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8日

股市繁榮時切勿隨波逐流

 華爾街日報  2011年 01月 28日

在火爆的股市中保持頭腦清醒並不容易。

近來﹐華爾街盡顯一派繁榮景象。自去年夏天以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已經上漲了2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也上漲了30%。市場情緒回升。大批多頭占據市場。在收益頗豐的2010年之後﹐股票策略師預測﹐2011年的股市仍然會有不錯的表現。

在這種時候﹐很多投資者可能會不顧一切﹐願意一頭扎進去而不計後果。畢竟﹐所有人都說股市將會節節攀升﹐對吧?你不想錯過這種機會!也許你應該趁著現在還為時不晚而趕緊加入?

這足以考驗最自律的投資者的決心了。

現在到了深吸一口氣、集中精力﹐並再次提醒自己恪守長期投資理念的時候了。

沒錯﹐股市的確大幅走高。而且﹐華爾街可能會漲得更高﹐但也可能不會再漲。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對股市“發燒”是投資者的大敵。以下是為你開的七副退燒藥﹐請酌情用半杯水沖服。

1、不要跟著感覺走。

我們都會產生一股想要在股市上漲之後買入股票的沖動﹐但這其中的真正原因與經濟前景或者投資風險毫無關聯。

這完全是本能的反應。我們會本能地隨著蜂擁的人群一起奔跑﹐通過數量占先來尋找安全感。這種做法是有原因的。數千年來﹐這個本能成功地讓我們的祖先避免了落入猛獸口中的危險﹐但對投資來講卻會產生可怕的誤導作用。投資中不存在緊急情況:隨著時間推移﹐自律性的投資戰略能夠輕而易舉地戰勝短線投機行為。

2、不要從眾。

他們通常都是錯誤的。研究反復證明﹐公眾會在錯誤的時機投資——他們會在股市上漲之後樂觀買入﹐而在股市下跌之後恐慌拋售。

金融公司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儘管過去十年間股市表現基本持平﹐但普通投資者還是虧了錢。而且﹐金融研究公司Dalbar發現﹐即使再往前追溯幾十年﹐情況依然如此。如果有人在20年前向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stock index)投資1,000美元並且保持不動的話﹐到2009年底他將會得到大約5,000美元。

而如果你盲目從眾——高買低拋——你最後拿到手的不會超過2,000美元﹐所以不要從眾﹐他們的投資記錄糟糕透頂。

3、不要受短線消息影響﹐不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短線消息在近期內可能會對股票價格有所影響﹐但基本上不會產生任何長期的影響﹐而且很快就會被人忘記。

大部分股市價值來源於公司未來幾十年內將會獲得的利潤。未來幾個月的影響極其有限。

頂級投資公司GMO的總監本•印克(Ben Inker)分析認為﹐即使是未來十年的利潤也僅占股市市值的大約25%。誰又會在意下個季度的盈利呢?

4、不要過於樂觀。

股市近期的增長伴隨著很多的風險。美國政府目前每年的財政赤字高達1.3万億美元﹐用來刺激經濟增長﹐而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卻在印製甚至更多的貨幣。

美國全部的債務——包括政府、家庭和公司——已經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還在增長。

儘管這些資金大量涌入﹐但房價實際上已經再次出現了下跌﹐就業市場的情況也比官方統計數据顯示的要糟糕得多。

與此同時﹐中國與其他的新興市場都在努力遏制日益蔓延的通脹﹐原材料價格出現飛漲﹐人們對歐洲再次爆發債務危机的恐懼正在蔓延。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保持頭腦清醒。

5、千万不要相信空談家的蠱惑。

太多的股市空談家在電視上高談闊論﹐他們給股市製造了一種虛假的緊張刺激的氣氛。

不﹐華爾街並未“勢如破竹”﹐也沒有“取得一連串的勝利”。而且沒有人意欲先發制人、買入股票。

這是怎樣的一個騙局呀!

如果你要買入股票﹐股價走高是壞事﹐而不是好事。這些空談家會去到超市﹐然後說出“哇!我們應該趕緊購買更多的漢堡包——它漲價了!”這樣的話嗎?

還有﹐股票與人們踢出的足球也不同。它並不是處在一种連續的運動狀態。“股市正在上漲”這種說法僅僅意味著“股市出現了上漲”。所以﹐如果說今天的股價比昨天高了一些﹐那麼它還會讓你有興趣買入嗎?

6、考慮一下華爾街削價賣出的頻率。

你願意以正價買入股票嗎?股價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漲幅。你真的認為它們不會再跌下來嗎——不論是從相對意義還是絕對意義上講?

這還真不好說。

在過去十年間﹐我們曾經看到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僅報6,600點﹐亞馬遜公司(Amazon.com)的股價為6美元﹐埃克森公司(Exxon)的預期市盈率不過7倍﹐免稅市政債券的回報率是需繳稅的美國國債的三倍﹐而通漲保值政府債券簡直是白送。

金融市場打折銷售的頻率似乎與折扣家俱店一樣頻繁。為什麼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就會有所不同呢?

7、看看是誰在為此次股市繁榮搖旗吶喊。

現在揮舞花球的大部分人﹐在1999年和2007年的時候都在做著完全同樣的事情。他們是可以信賴的指導者嗎——抑或不過是一只壞了的手表﹐總是顯示現在是該買入股票的時候了?

