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7日

美股評論:股市調整順理成章

MarketWatch紐約2月17日訊

在2010年的股市上,必定是有些方面出現了狀況。

1月19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達到了一萬725.43點的高點,在那之後,它已經下滑了6%以上。 與此同時,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跌幅也都超過了7%。

至於那曾經高歌猛進的新興市場,跌得就更慘:上海股市較峰值下跌了10%以上,印度下跌了10%,巴西的跌幅也有8%。

然而與此同時,宏觀經濟面呈現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美國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都有了相對強勢的增長,美國的官方失業率數字有所降低,更不必說大企業在盈利季節當中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

那麼,這一輪拋售是怎樣出現的呢? 有些人認為可能是希臘的債務危機使然,這危機已經將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打壓到了若干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更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的恐慌情緒。 這一冷酷的事實也提醒著投資者,我們的金融體系並沒有真正完全走出2007年到2009年的災難,頑疾並沒有徹底治愈。

上週,歐盟的領導人們達成了協議,要“解決”希臘危機。 在這個顯然是急就章的方案當中,如德國和法國等歐元區相對較為強勢的國家承諾,如果希臘採取積極的措施,削減預算赤字,他們可以提供貸款或者擔保。

然而,在我看來,希臘危機至多只是為市場提供了一個藉口而已,畢竟股市已經連續上漲十個月了,一直沒有出現過重大的調整,賣出的需求壓抑了太久。

調整會走到多深多遠,投資者又會受到怎樣的考驗,誰都不好斷言。 不過歸根結底,只要是調整,就不是漲勢的結束。

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清,我們也該有一次調整了。

現在,股價已經相當地高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現在的點位已經相當於盈利的20倍以上,超過了長期平均水平。

儘管當前這一漲勢還不能說得到了投資大眾的廣泛參與,但是看空的情緒確實是處於多年以來的最低點。

最後是歷史提供的經驗:這樣的情況我們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NoLoad Fund*X的編輯布朗(Janet Brown)在MoneyShow.com網站寫道,“Ned Davis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顯示,根據統計數據,在史上類似的局面中,即衰退結束後出現的大規模漲勢中,股市出現10%調整的可能性大致有77%。”

Ned Davis Research位於佛羅里達州威尼斯,他們近期還發現,“在衰退結束之後六個月到十八個月間,市場下跌10%甚至更多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

假如一些經濟學家的判斷是正確的,衰退是在去年夏季正式結束的,那麼我們現在就正處於Ned Davis Research所描述的這個階段。

另外一家市場數據研究專業機構,康涅狄格州Westport的Birinyi Associates則將今日的市場和1982年的牛市進行了比較。 《華爾街日報》援引他們的研究報導稱,當年,第一年的大規模斬獲“之後便是未來十二個月9%的下跌,在這調整之後,積累了足夠動力的牛市又重新上路了。 ”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拿1982年的行情和今日進行比較未必合適,事實上我也是這樣的觀點,但是無論如何,至少有一點是大家可以達成共識的,即這樣的調整是非常正常的,是完全可以預見到的。

事實上,在對2010年做出若干預言時,我就曾經提到過,會發生“一場或者兩場迷你金融危機,重新點燃投資者的恐懼”。

“這些迷你危機的規模和影響甚至可能會比迪拜債務危機更為糟糕,但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達到雷曼兄弟崩潰那樣的地步。”我當時寫道,“它們所觸發的賣壓最終造成的結果應該更接近於調整,而非第二次的熊市。”

當然,這一調整完全可能走得更遠。

《金融時報》的亞瑟斯(John Authers)寫道,“根據摩根士丹利歐洲股票策略師德拉斯瑪(Teun Draaisma)的研究,在那些大規模崩盤之後的'安撫性漲勢'平均可以有70%的漲幅——我們當前的股市行情恰好就是如此——而在那之後,則會出現大約25%的'調整',一旦出現重大問題,熊市就會重新回歸。”

25%的跌幅,這就意味著道指將回到8000點左右,對此我不敢茍同。 我的看法是,只要我們不遇到嚴重的經濟變故,或者比希臘更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不過,我同時也覺得,我們當前的牛市,上漲的空間和時間其實也比較有限了,實話說,這牛市多少給人以一點起得早睡得也早的感覺。 誠然,宏觀經濟的局面還將持續好轉,問題在於,失業率還將頑固地居高不下,同時,消費者和政府都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這就決定了爆發性增長是不可能出現的。

在新世紀最初十年當中所出現的牛市,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得益於低到荒唐的利率環境和寬鬆到無法再寬鬆的信貸標準,這些因素造就了住宅和開支的反常繁榮。 在這期間,我們還經歷了兩場戰爭,兩次大規模的減稅,還有政府全無量入為出精神的開支規劃——總而言之,凡是泡沫所需要的條件全部都具備了。 現在,一切的泡沫都已破滅,我們才發現,原來一切是那麼荒謬。


