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近兩年…糧價狂飆 1億人變窮人(FAO Food Price Indices)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美聯社六日電】
2010.06.07 03:37 am

經濟衰退以來,富裕國家已遠離2008年盤據新聞頭條的糧價飆漲問題,但在全球許多開發中國家,經濟衰退只有使糧食危機愈演愈烈,已有1億人口淪為新貧階級。

從亞洲的巴基斯坦、南美的阿根廷到非洲的剛果,都出現糧食價格飆漲,年增率達到兩位數,愈來愈多人陷入貧窮,吃不起肉類和水果,甚至蕃茄,政治緊張氣氛也直線上升。


雖然在美歐通膨問題並未現蹤,但在糧食消費用掉家庭收入七成的貧窮國家,糧價飆漲排擠掉家庭其他預算,也使營養不良的情形惡化。在這些國家,糧食價格幾乎沒有從2008年的高峰下滑。

巴基斯坦一位養育五個小孩的母親說,一袋麵粉的價格是兩年前的三倍,她根本買不起肉類或水果。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糧價指數追蹤90個國家的稻米、肉類、乳品與其他食物價格,發現3月時指數雖仍低於2008年的高峰,但已比一年前上升22%。而在部分亞洲市場,主食稻米與小麥的價格甚至比2008年上漲20%至70%。

各國多半以雨量不足或燃料成本過高為由來搪塞,但批評家指出,政策錯誤與供應商勾結串謀等人禍才是糧價高漲的元兇。儘管沒有單一的原因可說明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糧價的鴻溝,但愈貧窮的國家愈難以應付叢生的問題,像是土地過於零碎、灌溉設施缺乏、衝突頻仍或本國貨幣貶值。以巴基斯坦來說,盧比重挫是糧價飆漲的一大原因。

全球商品價格回升也助長糧價漲勢,尤其是亞洲重要的食品材料黃豆。黃豆價格挺升,阿根廷牧場紛紛改種黃豆,造成牛肉與其他糧食供應不足。金融危機則使許多國家的小農難以取得融資。

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西非茅利塔尼亞第一季期間米價平均是一年前的兩倍,辛巴威與莫三比克的玉米價格分別上漲59%與57%。WFP發言人貝羅說,貧窮國家糧價容易發生「自動鎖定效應」,受到高運輸成本與缺乏競爭的影響,即使國際糧價下跌,這些國家的糧價卻很難下降。」

【2010/06/07 經濟日報】



FAO的糧價指數原名為Food Price Indices,每個月公告一次在FAO的官網上面,這是連結。指數基準是以2002年到2004年為100,而2010年五月是164,其實算是很大的漲幅。除了綜合指數,也有分不同的類別,像是糖的指數已經漲到214了。


想要投資農糧商品,或是投資的商品基金有農糧成份的,應該要留意糧價指數。最近我在整理各種商品的市價與開採或生產成本的比較,不過因為資料量很大,所以可能要處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也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或許這些動作並沒有辦法讓我從投資中獲利,但也有一種獲得知識的喜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