有較佳的防禦能力;那麼運用共同基金或ETF這些投資工具,來進行商品的投資便是相當合理的。相反的是,倘若買進許多檔特定商品類型的ETF,僅是因為預期其中一檔ETF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應會上漲兩倍或三倍的機會,而不想錯失其上漲行情,那麼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便可能與上述的投資目標背道而馳。

簡而言之,長期投資的目標與希望能夠贏得彩券的情況並不一樣。進行合理的資產分散配置,並且謹慎選擇合適的基金,長期而言仍能夠幫助投資人獲得不錯的報酬率。的確,這樣的方式並不能保證會有最高的報酬率,但卻能讓投資人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提高達成投資目標的可能性。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2012年4月5日

40年期房貸 真的會讓買房變輕鬆?

今天開始,我在商業週刊的專欄部落格也有了專欄,以分享理財的想法為主,名稱是「小資族學理財」。商業週刊的專欄部落格我一直很喜歡,文章水準很夠,能夠加入,相當振奮。也歡迎大家努力幫我按讚和宣傳。

40年期房貸 真的會讓買房變輕鬆?」是專欄成立的第一篇文章,編輯有稍做修改,讓文章架構更適合閱讀,而下面是我的原始版本:

去年六月實施的奢侈稅,雖然並沒有讓房價下跌,但的確打擊到了房市的交易量,和去年同月份相比,今年年初的交易量竟是腰斬(2011年一月的41974棟降到2012年一月的18213棟),因為許多剛買房的屋主,為了避免兩年內進行交易要繳奢侈稅,因此寧願把房子留在手上,結果供應量少了,供不應求,房價還是跌不下來。

為了要吸引年輕人買房和挽救房市低迷買氣,由房仲業者和民營銀行攜手合作,宣布推出40年期房貸,每月還款額度減少四成,但貸款期間繳納的利息則增加一倍。金管會則表示,法令上允許銀行推出40年房貸,但只准許首購族申辦,並且建議應該要有年齡的限制,申辦的人不能超過35歲,並且除了民營銀行,也鼓勵公股銀行開辦。

這個方案的推出,主要是讓原本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每個月在貸款上的負擔降低之後,更願意買房子。有交易,房仲業者才有佣金收入,有人貸款,銀行業者也才能利用存放款的利差獲利。換句話說,這個方案的原始考量,還是在商業利益上。

目前市面上最低的貸款年利率大約是1.8%左右,如果以這個利率來計算,則貸款金額一百萬元,分20年期償還,則每個月還款的本息為4965元,20年總償還金額為119萬1600元。也就是說利息就佔了貸款額度的將近20%。

但是如果將貸款期限延長為40年,則每個月還款本息則是2925元,為20年期的六成,但40年總償還的金額卻是140萬4000元,利息佔了貸款額度的40%。有沒有發現,如果以1.8%的貸款利率來算,則貸款的年期和利息佔貸款額度的百分比幾乎一樣。其實這是一個貸款的速算法,只是以往都運用在不同利率之間的簡易換算,現在則是用在不同還款年限的換算。

當貸款期限從20年延長為40年,其實貸款人所繳納的利息就跟利率加倍是幾乎一樣的。例如以利率3.6%貸款20年,則總償還的金額卻是140萬4480元。可能有不少人已經被這些數據搞昏頭了。其實重點只有兩個:一、貸款年期越長,繳給銀行的利息越多,當年期從20年延長一倍成為40年,繳給銀行的利息也隨著時間多了一倍。二、貸款年期延長一倍所繳的利息總額,和利率調高一倍一樣。


利率
貸款年期
總償還金額
月繳本息
利息佔貸款額度%
1.8
20
1,191,600
4,965
19.16%
1.8
40
1,404,000
2,925
40.40%
3.6
20
1,404,480
5,852
40.45%


如果本來覺得貸款800萬,分20年償還,每個月要繳3萬9718元的房貸是很大的負擔,延長為40年,每個月只需要繳2萬3393元,乍看之下好像比較輕鬆了,但是要留意的是,現在的利率是歷史低點,如果利率升高一倍到3.6%,則每個月要繳的房貸將會變成3萬1473元。而如果房貸利率回到十年前6.3%的情況,則每個月要繳4萬5702元!

當然,這些問題不管房貸的年期是20年還是40年都會遇到,但原本覺得每個月繳四萬負擔太大的人,如果只因為期限延長了,每個月只要繳兩萬多就好,所以買了房子,當利率升高之後,每個月還是要繳四萬甚至更多,違約繳不出來的風險就很高了。原本買不起房的人,因為貸款年期的延長而選擇在利率最低的時候買房,其實是承受了升息之後負擔不起房貸的財務風險。

此外,雖然金管會建議這個方案申辦的人不能超過35歲,但是這也突顯了兩個問題:一、正常65歲退休的情況下,往前推40年,應該在25歲以前開始繳貸款,才能避免在退休之後,已經沒有工作與薪資收入了,還得要繳貸款。二、有多少25歲的年輕人已經存到了兩成房價的自備頭期款?以一千萬的房價來算,就表示要有兩百萬的存款。

其實以目前台北市的住宅租金與房價來看,當房東的租金報酬率甚至和定存差不多,因此租房子才是最划算的選擇。例如市價兩千萬的房子,月租金三萬,則租金報酬率只有1.8%。如果覺得房貸負擔太大,表示收入與房價有所差距,那就不要勉強自己去買房。

很多人都用買房子來當成累積資產的主要方法,但是要記得,房產不是儲蓄的工具,房價會有漲跌波動的風險,而貸款要繳利息,儲蓄卻是領利息。許多人都覺得租房子租金一去不復返,不如買房子,等貸款繳完了房子就是自己的。可是,卻沒有想到,其實貸款繳給銀行的利息也一樣一去不復返,甚至以歷史紀錄來看,利率的升降比租金還要頻繁和劇烈,也就是貸款買房產所面臨的家庭財務風險,比租房還要高。

買房之前,要記得一個概念,只要用了抵押貸款買房子,即使你是房屋所有權人,但在還沒繳完房貸之前,房子不算真的屬於你。只要你繳不出房貸,房產就可能被拍賣。所以要用房產綁住自己20年,甚至長達40年,真的要三思。房價漲跌有市場機制和不可預測性,但是每個月收入一大半要繳房貸,因為房貸而不敢失業、不敢實現夢想,甚至也存不到什麼錢,要不要過這樣的人生,則是你可以做抉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