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負相關的資產配置,互相抵銷的是什麼?

許多人都知道,最簡單的資產配置,就是用股、債兩種來進行,只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比例的調整,最不用煩惱的就是持有各半。但是,為什麼要用股、債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者之間的相關性。我選擇以SPY代表股票資產,這應該沒有什麼爭議才是。但是債券資產,我選擇的則是TLT,也就是投資20年以上美國公債的ETF,因為長期債券的ETF波動率最大,和SPY的相關性也最低。而資產配置,就是要盡量找相關性低的資產來組成一個投資組合。如果我選的是不太會有波動、近似定存的短期債券ETF,那麼其實組成投資組合的效果反而就不好了。從上圖來看,兩者的相關性大多數時候都是負的,平均的相關係數大約在-0.5左右。

負相關,意味著其中一個資產上漲的時候,另外一個資產是下跌的,因此資產的漲跌幅就可以因此而抵銷,大幅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程度。但是許多人就會擔心了:如果持有兩個資產,一個上漲了,一個下跌了,那我雖然沒有賠到錢,但是其實也賺不到錢阿!全部都抵銷掉了!這種方法真爛!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者之間的走勢: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
1. 這兩者之間的確是負相關,一個漲另一個就跌。
2. 但是過去三年來,都是上漲的,幅度也都差不多。


於是我直接用ETFReplay的回測工具來驗證這個投資組合,以股、債各半的比例持有三年,結果如上圖。以SPY作為基準,則這個投資組合過去三年獲得的總報酬為44.1%,還比SPY的42.3%高,但是波動程度卻降低非常多,只有7.3%,而SPY則高達18.1%。


這個投資組合的確很理想,投資以來幾乎沒有賠過錢,而最大下跌幅度只有4.37%,跟SPY曾經下跌18.61%相比,投資人根本不會為這個投資組合擔心。我們從上面的走勢圖,其實也可以看到,資產的走勢是平穩向上的。

我們可以看到,TLT的總報酬為45.86%,SPY的總報酬為42.29%,差異不大,而整個投資組合的總報酬則為44.1%,也就是兩檔ETF總報酬的平均。所以其實總報酬並沒有被「抵銷」掉。那麼,兩者之間的負相關,一個漲,另一個就跌,抵銷掉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波動性。

我們可以看到,TLT的波動性高達17%,和SPY的18.1%不相上下。但是兩者組成投資組合之後,卻只剩下7.3%的波動性。

這也就是資產配置厲害的地方,如果投資人選擇幾個相關性很低的資產或商品,降低總資產的波動程度,就能讓自己的投資不受環境因素的干擾,就算是在金融海嘯的時候,也不會太擔心。至於報酬,就是由自己所選的那些資產,根據自己所佔的權重來決定了。

所以投資人所獲得的總報酬,不會因為波動程度的降低而有所減少,因為是決定於所持有的那些資產,各能貢獻多少報酬。以這篇文章的範例來說,SPY和TLT都能有超過40%的報酬,投資人就能拿到這麼好的績效。只是,什麼資產能夠提供多少報酬呢?這是無法確定的。


從Morningstar提供的資料來看,過去30年來(1982-2011年),美國的小型股可以提供達11.5%的年化報酬,表現最好,而大型股也有11%,表現也不差,跟債券的報酬是一樣的。至於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市,也有9.2%的年化報酬,最不理想的是持有黃金,只有4.6%年化報酬。

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我們不是用過去的表現來預測未來的績效,而是從歷史資料當中,去尋找在長期投資的情況下,有哪一些資產符合我們組成資產配置所需要的特性?包括長期能提供理想的年化報酬(但不能當成未來的預期報酬)、不至於影響自己投資決策的波動程度、彼此之間的相關性。

所以,別再擔心使用負相關的資產來組成投資組合,會抵銷掉整個投資組合的報酬了!被抵銷掉的,是你不想要的波動而已。

2013年3月20日

關於「勞退自選投資方案」的六點建議

photo credit: Alex E. Proimos

去年盈正案爆發後,我寫了一篇「當自己的退休金操盤手」文章討論勞工的退休金,除了由政府管理並保證收益以外,也應該開放讓勞工能夠自由選擇如何運用。而這回政府很有效率,還不到半年就已經開始著手規劃了。

