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的美股部落格,介紹全球投資市場的最新訊息、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
A Long-Term Investor shares his opinions about USA stock market, ETFs, asset allocation, value investing and Index Investing.
2012年12月4日
Vanguard的投資長Gus Sauter接受MONEY的訪問
Vanguard的投資長Gus Sauter認為將來的投資報酬將不會太高,尤其是債券。以下是他在年底卸任前,接受MONEY的訪問記錄(原始來源):
問:過去五年,華爾街經歷了很大的危機,波動性相當高,而股票型基金的資金也流出,投資人是不是失去信心了?
答:我們也這樣擔心,但是我們不認為市場有什麼損傷,在過去25年的投資生涯中,其實市場的波動一點也沒有少過。1987年十月19日,股市跌了21%,1997年亞洲又接連發生了金融危機,然後是俄羅斯的債務危機以及科技泡沫的破滅。現在,我們又有了歐債問題,即將面臨財政懸崖,但是這些都不會阻礙我們想從市場取得合理報酬的希望。
問:為什麼?聽起來好像有很多經濟上的風險會一直發生。
答:但是事實證明股市的報酬與經濟的成長無關。如果以長期的報酬來看,例如五年或十年的尺度,那麼目前對市場的價值評估其實跟最樂觀的預測其實相差不遠。目前的市場價格大約是盈餘的13倍左右(本益比),而這和歷史平均來比還算是便宜的。
問:那麼債券如何呢?
答:對於債券來說,最理想的預測工具是10年期債券的殖利率,而目前低於2%,所以未來債券的報酬大概也就只有2%或3%左右而已。歷史上債券平均可以提供6%的報酬,但是現在我們很難想像要怎樣才能拿到這麼好的報酬。
問:你們今年的債券基金有很大量的資金流入,你會擔心投資人過度投資嗎?
答:會。我們試著教育我們的客戶要對風險有所意識。當利率上升的時候,會對他們的本金有負面的衝擊。不過,我們同時也認為,即使債券基金沒有辦法再提供那麼高的報酬了,債券在投資組合裡面還是有很重要的角色:分散風險。每個人都需要錨。
問:Vanguard的創辦人Jack Bogle對ETF的過度使用一直都有所批評,但是你們卻又發行了很多ETF,為什麼?
答:我們認為ETF只是許多種投資指數型基金的其中一種。例如你想投資我們所發行的美股總體市場指數型基金,可以選擇用共同基金的股份,或是ETF的股份。
這是投資人的選擇。Jack擔心的是,投資人在使用ETF的時候,很容易就變成了市場擇時的人,但是我們有一些研究顯示,投資人和Jack所擔心的不一樣。我們的投資人持有ETF的時間並不會和共同基金的股份有什麼差異。
問:我想Bogle在意的是那些只投資整體市場一小部份的ETF。這些ETF會不會變成是市場擇時的工具?
答:我也很在意這些市場上不斷冒出來的ETF,我們的資料顯示,投資人並不會在ETF上漲的時候投資,他們總是在高點的時候買進,抱著這些ETF,然後眼睜睜的看著市場不斷下跌。
問:但是你們也有發行像是能源類股或醫療照護類股的基金,為什麼?
答:我們的確有類股型的基金,但是我們不會發行或投資某一些行業的基金,或是單一國家的基金。有些東西,你就是不應該去碰觸。
問:我告訴某人說,我即將訪問管理規模最大的指數型基金的人,然後那個人問:為什麼這也能夠是一個正職的工作?
答:你想要知道我們聘了多少人嗎?哈!指數的變化幅度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所以會牽涉到許多的交易。知道嗎?通常每一天,我們會有五千到一萬筆的交易。
問:你在這個職位上最後一個重要的決策,就是改變了Vanguard基金的指數,包括美國整體股市的基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答:我們換掉了指數的提供者,指數的授權費在過去快速成長,也導致了基金的支出太多,所以我們決定換成別的指數,而這個決定會幫我們的客戶省下非常多錢。
問:基金受了什麼影響呢?
答:舉例來說,我們所使用的新指數,指數的提供者在國際指數中,將南韓歸為已開發國家,而舊指數則認為南韓是新興市場,而所有我認識的人,只要他們熟悉南韓,都認為南韓是已開發國家,因此,換了指數之後,我們的已開發市場指數型基金,都將包含南韓的股票。
問:那麼美國股市的基金有什麼改變嗎?
答: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是我們基金的新指數提供者,他們發行了許多新的美股市場指數,運用一種技巧,稱為「打包(packeting)」。假設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將從小型股提升到中型股,正常來說Vanguard的小型股指數基金需要賣掉股票,而中型股指數基金則需要買進股票。
而打包的技巧怎麼做呢?只有一半的權重會被轉移到新的分類,而到了下一季,如果那家公司還在新的分類裡面,才完全轉移到新分類去。有時候公司的市值剛好在臨界點上,所以可能一下子是小型股,一下子又變成中型股,而這個打包的機制則可以降低交易量,基金的週轉率大約可以下降25%,這也意謂著交易成本也被降低了。
問:為什麼這麼年輕就退休了?
答:就如同他們說的,里程才是重點,年份不是。我也希望還有時間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標籤:
Bond,
ETF,
USA Stock Market
2012年11月18日
Morningstar的2012 ETF Award得獎清單
以下是Morningstar的2012 ETF Award得獎清單,分為五大類,共有37個類別:
1. 商品
2. 國際股市(以美國觀點來看)
3. 美國股市的各大類股
4. 債券
5. 美國股市的九大風格
這些獎項考量到ETF的總成本、指數追蹤的情況以及能否提供更理想的風險校正後報酬。此外,散戶與法人的投資模式也不同,例如散戶大多小額投資,但是持有的期間比較長,而法人則是大額投資,而且對流動性的需求程度很高,因此針對散戶與法人的不同需求,分別有不同的得獎ETF。對於散戶而言,主要的考量是ETF的持有成本以及風險校正後的報酬。進行評選的ETF必須要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有三年的績效資料,Morningstar必須要有該指數至少13個月的績效資料。
這些ETF分屬於五大資產、37個類別,相信運用在資產配置上已經綽綽有餘了,對投資人應該有相當的參考價值,而這些ETF大多都算是規模大、流動佳且知名的,也算是有一定的品質。
1. 商品
2. 國際股市(以美國觀點來看)
3. 美國股市的各大類股
4. 債券
5. 美國股市的九大風格
這些獎項考量到ETF的總成本、指數追蹤的情況以及能否提供更理想的風險校正後報酬。此外,散戶與法人的投資模式也不同,例如散戶大多小額投資,但是持有的期間比較長,而法人則是大額投資,而且對流動性的需求程度很高,因此針對散戶與法人的不同需求,分別有不同的得獎ETF。對於散戶而言,主要的考量是ETF的持有成本以及風險校正後的報酬。進行評選的ETF必須要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有三年的績效資料,Morningstar必須要有該指數至少13個月的績效資料。
這些ETF分屬於五大資產、37個類別,相信運用在資產配置上已經綽綽有餘了,對投資人應該有相當的參考價值,而這些ETF大多都算是規模大、流動佳且知名的,也算是有一定的品質。
Category
類別 |
Retail
散戶 |
Institutional
法人
|
Commodities Agriculture
農產品商品 |
iPath DJ-UBS Livestock SubIndex Total Return ETN
iPath道瓊瑞銀牲畜商品指數ETN(COW) |
iPath DJ-UBS Grains SubIndex Total Return ETN
iPath道瓊瑞銀穀物指數ETN(JJG) |
Commodities Broad Basket
綜合性商品 |
GreenHaven Continuous Commodity Index Trust
GreenHaven連續商品指數ETF(GCC) |
PowerShares DB Commodity Index Tracking Fund
PowerShares德銀商品指數ETF(DBC) |
Commodities Energy
能源商品 |
PowerShares DB Crude Oil Long ETN
Powershares德銀原油ETN(OLO) |
PowerShares DB Oil Fund
PowerShares德銀石油ETF(DBO) |
Commodities Industrial Metals
工業金屬商品 |
iPath DJ-UBS Copper SubIndex Total Return ETN
iPath道瓊瑞銀銅價指數ETN(JJC) |
同Retail。 |
Commodities Precious Metals
貴重金屬商品 |
iShares Gold Trust
iShares黃金信託ETF(IAU) |
SPDR Gold Shares
SPDR黃金ETF(GLD) |
Diversified Emerging Markets
新興市場 |
SPDR S&P Emerging Markets ETF
SPDR標普新興市場ETF(GMM) |
Vanguard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
Vanguard MSCI新興市場ETF(VWO) |
Europe Stock
歐洲股市 |
Vanguard MSCI Europe ETF
Vanguard MSCI歐洲ETF(VGK) |
同Retail。 |
Foreign Large Blend
國際大型混合股 |
SPDR S&P World ex-US ETF
SPDR標普全世界不含美國ETF(GWL) |
iShares MSCI EAFE Index Fund
iShares MSCI歐澳遠東指數ETF(EFA) |
Foreign Large Valu
國際大型價值股 |
iShares Dow Jones International Select Dividend Index Fund
iShares道瓊國際精選高股利指數ETF(IDV) |
iShares MSCI Canada Index Fund
iShares MSCI加拿大指數ETF(EWC) |
Foreign Small/Mid Blend
國際中小型混合股 |
SPDR S&P International Small Cap ETF
SPDR標普國際小型股ETF(GWX) |
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Small Capital ETF