同時﹐大多數準確預測了上一次危機的人如今都特別謹慎——比如說赫斯曼基金公司(Hussman Funds)的約翰•赫斯曼(John Hussman)和GMO投資公司的杰里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大量數據顯示﹐目前的股票價格正處於高位﹐而從這一水平獲得的長期回報很可能會令人失望。

Brett Arends

2011年1月27日

可能終結巴菲特時代的四大歷史趨勢

2011年 01月 27日  華爾街日報

巴菲特(Buffett)對《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說﹐重要的事情不在於今年﹐而是在我離開人世20年後伯克希爾公司(Berkshire)會是什麼樣子。不好好照顧它比沒有立下遺囑還要糟糕好多倍。

20年?那可就到了2030年﹐也就是我們的國防預算促使美國人為了應對五角大樓對於2020年的預言而負債累累之後的十年﹐這個預言認為隨著地球承載能力的減弱﹐一種為爭奪食物、水、能源供給而爆發危險、全面戰爭的古老模式將會出現……戰爭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特性。

伯克希爾的股東們注意了:巴菲特錯了﹐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就看今年﹐而不是2030年﹐甚至也不是2020年。這太晚了。原因何在?因為“人們的意願”以及無法預知的“上帝的意願”總是會勝過巴菲特的“遺囑”。不僅如此﹐四種強大的趨勢將輕而易舉地令他的遺留之物在2030年到來之前早早地就煙消雲散。

關於戰爭﹐巴菲特想過很多。就在五角大樓作出有關第三次世界大戰預言的前後﹐巴菲特在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採訪時說﹐階級戰爭確實存在﹐但發起戰爭的是我所屬的階層﹐也就是富人階層﹐而且我們贏得了戰爭。

至於全球戰爭:還記得巴菲特曾在《財富》(Fortune)雜誌上將衍生品稱為金融領域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後來﹐在2008年華爾街崩塌後﹐他向這個敵人繳械投降﹐向高盛集團這個全世界最具毀滅性的衍生品交易員總部注入了數十億美元。他的繼任者們還有什麼是必須放棄的呢?

是的﹐伯克希爾的忠實支持者們要擔心的不僅僅是巴菲特的遺囑:那麼當你們所有四萬人今年5月齊聚奧馬哈的奎斯特中心(Qwest Center)時﹐開始問問美國的未來……問問我們中產階級的衰落……問問全球人口在一代人之後暴增50%的影響……問一問約90億人爭奪愈加稀缺的商品的場景……問一問當五角大樓的戰爭機器要求不斷增加預算來抵禦恐怖分子、毒品集團以及一個遙遠但更大的威脅——更具進取心﹐建造擁有核武器運載能力的隱形轟炸機﹐在澳大利亞、非洲、南美和東歐等世界各地迅速買入大量具有戰略意義商品期權的中國——時﹐債臺高築的美國納稅人將做何反應。你們會提出這些尖銳的問題嗎?

可能終結巴菲特-伯克希爾時代的四大歷史趨勢

沒錯﹐今後幾年對於伯克希爾來說將會充滿了兇險。你心知肚明。巴菲特也是。不過他的遺囑對他本人而言意義更大﹐而你卻不應該將它看得如此重要。為什麼?穿越前方佈滿未知因素的全球經濟“雷區”而又對一切隱藏的經濟“炸彈” 以及破壞性強於衍生品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毫無防禦﹐這將是徒勞無功的。

巴菲特也許是一個傳奇。但他無法被複製。成就了他的經濟時代已經過去。

所以還是忘了遺囑的事吧。也忘了2030年。不過巴菲特在遞出接力棒之前﹐他會應付自如並坦然面對今天的問題嗎?也許﹐我們只是會看到在奧馬哈舉行的又一場新奇而壯觀的盛會﹐期間不僅會推銷喜詩糖果(See's Candy)以及伯克希爾所投資的其他產品﹐還要走訪奧馬哈的各處DQ冰激淩店﹐舉行燒烤活動﹐沃倫•巴菲特大叔還會再次彈起他的四弦琴。

以下是我們對巴菲特的挑戰:5月份時通過邀請四個有智慧的人與你的股東對話來關注美國人面對的四個最重要的問題。請你的股東仔細傾聽這四人有關整體趨勢以及近期決策的談話以開闊思維﹐這些決策將對伯克希爾的股價產生影響達數十年之久。

1. 美國的“最後一個泡沫”會終結資本主義(和伯克希爾)嗎?


耶魯大學學者、“世界體系分析”的宣導者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在最近一期《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Journal)上警告說﹐“全球經濟不會復蘇﹐現在不會永遠也不會。”永遠不會?伯克希爾的股東們最好聽聽看:沃勒斯坦警告說﹐實際上人人似乎都認為今後幾年世界經濟總會從2008年之後的困境中復蘇。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所有的體系都是有壽命的。……我們現有的體系﹐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它已經存在了大約500年﹐並且至少在全球主導了一個世紀。它運行得十分良好。但就像所有體系一樣﹐它的運行逐步偏離了均衡狀態﹐而且距離越來越遠。現在只是一會兒功夫﹐它就遠離了均衡”進入了一種“結構上的危機。”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現有體系無法延續。根本性的政治鬥爭是圍繞何種體系將取代資本主義而展開﹐並非是圍繞它是否應該存活下去。”明白了嗎?資本主義正在迅速滅亡。

“我們最近的困難只是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交替迴圈這一過程中的倒數第二個泡沫﹐這種迴圈是世界體系自上世紀70年代左右以來一直都在經歷的。最後一個泡沫將會是國家債務﹐包括所謂的新興經濟體﹐其結局將是破產。”

不幸的是﹐華爾街和華盛頓拒不承認一種新的體系只有在舊有體系崩潰、發生革命、出現經濟大蕭條、爆發階級戰爭之後才會被建立。你自己想想:伯克希爾會存活下來嗎?