其實我相當建議,如果不是入不敷出的情況,應該盡量透過勞退自提來累積自己的退休金,但大部分的人總是分不清楚勞工退休金和勞保年金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一聽到勞保快要破產了,結果連「個人帳戶制」、有政府擔保,不會破產的勞工退休金也不敢提撥。這其實很可惜,就這樣放棄了一個很不錯的退休金規劃。關於勞退自提的好處,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猜猜看!那種退休金最有保障?」這篇文章。

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資料,目前有33萬名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其實這個比例並不高,平均的提繳率則是為5.3%。而目前雇主強制提撥6%到員工的勞退帳戶大約有六百萬個,一年的規模有1,200億元左右,但勞工自提的規模則小多了,金管會希望可以鼓勵勞工更重視自己的退休規劃,因此設定勞工自提的規模能達到600億元,而開放讓勞工可自選投資,則是達成這個目標的主要政策。

當然,我對這個規劃是樂見其成的,能夠讓更多的勞工不需要再只能依賴快要破產的勞保年金當作退休生活的唯一收入,而能透過勞退自提來掌握自己的退休規劃。而我想金融業者也一定認同這個規劃,因為這意味著市場上將每年增加數百億規模的資產,而這麼大的規模能帶來相當龐大的商機。

但是我也擔心這個規劃,如果只朝業者的利益著想,而沒有顧及到勞工的投資權益,那麼就與原本開放的本意背道而馳了。目前勞委會先規劃建立一個勞退投資平台,打算納入國內外基金、銀行所發行的信託商品,以及保險公司的保單。而能否加入投資平台,則會評估金融機構的資本額、清償能力、違規紀錄等。

或許是目前正在研議階段,所以有許多細節都還不清楚,然而對於勞工來說,這個投資平台要確保勞工的投資權益,應該要考慮以下幾項重點:

1. 投資成本:以共同基金來說,申購的手續費至少就要1.5%,而海外基金更可能會高達3%,再加上目前國內的基金總費用率平均是在2.5%左右,這麼高的投資成本,一定會對長期的退休規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政府提供勞退帳戶兩年期定存的保證收益大約是1.4%左右,以申購1.5%手續費、總費用率2.5%來計算,則投資共同基金就至少要預期獲得5.4%的年化報酬,才能勝過政府的保證收益了,但這談何容易?

在勞退自選的投資平台上,商品的總投資成本不應該超過1%,而一些低成本的投資工具則應該優先考慮被納入,例如ETF。投資成本如果一年差2%,累積三十年的複利效果,最後勞工所能拿到的退休金,差距是相當巨大的!因此高費用、高週轉率的商品不應該出現在勞退投資平台。同時,也應該限制投資人的交易次數,以免付出太多手續費。

2. 投資績效比較與強制停損:勞退投資平台的投資績效與勞工退休金息息相關,因此在投資績效的比較就顯得更為重要,勞工必須要時時能得知自己的投資績效與基準的差異,例如是否表現不如加權指數?又或是有沒有明顯優於政府所代操的績效?如果勞工自己的投資表現不好,那其實應該要建議勞工選擇回歸到由政府代操。甚至投資造成損失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例如50%,則應該強制停損,以免原本希望勞工能自行規劃退休金的本意,反而造成勞工因為投資不當,而賠光了所有的退休金。

3. 三大稅務優惠:要吸引到足夠的勞工選擇自提勞退,稅務優惠是相當重要的政策性誘因,包括目前已經實施的自提薪資不列入所得稅課徵範圍,以及未來應該實施的投資所得不課徵資本利得稅或利息所得稅、年金提領也應該免稅。這些退休金制度的稅務優惠,國際上行之有年,成效相當顯著。

