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

Buffettism專訪寶來投信劉宗聖總經理-03

問:香港領先(Lyxor)因為規模和流動性太小,將12檔ETF撤掉,看法為何?

劉宗聖總經理:我覺得這牽扯到經營和管理ETF整體的發展,如你剛剛提到的,就客戶的角度來講,他希望更多便宜的、透明的、有效率的工具,最好是涵蓋面越多越好,指數越多越好,因此業者也希望能夠多多引進或多多發展,這從第一層面的供需來看是對的,所以一次發行十檔、二十檔,而不是只有一檔、兩檔,我希望我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讓投資人能夠作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多一點選擇。

但是問題來了,因為原來的基金市場都呈現了一定程度的飽和,香港也是,全世界都是,所以當ETF屬於後進者,像是大陸如果作海外的ETF就有搞頭,因為在大陸只能買A股,海外也只能買一些QDII,並沒有很多海外的選擇。

但是在香港跟台灣,已經有很多傳統的這類新興市場的、單一國家的、成熟國家、發展國家的基金,你這些ETF進來的時候,對投資人來講,第一個不是新鮮事,第二個,雖然便宜,但坦白講投資人還是會擔心流動性和規模,所以這時候除非規模很大、流動性很佳,否則的話,雖然可以滿足投資人的味蕾,有多一點滋味,可是看到你的規模和流動性,不如寧可花多一點的手續費,去買這一些有品牌的投信,有品牌的基金經理人,去追求他的Alpha。

所以這個地方就變成是說,前面的思考是對的,我們應該要很快的把產品提供給市場,但是別忘了,像是Lyxor在香港,同時要面臨SSGA、iShares,他提供的產品也不是只有他有,因此如果他在香港沒有當地通路的支持,或者在香港有一兩支旗艦型的商品,像是2823就是iShares的旗艦,因為在2005年大陸還沒什麼機會的時候就進去,有所謂的先入優勢,坦白講iShares在香港也只有這檔特別大,其他的也一般而已。

資產管理業者會遭遇的兩難,一方面需要快速的將產品提供給市場,同時又要面臨市場同業的差異化比較,另一方面還有先進者的佔地優勢,此時發展旗鑑基金和尋求當地通路支持,才是比較好的作法,否則後進者很難得到市場青睞,更遑論規模增長曲線的期待!

例如在香港,DB則因為有很多投行的補貼原則,例如用投行的資金作market maker,提供種子基金。所以就變成是說,他在這麼多選擇的情況下,不單單只有產品提供的能力,還要有規模增長的能力,還要有全方位配套的能力。

在你不是先入的情況下,後進者要進入這個市場,通常品牌的接受還有認同不夠,再加上領導的團隊不斷改變,很難形成規模增長的曲線,也就讓高層覺得不如歸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回到你上一個問題,貝萊德在台灣買了犇華投信,有了台灣的執照,就有具備引進他自己在香港掛牌ETF的能力,或者甚至在台灣取得指數授權,在台灣發行,或用feeder fund的方式,將香港的引進,有很多種方法。

但無論如何,都會面臨一個變數,那就是如果把ETF透過傳統的銀行通路去賣,銀行不一定賣,如果要把ETF追蹤管理誤差的機制變得很順暢,要找當地的券商合作,但他們自己沒有券商,而其他券商願不願意幫你?幫助你的誘因是什麼?試問這麼一個低毛利的產品,如果每個人來跟你合作,都問你我的誘因是什麼?我如何作hedge?金融海嘯以後,各家拿錢出來的意願都很低。

像我們的ETF,拿去海外掛牌,找人家合作,人家也是先問:我為什麼要幫你?我有什麼好處?我的資金拿出來,如何作避險?如何有效出場?你要把這些問題都要能夠想清楚,才能夠進來。

更何況我想貝萊德進來,其實現在在台灣就有很好的世礦、黃金、資產配置這些基金,他有沒有需要為了作ETF而作ETF?或者假設他做了ETF,但是沒有成功,他願不願意負擔這個可能的風險和成本?

同樣的,他們進來後,也會面臨到我們過去所面臨的問題,資金匯出入、避險、央行的管理,還有產品的設計、主管機關在台灣現有法規上可認同、可接受的程度。如果他們要作雙邊掛牌,那勢必他的角色更低了,勢必倚賴更多的PD或market maker,而這些券商要協助你?為什麼要來幫你?

寶來投信補充:
2011年香港領先ETF決定撤出香港市場,而撤市的12隻ETF全部都是合成ETF。不難解釋,香港證監會加強對合成式ETF抵押品要求,令推出合成ETF的成本顯著上升。而就客戶的角度來講,一個具有投資效率的ETF需包含有高透明度、涵蓋面廣、產品多元化,但低成本才是獲得投資人最終青睞的原因。綜合考慮到“領先”在香港目前的管理資產水準、交易量以及管理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退市是明智也是無奈之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