2. 如果美國的增長率下滑﹐伯克希爾的增長率也會下滑嗎?

《環境、稀缺與暴力》(Environment, Scarcity & Violence)的作者、加拿大教授荷馬-迪克森(Thomas Homer-Dixon)在《經濟無法保持增長》(Economies Can't Just Keep on Growing)一文中提出了與《外交政策》不同的看法。他的開篇話語如果在奧馬哈肯定會頻頻被掌聲打斷:“人類在過去兩千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常常以為我們的道路儘管有時崎嶇﹐但卻總是在向前發展。可我們錯了:在本世紀﹐環境和資源限制可能令全球經濟增長陷入停滯。”

是的﹐增長扼制了增長:歷史充滿了這類諷刺。更糟的是﹐荷馬-迪克森警告說﹐資源的稀缺將引發暴力。

“人類就在一個盒子裡。為了創造並維持這種增長﹐他們必須耗費大量的能源。可我們最理想的能源來源——化石燃料——卻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對氣候變化不加以控制﹐它將會阻礙增長。……增長﹐我們無法生存﹐不增長﹐我們也無法生存。這一矛盾是人類本世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只要傳統觀念還認為增長能夠永遠持續下去﹐這種挑戰就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應對的。”

3. 如果美國衰落﹐中國的威脅會有損伯克希爾的價值嗎?


另一位向巴菲特的燒烤活動提出不同觀點的是《零和未來:焦慮時代中的美國權力》(Zero-Sum Future: American Power in an Age of Anxiety)的作者理查曼(Gideon Rachman)。他在文章的開篇就提出了這種異議:“我們以前曾經聽說過所有關於美國衰落的事情。這一次不同以往……美國過去與前蘇聯和日本經歷了數次衰落論”﹐最終美國都獲得了勝利。

“因此如果美國人將中國威脅論看成是又一次‘狼來了’的話﹐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這個寓言中往往被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喊‘狼來了’的孩子最後還是對了。狼到底還是來了﹐而中國就是這只狼。”

“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使北京有能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挑戰美國的影響力了。”中國人是“許多非洲國家政府偏愛的合作夥伴﹐也是其他新興經濟體如巴西和南非最大的交易夥伴……他們還購買了財政困難的歐元區成員國的債券。”

理查曼警告說:“新的經濟和政治參與者正在崛起﹐而中國只是這一廣闊畫面中最大的一部分。美國在歐洲的傳統盟友……正在經濟排行榜中越降越低。新的大國漸漸出現:印度、巴西和土耳其。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外交政策偏向﹐其合力限制了美國塑造世界的能力。想想印度和巴西在全球氣候變化會議上是如何支持中國的。再想想在聯合國就制裁伊朗進行的投票表決中﹐土耳其和巴西針對美國投出的反對票。這只是未來故事的序曲。”

4. 華爾街道德準則的缺乏會損害伯克希爾嗎?


最後﹐巴菲特還應該邀請塞拉俱樂部(Sierra Club)的主席波普(Carl Pope)來挑戰股東。波普在刊於《外交政策》、題為《富人不在乎窮人》(The Rich Don't Care About the Poor)的文章之初便言明瞭這種挑戰:“我們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操心想像中南北之間以及富國與貧國之間存在的全球性差距。實際上它並不存在。地球上真正的斷層線是在精英人士與某些國家的中產階級﹐以及精英人士與普遍存在的金字塔底端之間。世界上最有錢的四個人﹐斯利姆(Carlos Slim)、比爾•蓋茨(Bill Gates)、巴菲特和安巴尼(Mukesh Ambani)﹐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要多於他們與各自國家社會底層之間的共同點。”

沒錯﹐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波普暗示一場革命就在前方:“斯利姆、蓋茨、巴菲特和安巴尼的財富總和比世界上最貧窮的57個國家的財富還要多。危險在於當我們的全球經濟知道如何將錢財和權力集中到越來越少的人手中時﹐我們卻沒有一種健全有效的機制來提醒我們注意隨之而來的不公、危險和動盪。總有一天﹐窮人將找到自己的方式來提醒我們﹐而我們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是的﹐波普在暗示﹐通常來說革命、而不是民主能夠解決這種收入差距。

對伯克希爾股東的挑戰很簡單:你們的關注面太窄了。跳出資本主義的回聲室。別去想著巴菲特的遺囑能不能確保你在2030年之後的投資。它不能。

還是問一問伯克希爾資本主義對於廣大美國人民的道德責任﹐問一問在我們的增長率不斷下降而負債水準持續上升時﹐美國經濟在關鍵的未來十年中的短期前景﹐問一問來自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威脅是否是真實的……你們的伯克希爾股票可以等到你們退休嗎?