4. 針對中低收入勞工的協助:從目前勞保局所公佈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其實目前願意自提的勞工,高所得的比例比較高,一來是高所得的勞工比較有避稅需求,二來是中低收入的勞工,可能收入與支出差異很小,只能過好當下的生活,根本沒有能力再進行自願提撥,為將來的退休生活做規劃。

然而,這些沒有足夠資源規劃未來生活的勞工,才是政府真正應該重視和協助的族群,因此政府應該要針對中低收入的勞工,額外提出自提勞退的獎勵,例如所得在中位數以下的勞工(以目前的數據大約是32,000元),願意自提6%的勞工,政府額外再提撥3%,跟政府在勞保的部份負擔一樣。

5. 投資平台應該針對長期投資的各種機制進行規劃:這個平台主要是用來累積退休金的,資金無法提領,因此投資規劃會是以長期投資作為主軸,而跟目前金融機構所提供的短期波段投資或追逐流行標的全然不同。因此這個平台所提供的投資工具,應該更著重於資產配置。而操作上,除了定期定額以外,也應該提供其他能夠讓投資人逢低買進的策略,像是資產配置的再平衡,或是更進階的定期定值或金字塔策略。

而投資商品的部份,應該避免那些沒有歷史紀錄可參考的新商品被納入平台。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但是歷史紀錄卻能夠讓投資人瞭解該商品的特性,包括波動性或是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如果沒有這些紀錄可以參考,投資人根本無法理性規劃。

6. 不應區分自提或雇主提撥:金管會打算初期只開放自願提繳的部份,但其實無論是勞工自願提繳或雇主提繳,都同樣屬於勞工的個人帳戶資產,不應因為來源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

金管會與勞委會這次能主動積極的規劃勞退的自選投資平台,是相當值得稱許的。但是在規劃的過程中,也應該多瞭解目前國外制度,像是香港的強積金、美國的Roth IRA、401k作為借鏡。最重要的是,不能只找業者參與規劃,而應該同時讓勞工也能參與,如此才能促成一個理想的勞工退休金投資平台早日出現,而不只是金融業眼中的一塊大餅。

2013年3月4日

投資SPY長達20年 Part 4-定期定值



在前面定期定額的討論中,有提到定期定額比起定期定股來說已經算很不錯了,可以取得比平均價位更低的投資成本,靠的就是每個月固定投資一定金額的方法,就能在股價比較高的時候買到比較少的股數,股價比較低的時候買到比較多的股數。

但是這樣還不夠好,為什麼要在股價比較高的時候還投入那麼多的資金?卻不在股價比較低的時候投入更多一點的資金呢?其實是可以作到的,這次改成讓每個月的資產固定增加一定金額就好了。投資人並不需要知道現在是高點還是低點,只要股價往下跌,資產就會減少,而為了要讓資產增加一定的金額,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相反地,如果股價往上漲,資產會因為股價上漲而增加,投資人甚至不需要投入資金,資產增加的額度就已經達到預期目標了。

定期定值就是這樣的策略,而這個策略其實我在之前定期定額的一系列文章中已經討論過了,定期定值的書也有很詳細的介紹,這邊就不再重複,直接看結果。


先來討論一下沒有股利再投資的情況,也就是拿到現金股利後以無息現金持有:
  1. 累積投資金額:1,116,389.4563美元
  2. 累積股數:16,432 股
  3.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4.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5. 平均每股成本:67.9400美元
  6.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7.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8. 現金股利總額:455,370.79 美元
  9. 資產終值:2,915,241.1945美元
  10. 損益金額:1,796,441.7382美元
  11. 總報酬率:160.57%
  12. 年化報酬率:4.90%

而如果有股利再投資(DRIP,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的情況如下:
  1. 累積投資金額:658,679.4563美元
  2. 累積股數:12,326股
  3. 股利再投資金額:455,370.79美元 
  4. 股利再投資股數:4,105.7604股
  5. 總投資金額:1,114,049.2795美元
  6. 總持有股數:16,431.7604股
  7.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8.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9. 平均每股成本:67.80美元
  10.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11.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12. 資產終值:2,459,835.8107美元
  13. 損益金額:1,798,746.3544美元
  14. 總報酬率:272.09%
  15. 年化報酬率:6.79%


