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07日 華爾街日報
德國至少有一個理由需要感謝希臘。畢竟﹐如果沒有類似希臘這樣遭遇困境的歐元區外圍國家存在﹐德國的出口業需要應對走勢更強勁的歐元。
即使如此﹐歐元兌美元自6月底以來已上漲12%。巴西雷亞爾、日圓和韓圓等其他貨幣兌美元也走高。在此情況下﹐各國競相採取舉措推動本幣貶值﹐這已引發了有關貨幣戰爭的擔憂。
不過﹐到目前為止﹐各國的行動還是比較節制的。
以巴西為例﹐由於該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嚴重通貨膨脹﹐因此通過降息抑制游資流入會帶來問題。有鑒於此﹐巴西選擇將針對海外資金在該國固定收益證券方面投資徵收的稅率提高一倍至4%。市場對此並未理會﹐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升至兩年高點。這並不奇怪﹐因為根據匯豐(HSBC)的統計﹐今年1至8月海外流入的資金中進行固定收益投資的比例僅為27%。
巴西可能會將上述稅率上調範圍擴大至包括股票投資在內﹐同時還可能再次提高稅率﹐但目前還暫時沒有這麼做。
與此類似﹐韓國計劃對商業銀行外匯衍生產品頭寸進行檢查﹐旨在逐步、非直接地抑制游資流入。即使是日本所進行的引人注目的實際干預舉措﹐其規模也相對較小﹐同時未能有效阻止日圓升勢。
如果貨幣戰爭真的最終發生﹐時間可能在2011年。屆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將在多大程度上進一步採取定量寬鬆應該已明確。美元近期的下跌是因為人們預期Fed將採取大規模舉措。如果有跡象顯示Fed的舉措將較為節制﹐則外匯市場將出現走穩的曙光。
Liam Denning
彭博資訊專欄/貨幣大戰 凸顯全球經濟斷層
【經濟日報╱法瑞爾(Chris Farrell)】
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全球金融要角,本周末將齊聚華府舉行年會,等著他們的是異常棘手的難題。無論是密室協商或公開討論,此次任務就是要化解方興未艾的貨幣大戰,否則情勢一旦變本加厲,各國可能祭出以鄰為壑的政策,彷彿1930年代重現。
國際金融協會(IIF)對當前情勢戒慎恐懼,公開呼籲訂定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以來的首個全球貨幣協議。IIF是由全球420多個主要金融機構組成的協會,總經理達拉羅(Charles Dallara)說:「全球主要經濟體必須共商大計並取得共識。」
他說得完全正確,當前貨幣情勢撲朔迷離,脆弱的世界經濟很可能面臨再次重挫的風險。
經濟衰退期間,各國政府相當自制,未祭出保護主義政策,一度讓人印象深刻,大家似乎都記取了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重大教訓,當時各國祭出關稅壁壘和其他貿易障礙保護國內產業,結果對世人是一場浩劫。但當前經濟復甦無力導致全球經濟大餅縮水,各國政府面臨極大壓力,只能訴諸貨幣貶值,以求為國內企業及勞工多分杯羹。
日本、南韓、台灣、巴西及瑞士都曾干預匯市,透過壓制本國貨幣維持競爭力;英格蘭銀行(央行)也樂見英鎊走貶;美國官員說得很好聽是要維持美元匯價,但他們巴不得美元貶值,以提振國內的製造業。
但在這麼多國家都想壓低本身匯價的情況下,壓力就像紙包不住的火四處竄燒。6月以來,歐元兌美元(還有緊釘美元的人民幣)升值15%,歐盟深恐歐陸復甦的步履將更加蹣跚。
美國眾議院9月29日通過「公平貿易貨幣改革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可針對刻意壓低本身貨幣匯價的國家,課徵更高的進品關稅。
巴西財長蒙迪嘉(Guido Mantega)9月28日示警:「我們正處於一場國際貨幣大戰,貨幣普遍走貶。」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Robert Zoellick)一周後說,他認為全球並未進入貨幣大戰時代,但緊張態勢在所難免,但這樣的說法很難讓人安心。
全球利益糾葛的核心問題在於: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國及美國的經濟關係劍拔弩張。但兩國政治及經濟領袖的言行得像放眼全球事務的政治家,而非只關心自身利益的政客。冷靜應對並非絕不可能,雷曼兄弟公司2008年倒閉後,各方一致擁抱凱因斯及傅利曼的理論,但不容否認的是,目前似乎是在那之後最關鍵的決策時刻。