你們會提出恰當的問題嗎?現在就開始問吧﹐趁太遲之前。

Paul B. Farrell

(本文作者Paul B. Farrell曾擔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投資銀行家﹐他著有“The Millionaire Code”、“The Winning Portfolio”等書。現為行為經濟學專欄作家。)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2011年1月24日

以股票分析師的投資方式來投資ETF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1/01/24

我們青睞於金融以及醫療保健產業,對於能源及材料產業則需謹慎以對

一般來說,ETF通常會被認為是較被動的投資工具,但積極的ETF投資人仍然可因股票的分析研究而受惠。晨星有超過100位的股票和公司信評分析師,這些分析師會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並且著重公司的永續性競爭優勢,並由現金流量折現法計算而出的公司價值分析。既然這些資料被匯集統整之後,可以運用到基金的投資上,我們也同樣可以用這些資料來推算ETF的投資價值。

我們可參考這些分析師所作的研究,整理出一些主題式的投資概念,以瞭解目前哪些產業是具有投資吸引力的,而哪些產業又是應要暫時避開的。ETF是進行主題式投資的良好方式,因為ETF具有資產分散配置的特性,可以避免單一股票所帶來的個股風險。透過個別股票的投資,雖然有機會可以獲取極高的報酬,不過投資於各產業類型的ETF,也是相當有效率的投資方式。因為,個股價格攀升之際,也會帶動整體產業上漲。根據分析師的研究,以價格/公平價值的角度來看,目前金融和醫療保健產業是相對最便宜的產業,而能源以及材料則是最貴的產業。

金融業:堅持投資於大型銀行

許多大型的銀行已償付美國問題資產救助基金(TARP)款項,目前這些公司的資本體質也改善很多。美國銀行類股在2009年壓力測試結果公佈後,出現了強勁的反彈嗎. 由於第一次測試的結果相當成功,美國政府計畫將要進行另一次的測試。美國聯準會(Fed)想要藉由評估銀行的體質狀況,來評估它們是否能夠發放較高的股利,目前有19間銀行將向美國聯準會(Fed)提出增加股利發放或買回股票的申請計劃,其中還包含了一些尚未完全償還美國問題資產救助基金的大型銀行(例如 Regions Financial (RF))。這些無法支付美國問題資產救助基金的款項的銀行,如Marshall & Ilsley (MI)將會變成被收購的目標,雖然這間銀行起源於相當保守的美國威斯康辛州,不過卻過度積極地將事業版圖拓展至內華達以及佛羅里達州,這間銀行唯一能夠償還美國問題資產救助基金款項的方式,就是透過該銀行的買主蒙特利爾銀行(Bank of Montreal, BMO)來進行償還計畫。

另一個利多消息則是美國銀行(BAC)與政府支持企業達成了房地產抵押貸款回購案的和解協議。這不僅降低了市場上的未知數,也為未來的私下協議設下了標準。在大型金融股方面,美國晨星負責研究金融產業的James Sinegal表示:「我們向來青睞的高素質、擁有狹窄或寬廣經濟護城河的公司…..已解決了相當多它們本身的問題並採取了較為積極的定位,甚至可能將收購陷入困境的同類型公司」。而在另一方面,他對於小型銀行股票仍有疑慮,因為有許多這類型的公司仍未償還美國問題資產救助基金(TARP)款項。

目前,金融類股的投資焦點在於大型銀行類股的投資價值具有吸引力,並且正在解決它們本身的問題。至於該如何將這個投資概念落實在ETF的投資上,我們則青睞SPDR KBW Bank(KBE)。這檔ETF持有美國最大的24間的銀行股票,對J.P. Morgan Chase (JPM)、Citigroup (C)、Bank of America以及 Wells Fargo (WFC)都有相當大的投資部位,而這些股票也正是我們認為股價被嚴重低估的股票族群。由於,我們認為小型銀行股票的投資價值較不具有吸引力,所以應該避免投資於SPDR KBW Regional Banking(KRE),這檔ETF對50檔小型區域型的銀行分配了相同的投資比重。而且KRE所投資股票的平均市值約為10億美元,而KBE則是 220億美元。

醫療保健:就業人數增加的少數幾個產業之一


在美國經濟體中,僅有少數的產業呈現持續性的成長,而醫療保健產業就是其中一個產業。雖然,在過去10年,美國的非農就業人口基本上並未出現太大變化,但是醫療保健產業的就業人口卻成長了30%,晨星負責研究醫療保健產業的Alex Morozov認為,病人入院率已有改善,且預防性醫療掛號費的取消也將使需求增加。他同時認為:「市場認為短期內受到壓抑的收入成長,將會在長期出現較大的增長」。另外,購併活動也是2011年證券評價水準的一個重要驅動要素,有一些醫療保健ETF目前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相當具有吸引力,其中包括了 Health Care Select Sector SPDR(XLV),這檔ETF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為0.84,以及iShares Dow Jones US medical Devices(IHI),其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為0.88。此外還有iShares S&P Global Healthcare(IXJ),這檔ETF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為0.89,其分散於全球的投資配置也有利於該檔ETF的表現。另外,Pharmaceutical HOLDRs (PPH)是最便宜的醫療保健ETF,這主要是因為該檔ETF相當著重於大型藥廠,該ETF持有Pfizer(PFE)以及Abbott Laboratories (ABT) 等幾檔晨星評級五顆星的股票。不過,該檔ETF的資產配置並不是相當分散, 因為Johnson & Johnson(JNJ)便占了該檔ETF 總資產的24%。