Vanguard美國以外全世界小型股ETF(VSS) |
Japan Stock
日本股市 |
WisdomTree Japan Hedged Equity Fund
WisdomTree日本股票匯率避險ETF(DXJ) |
iShares MSCI Japan Index Fund
iShares MSCI日本指數ETF(EWJ) |
Latin America Stock
拉丁美洲股市 |
iShares MSCI All Peru Capped Index Fund
iShares MSCI秘魯全市場指數ETF(EPU) |
iShares S&P Latin America 40 Index Fund
iShares標普拉丁美洲40指數ETF(ILF) |
Pacific/Asia ex-Japan Stock
日本除外太平洋亞洲股市 |
iShares MSCI Malaysia Index Fund
iShares MSCI馬來西亞指數ETF(EWM) |
同Retail。 |
World Stock
全球股市 |
iShares MSCI ACWI Index Fund
iShares MSCI全世界指數ETF(ACWI) |
同Retail。 |
Communications
通訊類股 |
Vanguard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ETF
Vanguard電信類股ETF(VOX) |
iShares Dow Jones U.S.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Index Fund
iShares道瓊美國電信類股指數ETF(IYZ) |
Consumer Cyclical
循環性消費類股 |
SPDR S&P Retail ETF
SPDR標普零售業ETF(XRT) |
同Retail。 |
Consumer Defensive
防禦性消費類股 |
Vanguard Consumer Staples ETF
Vanguard必需性消費類股ETF(VDC) |
同Retail。 |
Equity Energy
能源類股 |
SPDR S&P Oil & Gas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ETF
SPDR標普油氣開採與生產ETF(XOP) |
同Retail。 |
Financial
金融類股 |
Vanguard Financials ETF
Vanguard金融類股ETF(VFH) |
iShares Dow Jones U.S. Financial Sector Index Fund
iShares道瓊美國金融類股指數ETF(IYF) |
Global Real Estate
全球房地產 |
SPDR Dow Jones Global Real Estate ETF
SPDR道瓊全球房地產ETF(RWO) |
同Retail。 |
US ETF Health
美國健康照護類股 |
SPDR S&P Pharmaceuticals ETF
SPDR標普製藥ETF(XPH) |
iShares 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 Fund
iShares納斯達克生技指數ETF(IBB) |
Industrials
工業類股 |
Vanguard Industrials ETF
Vanguard工業類股ETF(VIS) |
同Retail。 |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資源 |
iShares S&P Global Timber & Forestry Index Fund
iShares標普全球木材及林業指數ETF(WOOD) |
Vanguard Materials ETF
Vanguard原物料類股ETF(VAW) |
Real Estate
房地產 |
Vanguard REIT Index ETF
Vanguard不動產投資信託ETF(VNQ) |
同Retail。 |
Technology
科技類股 |
Vangua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F
Vanguard資訊科技類股ETF(VGT) |
同Retail。 |
Utilities
公用事業類股 |
Vanguard Utilities ETF
Vanguard公共事業類股(VPU) |
同Retail。 |
Intermediate-Term Bond
中期債券 |
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Bond ETF Vanguard
美國中期債券ETF(BIV) |
iShares Barclays Aggregate Bond Fund
iShares美國核心總體債券市場ETF(AGG) |
Long Government
長期公債 |
iShares Barclay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Fund
iShares巴克萊7-10年美國公債ETF(IEF) |
iShares Barclays 20+ Year Treasury Bond Fund
iShares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TLT) |
Large Blend
大型混合股 |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anguard整體股市ETF(VTI) |
SPDR S&P 500 ETF
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 |
Large Growth
大型成長股 |
Vanguard Growth ETF
Vanguard成長股指數(VUG) |
PowerShares QQQ
PowerShares納斯達克100指數ETF(QQQ) |
Large Value
大型價值股 |
Vanguard Value ETF
Vanguard價值股ETF(VTV) |
SPDR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ETF
SPDR道瓊工業平均指數ETF(DIA) |
Mid-Cap Blend
中型混合股 |
Vanguard Extended Market Index ETF
Vanguard中小型股延展市場ETF(VXF) |
SPDR S&P MidCap 400 ETF
SPDR標普400中型股ETF(MDY) |
Mid-Cap Growth
中型成長股 |
Vanguard Mid-Cap Growth ETF
Vanguard中型成長股ETF(VOT) |
iShares Russell Midcap Growth Index Fund
iShares羅素中型成長股指數ETF(IWP) |
Mid-Cap Value
中型價值股 |
Vanguard Mid-Cap Value ETF
Vanguard中型價值股ETF(VOE) |
iShares Russell Midcap Value Index Fund
iShares羅素中型價值股指數ETF(IWS) |
Small Blend
小型混合股 |
Vanguard Small Cap Value ETF
Vanguard小型價值股ETF(VBR) |
iShares S&P SmallCap 600 Index Fund
iShares標普核心小型股指數ETF(IJR) |
Small Growth
小型成長股 |
iShares Russell 2000 Growth Index Fund
iShares羅素2000小型成長股指數ETF(IWO) |
同Retail。 |
Small Value
小型價值股 |
Vanguard Small Cap Value ETF
Vanguard小型價值股ETF(VBR) |
iShares Russell 2000 Value Index Fund
iShares羅素2000小型價值股指數ETF(IWN) |
我們還能信賴投信產業的專業與道德嗎?
本文同時刊載於商業週刊專欄,在此呈現原始版本,並附上相關截圖。
民國99年9月9日,生產太陽能轉換器的盈正,以每股185元的承銷價上櫃掛牌交易,一開盤就站上500元。幾天後,同月的16日就創下歷史天價,來到每股565元,但是10月15日,卻是以腰斬的每股265元收盤。兩年後的現在,股價更是只剩不到一成,只有每股40元左右。公司之所以要發行股票,原本的用意應該是籌資,但是從盈正案的例子,卻只看到炒作和投機。
From PChome股市
因為盈正上櫃後股價的暴漲、暴跌,以及各種交易異常,促使櫃買中心不得不加強市場的監控和管理,除了提出「盈正條款」,並且也主動對投信的交易進行查核,根據事證,先由金管會在100年3月對13家投信業者開罰。
我們以「金管證投罰字第1000008286號」對安泰投信的開罰事由為例,金管會主要是認為該公司「所引用之投資分析報告,未具體敘明估算營收、EPS及建議買進價格之計算依據、合理基礎及根據。」因此處以24萬元罰鍰。其他的投信受罰事由也大同小異,只是情節輕重不同。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投信公司在投資決策上毫無根據,看到分析報告上的「明牌」就輕率跟進,不但態度上比散戶還不認真,更不知道專業能力在何處?就連投信本身的控管機制,都大有問題。
當時並未發現有其餘的重大情節,只是後續市場上陸續有案情並不單純的傳聞,因此金管會要求櫃買中心繼續追查。結果發現安泰、德盛安聯與凱基三家投信以及旗下的三位基金經理人涉案情節重大,並且還導致委外操作的政府基金因此而受害,所以在今年的6月進行第二波的懲處,而這時候已經是事件發生快要兩年了。
根據「金管證投字第10100300681號」對安泰投信的裁罰文件,謝姓經理人利用人頭戶在99年6月到8月間先買進盈正股票,再於10月1日出清。而該經理人職務上所管理的帳戶卻是在9月17日到19日之間,股價創下最高點之後買進,10月5日到6日賣出,雖然持有時間不長,股價卻已經從500出頭跌到300出頭,賠了四成,而該經理人的帳戶卻由人頭戶匯入了四千萬元。金管會僅給予安泰投信「警告」,並命令解除該經理人職務。
本來這件事情也沒有引起注意,直到蔡其昌立委在立法院質詢的時候才發現,不但退輔基金因此而虧損了33%,連勞保基金和勞退基金也都受害,操盤的經理人同樣都是安泰投信的謝姓經理人。至此,社會大眾才真正關注此事。
在媒體報導之後,安泰、德盛安聯與凱基三家涉案的投信紛紛發出聲明,但未見認錯的擔當與負責任的心態,反而不斷與經理人進行切割,提出的數據企圖證明投資人未受影響,並再三強調自己的誠信與專業。然而這些說詞,經得起檢驗嗎?
