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日

五花八門的指數們

隨著指數型投資的盛行,尤其是被動管理的ETF如雨後春筍般不斷上市,投資人卻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因為對同一個投資標的,可能有很多看起來一樣的指數,卻分別由不同的公司所編纂,例如Standard & Poor's、Russell、Dow Jones和MSCI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雖然目前將近一千檔的指數型ETF,分別追蹤好幾百個指數,看起來好像讓投資人可以隨心所欲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微調,但同時也已經造成了困擾,尤其是很多指數本身光從名字,是看不出什麼所以然的。

每一個指數都有其編纂的方法,即使是加權方式相同,也可能設定一些大小限制而形成不太一樣的指數,而這些差異重要嗎?如果要投資一個市場,是應該只選擇一檔投資全市場的基金就好了?還是用很多檔基金以小片段來組合成一個投資全市場的投資組合?而如果這些基金追蹤的指數來自不同的編纂公司,有什麼關係嗎?

對股票型ETF來說,有四大指數編纂公司,而各家ETF發行公司又各有他們特別喜好的指數公司,例如Schwab使用的是Dow Jones的指數,State Street追蹤的則是Standard & Poor's的指數,iShares則同時發行Standard & Poor's和MSCI的指數型ETF,Vanguard本來只追蹤MSCI的指數,但今年中開始也追蹤Standard & Poor's的指數了。

其實對越被動投資的人來說,越簡單越好,所以選擇一檔可以投資整個市場的ETF,而且費用率很低,那就是很理想的投資工具了,例如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就是投資整個美股市場的ETF,費用率只有0.07%。

但對於那些稍為主動一點的投資人來說,可能會希望可以加入一點自己的想法,多持有一些看好的標的,這時候就需要用好幾檔ETF來組合成自己的投資組合,例如一個投資人如果認為小型股比較可以提供高一點的報酬,希望持有多一點的小型股,那麼就可以用這三檔ETF來投資股市,同時將小型股的比例調高:
  • 大型股:Vanguard Mega Cap 300 Index ETF  (MGC,0.13%)
  • 中型股:Vanguard Mid-Cap ETF  (VO,0.14%)
  • 小型股:Vanguard Small Cap ETF  (VB,0.14%) 
如果要以這三檔ETF複製VTI的話,那麼持有的比例應該分別是73%、16%、11%,而這樣下來平均的費用率約為0.13%,幾乎是VTI的兩倍,所以投資人為了取得自行配置的彈性與需求,是需要付出一點費用率的代價的,而且買進三檔ETF的交易手續費也會是一檔的三倍。對於只有幾千美元的投資,可能只使用一檔ETF是比較好的,避免手續費佔了太高的比例。

如果你決定要使用不同的風格(Style)或規模(Size segment),例如成長型小型股、價值型大型股等這類的指數,那麼最好避免選到不同的指數公司編纂的指數,因為很可能會重複投資到一些公司,或沒有投資到一些公司。例如同時投資Russell 1000的大型股指數以及MSCI Small Cap 1750小型股指數就是很奇怪的決定,因為MSCI的指數有33%的成份股跟Russell是重複的。(註:這邊可能是Morningstar寫錯,因為MSCI是分成大中小各750、400、1750,所以1750已經是市值很小的公司了,應該不會跟Russell 1000重複到。)如果選擇的是同一家公司編纂的基金,那麼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其實是因為其實大型股、中型股和小型股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一家公司在A指數被歸為大型股,在B指數可能變成中型股。

除了提供被動投資者低費用的工具,追蹤指數的ETF也是主動投資者的好工具,例如當主動投資人認為大型價值型公司比較好,就可以特別針對相關的指數進行投資,或甚至認為大型公司表現好,小型公司表現差,也可以買進Russell 1000的指數基金,賣掉Russell 2000的指數基金。

甚至,ETF還有稅務管理的優勢,例如一般會禁止投資人為了避稅而賣出持股並且在三十天內又買回,但是如果你投資的是指數型ETF,那麼可以在市場上賣掉原本持有的iShares基金,然後再買進Vanguard的基金,因為他們如果同時追蹤MSCI指數,那麼僅需要付出一些手續費的損失,就可以避稅,而且不會違反規定。

