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ETF≠指數型股票基金

ETF≠指數型股票基金

【經濟日報╱Buffettism】

ETF為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其中Exchange指的是證券交易所,若照字面翻譯,則應譯為「證交所交易基金」。顧名思義,這種基金的交易與投資人在銀行或基金公司進行申購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交易方式並不相同,反而跟一般的股票一樣,在證交所掛牌上市,也在券商進行交易。

20世紀初,尤其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之後,散戶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開始瞭解共同基金的兩大好處:分散投資、專業人士負責管理。隨後的近半世紀時間,雖偶有空頭市場,但大致上來說,這50年的長期牛市成就了共同基金作為散戶投資人的主要投資工具,根本沒有多少投資人好奇到底是市場太好,還是基金經理人真的很厲害?

1987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讓投資人在短短的一天內就損失了超過兩成,道瓊指數跌了508點,只剩下1,738點。這個崩盤讓共同基金的投資人發現,基金經理人根本無法預知股災,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就算投資人已經看到股災,卻也無法逃脫,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市崩盤,然後才能用收盤後的股價計算淨值,贖回投入的資金。

因為這些共同基金本身的缺點,加上期貨等避險工具又沒有和實體股票有所連結,導致股災發生的時候,避險工具失去流動性,根本無法避險,反而加劇股市的崩盤。因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催生了ETF,一來持有實體股票,又可以放空避險,二來隨時可以在市場進行交易。

但新投資工具的誕生困難重重,一直到六年後,也就是1993年第一檔ETF(代號SPY,追蹤S&P 500指數)才在美國證交所掛牌交易。初期的ETF都追蹤特定指數,像是代號DIA 的ETF,追蹤的是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代號QQQQ的ETF追蹤的是納斯達克指數。

共同基金產業完全不認為這種新奇的投資工具會造成什麼威脅,因為一來是沒有聘請超強的經理人來操作,績效恐怕不好看,頂多績效只能和指數一樣。二來是因為只追蹤指數,所以收取很低的管理費,也沒賺頭。

當時的基金公司都認為ETF很快就會消失在市場上了。

然而,好東西總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很快地,投資人發現這些ETF表現不但不差,而且因為很便宜,所以是相當「物美價廉」的投資工具,比起至少1.5%至2.0%的共同基金管理費,ETF只收不到十分之一的費用,如SPY管理費只有0.06%。

因為大部分的ETF都追蹤指數,所以有很多媒體或文章對ETF的中文名稱取為「指數型股票基金」,這其實是錯的。

一來是ETF不一定都追蹤指數,現在也有愈來愈多主動管理的ETF ;二來是ETF不一定都是股票型基金,也有投資債券、商品和房地產的ETF。

ETF這兩年來吸引非常多的資金,讓原本看不起ETF的共同基金業者也想分一杯羹,但又無法滿足於指數型ETF的低廉收費,於是推出了各式各樣的ETF,包括主動管理、槓桿型、反向型ETF,甚至還為了要發行ETF而去編撰一個新的指數。

ETF比較適當的中文名稱不管是「證交所交易基金」或「交易所買賣基金」都可以,但請別再稱為「指數型股票基金」了!這邊先跟大家分享一下ETF的起源,下回再來談談其他ETF交易的特點。

(作者是學術研究人員,經營「USA STOCK」部落格,並為BBS站批踢踢的CFP版版主,以指數型投資與價值投資為寫作主軸,熱愛研究台灣與美國的ETF與共同基金。)

2 則留言:

  1. 感謝分享^^的確如此,但目前有些種類的ETF卻反而脫離了指數化投資的核心概念

    回覆刪除
  2. 正如同綠角的觀念
    很多人在股市中辛苦一整年,期待可以"打敗大盤"
    卻不知道ETF就可以讓自己打敗50%以上的投資者:)
    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