安泰投信在10月31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本公司有嚴謹的投資決策流程,並非個別成員所能撼動,因此政府基金的投資決策流程並非於前經理人之個人行為所能左右。」但是根據金管會的裁罰,證明該公司的投資決策沒有合理的基礎及根據。
更誇張的是,其實投信公司買股票也一窩蜂。聲明指出:「ING安泰投信並非唯一投資盈正豫順的公司。在2010年,許多本土及外資投信根據當時取得的市場資訊,而參與盈正豫順轉上櫃之公開發行;共有超過10 家本土及外資投信因此被金管會罰款與糾正,也包含ING安泰投信。」這真的讓人不禁要問:到底投信公司的投資決策有沒有專業研究、獨立思考?至少我看不出來。
或許經理人個人無法左右投資決策,但卻能利用職務之便而圖利,這難道沒有問題嗎?諷刺的是,該經理人的人頭戶績效看來還比職務上操盤的政府基金要好上許多。而既然不是個人行為能左右的,那麼就意謂著該投信公司的整個投資決策團隊或部門,都該為此事而負責,不是嗎?
但是我們還看不到投信公司的道歉,彷彿他們毫不在意投資決策的沒有依據,也不會羞愧於投資根據的是與其他投信完全相同的分析報告而非自己專業獨到的分析與研究。投資人只看到不斷強調「原本即有相當嚴謹的交易申報規定與控管措施」這種空話,要怎麼相信「原本即有」的規範既然無法防止兩次受罰的違紀事件,不思檢討與改進,將來又怎麼能保證不會再發生。
11月5日,安泰投信或許基於社會壓力而不得不妥協,願意支付所有代操帳戶,以及三檔共同基金因為投資盈正股票而導致虧損的差額。遺憾的是,在聲明中,投信還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只是基於「道義責任」,願意針對這個「個案」而支付虧損的差額。
真正的受害者是誰?安泰投信在聲明中提到,該經理人「並不屬於共同基金投資部門」,但是共同基金投資部門卻同樣做出這種投機、不專業、毫無道理的投資決策,可見該公司的投資決策出了相當嚴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不應該只基於道義責任而支付曾經持有盈正股票的三檔共同基金,卻不再去追查,是否還有其他的錯誤決策,或許根本不只有一個「盈正」。
投資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且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害。如果這次事件沒有因為政府委託代操的基金也同樣受害,投資人有可能獲得支付嗎?
凱基投信同樣也發表了聲明,也與經理人進行了切割,但是這種切割,對投資人來說無疑是更加深了受騙的感受罷了,畢竟在經理人得獎的時候,投信公司都「與有榮焉」,怎麼出事之後,卻又撇清為「個人行為」?
如果是鬧緋聞之類的個人行為也就罷了,但是這種與職務相關的違紀,明確有內控的疏失,卻用「切割」來處理,不就是一種逃避責任嗎?責任或許可以就此逃掉,不想反省的心態卻也被投資人看在眼裡了。
凱基投信的聲明稿指出:「關於前彭姓經理人操作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在買進與賣出盈正股票的當月份(2010 年 9 月),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績效仍是正報酬 8.31%,表現仍優於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平均績效 7.08%。」好像因此就沒有責任了?凱基的算法,是用八月最後一天的淨值,和九月最後一天的淨值去計算績效,這的確是業界慣用的算法;但若是從九月的第一天,到九月的最後一天,該基金淨值從11.63漲到12.25,績效其實只有5.33%,不但落後給指數,比起被動管理的台灣50,在波動風險上大很多,績效卻輸很多。聲明稿若只挑有利的數據來說話,只和同類型基金比較,卻不比基準指數,其心態也就不難理解了。
From MoneyDJ
當然,如果從台灣整個市場的基金數和經理人數量來說,這些「個案」或許只是一鍋粥裡的「老鼠屎」,但投資人既然看到了,難道投信公司認為拿根杓子把「老鼠屎」舀出來,剩下的粥投資人就敢喝嗎?
更別提在聲明中其實看不出投信公司的反省與檢討,連推託用的數據都讓人起疑。在這種情況下,恐怕投資人擔心的不是那一鍋粥有沒有被污染,而是會不會整鍋大都是「老鼠屎」,只有幾粒白米?
各家投信公司,以及自認清白、認真的經理人,必須要以實際作為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與道德,而不能總是繳出難看的績效。過去一年(計算到九月底為止),台灣五十指數ETF的績效為10.91%,但在102檔國內一般股票型基金中,只落後給16檔基金,也就是八成以上有專業經理人操作的共同基金,竟還落後給指數基金。
投信公司都說,要秉持誠信,並認真看待投資人所託付的每一分錢。而投資人在託付自己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之前,恐怕要先調查清楚,投信的專業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報酬?而經過這次盈正的事件,你是否願意再相信投信公司所宣稱的誠信?
標籤:
My Opinions,
This Blog
2012年11月14日
訂閱Facebook的訊息
Facebook會透過一些運算規則來幫使用者過濾訊息,包括按讚次數、留言次數等資訊,因此如果很少按讚或留言,可能就會看不到粉絲專頁的訊息出現在自己的動態牆上。
現在Facebook提供了一個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針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粉絲專頁定型訂閱,叫做「接收通知」(Get Notification),如下圖:
1. 請先到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A.STOCK
2. 將滑鼠移到「讚」的按鈕
3. 點選接收通知
如果大家覺得USA STOCK的粉絲專頁訊息有所幫助,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訂閱,比較不會遺漏訊息。
現在Facebook提供了一個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針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粉絲專頁定型訂閱,叫做「接收通知」(Get Notification),如下圖:
1. 請先到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A.STOCK
2. 將滑鼠移到「讚」的按鈕
3. 點選接收通知
如果大家覺得USA STOCK的粉絲專頁訊息有所幫助,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訂閱,比較不會遺漏訊息。
2012年9月20日
兩個世代,請重新認識彼此
※ 本文發表於商業週刊-專欄部落格的「小資族學理財」專欄,因篇幅有限,刊出的是編輯後的版本,這裡呈現原始的版本。
四年級前段班的老爸退休了,而六年級後段班的我才剛進入職場,我們家裡在過去這一年中,湊巧的出現了世代交替。回顧我爸過去三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剛好見證了台灣產業的三段興衰:早期先是經歷了台灣的電子業從真空管時代轉型為半導體時代的衰退,不得不轉業到截然不同的紡織業。後來在人工成本高漲而導致產業外移之後,又回到電子業,見證了PCB產業的崛起與冷卻。
屬於上一代的故事已經逐漸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而我自己這個世代的故事才正要開始而已。我們這兩代人非常的親近,也有相當多的共同回憶,但是彼此所面臨的境遇、所擁有的能力,以及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我原本以為我們兩個世代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當我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之後,突然驚覺我的收入只有我爸的一半,這樣的差距,到底是來自於年資上的差異?還是產業上的差異?或是我們其實就像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國度,面對全然不同的情境?
以客觀條件來評論,我們這一代的學歷比較高,外語能力比較好,電腦使用能力比較強,而上一代則因為年資比較久,所以對市場比較瞭解、對解決問題比較有經驗。但是這些並非一面倒的條件評比,為何最後出來的結果會是收入差距高達一倍?而且我還是以國內算是頂尖的學歷,在平均薪資待遇比較高的台北,進入一個很有發展願景的產業,領到不算太差的薪水,否則差距將會更可觀。
於是我納悶,兩個世代所面臨的環境條件,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子的改變?於是我找了一些數據,希望能更清楚的理解我與我爸的兩個不同的世代,到底差異在哪裡?
首先,我比較了從1985年到2011年這27年間的經常性平均薪資以及經常性支出(註一)。1985年,台灣的平均經常薪資為12,534元,到了2011年成長為原來的2.9倍,達36,803元。同時期,台灣的平均經常支出則從5,250元成長為4.7倍,達24,657元。也就是說,在這段將近30年的時間裡,台灣的支出成長比薪資還要多。
於是我將支出除以薪資,得到「經常性支出率」,從這個數值中發現:在27年前,經常性支出只佔經常性薪資的四成左右,但是現在的經常性支出,已經佔經常性薪資將近七成。當然,這種情況有兩種解釋:我們現在支出得太多了;或是,經過了27年,我們的薪資成長沒有跟上支出的成長。看來我必須要找出更多的資料來解答這個問題才行,於是我先從支出來分析。
我之前在文章中曾經舉例:1970年,味王的王子麵問世,每包80公克,售價2.5元。2010年,王子麵40公克、五包裝的售價33元,也就是80公克要13.2元。而根據內政部購買力的換算,民國59年的2.5元現在的購買力等同於13.1元。所以我們的支出增加,可能來自於通貨膨脹的結果,但也可能就真的是現在的生活支出真的比過去還要高,例如有線電視、電腦、手機、網路這些支出都是30年前所沒有的。
1985年,平均每人經常性支出5,250元,到了2011年已經成長了4.7倍,高達24,657。同一時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5.81,到了民國100年成長了1.64倍,為108.01。這個1.64倍的物價上漲,可以想成就是原本一個便當50元,現在變成82元。在1985年的時候只要5,250元就能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算把通膨計算進去,現在也只需要8,610元,但實際上,現在卻要24,657元才夠。
這個結果相當令我訝異。於是我思考,如果我現在能只花8,610元,就能獲得27年前相同的生活品質,那麼就是我們現在的支出太多了,但是我發現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最基本的房屋租金加上飲食費用,就有可能超過一萬元。看來,除了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多了很多過去所沒有的必需支出,關鍵還是在於:我們的薪資並沒有跟上生活支出的成長。
許多國人都怒吼著:「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但是就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其實過去27年,我們的薪水漲幅還超過通膨許多,所以要不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低估了真實物價的成長,要不就是這個指標無法看出生活中新增的支出。總之,我們的生活支出成長速度遠比通膨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還快三倍以上,過去27年的平均物價年增率1.85%,但經常性支出的平均年增率卻高達5.9%。如果你的退休規劃是以歷史的通膨情況來作考量,你將會發現:錢不夠用!