平均成本:在這240次的交易中,市場的平均價位為105.9156美元,而不管有沒有DRIP,平均成本都很接近,分別是67.80和67.94美元,也就是能拿到只有平均價位64%的成本,這比起定期定額已經要好上很多了。

總投資金額:跟每個月一萬美元定期定額投資20年,投資金額為240萬美元,每月買100股,投資金額為254萬美元相比,每個月讓資產增加一萬美元的定期定值,其實總投資金額是相當少的,在沒有DRIP的情況下,要投資112萬美元,而有DRIP的情況下則只要投資66萬美元。當然,資產終值也有不小的差異,定期定額和定期定股的終值都在四百多萬美元,而定期定值則只有兩百多萬美元。

股利再投資:定期定值,在拿到股利之後,資產會因為股利的增加而減少要額外投入的資金,所以對於定期定值策略來說,並不會有「複利」的效果,但是會因為大量降低每個月要投入的資金,所以總報酬率或年化報酬率會顯得特別突出。

通貨膨脹:考慮每一筆投入的資金購買力因為通膨而變化之後,在有DRIP的情況下,總報酬率會從272.09%降為153.73%,而年化報酬率則會從6.79%降低為4.76%,而如果沒有DRIP,則總報酬率會從160.57%降低為95.3%,年化報酬則從4.9%降為3.4%。

整理一下目前三個策略的比較:



在這三個策略中,績效最好的是定期定值(VA),最差的是定期定股(CS),最流行的定期定額(DCA)則居中。而如果定期定值搭配上股利再投資(DRIP),甚至會比從一開始就買進持有還好。

這是定期定額(有DRIP)的情況,每個月固定投資一萬美元,總共投資240萬美元,最終資產有480萬元左右,是一倍的成長,而在過去20年中,其實定期定額大多數時候都是獲利的,只有一開始以及金融海嘯的時候曾經有損失。

定期定值(有DRIP)就不一樣了,每個月預計要讓資產增加一萬美元,則總共只投資了大約66萬美元,但資產總值最後卻有246萬美元。同樣的,也只有一開始以及金融海嘯的時候曾經有損失。要注意的是,在金融海嘯的時候,股價大跌,但是為了補足資產每個月一萬每元的成長,當時每個月投入的資金相當可觀,甚至在2008年11月,單月就投資了32萬美元左右。當然,後來股價大漲,每個月提領的資金也很可觀,2009年4月,單月就提領了29萬美元。

投資一段時間之後,大筆資金進進出出的情況,在定期定值策略上會特別明顯,至於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稍後會再提到。

定期定股策略(有DRIP)則情況看起來跟定期定額很類似,不過表現略為差了一些,總共投資254萬美元,但資產總值只有436萬美元。而且除了一開始以及金融海嘯的時候,在網路泡沫的那次熊市,定期定股策略也曾經處於虧損的情況。

很明顯的,這三個策略以定期定值最好,但是也最麻煩,但是有沒有辦法更好呢?

2013年3月3日

投資SPY長達20年 Part 3-定期定股



前面已經先討論過了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並且有提到定期定股的策略會拿到等於平均價格的平均持股成本,所以報酬會落後給定期定額投資策略,但是差距有多少呢?其餘的條件都和定期定額一樣,只是我將定期定額的每個月買進10,000美元,調整為每個月買進100股SPY,讓最終的投資金額很接近。


先來討論一下沒有股利再投資的情況,也就是拿到現金股利後以無息現金持有:
  1. 累積投資金額:2,541,974.5500美元
  2. 累積股數:24,000股
  3.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4.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5. 平均每股成本:105.9156美元
  6.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7.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8. 現金股利總額:529,330.2019美元
  9. 資產終值:4,122,130.2019美元
  10. 損益金額:1,577,745.6519美元
  11. 總報酬率:62.01%
  12. 年化報酬率:2.44%