能源和材料:目前價格尚屬合理,未來商品價格持續上升

依照價格/公平價值的角度來看,材料和能源產業是屬於數值較高的產業類型。新興國家強勁的經濟成長毫無疑問地帶動了商品的需求,雖然較高的價格會使得生產相關商品的材料以及能源的公司受惠,不過這也會損及煉油廠的利潤,因為美國的消費者會越來越無法負擔這些產品。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資料顯示,在2000年至2009年之間,美國對石油的消費量每天下降了約一百萬桶,不過全世界的消費量卻每天增加了將近一千萬桶,而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在10年內增加了將近一倍。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需求,石油的價格將會上漲,以彌補越來越難以挖掘到的資源及其較高的生產邊際成本。大部份收入來源或企業資產與商品相關的公司,將會從這個油價上漲的趨勢中受益,然必須在公開市場購買商品,並且只能轉售給手頭現金拮据的美國消費者的公司,就會發生利潤被擠壓的情況。因此,我們所青睞的公司如ExxonMobil(XOM),其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約為0.86,而Valero(VLO)或是 Sunoco(SUN)這兩間公司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分別為1.11以及1.32,則是我們盡量避開的標的。負責研究煉油產業的晨星股票分析師 Allen Good,就在他的報告當中指出,煉油廠的上漲空間是有限的。

為了將我們對油價上漲的預期,落實在投資上,我們檢視了兩個不同的能源主題ETF。iShares Dow Jones Oil & Gas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Index (IEO)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為1.01,這檔ETF並未將其資產投資於任何具有寬廣護城河的股票。另一方面,iShares Dow Jones US Energy(IYE)的價格/公平價值則為0.96,其中有24%的資產配置於具有寬廣護城河的股票。雖然,能源股票型ETF的價格/公平價值比率都不太具有吸引力,不過投資人仍可從中獲得部分油價上漲的報酬收益。Eric Chenworth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全球需求創新高、庫存下降,以及供應量的萎縮下,都預示著2011年油價仍會有不錯的表現」。投資人可以透過ETF投資於商品,不過,試圖追蹤石油商品的ETF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存在,例如商品的高倉儲成本就會產生正價差的問題。儘管股票型ETF會有資本市場的風險,不過長期而言卻是投資於石油較好的工具,就像是ExxonMobil(XOM)公司本身擁有龐大的石油庫存,可是卻根本沒有任何的倉儲成本。所以,雖然以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的角度來看,股票型ETF並不是特別便宜,不過在石油價格持續看好的情況下,投資於股票型ETF可能會是較好的一種投資方式。

在全球需求強勁以及有限的供給量等因素下,造成油價高漲,同時也使得材料價格攀升。iShares Dow Jones US Basic Materials(IYM)相較來看是較貴的ETF之一,其價格/公平價值比率為1.14。不過,其中也有一些相當有吸引力的ETF,例如Market Vectors Steel(SLX)。

雖然ETF在投資組合的建構,以及取得被動或主動的投資部位上,是相當不錯的投資工具,不過,檢視你的投資組合中的持股部位仍然是相當重要的,而晨星也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入門研究工具。(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2011年1月15日

投機式避險


隨著S&P 500不斷創下金融風暴以後的新高,甚至就快要突破1300的整數關卡,我的資產金額也突飛猛進,但這種榮景很顯然讓我感覺並不踏實,並不是我認為美股現在不值得這個價格,但是如果和現在美國的景氣以及獲利表現比較起來,大盤指數的確是有點偏高的。

隨著指數的上漲,被稱為恐慌指數的VIX也不斷下跌,週五收盤時已經降到了15.46,而前一次的低點是去年四月的15.23,當時S&P 500漲破1200點,然後歐債風暴出來之後就大跌將近兩成。VIX的15是一個指標性的位置,通常只有短期股市相當熱絡的牛市才會出現這麼低的波動(或是這麼低的恐慌),市場預期股市未來一個月的漲跌幅度有68%的機率只會在4.33%以內。

當然,VIX並不是一個相當稱職的指標,會有很多專家看圖說故事就認為只要VIX出現低點,股市就要反轉向下了,這不必然成真,而且市場的效率會很有效的打擊想要利用這種投機機會的人,可以觀察到很多次VIX出現高點或低點之後會有盤整,或是和股價出現不相關的現象,而不再是高度負相關。所以看到VIX創新低就作空指數或是買進VIX期貨顯然被市場耍的機率並不低。

S&P 500距離歷史高點雖然還有20%的空間,但可別忘了上次的高點可是泡沫的最高峰,而很顯然的是市場並不接受當時的企業獲利,值得當時的股價,因此後來又出現了666的低點,這都是市場在有效率的以股價反映出所有訊息的同時,投資人還會對所有訊息產出過度的反應,而這種過度反應也是投資人應該妥善利用的。

的確,目前企業獲利已經接近完全恢復之前的高點,但這並不表示指數就會跟著回到之前的高點,市場對經濟的疑慮還沒消除之前,恐怕根本不會出現過度反應的泡沫高價,也就是當黃金還沒崩盤、QE3還有媒體在討論、失業率也降不下來、世界上有國家分別擔心通縮和通膨....這些現象還在,股市基本上就不會面臨新的泡沫。