看來我們年輕的這個世代面臨了兩大問題:支出佔薪資比例七成,遠高於過去的四成;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只考慮通膨是絕對不夠的,就算你的薪資隨著通膨而成長,但是你還是會發現你越來越沒有錢,更何況,其實近幾年來我們薪資的成長甚至連通膨都追不上。所以當有人質疑最低基本工資是否應該隨通膨而調整的時候,是否沒有去思考,其實隨通膨調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支出的漲幅更高。
現在,我回過頭來,再看看所得,我想知道我和我爸的所得差異,到底是不是常態?結果發現,台灣的所得年齡結構的確是有隨著年齡逐漸增高的趨勢,以2011年的資料來看,45到54歲的平均年所得有73.3萬元,而30歲以下則只有41.6萬元,也就是青少年的所得只有中高年的一半多一點(註二)。
剛進社會的兒子領到的薪水只有爸爸的一半左右,看來的確是常態。但是,我們能夠期望,等到我們工作的年資累積久了,薪水就能隨著增加嗎?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這個疑問也只能讓時間自己來證明了。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年輕人的薪資比較少,但是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還是其實上一代就已經遇到了?
所以我拿台灣歷年來的起薪和當年度的經常性薪資作比較,結果發現,我們這一代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1991年,台灣的平均經常性薪資有22,039元,2011年為36,803元,成長了67%。同時期,台灣的平均起薪有17,336元,現在為24,655元,只成長了42%。
或許整個社會都對我們的薪資成長不滿意,但是其實年輕人面臨了更艱困的情境,大家應該要更關注起薪的停滯現象:台灣的起薪從1998年的24,014元停滯到現在,過了13年,卻只增加了641元,若把通膨考慮進去,實際上起薪是負成長(註三)。
經過20年,台灣的平均學歷越來越高,物價也因通膨成長了四成,但是起薪的成長幅度卻遠不如經常性薪資,甚至最近十幾年幾乎沒有成長。若看兩者的比例,則1991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是經常性薪資的79%,但是2011年卻只剩下67%。也就是說,20年前出社會的菜鳥還可以領到平均值八成的薪水,但是現在卻只能領到三分之二,現在的新鮮人日子比以前更難過了。
我不知道那些針對年輕人的批評,是不是真的已經瞭解了這些年輕人所面臨的情況?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支出佔了薪資的七成,遠比上個世代的四成還高很多,而且不是因為他們奢侈、浪費。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相較之下通膨還只是小問題,但他們的起薪和上個世代相比卻很少,而且呈現停滯已經十幾年。
我們無法從數據和圖表去判別,哪一個世代比較不在乎薪水,哪一個世代對工作比較有熱忱和使命感。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經過20年,大環境已經有了相當大的不同,現在的年輕人過得比上一個世代還要辛苦,甚至入不敷出、存不到錢!
如果對這種世代之間的差異沒有足夠的認知,請不要用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去評斷另一個世代。上一個世代或許生活條件不如現在,但其實比這個世代更幸運,因為一出社會的起薪只有平均薪資打八折,賺的錢也只有不到一半用在支出,但請別因為你有這樣的經驗,就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同樣也可以將一半的薪資存下來、過得一樣好。
同樣的,上一個世代現在在職場上可能領新鮮人起薪兩倍的薪水,但是沒有必要因此就認為他們「霸佔了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因為上一個世代的產業有很高的機會不會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產業,他們之所以能領這麼高的薪水,也來自於他們過去努力的成果,但成熟的產業可能會步向衰退,現在的中高年面臨最大的風險,就是自己所處的產業成為夕陽。我爸一輩子歷經過三個產業的交替,而現在的輪替週期和景氣循環比起過去更快了。所以我們年輕人一起找到我們這個世代自己的明星產業,努力讓它們發光、發熱吧!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背景,雖然帶著屬於自己世代的偏見很正常,但是從這樣的偏見出發而去評論對方,對彼此都沒有幫助。我們真的不需要世代之間的對立,也沒有任何理由去製造對立。重要的是兩個世代要很清楚的瞭解彼此的背景以及所即將面臨的挑戰。
最後,如果大家認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數據中,重新思考世代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子的差異。HBO影集The Newsroom曾提到:「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找出問題是什麼。」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思考,問題到底是什麼?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合作,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註一:最早只有1985年的資料,而經常性薪資是每個月固定可以領到的薪水,不包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等薪資。
註二:相同的所得年齡結構,最早的資料是1992年,結構與2011年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薪資為2011年的85%左右。
註三:起薪(出任人員薪資)資料,2001、2002年無法取得,2007年因為行業標準分類更新,沒有資料。
四年級前段班的老爸退休了,而六年級後段班的我才剛進入職場,我們家裡在過去這一年中,湊巧的出現了世代交替。回顧我爸過去三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剛好見證了台灣產業的三段興衰:早期先是經歷了台灣的電子業從真空管時代轉型為半導體時代的衰退,不得不轉業到截然不同的紡織業。後來在人工成本高漲而導致產業外移之後,又回到電子業,見證了PCB產業的崛起與冷卻。
屬於上一代的故事已經逐漸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而我自己這個世代的故事才正要開始而已。我們這兩代人非常的親近,也有相當多的共同回憶,但是彼此所面臨的境遇、所擁有的能力,以及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我原本以為我們兩個世代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當我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之後,突然驚覺我的收入只有我爸的一半,這樣的差距,到底是來自於年資上的差異?還是產業上的差異?或是我們其實就像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國度,面對全然不同的情境?
以客觀條件來評論,我們這一代的學歷比較高,外語能力比較好,電腦使用能力比較強,而上一代則因為年資比較久,所以對市場比較瞭解、對解決問題比較有經驗。但是這些並非一面倒的條件評比,為何最後出來的結果會是收入差距高達一倍?而且我還是以國內算是頂尖的學歷,在平均薪資待遇比較高的台北,進入一個很有發展願景的產業,領到不算太差的薪水,否則差距將會更可觀。
於是我納悶,兩個世代所面臨的環境條件,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子的改變?於是我找了一些數據,希望能更清楚的理解我與我爸的兩個不同的世代,到底差異在哪裡?
首先,我比較了從1985年到2011年這27年間的經常性平均薪資以及經常性支出(註一)。1985年,台灣的平均經常薪資為12,534元,到了2011年成長為原來的2.9倍,達36,803元。同時期,台灣的平均經常支出則從5,250元成長為4.7倍,達24,657元。也就是說,在這段將近30年的時間裡,台灣的支出成長比薪資還要多。
於是我將支出除以薪資,得到「經常性支出率」,從這個數值中發現:在27年前,經常性支出只佔經常性薪資的四成左右,但是現在的經常性支出,已經佔經常性薪資將近七成。當然,這種情況有兩種解釋:我們現在支出得太多了;或是,經過了27年,我們的薪資成長沒有跟上支出的成長。看來我必須要找出更多的資料來解答這個問題才行,於是我先從支出來分析。
我之前在文章中曾經舉例:1970年,味王的王子麵問世,每包80公克,售價2.5元。2010年,王子麵40公克、五包裝的售價33元,也就是80公克要13.2元。而根據內政部購買力的換算,民國59年的2.5元現在的購買力等同於13.1元。所以我們的支出增加,可能來自於通貨膨脹的結果,但也可能就真的是現在的生活支出真的比過去還要高,例如有線電視、電腦、手機、網路這些支出都是30年前所沒有的。
1985年,平均每人經常性支出5,250元,到了2011年已經成長了4.7倍,高達24,657。同一時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65.81,到了民國100年成長了1.64倍,為108.01。這個1.64倍的物價上漲,可以想成就是原本一個便當50元,現在變成82元。在1985年的時候只要5,250元就能過一般、正常的生活,就算把通膨計算進去,現在也只需要8,610元,但實際上,現在卻要24,657元才夠。
這個結果相當令我訝異。於是我思考,如果我現在能只花8,610元,就能獲得27年前相同的生活品質,那麼就是我們現在的支出太多了,但是我發現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最基本的房屋租金加上飲食費用,就有可能超過一萬元。看來,除了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多了很多過去所沒有的必需支出,關鍵還是在於:我們的薪資並沒有跟上生活支出的成長。
許多國人都怒吼著:「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但是就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其實過去27年,我們的薪水漲幅還超過通膨許多,所以要不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低估了真實物價的成長,要不就是這個指標無法看出生活中新增的支出。總之,我們的生活支出成長速度遠比通膨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還快三倍以上,過去27年的平均物價年增率1.85%,但經常性支出的平均年增率卻高達5.9%。如果你的退休規劃是以歷史的通膨情況來作考量,你將會發現:錢不夠用!
