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The Cost of Active Investing by Kenneth French

這是柏格新書「夠了」裡面提到唯一一篇他找到關於談論投資成本的學術文章,我就找來看了一下。摘要如下:
I compare the fees, expenses, and trading costs society pays to invest in the U.S. stock market with an estimate of what would be paid if everyone invested passively. Averaging over 1980 to 2006, I find investors spend 0.67% of the aggregate value of the market each year searching for superior returns. Society’s capitalized cost of price discovery is at least 10% of the current market cap. Under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e typical investor would increase his average annual return by 67 basis points over the 1980 to 2006 period if he switched to a passive market portfolio.結論就是主動投資會比被動投資每年多出0.67%的成本。

每年0.67%很少嗎?20年下來就是15%的差異了!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在1980年的時候,主動投資人平均的投資成本大約是0.82%,而被動投資人則大約0.18%。到了2006年,主動投資人的平均投資成本大約是0.75%,被動投資人則只有0.09%。而在被動投資的狀態下,年轉換率只有10%而已。

實際股市和被動投資之間的差異就是主動投資的成本,而這個差異在1980年到2006年之間是0.67%,也就是說每年主動投資多付出的成本佔了報酬的至少10%。如果沒有其他考量,那麼也就是說被動投資者每年比主動投資者多了0.67%的正報酬。

在2007年,避險基金的平均費用是4.63%,而組合基金(fund of fund)則是1.85%,而如果是避險組合基金,那麼這種基金至少要獲得高到不尋常的4.63+1.85=6.48%的報酬才算有獲利。在2007年初有4586億美元投資在避險基金,也就是至少要有297億美元的報酬。而同時間美國股市有16.53兆美元市值,換句話說這297億使得整個市場減少了0.18%的報酬。

為什麼主動投資人會持續參與這個負和遊戲(negative sum game)呢?也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投資機會的誤解。大多數的主動投資人並未意識到如果他們變成被動投資人可以有更高的獲利。當然,金融企業增長了這個問題,雖然也有些公司推廣指數型基金,但是在華爾街普遍的訊息是主動投資比較簡單也比較有利。而這種訊息甚至被金融刊物給加強了,因為這些印刷品一再的提供被低估的股票以及成功基金經理人的故事。

過度的自信也或許是為什麼投資人願意付出更多的費用而使用主動投資的策略。當然也有一些傑出的投資人的確能在主動投資的狀況下獲得傑出的報酬,但是主動投資本身仍然是一個負和遊戲,也就是說傑出的主動投資人賺到的錢其實一定增加其他主動投資人所損失的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