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指控人民幣匯價低估,且中國「操縱」匯率,在全球爭奪市場及利益時享有龐大優勢。的確,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從2005年到2008年兌美元升值約21%,今年6 月也再度放鬆緊釘美元的政策,但至今人民幣只升值2%。
有人期待,調整人民幣匯價可讓製造業的工作機會重返美國,但此論點恐站不住腳。兩國的工資差距太大,光靠改變匯價,影響恐怕不大。
真正的問題在於,匯率爭議凸顯了全球經濟的一個重大斷層。人民幣釘住美元的政策讓中國出口商累積龐大貿易順差,但也壓抑了國內需求,在海外賺到的錢大多轉進美國公債等美元資產,中國的消費者並未受惠。
同時,美國人錢存得不夠卻花得太兇,眾所周知。中國得多消費,美國得多儲蓄,兩國都得拿出實際行動,而非空口說白話,要向投資人證明可以達到這些目標。
(作者Chris Farrell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編譯何信彰)
【2010/10/08 經濟日報】
IMF想當貨幣大戰仲裁員
2010年10月09日 華爾街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正嘗試讓IMF在解決搞得全球市場不得安寧的貨幣紛爭問題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此舉遭到該組織一些主要成員國的質疑。
了解卡恩所提“系統性穩定倡議”的官員說,依照該倡議,IMF將在多個領域進行協調以緩和貨幣戰的緊張氣氛,包括組織其主要成員國就匯率問題和影響匯率的經濟政策舉行會談。此外,IMF還將加強對成員國匯率政策的年度審查,以便這些國家能更有力地關注匯率問題。
兩位官員在IMF於本周末舉行的年會上說,總裁卡恩將在年會期間及未來數周向IMF成員國力推這一倡議。匯率政策問題現已增設為IMF的責任使命之一,但IMF很少就匯率問題採取強硬行動,部分原因是它不能強制成員國接受其觀點。
比方說,中國有好幾年都在封殺IMF對其匯率政策的負面評論,一直到IMF描述人民幣估值的措辭不那麼激烈之後,中國才對IMF做出的一份有關人民幣匯率政策新評估報告表示接受。
卡恩這次其實是在尋求IMF成員國的政治支持,期望借此讓IMF更多地參與到匯率問題中來。美國財政部對IMF就匯率問題採取強硬措施表示支持。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雷恩(Olli Rehn)周五呼吁IMF在匯率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雷恩說,全球經濟復蘇得以持續的必要條件就是停止所有的貨幣大戰。
貨幣大戰是IMF年會上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討論的主要議題。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說,對中國匯率做法的怨聲載道是歐美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反映,而失業率問題會隨著經濟復蘇逐漸得到解決。他還敦促美國就其本國的經濟政策進行自我檢討。
中國方面表示,不會屈從外界壓力而讓人民幣按照美國財政部強烈建議的20%的幅度進行升值。
盡管如此,美元兌人民幣周五收報人民幣6.6706元,創北京自6月表示將放鬆人民幣管制以來的新高。由於美國不斷施壓,過去一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約兩個百分點。
中國是否支持IMF扮演更強有力的角色現在還很難講,法國財政部長拉嘉德(Christine Lagarde)對於是否應該給IMF這一權力似乎也並不很確定。她說,關於匯率問題我們已經有很多討論平台了,再增設一個新平台我也沒意見。
相反,拉嘉德宣傳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一項要求20國集團致力於達成一項匯率協議的建議倒是很賣力。法國將於明年成為20國集團的主席國,它希望在北京舉行有關匯率問題的討論,以此鼓勵中國充分參與其中。
20國集團正就“經濟再平衡”問題舉行會談,會談旨在敦促各國改變其經濟政策。
不過最先提出經濟再平衡議題的美國卻說,IMF在向各國施壓以要求其改變經濟政策方面做的還不夠。
Bob Dav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