看來我們年輕的這個世代面臨了兩大問題:支出佔薪資比例七成,遠高於過去的四成;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只考慮通膨是絕對不夠的,就算你的薪資隨著通膨而成長,但是你還是會發現你越來越沒有錢,更何況,其實近幾年來我們薪資的成長甚至連通膨都追不上。所以當有人質疑最低基本工資是否應該隨通膨而調整的時候,是否沒有去思考,其實隨通膨調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為支出的漲幅更高。
現在,我回過頭來,再看看所得,我想知道我和我爸的所得差異,到底是不是常態?結果發現,台灣的所得年齡結構的確是有隨著年齡逐漸增高的趨勢,以2011年的資料來看,45到54歲的平均年所得有73.3萬元,而30歲以下則只有41.6萬元,也就是青少年的所得只有中高年的一半多一點(註二)。
剛進社會的兒子領到的薪水只有爸爸的一半左右,看來的確是常態。但是,我們能夠期望,等到我們工作的年資累積久了,薪水就能隨著增加嗎?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這個疑問也只能讓時間自己來證明了。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年輕人的薪資比較少,但是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還是其實上一代就已經遇到了?
所以我拿台灣歷年來的起薪和當年度的經常性薪資作比較,結果發現,我們這一代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1991年,台灣的平均經常性薪資有22,039元,2011年為36,803元,成長了67%。同時期,台灣的平均起薪有17,336元,現在為24,655元,只成長了42%。
或許整個社會都對我們的薪資成長不滿意,但是其實年輕人面臨了更艱困的情境,大家應該要更關注起薪的停滯現象:台灣的起薪從1998年的24,014元停滯到現在,過了13年,卻只增加了641元,若把通膨考慮進去,實際上起薪是負成長(註三)。
經過20年,台灣的平均學歷越來越高,物價也因通膨成長了四成,但是起薪的成長幅度卻遠不如經常性薪資,甚至最近十幾年幾乎沒有成長。若看兩者的比例,則1991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是經常性薪資的79%,但是2011年卻只剩下67%。也就是說,20年前出社會的菜鳥還可以領到平均值八成的薪水,但是現在卻只能領到三分之二,現在的新鮮人日子比以前更難過了。
我不知道那些針對年輕人的批評,是不是真的已經瞭解了這些年輕人所面臨的情況?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支出佔了薪資的七成,遠比上個世代的四成還高很多,而且不是因為他們奢侈、浪費。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生活支出的高速成長,相較之下通膨還只是小問題,但他們的起薪和上個世代相比卻很少,而且呈現停滯已經十幾年。
我們無法從數據和圖表去判別,哪一個世代比較不在乎薪水,哪一個世代對工作比較有熱忱和使命感。但是數據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經過20年,大環境已經有了相當大的不同,現在的年輕人過得比上一個世代還要辛苦,甚至入不敷出、存不到錢!
如果對這種世代之間的差異沒有足夠的認知,請不要用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去評斷另一個世代。上一個世代或許生活條件不如現在,但其實比這個世代更幸運,因為一出社會的起薪只有平均薪資打八折,賺的錢也只有不到一半用在支出,但請別因為你有這樣的經驗,就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同樣也可以將一半的薪資存下來、過得一樣好。
同樣的,上一個世代現在在職場上可能領新鮮人起薪兩倍的薪水,但是沒有必要因此就認為他們「霸佔了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因為上一個世代的產業有很高的機會不會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產業,他們之所以能領這麼高的薪水,也來自於他們過去努力的成果,但成熟的產業可能會步向衰退,現在的中高年面臨最大的風險,就是自己所處的產業成為夕陽。我爸一輩子歷經過三個產業的交替,而現在的輪替週期和景氣循環比起過去更快了。所以我們年輕人一起找到我們這個世代自己的明星產業,努力讓它們發光、發熱吧!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背景,雖然帶著屬於自己世代的偏見很正常,但是從這樣的偏見出發而去評論對方,對彼此都沒有幫助。我們真的不需要世代之間的對立,也沒有任何理由去製造對立。重要的是兩個世代要很清楚的瞭解彼此的背景以及所即將面臨的挑戰。
最後,如果大家認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數據中,重新思考世代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子的差異。HBO影集The Newsroom曾提到:「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找出問題是什麼。」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思考,問題到底是什麼?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合作,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註一:最早只有1985年的資料,而經常性薪資是每個月固定可以領到的薪水,不包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等薪資。
註二:相同的所得年齡結構,最早的資料是1992年,結構與2011年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薪資為2011年的85%左右。
註三:起薪(出任人員薪資)資料,2001、2002年無法取得,2007年因為行業標準分類更新,沒有資料。
標籤:
My Opinions
2012年8月2日
“債券之王”格羅斯:股市已死
2012年 08月 02日 WSJ
“債券之王”說﹐股市已死。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合創始人、聯合首席投資長格羅斯(Bill Gross)說﹐股票投資者應反思“買入並持有”這一古老的投資信條。他說﹐年年獲得收益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格羅斯在8月份投資展望報告中寫道﹐投資者對股票的崇拜正在消失﹔就像在科羅拉多的秋天﹐翠綠的山楊葉子在不知不覺中變黃然後變紅一樣﹐投資者心目中“股票適合長期持有”或不管什麼期持有的印象也已減弱。
格羅斯指出﹐1912年以來﹐股市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年平均回報率為6.6%。但他將這一回報率稱為“歷史異象”﹐由於全球經濟放緩﹐這一異象短期內不太可能再次出現。格羅斯認為:
6.6%的實際回報率掩蓋了股市的一個明顯缺陷﹐這個缺陷就像一封連鎖信﹐或者說是龐氏騙局。如果同一時期財富或實際GDP的年均增速僅為3.5%﹐那麼股市投資者的回報率必須每年都比GDP年均增速高出3%才行。如果一國GDP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每年僅增3.5%﹐那麼一部分人(股票持有者)怎麼可能如此持續地以他人(銀行、勞動者和政府)的利益為代價獲利呢?
格羅斯提出質疑﹐在GDP增長持續低迷成為新的常態之際﹐股市怎能保持6.6%的增長速度?