每一家指數編纂公司都會先從涵蓋全市場的指數開始,但對於全市場的定義或用字其實並不一樣,例如S&P和Dow Jones都用Total Market這個字,而Russell則以3000E來形容,E=Extended,表示除了前面3000家公司以外延伸的所有公司(大型1000,小型2000),MSCI則用Broad Market表示。

為了指數本身的穩定性以及各種編纂需求,指數通常會排除一些證券,包括櫃台交易股票(OT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權益信託(Royalty Trust)、有限合夥企業(Limited Partnerships)、以及封閉式基金(CEF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而被編入指數的公司要符合最低股價、最低市值以及最低交易量等要求,而且通常該公司要在美國註冊(incorporated)或將總部(headquartered)設在美國才會被列入美國的股票指數。不過對於一家跨國企業是否應該列為美國的公司,不同的指數公司看法不同,他們也有可能會根據該公司的資產、收入、營業額、或是股票在哪個國家的交易所交易最多來判斷。Russell採用比較寬鬆的標準,所以指數列的公司數就比S&P還多,例如ACN、TYC這兩家公司是外國公司,但是卻被Russell列在指數裡面,而S&P指數則沒有。

編纂了全市場的指數之後,接下來就是將指數的成份股分成不同規模的公司。其實全市場指數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有很多超小型的公司(Micro-cap),這些公司規模實在太小了,所以有流動性的問題,而指數也很難去管理這些公司,因為可能稍微進行交易就會導致股價的變化,而這些因素會導致全市場指數其實是無法投資的。

舉例來說,MSCI Micro-cap的成份股市值中位數只有8600萬美元,而S&P 500則是600億美元。如果有太多被動投資的資金流入Micro-cap的公司,那麼這些低流動性公司的股價馬上就被影響了,而這些小公司只有不到整個市場大約3%的價值,所以他們對報酬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所以指數編纂公司會先將太小型的公司排除,而Russell留下3000家公司編為Rusell 3000 Index,S&P則編為S&P Composite 1500 Index,MSCI編出Investable Market 2500 Index,而Dow Jones也同樣以2500家公司編出Dow Jones Broad Stock Market Index,但是要注意的是,MSCI Broad Market Index是包括Micro-cap公司的,與Dow Jones的不同。上述這些去除Micro-cap公司的指數,其實才是真正一般投資人能投資的指數,而儘管收編的公司數不同,但以S&P 1500和Russell 3000兩個指數為例,過去十年有高達99%的相關性,所以其實投資哪個指數並不會有什麼差異,而如果要選擇,就以費用率為主要考量吧!Schwab U.S. Broad Market ETF (SCHB)追蹤的是Dow Jones指數,費用率為0.06%,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追蹤的是MSCI指數,費用率為0.07%,都是相當便宜的ETF,不過差別在於VTI有投資Micro-cap公司,而SCHB沒有。

牌除了Micro-cap之後,接下來指數公司會繼續將這些公司進行分群,以S&P 1500為例,前5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編纂為S&P 500 Index,而接下來則是S&P MidCap 400 Index以及S&P SmallCap 600 Index。而MSCI與Dow Jones都是2500家公司,也同樣取前面300家為大型公司,中間450家為中型公司,最後的1750家為小型公司。這樣的編制方法是比較合理的,因為越小型的公司規模越小,波動越高,所以要集合越多家公司才能累積到足夠明顯的指數規模。於是中型公司比大型公司多,而小型公司又比中型公司多很多。S&P的指數比較早編纂,所以目前看到的情況是指數演化過程所留下的遺跡,而Dow Jones與MSCI指數則比較晚編纂,所以使用了更先進的概念。最後,Rusell則很簡單的將3000家公司分為1000家大型公司以及2000家小型公司,分別形成Rusell 1000 Index與Russell 2000 Index。

而有趣的是,其實四家指數公司編纂的大型公司指數其實都跟全市場指數沒有太大的差異,過去十年這四對親子指數的相關性高達99%。而如果以小型公司指數來看的話,則四家公司以S&P SmallCap 600 Index較好,比起另外三個對手,有比較低的波動以及比較高的報酬,但其實波動程度遠大於指數之間的差異,所以這樣的差異並沒有統計上的顯著,所以要論定誰是贏家是很難的。而如果要投資小型股指數,Schwab U.S. Small-Cap ETF (SCHA,0.13%)和Vanguard Small Cap ETF (VB,0.14%)都是費用率很低的ETF。