哪怕我們現在想要重新造就這樣的泡沫,也不具備那樣的條件了。 現在,大家都想著削減開支,增加收入。 銀行救援和經濟刺激計劃之下,各發達國家政府的債務水平整體而言已經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僅見的水平,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學會了勤儉持家,在收入沒有明顯增加之前,我們已經很難指望他們像過去那樣消費了。 企業的處境也不怎麼樣,除開需求面的問題之外,監管也在向著更加嚴格的方向發展。


正是出於前述這些基本面的原因,我更加傾向於認為,其實我們現在仍然處於一場長期性的熊市當中。

誠然,我們是目睹了一場週期性的經濟復甦,而我們當前市場的漲勢有一半就是反映的這一現實——另外一半則是反映了投資者的一種放鬆心理,畢竟我們的整個體系沒有徹底崩潰。

誠然,市場還是會再度上漲的。 不過我仍然相信,除非基本面的情況出現重大變化,道指要在短期之內回到2007年10月的14,000點高水平是幾乎不可能的。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這就意味著作為我們自己長期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我們當然還應該依據自己的具體年齡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持續的投資。

不過在計劃的額度之外,若是還有富餘的資金,我是不會拿來購買股票的。

(本文作者:Howard Gold)

PS:原文為Relax, it's just a correction(MarketWatch)

4 則留言:

  1. 有一個疑問想請教一下版主,您覺得如果一個上班族選擇在S&P 500指數900以下的時候再投入美股ETF,那麼這種人大概要準備多少資金再投入比較好呢?主要是考慮每次交易的手續費和其餘費用所佔總投入資金的比率是否太高(即使是$7.99~$9.99 USD per trade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小錢呢...XDDD)

    假設這樣子好了,一個還沒結婚的上班族(無家累,頂多挪出一萬塊養父母),這種人一個月頂多挪出兩萬~三萬,在還沒遇到熊市或是夠低的股市進場價格之前都先弄在定存;兩年之內要擠出50萬的存款投進去股市,恐怕都要用錢用得很省...要不然就是要年薪夠高(還要保證兩三年內不需要買車來交女朋友...XDD)

    有時候想想美股這種長期向上的市場還蠻難得的,是一個可以投資的地方,不像台股放越久也不見得是賺的(十幾年內都是4千~9千多上下震盪...),但是很多台灣人因為對台股比較熟悉(可能80%的人也懶得去觀察國外的市場...大概語言障礙也有關係),再加上對卷商有疑慮,即使國外的ETF和指數型基金的收費是低到靠X的低,這些人還是寧願選擇投入台股...甚至是收費高到嚇人的"主動型基金",有時候想想該說是台灣人很可憐被剝削還是該說是台灣人的眼光太窄了呢...

    回覆刪除
  2. 其實我不太能夠明確的說一個標準答案,畢竟將來S&P 500還有沒有機會回到900以下是個未知數,說不定將來20年S&P 500就一路往上到破萬點,900就變成一個不可能的低點了。我認為還是應該用一些參考性的指標去看價位是否合理,而不是去等一個固定價位,例如GDP和市值的比例,或是指數的本益比,都是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動的指標。

    而要多少資金才能投入,其實我覺得有個三五千美元就可以了,如果扣除匯款成本、交易費用這些成本,可以壓低在百分之一以下,我想至少比起國內買基金的費用,已經有成本上的優勢。而我並不認為要省到影響自己的人生 XD

    最後,美股近二十年其實也失去了長期向上的趨勢了,未來會在一定的區間上下,或是會再繼續長期向上?沒有人知道。在投資美股的時候一定要有這樣的體認,因為真的沒有人可以保證美股還是長期向上的。

    回覆刪除
  3. 喔有啦,我有看您寫的那篇W.Buffett評估一個市場或是國家是否具有那樣的價值的文章,加權指數(或是要追蹤的指數)去除以GNP or GDP

    BTW,我覺得齁....
    大家都會想說要長期投資不要隨便一個起起落落就贖回,但問題是大家都不是什麼有錢人,說穿了就是個上班族而已,沒有那種幾十萬幾百萬的閒錢可以擺在那邊...

    大家都有需要臨時用大錢的時候,男生要不要交女朋友?要吧~要不要買車去把妹?要不要準備聘金?要不要辦婚禮?要不要繳保險費?要不要養爸媽?...太多太多了...
    我覺得對於一般上班族來說,該賣的時候還是要賣了,不然一方面擺在那邊也是紙上富貴,一方面10年以上長期投資的每年三淨利率是個位%數,也不見得多有利...更不要說10年後沒人可以保證台股的報酬率是正的...

    我想這大概就是想投資但是有擠不出太多閒錢的台灣上班族的無奈吧...

    回覆刪除
  4. 如果你可以判斷高點低點當然可以買來買去,賣來賣去,很遺憾這是高難度的任務,就像是台灣一萬點是高點嗎?也許將來台股指數跟巴西一樣是六七萬點。因此「該賣還是要賣」,我想投資人自己如果知道怎麼賣,當然是很好的。

    至於臨時要用錢,也不是賣股來籌,因為如果是要動用到投資的資金,就不是以閒錢投資,不是以閒錢投資,就有機會在股市最低點卻被逼到不得不賣股票,這並不是投資應該有的作為。如果沒有閒錢,只是簡單把錢放定存並沒什麼不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