上週五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增速僅為1.5%。這個速度遠低於歷史標準﹐也是失業率保持在8%以上的原因之一。
格羅斯說﹐市場分析師、政府預測者和養老金顧問都應回答一個問題:考慮到歷史上從未有過如今這麼有利於公司盈利的環境﹐將來怎麼才能復製6.6%的實際回報率?他說﹐若無蘋果公司(Apple Inc.)這樣的奇跡﹐答案就是不能復製。
除了對股市持悲觀態度﹐格羅斯也不看好債券。格羅斯說﹐債券市場的情況常常是“所見即所得”﹐所以如果投資者根據過去30年債市的表現而希望將來能夠獲得解脫﹐而不是以當前的利率水平苟活的話﹐他們注定要失望。
隨著股市和債市預期回報率降低﹐美國老百姓將成為這種新投資環境中的最大輸家。
格羅斯說﹐根據常識得出的結論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金融資產的增值速度不再遠遠超過實際財富的創造速度﹐那麼你必須為了掙錢而工作更久時間﹐或忍受已有資產和福利的貶值﹐或兩者同時承受。
指望某一個“神奇藥方”能夠解決世界所有問題的投資者不應再抱太大希望。他說﹐決策者在過去已經嘗試過利用通貨膨脹的辦法擺脫困境。
投資者紛紛猜測﹐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將會啟動新一輪大規模的債券購買計劃。QE3傳聞已經充斥市場多日﹐部分投資者希望﹐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於週三結束時﹐美聯儲將會公佈一些舉措。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上週表示該行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保衛歐元。他的大膽言論提高了投資者對週四會議的期望。
但格羅斯認為﹐這些央行政策並不會產生積極的長期影響。
格羅斯說﹐雖然這樣說可能不太公平﹐但投資者應該繼續預計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里﹐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都嘗試用通貨膨脹解決問題﹔金融壓制、各種類型和規模的QE﹐以及現在瑞士和另五個歐元國家正在經歷的名義負利率﹐都有可能主導這個時間段。
他說﹐投資者對股票的崇拜可能正在消失﹐但對通貨膨脹的崇拜或許才剛剛開始。
Steven Russolillo
2012年5月19日
美股逐漸回到合理價格
先來看Morningstar的指標(請參考右側的Tool Link中,Morningstar-market fair value):
目前的值為0.88,雖說屬於Undervalued,但是這個指標的Fair Value只有1.00這個數值而非一個區間,更何況有明顯「勸進」的灌水嫌疑,所以必須經過修正才行。首先,最高值為1.14,最低值為0.55,兩者的中間值約為0.85,這才是比較合理的界線。其次,紅色的Overvalued明顯比藍色的Undervalued少,這也顯示了指標的「高估」。因此我認為應該把0.85看成是真正的fair value。金融海嘯的時候曾經遠低於0.85,接下來就是去年下半年,而現在的0.88也很接近了。以目前的情況來推算,則S&P 500在1250左右是可以開始買進的價位。
另一個指標,則是Guru Focus所整理的巴菲特指標(請參考右側的Tool Link中,Market Valuations),目前為90.1%,還屬於Overvalued,但只要再降一點就落入75%-90%的Fair Valued範圍,根據目前的情況,美股市場的年化報酬為4.3%,殖利率為1.5%。若要低於90%,則S&P 500價位應該在1290。
上圖則是截至五月8日的S&P 500的財報數據,Q1的EPS有25.54美元,EPS年增率為8.73%,相當不錯。若直接將Q1的EPS乘上四季,則2012年的EPS將會首度超過100美元,甚至有更樂觀的看法:
若EPS在110美元左右,則其實以1295的S&P 500來算,本益比只有11.8倍而已,如果去年想撿便宜卻錯過了,現在其實是另一個機會:
另外Bloomberg也有每日的S&P 500指數EPS資料:
如果以股價淨值比來看的話,則同樣按照Bloomberg的資料,目前在2.05左右,其實並不算太理想,但是要回到1.5其實還有很遠的距離。(也就是說S&P 500指數要跌到950點,難度真的不低,一定有可能,但是如果定在這麼嚴苛的條件下才買進,則機會會非常少,但也都是絕佳好機會就是了。)
葛拉漢曾經提過本益比15以下,股價淨值比在1.5以下是不錯的投資,兩者相乘應該在22.5以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本益比11.8,股價淨值比2.05,相乘為24.19,還有一小段距離,但如果下修到1250,則兩者相乘就是22.5了。
最後,根據「經濟指標告訴你&沒告訴你的事」書中的美國GDP投資指標,所推估出來的S&P 500指數合理估值,在2011年為1222,2012年為1283,目前為2012年中,也剛好就在1250。
因此從上面幾個指標來看,S&P 500的共識合理價位大約在1250左右。
另外一個計算方式則是Peter Lynch的GYP,也就是盈餘成長率加上殖利率,再除以本益比。以上面的資料直接算,則是 ( 8.73 X 1.5 ) / 11.8 = 1.11。GYP如果小於1.0是昂貴,1.5是合理,高於2.0是便宜。所以目前接近1.0來看,股票是昂貴的。不過要注意的是,GYP指標看重的成長性,尤其Peter Lynch也說本益比最好和成長率相當,如果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更好,股票算是便宜的,相反的如果本益比是成長率的兩倍則算貴,但S&P 500這種基準指數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機會並不多,而且也太過強調成長性而忽略價值性。
假設成長率為15%,本益比為15倍,則其實殖利率只要超過2%就算便宜了。或是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則成長率要高達20%,本益比為10倍,這樣也的確真的是便宜。以S&P 500來看,前者比後者容易出現。
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可以採用倒金字塔的方式逐批買進,在S&P 500跌到1250的時候投入40%的資金(VTI或VOO),再跌10%(1125)則再買30%,再跌10%(1012.5)則再買20%,最後10%則在911.25左右買進,這個價位也已經是巴菲特上次喊買的價位了。這種買法的平均成本為1131.125。
而保守的投資人,則是在上面的四個價位反過來買即可,先買10%,再跌則再買20%、30%和40%,這種買法的平均成本為1018.25,和上面的買法差距為10%。
積極的買法平均持股成本會比較高,但是可以避免錯過在合理價位以下投資的機會,保守的買法則平均持股的成本會低不少,但如果這次沒跌那麼深,可能到最後手頭上的資金都沒有機會投入市場。兩種作法的前提都是「不知道低點在哪裡」的情況下,根據個人的投資心態去做選擇,所以買不到別怨歎,以後還會有機會的。而如果用完了資金還是繼續跌,也別因此而停損,殖利率都還比定存高。
如果是要在安全邊際價位買進的投資人,則可以參考S&P 500的1000整數關卡(1250的80%)。按照巴菲特的買法,通常就是合理價再加上安全邊際,就直接單筆買進了。有趣的是,1000也是股利折現模型算出來的S&P 500指數合理價。
目前的值為0.88,雖說屬於Undervalued,但是這個指標的Fair Value只有1.00這個數值而非一個區間,更何況有明顯「勸進」的灌水嫌疑,所以必須經過修正才行。首先,最高值為1.14,最低值為0.55,兩者的中間值約為0.85,這才是比較合理的界線。其次,紅色的Overvalued明顯比藍色的Undervalued少,這也顯示了指標的「高估」。因此我認為應該把0.85看成是真正的fair value。金融海嘯的時候曾經遠低於0.85,接下來就是去年下半年,而現在的0.88也很接近了。以目前的情況來推算,則S&P 500在1250左右是可以開始買進的價位。
另一個指標,則是Guru Focus所整理的巴菲特指標(請參考右側的Tool Link中,Market Valuations),目前為90.1%,還屬於Overvalued,但只要再降一點就落入75%-90%的Fair Valued範圍,根據目前的情況,美股市場的年化報酬為4.3%,殖利率為1.5%。若要低於90%,則S&P 500價位應該在1290。
上圖則是截至五月8日的S&P 500的財報數據,Q1的EPS有25.54美元,EPS年增率為8.73%,相當不錯。若直接將Q1的EPS乘上四季,則2012年的EPS將會首度超過100美元,甚至有更樂觀的看法:
若EPS在110美元左右,則其實以1295的S&P 500來算,本益比只有11.8倍而已,如果去年想撿便宜卻錯過了,現在其實是另一個機會:
另外Bloomberg也有每日的S&P 500指數EPS資料:
如果以股價淨值比來看的話,則同樣按照Bloomberg的資料,目前在2.05左右,其實並不算太理想,但是要回到1.5其實還有很遠的距離。(也就是說S&P 500指數要跌到950點,難度真的不低,一定有可能,但是如果定在這麼嚴苛的條件下才買進,則機會會非常少,但也都是絕佳好機會就是了。)
葛拉漢曾經提過本益比15以下,股價淨值比在1.5以下是不錯的投資,兩者相乘應該在22.5以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本益比11.8,股價淨值比2.05,相乘為24.19,還有一小段距離,但如果下修到1250,則兩者相乘就是22.5了。
最後,根據「經濟指標告訴你&沒告訴你的事」書中的美國GDP投資指標,所推估出來的S&P 500指數合理估值,在2011年為1222,2012年為1283,目前為2012年中,也剛好就在1250。
因此從上面幾個指標來看,S&P 500的共識合理價位大約在1250左右。
另外一個計算方式則是Peter Lynch的GYP,也就是盈餘成長率加上殖利率,再除以本益比。以上面的資料直接算,則是 ( 8.73 X 1.5 ) / 11.8 = 1.11。GYP如果小於1.0是昂貴,1.5是合理,高於2.0是便宜。所以目前接近1.0來看,股票是昂貴的。不過要注意的是,GYP指標看重的成長性,尤其Peter Lynch也說本益比最好和成長率相當,如果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更好,股票算是便宜的,相反的如果本益比是成長率的兩倍則算貴,但S&P 500這種基準指數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機會並不多,而且也太過強調成長性而忽略價值性。
假設成長率為15%,本益比為15倍,則其實殖利率只要超過2%就算便宜了。或是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則成長率要高達20%,本益比為10倍,這樣也的確真的是便宜。以S&P 500來看,前者比後者容易出現。
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可以採用倒金字塔的方式逐批買進,在S&P 500跌到1250的時候投入40%的資金(VTI或VOO),再跌10%(1125)則再買30%,再跌10%(1012.5)則再買20%,最後10%則在911.25左右買進,這個價位也已經是巴菲特上次喊買的價位了。這種買法的平均成本為1131.125。
而保守的投資人,則是在上面的四個價位反過來買即可,先買10%,再跌則再買20%、30%和40%,這種買法的平均成本為1018.25,和上面的買法差距為10%。
積極的買法平均持股成本會比較高,但是可以避免錯過在合理價位以下投資的機會,保守的買法則平均持股的成本會低不少,但如果這次沒跌那麼深,可能到最後手頭上的資金都沒有機會投入市場。兩種作法的前提都是「不知道低點在哪裡」的情況下,根據個人的投資心態去做選擇,所以買不到別怨歎,以後還會有機會的。而如果用完了資金還是繼續跌,也別因此而停損,殖利率都還比定存高。