其中小型股指數裡面,Rusell 2000 Index表現最差,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Rusell 2000持有太多高風險的超小型的公司,而不像其他小型公司指數還持有一些略有規模的公司,Rusell 2000的平均市值為812百萬美元,跟Dow Jones Small-Cap的1186百萬美元比起來小了很多。同時,Russell也擁有很大量的被動連結資金(passive money tied to Russell),這意味著有許多交易者企圖在指數有所變更之前先進行交易同時套利,而這也會傷害指數本身的績效。剛剛也有談到,Rusell選擇成份股方面比較自由,尤其是許多財務狀況不明的小型公司也被列為成份股,這可能也造成相當的影響。不過儘管如此,許多法人機構還是非常喜歡使用iShares Russell 2000 Index (IWM)當成百萬以上的資金快速進出小型股市場的工具。

而除了將指數分為大、中、小型以外,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區分方式,例如將公司分為價值型公司、成長型公司,而且不同公司對這些區分方式的定義也不同!

指數本身有兩個主要的功能,首先就是當成判斷經濟健康程度的指標,例如S&P 500一向被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The Conference Board)當成經濟指標指數(Leading Economic Index)。此外指數也有投資指引的功能,不論是讓投資人直接複製指數或是當成投資績效比較的基準(benchmark),而且投資的比較基準是必須可以投資的(investable),所以基準指數應該選擇流通量浮動校正的指數(float-adjusted)而不應該選擇總股數加權指數(total shares outstanding)。

因此一些公司交叉持股或內線交易的股票,會被認為這些股票將不會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所以一些私人公司就不會被列入指數裡面,而一些股票流動性不佳的公司也會被認為是半私人的公司。舉例來說,Wal-Mart (WMT) 本身就是近似控股公司,而且是家族企業,總股數有將近37億股(3.7 billion shares outstanding),但卻只有20億股被認為是可流通的(2 billion are considered as float shares),所以如果以總股數來看,WMT會是S&P 500成份股第四大的公司,但是以可流通股數來看,WMT只排名第21名。S&P相當要求流通量,要成為該公司指數的成份股,至少流通股數要超過總股數的50%,但比起來Russell的要求卻只有5%而已。

而指數編纂之後,會需要進行再平衡,一般會每年或是每半年進行一次調整。再平衡是提供一個機會讓指數根據該公司的各種行為與表現,而去調整該公司在指數中的權重,而有時候會牽涉到更複雜的過程,例如當某一家公司市值迅速成長之後,可能要將這家公司從中型股轉移到大型股指數裡面。S&P會直接調整,而Rusell、MSCI、Dow Jones則會建立一個緩衝區域,來減緩調整所造成的衝擊,因為這些公司介於臨界值的公司可能今年達到大型股的標準,但明年又掉回中型股的範圍,所以並不一定馬上進行調整。但這樣做雖然可以降低指數型基金管理的週轉率,卻也會造成大型股與中型股定義完整性的模糊。

此外,列入新成份股的規則也通常比移除成份股還要嚴格,Rusell、MSCI、Dow Jones通常就直接按照指數編纂的規則去調整,可是S&P符合規則之後,還要經過指數委員會開會才會做最後的決定(註:所以波克夏過去一直無法成為S&P 500的成份股)。S&P認定他們的指數本身是一個符合需求的集合,而不是只是一群公司的列表,所以其他三家指數公司都很單純的根據公司規模來進行排序,但S&P則還有考量到不同工業類股的比重問題,因為S&P宣稱他們的指數要真正可以代表經濟市場。

S&P在決定成份股的時候,會很注重財務上的穩定性,但有時候這些標準也因人而異,舉例來說,General Motors一直到宣佈破產以後才被移除S&P 500成份股,儘管GM本身財務上已經出現很大的問題,而且早就變成小型股公司了。

※原文:Indexing and ETFs

2 則留言:

  1. 我覺得有些指數根本是為了發行基金產生的,其挑選股票的方式已經有「主動基金」的味道了。

    回覆刪除
  2. 這是肯定的,但我的看法是,如果指數的編纂是被動依循一個法則,那就是被動式的指數,即使用的是技術分析或基本面分析的方式,基本面指數就是一個例子。而如果有人為主觀意識在裡面,那就是主動式指數,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就有一點這個味道。主動與被動並不是非黑即白,只是偏哪一邊多一點的程度差異罷了。

    回覆刪除