而如果有股利再投資(DRIP,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的情況如下:
  1. 累積投資金額:2,541,974.5500美元
  2. 累積股數:24,000股
  3. 股利再投資金額:599,611.5319美元 
  4. 股利再投資股數:5,099.8878股
  5. 總投資金額:3,141,586.0819美元
  6. 總持有股數:29,099.8878股
  7.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8.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9. 平均每股成本:107.9587美元
  10.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11.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12. 資產終值:4,356,253.1978美元
  13. 損益金額:1,811,868.6478美元
  14. 總報酬率:71.21%
  15. 年化報酬率:2.72%


平均成本:在這240次的交易中,市場的平均價位為105.9156美元,在沒有DRIP的情況下,每股的投資成本跟市場的平均價位一樣,而有DRIP的情況下,會因為後面幾年資產越來越多,配息也越來越多,投入的資金變多,但是股價也變高,所以平均成本會被往上拉,所以最後的平均成本會比價位還要高,為107.9587美元,多了1.93%。

總投資金額:我預設的每月購買股數為100股,一開始每個月投入的資金只有4,425美元,但是到最後已經成長為14,606美元,高達3.3倍。這也是定期定股投資人要留意的,如果市場長期向上,投資的資金卻追趕不上指數上漲的幅度,那麼可能後期就會出現沒有足夠資金可以買到預期股數的情況。

我這邊設定的每個月100股,是為了要讓投資金額和定期定額差不多,所以每個月一萬美元定期定額投資20年,投資金額為240萬美元,每月買100股,投資金額為254萬美元。但是如果一開始的投資金額和定期定額拉齊,都是一萬美元左右,則每個月要投資225股,那麼最後一個月頭資225股,將會需要33,682.5美元,而總投資成本,也會比定期定額多出許多,變成572萬美元。這種變化,是採用這個策略的投資人要留意的。

股利再投資: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DRIP而只持有現金,則只會有529,330美元,但是經過DRIP的複利效果,就能讓股利再投資的總金額增加為599,612美元。

通貨膨脹:考慮每一筆投入的資金購買力因為通膨而變化之後,在有DRIP的情況下,總報酬率會從71.21%降為39.33%,而年化報酬率則會從2.71%降低為1.67%,而如果沒有DRIP,則總報酬率會從62.01%降低為31.84%,年化報酬則從2.44%降為1.39%。

長期不斷投資的結果,最後投資人卻只拿到1.39%的年化報酬率,這也難怪沒有人願意使用定期定股的投資策略了。就算是想存股的投資人,例如每個月每一張0050,也不是理想的策略。當然,每個月買一張0050很簡單,每個月買五萬元的0050交易上很麻煩,大多要用零股交易的方式,而這些麻煩的確能換來較高的報酬,只是看投資人願不願意忍受這些麻煩了。

不過別急,還有比定期定額更好的策略,當然,也更麻煩一點。畢竟,沒有白吃的午餐。


2013年3月2日

投資SPY長達20年 Part 2-定期定額



SPY在1993年1月22日發行,但是當年1月29日才是第一個交易日,不過為了要和投資策略進行比較,這一系列的文章,都將會以1993年2月1日作為投資起始的日期,並且以2013年1月31日作為投資終止的日期。

前面已經討論了單筆買進並持有20年的情況,接下來要討論的則是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會有怎樣的報酬?定期定額的定義很簡單,但是要做回測,還是要有一些基本的設定,在此我就簡單說明一下,往後其他的投資策略回測,大多也都依循相同的設定。