如果是要在安全邊際價位買進的投資人,則可以參考S&P 500的1000整數關卡(1250的80%)。按照巴菲特的買法,通常就是合理價再加上安全邊際,就直接單筆買進了。有趣的是,1000也是股利折現模型算出來的S&P 500指數合理價。
2012年5月14日
2012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Part 2
在2011年,有66%的封閉式基金(CEF)是投資債券的基金。
CEF 會有折溢價的問題,也就是每一單位淨值可能有100美元,但是市價卻只有80美元,折價20%,但是如果一年配息2%,則殖利率會從淨值計算的2%變成市價計算的2.5%,殖利率的升幅比折價幅度還高。這也是為什麼
CEF 在固定收益商品上比股票更流行。
這邊把債券和股票的 CEF 規模分開來顯示,可以看得出來2001到2007這幾年,總規模是不斷增長的,但2003-2007債券型的CEF規模幾乎不太變化了,股票型的 CEF 則持續維持成長,到了2008年因為金融海嘯,股票型CEF的規模腰斬,包括了持有的股票股價下跌,以及投資人的撤出。債券型的CEF則也有33.5%的規模消失,這對「穩定」與「保守」的債券資產來說其實也跟股價的腰斬是同等的受創程度了。金融海嘯過後,債券CEF的規模已經差不多回來了,但股票CEF則沒有什麼進展。如果比較股價的回漲,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是資金撤出CEF的市場,但也不見得是債券CEF吸引了資金,因為目前債券的價格其實並不低,所以整體來說,CEF對投資人來說還沒回到過去的水準,但2007那時候的水準或許其實是一個泡沫的水準。
35%的CEF資產都是投資美國本土的市政債券,20%投資在本土的應稅債券,再加上6%的國際債券,有超過六成都是債券資產。還有25%的美國本土股票以及14%的國際股票。
CEF在數量上的變化,同樣也是分為債券和股票型的CEF來看,不過在金融海嘯過後,CEF的發行檔數變化不大,資產的變化比較大。
CEF的投資人也會持有其他的投資工具,但是直接持有股票的比例有73%,直接持有債券的比例則只有27%。
去年股票型基金投資人平均支付的總費用為0.79%,過去十年來已經減少了20%,如下圖從1990年的0.99%降到2011年的0.79%。
其實債券基金的費用降更多,從1990年的0.88%降到2011年的0.62%,降了30%。混合型基金的費用率和股票型基金差不多,而債券型基金則是最低的,從長期趨勢來看,費用率是不斷下降的,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
基金的費用率和總資產規模為負相關,當規模增加的時候,費用率就會下降,所以在2002和2008可以看到有兩個資產下降的谷底,以及兩個費用率的高峰。
上述的費用率是投資人實際繳付的數據,理論上的費用率則會高上許多。以2011年為例,應該繳付的費用率為1.43%,實際上卻只有0.79%,幾乎是減少了一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投資人偏好低費用的基金,如下圖:
不管是股票型基金、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型股票基金、目標日期基金,低費用的基金都會吸引比較多的投資人。以全部的股票型基金為例(最左側的圖),2011年最低費用率的那25%的基金,吸引了72%的資產,而剩下那些75%比較貴的基金,則只吸引了28%的資產。
有趣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出會買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投資人,會比較不在乎費用高低,但主要的資產還是很明顯集中在便宜的基金上,而最在乎費用高低的,則是那些持有目標日期基金的投資人。
指數型基金的檔數以及總資產都創新高,2011年指數型基金總資產為一兆零九百四十億美元,達383檔,其中股票與混合型指數基金佔了8670億美元,債券指數基金佔了2270億美元。
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1.04%降到2011年的0.93%,主動管理型的債券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0.82%降到2011年的0.66%。
而指數型基金則明顯低了許多,股票型指數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0.27%降到2011年的0.14%,債券型指數基金,,總費用率也從1997年的0.21%降到2011年的0.13%,幾乎是腰斬了。
由左至右依序為最低總費用率的10%基金 、總費用率的中位數、最高費用率的10%基金、經過資產平均加權以及簡單平均的總費用率。如果要買基金,可以用10th percentile那一欄作為基準,例如股票型基金總費用率不要超過0.78%、債券基金不要超過0.50%、貨幣市場基金不要超過0.13%。如果更細分的話,國際型股票基金的總費用率不要超過0.94%、類股基金不要超過0.86%。
基金的資產規模和基金的平均帳戶餘額是相關的,也就是資產規模越大的基金,平均的帳戶餘額也越多,例如資產最大的10%基金,規模為41.9億美元,平均的帳戶餘額則高達155.5萬美元。
2011年,免佣基金的資金流入為1330億美元,而需要佣金的基金則流出880億美元,所以投資人不但在乎基金本身的各種費用率,交易的佣金或手續費也是非常在意的。
前面那一張圖是每年的資金流進或流出,這一張圖則顯示總資產的變化,以2011年為例,免佣金基金的總資產已經達到5.227兆美元,而需要佣金的基金總資產則只有2.442兆美元,和2001年兩者總資產的不相上下,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差距。投資人會越來越瞭解費用對長期投資的傷害,然後盡量去避免使用有佣金的基金。即使是專業的機構投資人,在免佣基金上的資產也從2001年的5710億成長到2.33兆美元。
81%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持有股票型基金。
其實從2000年以後,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百分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大多為持在45%左右,約五千萬戶。
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有些什麼特性呢?他們的家庭資產中位數為二十萬美元,有68%的家庭把他們家庭資產的一半以上投資於共同基金,有65%有IRAs(個人退休帳戶),78%有DC退休計畫帳戶(DC:確定提撥),持有共同基金的中位數為4檔,共同基金資產的中位數為12萬美元,有81%的家庭持有股票型基金。
以年齡來看,則35-54歲有52%的家庭持有共同基金,55-64歲也還有50%,即使65歲退休後,也還有37%,比35歲以下的年輕人還多。
以全美國的年齡結構來看,則1994年和2011年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果是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則差異還不小,包括35歲以下持有共同基金的人明顯少了許多,而35-44歲也有相當明顯的下降,這顯示了青壯年族群對共同基金的投資出現了疑慮,抑或是這個年齡層的人不再像過去那麼有投資的能力。不過45-64歲的族群,則反而在投資共同基金是增加的,這可能是他們已經養成了投資共同基金的習慣。
美國家庭的收入結構還挺平均的,而投資共同基金的家庭,以年收入在10-20萬美元的為最多,有31%,其次是5-7.5萬以及7.5-10萬美元,也就是年收入在5-20萬美元的家庭,就佔了共同基金持有家庭的將近70%。而即使年收入只有2.5萬美元的家庭,也還是佔了共同基金持有家庭的7%。
不過如果看該收入級距的家庭有多少比例投資共同基金,則很明顯收入越高的級距,投資共同基金的比例也越高,例如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81%會投資共同基金,但年收入少於2.5萬美元的家庭,則只有12%會投資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的總資產為11.6兆美元,其中有23%是貨幣市場基金。家庭投資人則是共同基金的主要投資人,佔了總資產的89%,其中18%投資載貨幣市場基金,而機構投資人則只佔了共同基金11%的資產,其中有65%都放在貨幣市場基金!從此可以看出,機構投資人把共同基金當成資金停靠工具,而非主要的投資工具,畢竟管理這些投資機構的專家可能比共同基金的經理人更厲害,投資共同基金反而會產生「經理人」這個不確定性,而且共同基金也相當貴。唯一的例外是非營利組織,只有36.4%的資產放在貨幣市場基金。
IRAs(個人退休帳戶)在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配置。以30歲的投資人來說,會有52.2%配置在股票與股票型基金,21.8%配置在貨幣市場基金,12.4%配置在目標日期基金,6.2%配置在債券及債券基金,以及6.2%在非目標日期的混合式基金。
但是60歲的投資人,則股票持有的比例減少,債券持有比例會增加。會有40.3%配置在股票與股票型基金,24.5%配置在貨幣市場基金,20.6%配置在債券及債券基金,8.6%在非目標日期的混合式基金,以及2.9%配置在目標日期基金。
整理來說,美國退休帳戶的資產達到4.68兆美元,其中有40%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8%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1.4%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6.9%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8%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但如果分為IRA和DC兩類的話,則略有不同。
IRA帳戶有38.1%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9%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0.1%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8.9%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10%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
DC退休計畫帳戶有43.3%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8%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2.5%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5.1%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6.3%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
在目標日期基金中,有很大一部份是透過像是401(k)這種DC退休帳戶來投資的,而其他的投資人反而很少。
表格部份:
這個表格可以看到1993年第一檔ETF(SPY)發行以來,每年ETF總資產規模的變化情況,也有分成不同資產,像是股市基準指數、類股指數、國際股市指數、商品、債券、指數型、主動管理型ETF的資產變化。
這個表格與上面的表格一樣,只是把資產改成ETF的檔數。可以看出2008年才有第一檔主動管理的ETF、2004年才有商品ETF、2002年才有債券ETF...