股市現在的確也沒有人擔心泡沫,但是股價或許不算過高,但至少也不算便宜了,或許中庸一點來說,現在的股價趨近於「合理」,但要強調的是這裡指的合理是市場認定的合理,而不是是否值得投資的合理。既然如此,如果市場上又出現利空消息,恐怕指數又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修正」。很顯而易見的是,歐洲債務問題可能會持續是今年春天到夏天的潛藏利空,從CDS情況來看並不妙,而去年歐債事件爆發後為了善後所發行的短債也就要陸續到期了,會不會又再一次在四月重創全球經濟市場,是值得觀察的。

但是預測趨勢是神人等級的困難任務,我能做的動作就只有避險,之前討論過不少關於VIX指數的ETN,現在就派上用場了,主角是VXZ。比起VXX的正價差問題,VXZ雖然在反應VIX的漲跌幅度上沒有那麼明顯和劇烈,但至少在平常持有的時候也比較不會因為正價差的問題而有鉅大的損失,風險都還沒出現避險工具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風險。

VXZ最高價是去年七月的接近100(VIX為40左右),而目前則已經創下發行以來的最低點只有60(VIX為15左右)。因此如果在60左右持有,當VIX暴漲之後,將VXZ以90的價位賣出,就有50%的獲利,雖然遠不如VIX指數本身超過133%的上漲,但這對整體的投資組合已經有夠好的避險效果了。例如以10%的資產作避險,而90%的股市資產下跌20%時,避險資產獲利50%,則整體資產其實只有損失13%,而如果將避險資金和獲利於低點再投資,則資產的成長會更明顯(當股市資產回到原點後,整體資產則為原來的104.4%)。

不過這種避險方式的風險並不小,除了ETN本身就有的信用風險,還有VIX的15並不是絕對低點,從15再跌30%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一來VXZ恐怕也至少有一成以上的損失。當然,也千萬別忘了期貨正價差的問題。而價位上的高點和低點並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因此買、賣的時機點判斷其實就是最困難的考量點,這種操作方式其實本身就是和漲跌趨勢作對賭,因此不屬於投資,而是一種投機行為。

2011年1月8日

Vangard創辦人Bogle:現在是投資最難的時刻!不如買進長期持有

鉅亨網劉祥航 綜合外電  2011-01-07

確投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一生戰功彪炳的明星經理人,也可能因一次慘遭滑鐵盧,而毀掉一世聲名。要當個常勝軍並不容易,但或許有簡單的策略。

現年 81 歲的 Jack Bogle ,在 1975 年創建了 Vanguard 500 基金。他所用的策略簡單而又激進,他不去追逐熱門股,不去撿不知何時才能受投資人青睞的冷門股,僅僅是多去買市場上的藍籌股,然後減少交易,避免被吃掉手續費。這麼做,讓他獲得豐厚的回報。

《Money Magazine》報導,Vanguard 在 2010 年是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無論是公司創建的 Vanguard 500 指數,或是基金表現,過去 15 年表現,勝過其他 60% 的對手。

Bogle 在 2000 年時由 Vanguard 的資深主席退休,不過直到現在,仍然為一些小散戶提供投資建議,並且做為這個產業嚴厲的評論人。即使他所創造的指數如此成功,但他感覺到,華爾街已經愈來愈危險,散戶想在此創造財富、保障退休金,變得更加不易。並直言:「在我的生涯裡,現在是投資最困難的時候。」

現在投資變得更難

Bogle 說,現在已經很少人談股票的殖利率了,但是這是股票獲得回報非常穩固的基準。在 1974 年時,年報上總是說,你要是投資殖利率為 6.5% 的股票,那就肯定錯不了。這種哲學卻不適用於今天,在 2008 年,S&P 500 的公司破紀錄地大砍股利,即使公司賺錢,也不願意分派股利。

Bogle 質疑,上市公司這麼做,想告訴投資人什麼訊息?也許他們是說賺錢是假象,實情是公司沒有錢可以分股利。

Bogle 表示,這些公司自己製作營收報告,他一點也不信任這些人。這些公司總是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然後在報告中說明,這次虧損是「單次提列」,但卻又一年一年上演相同的故事。

商品欠缺實際營利

他認為,美國經濟成長未計算通膨約是 5% ,因此可以假定,未來 10 年的成長大概都不到 5%,公司的成長,大概也差不多。現在平均的股利是 2%, Bogle 表示,這麼一來,可以預期股票的回報要在 7-8%,長期來看,則為 10%。

投資工具上,債券並不是 Bogle 建議的投資標的。他指出,債券的殖利率是 3%,抱了 10 年,就只賺 3%,實在是少得可憐。

他告誡投資人,不要只想著擊敗市場。當然,我們可以槓桿操作,去投資商品、黃金,或許能操作得不錯。但真正結果誰知道呢?這類標的沒有內在的回報,是 100% 投機,假設自己可以用更高價賣出。他們不像股票,沒有股利、沒有營收成長。

另外,他也提醒,不需要讓華爾街賺走你的獲利,讓這類成本降到最低,也是致勝之道。

有些人認為,指數型基金完全複製市場,市場下跌時,指數型基金將無可避免下滑,難以獲利。Bogle 強調,其他的共同基金也是如此,當 S&P 指數下跌 37% 時,股票型基金平均下滑 39%,全球型基金跌 45%,新興市場基金更重挫 54%,買基金本來就會隨市場下滑而跌價。