  1. 交易日期:我自己測試過,無論設定每一個月的哪一天,其實20年下來,高達240次的投資,會讓差異變得很小,所以在這邊我就統一都用每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當成交易日期。如果1日沒有開盤,就以2日或3日作為投資日期。
  2. 交易價格:報價資料基本上會有每天的最高、最低、開盤、收盤四個價格,我取用收盤價作為交易價格,雖然這不見得是容易成交的價格,如果要選擇容易成交的價格,應該選擇均價,或是最高價與最低價的中間值,但是大多數的回測都選用收盤價,因此我這邊也以收盤價為主。同樣,長期來講,影響不大。
  3. 投資股數:跟基金不同,ETF必須以整數股進行交易,例如SPY的報價如果是150美元,但是設定每個月買進1000美元,那麼該買幾股呢?6.6667股?這不符合實際交易情況,所以我會將實際的投資股數以四捨五入的方式調整成為整數股,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當月就會是買進7股,實際的投資金額會是1050美元,而不是原始設定的1000美元。長期來說,還是會讓每個月的投資金額平均接近1000美元。
  4. 股利再投資:股利再投資可以買到小數點股,所以這邊就以小數以下四位作為計算。但是這邊的計算不會將30%的預扣稅考慮進去,並且設定為收到股利之後,當天就以收盤價再投資,而這部份的交易將不會有手續費。

接下來是其他的條件設定:
  1. 交易時間:1993年2月1日~2013年1月31日(20年、240個月)
  2. 每月投資金額:10,000美元
  3. 每月交易日:1日
  4. 交易手續費:每次10美元,買賣均收

先來討論一下沒有股利再投資的情況,也就是拿到現金股利後以無息現金持有:
  1. 累積投資金額:2,400,357.3353美元
  2. 累積股數:25,831股
  3.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4.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5. 平均每股成本:92.9255美元
  6.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7.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8. 現金股利總額:645,374.9336美元
  9. 資產終值:4,512,275.6336美元
  10. 損益金額:2,109,508.2983美元
  11. 總報酬率:87.79%
  12. 年化報酬率:3.20%
而如果有股利再投資(DRIP,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的情況如下:
  1. 累積投資金額:2,400,357.3353美元
  2. 累積股數:25,831股
  3. 股利再投資金額:743,482.0410美元 
  4. 股利再投資股數:6,450.0410 股
  5. 總投資金額:3,143,839.3763美元
  6. 總持有股數:32,281.0410股
  7. 手續費支出:2,410美元
  8. 交易期間平均價位:105.9156美元
  9. 平均每股成本:97.3897美元
  10. 最高價位:154.30 美元 (2007/10/01)
  11. 最低價位:43.91 美元 (1994/04/04)
  12. 資產終值:4,832,471.8383美元
  13. 損益金額:2,429,704.5030美元
  14. 總報酬率:101.12%
  15. 年化報酬率:3.55%

平均成本:在這240次的交易中,市場的平均價位為105.9156美元,但是無論有沒有DRIP,定期定額的投資人都可以拿到比平均價位還要低的成本,在沒有DRIP的情況下,每股的投資成本只有92.9255美元,是平均價位的87.74%,而有DRIP的情況下,會因為後面幾年資產越來越多,配息也越來越多,投入的資金變多,但是股價也變高,所以平均成本會被往上拉,但也還能有平均價位的91.95%。

定期定額因為每個月買進固定金額,在股價低的時候可以多買幾股,股價高的時候少買幾股,就能將低平均成本,以SPY的例子來看,可以比該投資區間的平均市價降低大約一成。

總投資金額:因為要買整數股,所以每個月並不是剛好都買進一萬美元,但是經過240次的投資,總投入的資金其實也距離預計的240萬美元不遠,只多了357美元而已。

股利再投資: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DRIP而只持有現金,則只會有645,345美元,但是經過DRIP的複利效果,就能讓股利再投資的總金額增加為743,482美元。

手續費:每次投資的手續費為10美元,加上最後賣出也要手續費,所以總交易成本為2410美元。因為每個月投資一萬美元,所以這筆錢在比例上看起來就很小,只有千分之一,但是如果每個月只投資一千美元,則不但購買的金額與股數變動會很大(因為SPY一股就要150美元,和一千的倍數太小),交易成本所佔的比重也會太高。

通貨膨脹:再考慮了每一筆投入的資金購買力因為通膨而變化之後,在有DRIP的情況下,總報酬率會從101.12%降為58.81%,而年化報酬率則會從3.55%降低為2.34%,而如果沒有DRIP,則總報酬率會從87.79%降低為48.28%,年化報酬則從3.20%降為1.99%。如同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這20年的平均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4%。