全球共同基金在每年年底的資產規模,黃色框為台灣市場的情況,若以30作為換算匯率,則在2011年底有1.6兆台幣,佔全球的0.225%。
與上圖類似,只是換成共同基金的檔數。台灣本土共同基金有534檔,佔全球的0.735%。
這邊把債券和股票的 CEF 規模分開來顯示,可以看得出來2001到2007這幾年,總規模是不斷增長的,但2003-2007債券型的CEF規模幾乎不太變化了,股票型的 CEF 則持續維持成長,到了2008年因為金融海嘯,股票型CEF的規模腰斬,包括了持有的股票股價下跌,以及投資人的撤出。債券型的CEF則也有33.5%的規模消失,這對「穩定」與「保守」的債券資產來說其實也跟股價的腰斬是同等的受創程度了。金融海嘯過後,債券CEF的規模已經差不多回來了,但股票CEF則沒有什麼進展。如果比較股價的回漲,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是資金撤出CEF的市場,但也不見得是債券CEF吸引了資金,因為目前債券的價格其實並不低,所以整體來說,CEF對投資人來說還沒回到過去的水準,但2007那時候的水準或許其實是一個泡沫的水準。
35%的CEF資產都是投資美國本土的市政債券,20%投資在本土的應稅債券,再加上6%的國際債券,有超過六成都是債券資產。還有25%的美國本土股票以及14%的國際股票。
CEF在數量上的變化,同樣也是分為債券和股票型的CEF來看,不過在金融海嘯過後,CEF的發行檔數變化不大,資產的變化比較大。
CEF的投資人也會持有其他的投資工具,但是直接持有股票的比例有73%,直接持有債券的比例則只有27%。
去年股票型基金投資人平均支付的總費用為0.79%,過去十年來已經減少了20%,如下圖從1990年的0.99%降到2011年的0.79%。
其實債券基金的費用降更多,從1990年的0.88%降到2011年的0.62%,降了30%。混合型基金的費用率和股票型基金差不多,而債券型基金則是最低的,從長期趨勢來看,費用率是不斷下降的,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
基金的費用率和總資產規模為負相關,當規模增加的時候,費用率就會下降,所以在2002和2008可以看到有兩個資產下降的谷底,以及兩個費用率的高峰。
上述的費用率是投資人實際繳付的數據,理論上的費用率則會高上許多。以2011年為例,應該繳付的費用率為1.43%,實際上卻只有0.79%,幾乎是減少了一半。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投資人偏好低費用的基金,如下圖:
不管是股票型基金、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或指數型股票基金、目標日期基金,低費用的基金都會吸引比較多的投資人。以全部的股票型基金為例(最左側的圖),2011年最低費用率的那25%的基金,吸引了72%的資產,而剩下那些75%比較貴的基金,則只吸引了28%的資產。
有趣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出會買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投資人,會比較不在乎費用高低,但主要的資產還是很明顯集中在便宜的基金上,而最在乎費用高低的,則是那些持有目標日期基金的投資人。
指數型基金的檔數以及總資產都創新高,2011年指數型基金總資產為一兆零九百四十億美元,達383檔,其中股票與混合型指數基金佔了8670億美元,債券指數基金佔了2270億美元。
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1.04%降到2011年的0.93%,主動管理型的債券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0.82%降到2011年的0.66%。
而指數型基金則明顯低了許多,股票型指數基金,總費用率從1997年的0.27%降到2011年的0.14%,債券型指數基金,,總費用率也從1997年的0.21%降到2011年的0.13%,幾乎是腰斬了。
由左至右依序為最低總費用率的10%基金 、總費用率的中位數、最高費用率的10%基金、經過資產平均加權以及簡單平均的總費用率。如果要買基金,可以用10th percentile那一欄作為基準,例如股票型基金總費用率不要超過0.78%、債券基金不要超過0.50%、貨幣市場基金不要超過0.13%。如果更細分的話,國際型股票基金的總費用率不要超過0.94%、類股基金不要超過0.86%。
基金的資產規模和基金的平均帳戶餘額是相關的,也就是資產規模越大的基金,平均的帳戶餘額也越多,例如資產最大的10%基金,規模為41.9億美元,平均的帳戶餘額則高達155.5萬美元。
2011年,免佣基金的資金流入為1330億美元,而需要佣金的基金則流出880億美元,所以投資人不但在乎基金本身的各種費用率,交易的佣金或手續費也是非常在意的。
前面那一張圖是每年的資金流進或流出,這一張圖則顯示總資產的變化,以2011年為例,免佣金基金的總資產已經達到5.227兆美元,而需要佣金的基金總資產則只有2.442兆美元,和2001年兩者總資產的不相上下,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差距。投資人會越來越瞭解費用對長期投資的傷害,然後盡量去避免使用有佣金的基金。即使是專業的機構投資人,在免佣基金上的資產也從2001年的5710億成長到2.33兆美元。
81%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持有股票型基金。
其實從2000年以後,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百分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大多為持在45%左右,約五千萬戶。
共同基金的投資人有些什麼特性呢?他們的家庭資產中位數為二十萬美元,有68%的家庭把他們家庭資產的一半以上投資於共同基金,有65%有IRAs(個人退休帳戶),78%有DC退休計畫帳戶(DC:確定提撥),持有共同基金的中位數為4檔,共同基金資產的中位數為12萬美元,有81%的家庭持有股票型基金。
以年齡來看,則35-54歲有52%的家庭持有共同基金,55-64歲也還有50%,即使65歲退休後,也還有37%,比35歲以下的年輕人還多。
以全美國的年齡結構來看,則1994年和2011年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果是持有共同基金的家庭,則差異還不小,包括35歲以下持有共同基金的人明顯少了許多,而35-44歲也有相當明顯的下降,這顯示了青壯年族群對共同基金的投資出現了疑慮,抑或是這個年齡層的人不再像過去那麼有投資的能力。不過45-64歲的族群,則反而在投資共同基金是增加的,這可能是他們已經養成了投資共同基金的習慣。
美國家庭的收入結構還挺平均的,而投資共同基金的家庭,以年收入在10-20萬美元的為最多,有31%,其次是5-7.5萬以及7.5-10萬美元,也就是年收入在5-20萬美元的家庭,就佔了共同基金持有家庭的將近70%。而即使年收入只有2.5萬美元的家庭,也還是佔了共同基金持有家庭的7%。
不過如果看該收入級距的家庭有多少比例投資共同基金,則很明顯收入越高的級距,投資共同基金的比例也越高,例如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81%會投資共同基金,但年收入少於2.5萬美元的家庭,則只有12%會投資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的總資產為11.6兆美元,其中有23%是貨幣市場基金。家庭投資人則是共同基金的主要投資人,佔了總資產的89%,其中18%投資載貨幣市場基金,而機構投資人則只佔了共同基金11%的資產,其中有65%都放在貨幣市場基金!從此可以看出,機構投資人把共同基金當成資金停靠工具,而非主要的投資工具,畢竟管理這些投資機構的專家可能比共同基金的經理人更厲害,投資共同基金反而會產生「經理人」這個不確定性,而且共同基金也相當貴。唯一的例外是非營利組織,只有36.4%的資產放在貨幣市場基金。
IRAs(個人退休帳戶)在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配置。以30歲的投資人來說,會有52.2%配置在股票與股票型基金,21.8%配置在貨幣市場基金,12.4%配置在目標日期基金,6.2%配置在債券及債券基金,以及6.2%在非目標日期的混合式基金。
但是60歲的投資人,則股票持有的比例減少,債券持有比例會增加。會有40.3%配置在股票與股票型基金,24.5%配置在貨幣市場基金,20.6%配置在債券及債券基金,8.6%在非目標日期的混合式基金,以及2.9%配置在目標日期基金。
整理來說,美國退休帳戶的資產達到4.68兆美元,其中有40%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8%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1.4%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6.9%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8%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但如果分為IRA和DC兩類的話,則略有不同。
IRA帳戶有38.1%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9%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0.1%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8.9%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10%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
DC退休計畫帳戶有43.3%投資在本土股票基金,12.8%投資在國際股票基金,22.5%投資在混合型基金,15.1%投資在債券基金,還有6.3%投資在貨幣市場基金。
在目標日期基金中,有很大一部份是透過像是401(k)這種DC退休帳戶來投資的,而其他的投資人反而很少。
表格部份:
這個表格可以看到1993年第一檔ETF(SPY)發行以來,每年ETF總資產規模的變化情況,也有分成不同資產,像是股市基準指數、類股指數、國際股市指數、商品、債券、指數型、主動管理型ETF的資產變化。
這個表格與上面的表格一樣,只是把資產改成ETF的檔數。可以看出2008年才有第一檔主動管理的ETF、2004年才有商品ETF、2002年才有債券ETF...
全球共同基金在每年年底的資產規模,黃色框為台灣市場的情況,若以30作為換算匯率,則在2011年底有1.6兆台幣,佔全球的0.225%。
與上圖類似,只是換成共同基金的檔數。台灣本土共同基金有534檔,佔全球的0.735%。
標籤:
ETF,
USA Stock Market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