指數型基金是贏家

一些看法認為,指數型基金假定市場合理而有效率,價格才能在市場中反映,不過 Bogle 並不贊同。

Bogle 強調,無論市場是否具有效率,指數基金都是贏家。好的基金經理人,也許能在未具效率的市場多賺 5%,但差的經理人也可能輸掉相同數量。平均來看,根本沒有太大差別,無論市場是否具有效率,指數能讓人得到和市場相近的回報。

對他來說,並不需要依賴「效率市場」的假設,他看重的是「成本要緊」的假設-如果你的成本最低,平均來看,你就能擊敗對手,這正是指數型基金的優勢。「我知道這聽來像是片面的看法,但可否有人找理由告訴我,我是錯的。」

但投資人總想得到比平均更高的報酬,對此,Bogle 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不選擇指數型基金,那麼投資人就有得煩惱了。首先,是股票選擇問題,能選到好股當然很棒,但同樣地,也可能挑到地雷股。另外,還要考量市場的走向,要看重成長還是看重價值?最麻煩的還是經理人的選擇,在做決定時,唯一的標準是經理人過去的表現成績,但這並不是個很可靠的工具。

長期持有不作投機

由此來看,Bogle 認為,ETF 是這十年所出現很棒的想法。唯一的問題在於,要是很頻繁地交易 ETF,「那就把投資變成賭博了」。

Bogle 說,他認為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共同基金很棒,不過要是投資人願意長久抱有 ETF,直到永遠,他也無法反對。但如果是短期操作,或者只專注某一類產品,那就純粹是猜測,通常十賭九輸。

Bogle 感歎,長期投資的智慧已經消失,多數人追逐炒作短期的投資。他回憶,他在寫論文時,股市周轉率是 20%,現在卻愈來愈高,不知如何計算。過去,基金的贖回率是 8%,表示投資人大概會持有個 12 年,但現在,於 10 年前成立的基金,竟有 40% 已經消失,實在嚇人。

他認為,如果所有人都是「買進並持有」策略的投資人,那麼大家共同擁有市場。如果想短期獲利,投資人該思考-我比其他人會賣嗎?我真的比接手買我股票的人聰明嗎?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但你至少比買進持有者,多付出了交易成本。

看好美國勝於全球

整體來說,Bogle 認為,資產配置其實比一般人想得要直覺。如果你想買 6 成的股票及 4 成的債券,那麼只需要投資 1 支這麼做的平衡基金,另一種選擇是目標期限 (target-date) 的基金,不必大費周章去買 8 支不同的基金。

對於全球的市場,雖然全球指數基金漲了 20%,新興市場投資熱絡,但 Bogle 還是美國市場,認為美國市場還是更為穩定。假如新興市場的確有潛力,那麼,其價格也已經反應在目前的股市了。

2011年1月3日

萬點行情 上半年不是夢(內有本人看法)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芳、簡威瑟/台北報導】

展望民國百年台股行情,數位長期觀察股市發展的人氣部落客作家指出,台股在今年第一季至上半年可望持續上漲,不過,仍將延續去年的上下大幅波動情況,下半年則要看整體經濟的趨勢變化。

本報基金部落客專欄撰稿人之一,同時也是無責任投資論壇版主的朱岳中指出,台股近期上漲的多是所謂的政策作多股,今年這個現象應該有機會改變。他認為,歐美股市今年雖然風波不斷,但經濟基本面已逐漸走出陰霾,可望逐步向上,這將有助於以出口為主的台灣企業。

尤其今年是總統大選的前一年,歷來選前一年股市皆有上漲表現,政府持續做多的政策應不會有太大改變。加上兩岸經濟協議(ECFA)全面啟動,也將帶動相關企業有所表現。因此,大盤指數有機會在第一季至第二季上攻到近萬點,甚至突破萬點關卡。

另一位部落客Buffettism認為,回顧台股在2010年下半年,走了近三成的牛市行情,也似乎走出自己的路,觀察大盤跟美股或陸股的相關性,已從0.9下降到了0.7左右。要解析未來的台股行情,恐怕不能簡單只從美國或是中國的題材來看。

至於看好的族群部分,朱岳中較看好原物料族群、中概股、金融股,以及熱門電子產品相關族群。一方面,歐、美、日等成熟國家經濟復甦,有助於原物料持續上漲,原物料概念股有機會跟著受惠。另一方面,隨中國展開十二五規劃與ECFA後續效應,中概股可望延續今年氣勢,而率先到中國布局的金融股,也相當有機會因相關政策持續推動而上漲。

部落客王俊忠表示,觀察2010年一波經濟循環景氣燈號,持續維持在紅燈或黃紅燈,尚未見到向下修正,。不過,領先指標與代表股市資金動能的貨幣總計數M1B年增率,已經連續下修,且根據主計處預估,2010年第四季GDP數字,較第三季出現負成長。

因此,王俊忠認為,台股長線可能會出現更高的價位,但中期而言,可能出現循環性的修正,否則也需要時間整理。預估今年初將見到一個中期高點,隨後台股會進行修正,待休息整理後,第二季至第三季將開始新一波的行情,而且將延續到2012年。