討論:


1. 投資指數可以取得特定時間範圍內該市場的平均報酬,這句話只適用於「單筆投資」,而不適用於「定期定額投資」。

1993年到2013年這20年,SPY所代表的S&P 500指數,有388.6736%的總報酬,但是如果用定期定額策略投資,只能拿到101.12%的總報酬,只有單筆投資的26%。以SPY為例,對於一個有240萬美元的投資人來說,應該在1993年全部單筆投資,而不應該分成240個月,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1萬美元,報酬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其實並不是這句話有問題,而是在定期定額之後,每個月所投資的1萬美元都可以取得該市場的平均報酬,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市場區間各不相同,第一個月的投資會經歷240個月,所以表現跟單筆投資會一樣。但是最後一個月的投資只會經歷1個月,就不可能期望這一萬元也能有跟第一筆資金一樣的表現。

所以下次你看到某一個指數,在某一個時間區間有500%的報酬時,你認為用定期定額投資該指數,能有多少報酬呢?建議你先把報酬砍一半吧!

2. 定期定額能降低平均投資成本,但還不夠好。

前面有提到,過去20年的SPY平均價位為106美元左右,但是定期定額策略卻能拿到這個平均價位九成左右的成本。投資人不需要知道高低點,每個月固定時間買進,就能讓持股的成本比平均還要少一成,這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了。

只是,每個月買進相同的金額,就無法在股價較低的時候多投資一點,股價較高的時候少投資一點。

完全的被動投資策略,最基本的有兩種,一個是定期定額,一個是定期定股。每個月固定買進一股,則投資人的平均成本就會剛好等於平均價位。而定期定額,例如每個月固定買進一萬元,則投資人會在股價較低的時候買進多一點的股數,在股價較高的時候買進少一點的股數,這麼一來,投資人就能取得低於平均價位的成本,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少有人用定期定股策略,因為定期定額策略的表現會比較好。

投資人並不知道什麼時候股價比較高,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股價比較低,但是卻能在高點少買幾股,低點多買幾股,靠的就是「固定住每個月的投資金額」這個方法。那麼同樣在不知道股價正處於高點或低點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有可能讓投資人在低點多投資一些錢,在高點少投資一些錢,把平均成本再往下降呢?

我們在後面的策略,將會討論,在不知道高點與低點的情況下,要如何能在低點多投資一點錢,高點少投資一點錢,而且會比定期定額的平均成本還要再低一成以上,也就是拿到平均價位不到八成的平均成本。

3. DRIP的複利效果:上一篇文章有提到,過去20年SPY的平均配息殖利率只有1.8%,看起來很少,累積20年也才36%。在有DRIP的情況下,定期定額投資SPY的每股平均成本為97.3897美元,而最後一天的交易價格為149.7美元,也就是價差的報酬53.71%,兩者相加大約就是沒有DRIP時總報酬率87.79%的由來。但是如果股利不是以現金的方式持有,而是直接再投資,則會產生複利效果,在DRIP的情況下總報酬增加為101.12%,幾乎是每年可以讓總報酬率再多增加1%。而如果投資的是台股這樣高殖利率的市場,則有沒有DRIP的差距會更加懸殊。因此對長期投資的人而言,DRIP的複利效果,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4. 考慮通膨之後的報酬:考慮了通膨之後,在有DRIP的情況下,定期定額20年投資SPY的總報酬率只有58.81%,年化報酬率則為2.34%。有沒有發現和下面這個情況差異很大:「1993年2月1日,SPY的收盤價為44.25,2013年1月31日,SPY的收盤價為149.7,報酬為238.3051%,年化報酬為6.2834%。」

在一個長期向上,股價漲了好幾倍的市場中,定期定額20年能獲得怎樣的報酬呢?考慮通膨之後,年化報酬只有2.34%。看起來一點都不吸引人,對不對?

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就算是在美股這種表現這麼好的市場,投資人也不應該期望太高,想要取得10%甚至20%的年化報酬?你不應該考慮定期定額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