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

王伯達:從中國製造到美國製造

本文轉載自王伯達的最新作品《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解開薪資成長停滯之謎》一書中,第七章的一小部份,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近年的美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次的餐會上曾問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要怎樣才能讓iPhone在美國生產呢?」,會這麼問是因為歐巴馬自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降低美國的失業率,而賈伯斯的回答非常的明確:「這些工作機會不會回來了。」。只不過在二O一二年底,蘋果現任執行長庫克卻向媒體表示:「明年起蘋果將在美國生產。」。

除了蘋果表示將在美國設置生產線以外,台灣的鴻海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然而這樣的「鮭魚返美」潮似乎不僅止於電子產業。例如台塑集團在便宣布要加碼十七億美元進行新廠擴建,而包括美國鋼鐵巨擘Nucor在內的數家鋼鐵廠也在全世界鋼市低迷的環境之下宣布擴建美國投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分屬於不同產業的業者紛紛回到美國生產呢?

根據美國經濟諮詢機構HIS在二O一一年所提出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製造業產值在二O一O年佔全世界比重為十九.八%,略高於美國的十九.四%,在這一年,中國正式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基地,奪回了她失去一百五十年的製造業霸主地位,只不過這樣的霸主地位在前述的趨勢之下看起來是岌岌可危。

中國在二OO八年實施勞動合同法以保障勞工權益,但也因此提升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加上近年來勞工薪資的調升、土地成本的上漲與人民幣的升值都對於該國過去以廉價生產要素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衝擊。

除了像前面幾章提到的愛迪達去東南亞尋找更便宜的生產要素外,部分企業則是選擇了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提升生產力,而蘋果、鴻海、台塑與鋼鐵業者之所以會瞄準美國作為生產基地,最主要原因就在於美國的頁岩氣技術革命,這將讓美國重新奪回能源自主權並改變製造業的生態。

一直以來在全世界許多地方的頁岩層裡都存在著所謂的頁岩氣或著頁岩油,只是過去一則不符合開發成本,二來開採技術尚未成熟所以未大量開採,然而在近五年來這一趨勢卻逐漸的改變。

頁岩氣的開採主要是採用水平井的技術,將高壓水注入水平井,因為氣體或石油比水輕,所以注入水後,頁岩氣就會向上排出。而以全世界頁岩氣的蘊藏量來看,中國其實是最多的,美國排名第二,其他像阿根廷、加拿大、墨西哥、南非、波蘭等等都有一定的蘊藏量。然而這樣的開採技術卻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更重要的是這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才可能實現,也因此目前只有美國能成功的達成商業化。

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技術演進,所達成的效率相當驚人。天然氣的價格從二OO八年的十一美元/ mmBtu下跌到近期的三美元/ mmBtu左右,短短四年跌幅高達七十%。現在美國大多數的發電開始逐漸的採用便宜的天然氣,這讓美國的能源供需缺口逐漸縮小,過去最大的差距約有三十%的缺口,但接下來幾年這樣的缺口將會縮小在十%以內,美國實現了真正的能源自主。

這樣的發展會帶來什麼?

美國在近幾年的批發電價下跌了五十%以上,這讓美國的製造業有相當大的生產成本上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陸續有製造業要移轉回美國的原因。但這樣的生產基地並不會完全的轉移,有些設計變動頻繁的商品,如手機可能無法全自動化處理,但例如電視或個人電腦這樣的商品很可能就會移轉到美國,利用便宜的電力與自動化設備進行生產。

另一個會影響到的就是天然氣相關製品,例如乙烯或是氮肥都可採用天然氣生產。這也是為什麼台塑集團會大動作的釋股並且擴大美國投資規模,因為美國每公噸乙烯僅五百多美元,幾乎是亞洲市場的一半,這讓乙烯相關的衍生製品在美國有相當高的生產誘因,而台塑美國的據點附近即有油廠已順利開採,台塑美國直接用管線拉進廠區就能生產製造。

鋼鐵產業的部分也是一樣,過去業者將鐵礦砂精煉成鋼的過程多半使用煤炭,然而有另一種技術可以採用天然氣來代替煤炭。雖然這樣的技術在三十年前就已經存在,只不過過去的天然氣價格太高,因此這一技術並沒有實質上的效益。然而頁岩氣革命後,以此技術冶鐵的成本約每公噸三二八美元,比傳統高爐碳煉鋼的每噸成本低了八二美元或二十%左右,也使得各國鋼廠紛紛競相赴美投資。

從前述的趨勢我們可以發現一連串的新工業革命正在發生,因為若天然氣可以衍生出便宜的鋼鐵與塑化原料,那麼耗用鋼鐵與塑化原料的產業,如汽車或家電很可能也會選擇在美國生產,這過程就如同當年英國工業革命從紡織帶動煤炭、鋼鐵、鐵路等產業一樣,從中國製造到美國製造很可能只是個開始而已。

各位發現了嗎?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成長並不是來自於美國的消費能力增加了,而是來自於美國的生產能力提升了,現在的美國因為有了新的技術所以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來生產商品,這些產品才得以在國際市場中競爭,進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這樣的成長模式才會是一個正向並可延續的經濟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