留意變數→ 通膨、歐債

人氣部落客看好今年台股行情的同時,也不忘提醒投資人該注意的風險。部落客朱岳中提醒投資人,今年要注意二大變數,主要是通膨壓力及歐債問題是否再引爆。

首先是通膨數據是否攀高,尤其中國的通膨問題若持續惡化,擔心中國會有較強烈的緊縮政策,將對相關族群有所影響。其次是歐債問題持續會有不定時的「威脅論」傳出,將對歐美股市造成影響,連帶拖累台股,不過這屬於短期現象,還不至於拖累盤勢。

至於市場擔心的新台幣升值問題,相信央行應該會力守,不會讓新台幣持續大幅升值,影響到台灣的出口產業。

台股10年線來到6,700點,指數更站上9,000點,創近30個月以來新高。

部落客Buffettism指出,指數高於10年線超過30%,已經出現「警戒」訊號,若要攻上萬點,指數空間也剩一成左右,投資人是否要參與此波萬點行情,他建議「三思,再三思」。


從價值面來看,Buffettism表示,目前台股的市值約23.5兆元左右,GDP約13.5兆元,如果以巴菲特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股市是否有投資價值的「股市市值/GDP」這個指標來看,已高達174%,不但在全球來說已經算是「昂貴」的市場,也接近台股的歷史高點。


不過,若以大盤目前約15倍的本益比、殖利率3.9%,而股價淨值比約1.8等三項指標來看,相較於目前消費者物價年增率或利率情況,台股仍是相當具有吸引力。


他認為,如果投資人想賺的是資本利得(價差),勢必得盡量買低、賣高,但以現在接近萬點行情來看,恐難以「買低」。


他說,除非台股還有修正到10年線的機會,不然長期投資角度來看,仍存有一定程度的風險。

【2011/01/02 經濟日報】

2011年1月2日

2010年投資回顧


這是資產2010年的走勢以及跟S&P 500的比較,整年有接近10%的報酬,但整體的報酬是落後給S&P 500指數的,而如果只看ETF的部份,同樣也是落後給S&P 500的,因為S&P 500年底上漲了不少,甚至其實整體包含主動投資的部份,還略為超過純粹被動投資的部份。以下是所有被動投資的資產走勢:


這個年度最主要的一筆交易為BP,雖然不是買在最低點,但在脫離漏油事件之後到現在也已經有50%的報酬了。而損失最大的則是去年報酬最好的BAC,從將近19的股價跌到11左右,因此在各股的部份一好一壞,差不多打平,但主動投資的部份最主要的報酬其實是來自於波克夏,從年初的接近65股價,在經歷分割以及加入S&P 500成份股的事件之後,就直接漲到80左右,這部份應該算是加入指數的溢價以及巴菲特溢價的重現。

被動投資的部份,跟往常一樣,沒有任何變動,所以這邊討論的是股利的部份。首先是VGK,年底收到美股有$2.31的股利,依據現在的股價換算有大約4.7%左右的殖利率,算是不錯的表現了,但是如果以我自己的買進成本價格換算,則有7.7%的殖利率,這也顯示了買便宜貨的一大優點。VPL差了一些,殖利率有3.9%,而我自己的成本價去算則有6.8%的殖利率,我也相當滿意了。最熱門也最受歡迎的VWO新興市場其實殖利率很難看,只有1.7%而已,而我的成本價其實相當低(<$20),但成本價的殖利率也只有4.3%而已。最後,美國市場的VTI其實也沒多好,殖利率只有1.8%,而我自己成本價的殖利率更是只有3.2%而已,所以如果以殖利率為首要考量,則歐洲成熟市場的確還是不錯的選擇。而VT的殖利率只有1.9%而已,其實是出乎意料的少,有空我再看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2011年,我想對於我這種喜歡檢便宜貨的投資人來說,股市可能沒有多少進場的機會了,不過最近台幣升值,我會先累積一些美金作為主要的投資動作,然後目前持有的資產應該都不會有什麼動作,也不會買進什麼資產。而目前只有拿大約5%左右的資金試著以VXZ做避險的測試,不過設定價位很低,可能要VIX低於15以下才有機會觸發限價的買進。

但我應該會開始觀察債市,因為如果沒有其他事件發生,經濟可能就是緩慢而穩定的復甦,而當失業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美國FED大概就會開始升息了,債市的熊市也就即將出現,因此撿便宜的機會有可能出現在債市,而股市可能就只要放著給它漲漲跌跌就好了。


而在Blog的部份,2010年只是第二個年度,但卻有很多成長,先是一月在PTT的「推薦一個不錯的部落格」這篇文章讓每天的拜訪人數從300人成長到500人,而在八月開始加入經濟日報的基金部落客之後(介紹文),則讓拜訪人數從500成長到1000人。當然,十一月之後隨著文章量的減少,拜訪人數也減少了,不過還有500-600人左右的拜訪量,等過陣子沒那麼忙了,再多寫一些文章,這幾個月沒寫什麼文章,但書看了不少,也想了不少,筆記本上已經累積了超過一百個想法可以去找資料來驗證或擴大成一個有趣的題目了。

大家有空也可以回顧一下自己過去一年的投資情況,而如果有資產配置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留言,有空的話我為大家做一下分析,一起討論一下。

新的年度又開始了,希望2011年會是美股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